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

2、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渔父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6渔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故深思高举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b鼓枻而去 鼓:敲打c遂去,不复与言 去:前往某地d何故至于斯 斯:这个地步【解析】c项,去:离开某地。【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安能以皓皓之白b渔父莞尔而笑则噪而相逐c沧浪之水清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d子非三闾大夫与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解析】d项,助词,吗/介词,跟,同。【答案】d3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行吟泽畔b遂去,不复与言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d圣

3、人不凝滞于物【解析】a、b、c三项均为省略句,d项为被动句.【答案】d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渔父文中以“_,_”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2)渔父文中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_,_”.(3)渔父文中屈原以“_,_”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答案】(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屈原列传(节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

4、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

5、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解析】“兵挫地/削”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式短语,“地后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此”

6、指代的内容包括“为天下笑”,不做“笑”的宾语,排除b项,故选c。【答案】c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被秦王封为武信君。b“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其执掌一国之权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d“郑袖”,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善妒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深得楚怀王的宠爱。她干涉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解析】左迁是贬官。【答案】c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7、析,错误的一项是()a怀王为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说明了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的命运无关。b“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c顷襄王听信谗言,怒“迁”屈原,突出了顷襄王的昏聩.d选文表现了楚怀王父子的昏聩腐朽,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不会容于朝廷,被流放是自然的。【解析】a项,“怀王为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突出了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译文:(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译文:【答案】(1)(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

8、国当权的大臣靳尚,并在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2)他思念君王(想要)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能够返回到正道上,恢复其当初的面貌,在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参考译文】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土地与楚国来讲和.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汉中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称心了。张仪听到后,就说:“用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整个汉中的土地,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并在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

9、,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这以后,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眛。当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秦国。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楚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而后运回楚国安葬.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责备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

10、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能够彻底醒悟,世俗总有一天会改变。他思念君王(想要)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能够返回到正道上,恢复其当初的面貌,在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最终他也没有办法改变楚国的局面,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宫内被郑袖迷惑,在外面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客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能辨识人的忠奸造成的祸害。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竟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将屈原放逐了.9将下列语句依次

11、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_,_,_,_,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甚至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解析】由原文及“甚至一词来看,先排,其余均可按时间顺序排。【答案】10依照下面的例句,以“屈原”为话题,仿写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史铁生是宁静的,在残缺的疼痛中,在幽暗腐化的世俗中书写我与地坛;但他在宁静中找到了生活真正的光明,为繁复的社会倾注一缕抚慰心灵的清泉。【解析】可抓住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来写,突出其行为的意义即可。【答案】(示例)屈原是孤独的,在那窒息的腐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