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新《审价办法》及释义_第1页
海关新《审价办法》及释义_第2页
海关新《审价办法》及释义_第3页
海关新《审价办法》及释义_第4页
海关新《审价办法》及释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目 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二章 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第一节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确定方法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二节成交价格估价方法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第三节 成交价格的调整项目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第四节 特殊关系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五节除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以外的其他估价方法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第三章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

2、四条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第四章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九条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第五章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五条第六章完税价格的审查确定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九条 第五十条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五条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九条 第六十条附件:15署令2006148号2006-3-29主送机关: 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署内抄送机关: 署领导,署内各部门、各在京直属海关单位署外抄送机关: 国务院公

3、报编辑室海关总署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的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已于2006年3月8日经署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31日海关总署令第9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和2003年5月30日海关总署令第102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特许权使用费估价办法同时废止。 署长牟新生 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见下)主题词:进出口完税价格审定办法令 分送: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国务院公报编辑室。 本署:署领导(9),

4、署内各部门、各在京直属海关单位,存档(3)。 海关总署办公厅 2006年3月29日印出 校对:王嘉录入员:文姝(共印20份) 报送机关: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审查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释义】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本条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以下简称审价办法)立法目的与立法依据的规定。本条旨在说明审价办法规范的社会行为关系,它是针对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确定货物完税价格的法律规范。本条是对原审价办法第一条的修改条款。一、修订内容原审

5、价办法第一条在规定本法的法律渊源时,除了明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外,还规定了“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本次修订时,明确了本法的法律渊源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做出上述修改是为了强调进出口货物审价是纳税义务人根据海关审价的法律要求如实申报,海关根据审价的法律要求准确做出审价行政行为。除了上位法中另有规定的外,本办法不应受其他部门规定影响。上述修改体现了海关执法的严肃性。二、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是指进出口货物根据一定的法律规范和判定标准,计算得出的海关计税价格,它是海关税收征管体系的税基。除个别商品外,目前我国海关税收征管使用的主

6、要为从价税,即以货物的价格为基础,确定纳税义务人需向海关缴纳的税款。在从价税管理体系下,确定税收的金额应取决于价格和税率两项指标。审定完税价格就是海关根据一定的法律规范和判定标准,确定进出口货物海关计税价格的过程。因此,确定完税价格的法律规范和判定标准直接影响着我国海关的税收征收数量,对于海关税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海关对于完税价格审定的法律依据分别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两部法律法规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

7、一款的规定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审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法律赋予海关的神圣职责。海关应根据法律确定的标准审查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构成,并依法估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二)完税价格应以成交价格为基础。成交价格是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最基本的估价方法,关于何为成交价格、如何审定成交价格的详细内容,本办法第二章对此做了详细规定。(三)如果进出口货物没有成交价格,或者因某些原因导致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海关将使用其他方法估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海关估价工作的法律框架,为统一全国海关的估价执法,平衡海关与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基础。三、海关审价法律框

8、架我国海关的估价法律体系建设不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受到了国际义务的制约。我国目前已经成为WTO成员国,作为WTO成员国,其中一项关键义务就是要完整地采纳WTO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其中WTO估价协定是WTO一揽子法律体系中规范各成员国海关估价工作的国际公约。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报告书海关估价部分,中国承诺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起,将全面实施WTO估价协定,并承诺(一)停止使用并将不再使用最低限价或参考价格作为估价手段;(二)海关估价结果将是明确的和可预见的;(三)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四)为进口商提供申述的权利。因此,全面采用WTO估价协定是中国

9、海关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对于原有的法律体系进行了输理,并于2003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关税条例第三章“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是对海关法第五十五的细化,并根据WTO估价协定的法律要求重新规范了我国海关估价的具体措施和方法,重点解释了如何认定成交价格,详细列明了当海关不能使用成交价格方法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时,海关可以使用的其他估价方法。此外关税条例还规定了纳税义务人的权利义务,和海关估价的程序性要求。关税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海关估价体系转变的重大标志。本办法在海关法第五十五条、关税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基础上,一方面对于估价具体情况的处理方法做了进一步

