2016年聚焦新中考配套课件1.1汉字读写.ppt_第1页
2016年聚焦新中考配套课件1.1汉字读写.ppt_第2页
2016年聚焦新中考配套课件1.1汉字读写.ppt_第3页
2016年聚焦新中考配套课件1.1汉字读写.ppt_第4页
2016年聚焦新中考配套课件1.1汉字读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 语文知识积累,第一讲 汉字读写,考试目标,考试目标 1. 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真题体验,考点:体验解读,1(2015杭州)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洗濯(zhu) 嗤笑(ch)广袤无垠(mo) B臆测(y) 拮据(j) 义愤填膺(yng) C绮丽(y) 猝然(c) 众目睽睽(ku) D藩篱(fn)归省(xng) 断壁残垣(hun),解析B选项中“拮据”的“据”应该读“j”; C选项中“绮丽”的“绮”应该读 “q”, D选项中的“断壁残垣”的“垣”应该读“yun”。,A,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语音辨析题重

2、在考查考生拼音能力和借助汉语拼音 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能力。 一、形声字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 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 读音,叫声旁。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又可以 构成许多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例如用“仓” 做声旁,可以组成“沧、苍、舱”等读“cng”的形声 字。,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形声字的声旁本来是表示字的读音的,但是由于古 今语音的变化,有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经不能准确表 示现代的语音,因此造成了很多同学根据声旁的读音而 错读汉字的情况。比如:“莘莘学子”的“莘”不读 “xn”,而读“shn”;“吮”不读“yn”,而

3、读 “shn”;“矿”不读“gung”,而读“kung”。,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二、形近字 汉语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因为不认识或没有注 意而读成与其形近的字的读音,造成误读。如“病入膏 肓”的“肓(hung)”易读成“盲(mng)”、“饮鸩止 渴”的“鸩(zhn)”易读成“鸠(ji)”等。,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三、多音字 多音字是指那些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读音的字。多 音字在现代汉语中为数不少,这给识记和拼读带来了不 少麻烦。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原因是多方面的: 1古代读音和现代读音不同,如“凹”,古读 “w”,现读“o”。,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2词义不同,读音不同,如“散”字

4、读“sn”时, 意义是“没有约束,零散不规则”,所以“松散、散装、 散居”应读“sn”;读“sn”时,意义是“由聚而散”, “散场、解散、散伙、烟消云散、散步、散发”等都是 先集中后散开的,所以,要读“sn”。,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3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泊”字,有“b” 和“p”两种读音,我们可以大致把动词类的读成“b”, 譬如“停泊”“漂泊”“泊车”等;可以把名词类的读 成“p”,譬如“湖泊、梁山泊、血泊”等。 4语体不同,读音不同。如“露”字,在书面语中 读为“l”,譬如“露骨、露天、原形毕露、崭露头角” 等;在口语“露头、露脸、露相、露马脚”等词语中读 为“lu”。,真题体验

5、,考点:体验解读,2(2015温州)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fn)(1) 面舟思 易安。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 上,龙舟竞(d)(2)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 生不(x)(3) 。让我们(rng)(4) 入中华血脉, 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融,泛,渡,息,真题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析本题是对字音把握能力的考查。解答时要与其 相应的形近字、同音字区别开,不能张冠李戴,如第(1) 处的“泛”字就不能写成“贬”;第(2)处的“渡”就不 能被“度”所替代;第(3)处的“息”不能写成“习” “惜”等同音字

6、;还有第(4)处的“融”不能写成“触” 或“熔”“溶”等。,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语境拼写是把注拼音、写汉字、辨字形、识字义进 行综合考查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考查形式越来越受到 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题目一般会设置一个时政语段或经 典语段,在语段中考查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把握。或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组成 词,或在一段话中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根据拼 音写出一句话或几句话。,真题体验,考点:体验解读,3(2015乐山)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亵读吊唁群蚁排衙有例可援 B拮据逞辩万贯家私如坐针毡 C襁褓寒禁不容置疑世外桃园 D泯灭蓬蒿轻飞慢舞奄奄一息,B

7、,真题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析本题是对字形正误判断能力的考查。解答这 题,要特别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如A项中“亵读”的 “读”字,正确的写法应是“渎”;C项中“世外桃 园”的“园”字,正确的写法应是“源”;D项中 “轻飞慢舞”的“慢”字,正确的写法应是“曼”。,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中考对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常用字和常用词,它们主 要来源于中学语文课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 复习中,重视课文中的字词,加强积累,做一个有心人。 同时要仔细辨析,对自己经常写错的字要加强训练,做 成卡片,随时翻翻,巩固记忆,打好基础,过好字词关。,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形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 一、因同音而

8、造成的错别字 同音致误是中考汉字考查类题目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汉字填写题上。 1音同形似 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例如“竟然”的“竟”与 “竞争”的“竞”,读音完全相同,形状也相似,但是意 义却完全不同,很容易写错。还有“干燥”的“燥”和 “烦躁”的“躁”,“再接再厉”的“厉”和“鼓励”的 “励”也是这种情况。,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2音同形异 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必须”与“必需”,“旅 行”与“履行”,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很 容易混淆。还有一种误用情况,即由于读音相同而造成事实 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把“一筹莫 展”写成“一愁莫展