10、的明确,有利于统一全国海关的执法尺度;另一方面重点规范了海关估价的程序性要求,以“依法行政”的原则为指导思想,在最大限度内维护了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海关法第五十五条、关税条例第三章及本办法构成了我国海关审价的法律框架,并完整地将WTO估价协定转化为国内立法,严格履行了我国的“入世”承诺。四、适用范围本条明确了审价办法这部规章仅针对于进出口货物,本办法第三条规定了准许进口的进境旅客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以及其他个人自用物品的完税价格和涉嫌走私的进出口货物、物品的计税价格的核定不适用本办法。前述特殊情况的进出口货物以及物品的完税价格的审定方法,由海关总署另行颁布的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第二

11、条 海关审查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当遵循客观、公平、统一的原则。 【释义】第二条基本原则。本条是关于海关估价的原则的规定。本条旨在说明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估价时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本条沿用了原审价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只是调整该条的语言结构。一、海关估价的指导原则本条的内容是审价办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条款,它规范了海关估价的总原则,并为解决海关估价过程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海关估价行政行为是指海关运用估价的法律法规审查进出口货物涉及的贸易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估价决定的过程。从WTO及世界各国海关估价立法和执法实践来看,每年世界各国海关都会针对估价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各

12、类新情况颁布估价行政裁定,在国际贸易新变化出现至海关颁布行政裁定之间,各国海关只能依靠估价法律法规的立法原意及国家经济贸易政策的导向,做出一个符合法律精神的合理裁定。从我国海关的执法实践来看,近几年海关估价中也面临了一些法律法规中未明确规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就要求我国海关的估价人员在执法中应坚持本条所述的“客观、公平、统一”的估价三原则,立足海关法第五十五条、关税条例第三章和本办法规定的立法原意,结合贸易实践,合理推导出海关的估价行政决定。由此,本条确定了我国海关估价的最核心的指导原则。二、估价原则的法律渊源我国海关估价的“客观、公平、统一”三原则来源于WTO估价协定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特色。在

13、WTO估价协定的一般介绍性说明中,对于WTO估价协定这部法律的立法原意进行了说明,即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估价准则,在执行中为各国进出口商提供更大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同时海关的估价制度应是公平、统一和中性的,海关估价应依据商业惯例的简单和公正的标准,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成交价格方法估价,而不能使用任意或虚构的价格进行估价。综上所述,WTO估价协定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开、透明、标准和可预见的估价体系,该体系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阻碍作用。为此,我国在对WTO估价协定的立法转化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贯彻其立法精神既是履行国际承诺的义务,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在制定我国海关估价的原则时,充

14、分借鉴了WTO估价协定的立法精神,同时又增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内容,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客观、公平、统一”的三原则。三、客观客观:按辞海是指“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的行为”。在海关估价中运用“客观”原则就是指海关估价过程中,运用的数据必须来源于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数据,而不能使用武断的、虚构的数据对于进出口货物实施估价。关税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按照本条例规定计入或者不计入完税价格的成本、费用、税收,应当以客观、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据。关税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明确了海关估价中的“客观”标准就是要以客观可量化的数据为基础估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客观”的原则落实到具体的估价方法中,

15、首先是第一种估价方法成交价格方法就是客观原则的集中体现。海关使用成交价格方法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估价的前提:要以进出口商对外实际签定的货物销售合同为基础,如果销售合同是真实的,且符合成交价格定义和条件,海关应以其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而不得随意采用其他价格实施估价。当海关运用第七条价格调整项目对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时,必须以客观量化的费用或价值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如果缺乏上述数据时,海关就不能接受其申报价格,而将使用其他估价方法实施估价。当海关使用本办法第二章第五节,使用“除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以外的其他估价方法”时,同样必须坚持“客观”的标准,依托客观量化的数据为基础。在使用合理方法估价时,应立

16、足于对贸易实际的灵活运用,它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依托客观量化的数据资料,这应成为合理方法运用的出发点。四、公平公平:按辞海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次序,合理地待人处事。在正义的概念中,公平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念。”公平是西方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也已吸收进我国的立法思想体系中。海关估价中的公平原则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强调结果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是强调相同进出口货物的应缴税款是相同的,我国海关过去曾使用过的参考价格就是一观点的体现。第二种观点是本办法的思想,它强调的是海关估价过程的公平,即相同的贸易方式、相同的交易过程应受到相同的海关估价待遇,这一观点落实到具