9、”;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 把“布置”写成“部置”等。,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3音同义近 读音相同,意义相近。这类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判 断时却很容易出现失误。如“雀”与“鹊”字;“融化” 与“溶化”等。,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二、因形近而造成的错别字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 义不同,这些字极易写错,中考命题者就据此出题考查 学生。如“戍”“戊”“戌”三个字,“斧”与“釜”, “涣”与“焕”字,中考都有考查过。对形似字有三种 情况我们应该掌握。,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1音同而又形似的字。这类字上面已谈过,这里就 不再多提。造成这种误写,主要原因是阅读

10、时粗心大意, 或者是本身字词的积累还不够。 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比如“绽放”的“绽”写 成“沉淀”的“淀”,“徒弟”的“徒”写成“迁徙”的 “徙”,“别出心裁”的“裁”写成“载”等等,诸如此 类的字词为命题者所钟爱。,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3增减笔画,记成错字。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多 数属于偏旁相似的错字,如“泠”写成“冷”,“壁”写 成“璧”等,也应引起注意。,真题体验,考点:体验解读,4(2015济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 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 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 仍旧像

11、玉液金波,晶萦清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 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 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 岫里蒸腾喷涌。,考点:体验解读,真题体验,(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横冲(hng)飞溅(jin) B弯亘(gng) 琼(qing) C屑(xi) 剥落(b) D絮(x) 喷涌(rng),解析(1)A项横(hng)冲,B项弯亘(gn), D项喷涌(yng)。,C,考点:体验解读,真题体验,(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晶萦清澈 B浩翰 C悬崖峭璧 D虹霓,解析(2)A项“晶莹清澈”,C项“悬崖峭壁”。,B

12、或D,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汉字读写题主要考查考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 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及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和借 助字典等工具书读音识字的能力。 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 1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读音的错误。 2辨读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3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字音。 4根据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解读,5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 6辨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汉字中的形近字。 7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 8从词语、句子和语段中发现、改正错别字并进行 原因分析。 9从广告词中找出因创意而用错的字并进行分析。 10对汉字书写的形态及内涵进行分析。 11正确、规范地书写汉

13、字。,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例1】(2014云南)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收敛(lin) 浸渍(z) 虬枝(qi) 锲而不舍(q) B徘徊(hu) 辍学(chu) 惬意(qi) 千里迢迢(tio) C琐屑(xi) 两栖(q) 纤维(xin) 风雪载途(zi) D瑰丽(gu) 恐吓(h) 悼念(dio) 皮开肉绽(zhn),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A项中的“锲”应读qi; B项中的“徊”应读hui;D项中“悼”应读do。,C,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考试中,我们对待语音选择题,应以排除为主;遇见 熟悉的词语,千万小心,谨防麻痹大意。解题时要注意 “四看”:一看题中是否

14、形似相近有陷阱;二看题中是否 多音异读有陷阱;三看题中是否拼音规则有陷阱;四看题 中是否标调规则有陷阱。完成答题后,一般情况下不要轻 易改动,因为第一语感往往是正确的,除非你有很大的把 握。,题例:整合点拨,题型整合,【例2】(2015宁波)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古朴清幽的天一阁,m(1) 漫着淡淡墨香; yu(2) 耳动听的甬剧,传唱着种种悲喜;香甜 软nu(3) 的汤圆,包裹着浓浓乡思;静静流淌 的姚江,b(4) 育着代代儿女。“海定波宁” 之港,继历史之流风余韵,开未来之万千气象。,哺,弥,悦,糯,题例:整合点拨,题型整合,解析本题是对字音把握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

15、,在 书写时要注意与相应的形近字的区分,如(1)处的“弥” 不能写成“称”。第(2)处的“悦”不能错写成“税”。 第(3)处的“糯”要与“懦”分别开。第(4)处的“哺” 不要写成“铺”“浦”或“谱”等。,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1细心辨读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许多汉字的读音与它声旁的 读音不尽相同,对于每个形声字要分清它的读音与声旁 是否一致,从而区分对待,加深印象。如“粗犷”的 “犷”是个形声字,其声旁“广”的读音与整个字“犷” 的读音相同。记住了这点就不会再读错“犷”这个字了。,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2勤查字典 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读不 准或不会读的字,千万不可放

16、过,也不要想当然地去读, 一定要及时地查工具书,以便准确地识读和记忆。如 “锲(qi)而不舍”经常被我们想当然地读成“契(q)而 不舍”,“畸(j)形”读成“畸(q)形”,“解剖(pu)” 读成“解剖(po)”等。,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3掌握技巧 适当地学会一些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这类试题的能 力。如在判断“强迫、强辩、勉强、强大”中的“强”读 音是否相同时,可根据词语意义进行辨别。前三个词语中 的“强”都有“迫使”或“硬要”之意,应读“qing”, 而“强大”一词中的“强”则解释为“健壮,力量大”, 应读“qing”;有的字也可以从词性的角度去辨析,如 “粘”字,用作形容词时读“nin

17、”(粘液),用作动词时 则读“zhn”(粘贴)。,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还有的如组词法(在我们无法判断字的读音时可与其他 的字进行重新组词,从而确定它的读音)、口诀法(自编口 诀记忆形似字)、替代法(此字易记错,用另外一个同音字 来替代),都应该在实际练习中熟练掌握。,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4记少推多 对于某些多音字,我们可以采取“记住少数,推知 多数”的学习方法。如“红”字,我们只要记住“女红” 时读“gng”,便可以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都读“hng”; 如“提”字,“提防”时读“d”,其余读“t”,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5纠正习惯 由于受地方方言和“形声字读

18、半边”的观念影响,我 们对很多读音会造成习惯性误读,如温州地区方言中前后 鼻音和卷舌音区分不大,导致错读,需要我们在平时加强 纠正积累,强化记忆,摒弃不良习惯。,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例3】(2014南充)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湎幅射出风头语无伦次 B震撼荫庇座右铭厉行节约 C馈赠文彩文绉绉物竞天择 D踌躇娴熟养植业月明风清,解析 A项中“幅射”应改为“辐射”; C项中“文彩”应改为“文采”; D项中“养植业”应改为“养殖业”。,B,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中考对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常用字和常用词,它们主要 来源于中学语文课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 中,重视课

19、文中的字词,加强积累,做一个有心人。同时 要仔细辨析,对自己经常写错的字要加强训练,做成卡片, 随时翻翻,巩固记忆,打好基础,过好字词关。,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例4】(2015昆明)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 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妖娆绚丽承偌中流砥柱心旷神怡 (2)惊诧抉择儒雅悔人不倦人迹罕至 (1)_改为_ (2)_改为_,偌,诺,悔,诲,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解析“诺”是汉朝时期下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后起义有答应、允诺、诺言等含义。“偌”读ru,意 为“这么,那么”,“承诺”不能写作“承偌”。“诲 人不倦”的“诲”有“教导,明示”之意,“悔”则一 般表

20、示懊恼过去做得不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1据义定“形”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 的意义类别。因此,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 能大致判断该字在具体词境或者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 否,从而判断书写的正误。,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如“针砭时弊”中,“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故“砭”不能写成“贬”。 再如“暇”“遐”“瑕”三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 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 它们:“暇”形旁是“日”,表明该字与时间相关,“无 暇”“空暇”就当用此字;“遐”的形旁是走之,表明它 跟行走有关,本意即为“远

21、”,“遐迩”就用此字;而 “瑕”的形旁是“王”,表明该字与“玉”有关,“完美 无瑕”就该用这个字。,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2以音定“形” 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通过对词 语的正确的朗读,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 例如:“扑朔shu迷离”中的“朔”,只要我们读准了它 字音就不会写成“溯”s。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读准 字音,只有字音读准了,才能将字与音对号入座,才不会 写成错别字,也容易判断字形题中的正确答案。,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3归类求异 归类求异法,就是把字形相近、相似的汉字和词语放 在一起,找出他们间的差异。如:“已、巳、己”归类一 块加以辨析就会找到

22、他们不同点,开口是己j,合口是巳 s,半开是已y;又如“戌、戍、戊”的区别点是,横戌 x、点戍sh、中空戊w;又如“辨、辩、瓣、辫”,中间 点撇是辨,“言”在中间是辩,“瓜”在中间是瓣,“丝” 在中间是辫。,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4结构推“形” 有些词语结构比较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 定的互证关系,它们或相反相对,或相互对照,我们可以通 过其中一字来推断另一字,进而从结构上记准这些词语。如 “柳暗花明”的“暗”易误写成“岸”,但只要分析一下这 个词语的结构,就不会写成别字“岸”,因为“明、暗”两 字意思相对,而且“柳暗”、“花明”结构一样。再如“纷 至沓来”,“纷”和“沓”字的意

23、思一样,都是“纷繁”。 “沓”常被误写成“踏”,就是不了解“沓”和“纷”相对 应的结构关系。,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例5】(2015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藏n() 不屑()

24、(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 正确写法是“_”。,y,匿,xi,流倘,流淌,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 根据诗歌意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 A使积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和 _修辞手法。,C,拟人,排比,题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屑”不能读成 “xio”;“匿”不能写成同音字“腻”。 第(2)题考查字形,根据“流”字,可知与“水”有关, “倘”应为“淌”。 第(3)题考查词义理解,在“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中, “宣泄”的宾语是“秘密”,与此能搭配的是“泄露(C)”。 第(4)题考查修辞,“她”“唤”“吐露心曲”等都是写人 的词或短语,用来写小溪,是拟人;又连用三个“在” 的短语,用的是排比手法。,技法点拨,题例:整合点拨,中考在字音、字形方面的必考内容是语音拼读、字形 辨析,但趋向于对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同音字的考 查。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在具体语境中考查拼、读、 认、写的综合题呈上升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