17、体条款中就是成交价格原则。例如,A企业通过谈判获得的价格为¥100/个,B企业的谈判能力较强,其获得的相同货物的价格为¥90/个。在这一案例中,如果两次交易的过程都是公平的、善意的,且不存在欺诈行为,则海关应采用相同的估价方法确定其完税价格。进口商谈判能力差异造成的价格差异不是海关关心的重点,也不是海关估价需要解决的问题,海关不能使用一个统一的价格实施估价,这就是公平原则在海关估价中的体现。五、统一统一:按辞海是指“一脉相承的系统”。WTO估价协定的一个原则是海关估价应通过“谋取更多的统一性和确定性”,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海关应最大限度的保持透明性,以提高进口商对进口通关成本的合理预期。这

18、一原则的提出,以及WTO估价协定本身的签署,都是针对二十世纪中前期世界各国普遍实施的保护性贸易政策。当时世界各国采取的关税及非关税性壁垒严重妨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虽然GATT通过多次谈判大幅降低了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但是在降低非关税壁垒方面却未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在海关估价领域,很多国家采用最低限价、正常价格等手段,变相提高进口货物的关税水平,增加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风险。为此,WTO在1994年颁布了WTO估价协定,要求各国必须采用统一的估价执法手段,即以成交价格为基础,依托国际贸易中的实际交易价格判定海关的完税价格,降低国际贸易中海关行政管理的不确定风险。“谋取更多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就是指进

19、口商与海关对完税价格的确定都有共同的结论,海关估价不应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限制手段。这就是“统一”原则的出台背景。“统一”原则落实到海关估价中,就是对于同一贸易方式的估价方法是一致的,如果一家企业的贸易行为前后一致,则其面临的海关估价待遇同样应保持前后一致。第三条海关审查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当适用本办法。 准许进口的进境旅客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以及其他个人自用物品的完税价格和涉嫌走私的进出口货物、物品的计税价格的核定,不适用本办法。 【释义】第三条适用范围。本条是关于本办法的适用范围的规定。本条旨在说明在哪些情况下,海关在确定完税价格时需要适用本条规定。本条沿用了原审价办法第四

20、十五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分别简称为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三条又规定了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由海关依法征收关税。本办法的法律渊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而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仅针对于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物品(包括准许进口的进境旅客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以及其他个人自用物品)则不适用于本办法的

21、规定,而应由其他法规和规章予以规范。涉嫌走私的进出口货物、物品的计税价格的核定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不属于海关征税行政行为的范畴,其核定计税价格的方法和程序都不适用于正常进出口申报货物的规定,因此也不适用于本办法规定。第四条海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纳税义务人提供的涉及商业秘密的资料,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对外提供。 纳税义务人可以书面向海关提出为其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并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但是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 【释义】第四条保守商业秘密。本条是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本条规定了海关承担保守纳税义务人保密资料的义务,赋予了纳税义务人要求海关妥善

22、保管资料的范围和程序,同时明确了纳税义务人必须如实提供与海关估价相关的资料,而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的义务。本条是对原审价办法第三十八条的修改条款。原审价办法第三十八条只是规定了海关有保管纳税义务人商业资料秘密的义务的总原则。本次修订在继续沿用该原则的同时,对于保密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规范,共增加了四项内容:(一)明确了海关保密的法律依据,保守纳税义务人的保密资料是国家规定政府机关应履行的义务。(二)明确了海关对外提供纳税义务人保密资料的条件,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海关才能对外提供纳税义务人的保密资料。(三)增加了纳税义务人可以要求海关保守商业秘密的权利,如纳税

23、义务人认为某些资料属于商业秘密范围,可以书面要求海关予以保密。(四)强调了纳税义务人必须向海关提供与估价有关的资料的义务。一、商业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海关工作人员的基本义务和海关工作人员的禁止性行为,该条第(五)项规定,海关工作人员不得有“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海关工作秘密”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项资料是否为“商业秘密”应存在三个构成要件:一是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二是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24、,即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三是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概括地说,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即为商业秘密。如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成交价格、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进一步明确了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5、;(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是在民事法律规范中首次并且直接规定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由于商业秘密会给管理相对人带来经济利益,而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又会不可避免地知悉管理相对人的商业秘密,虽然行政机关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指的“经营者”,但是如果不恰当地使用、披露商业秘密,仍可能给权利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行政法律规范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保护商业秘密的条款,这是政治文明在立法和执法中的具体体现。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

26、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听证不公开举行;反倾销条例还从行政机关和权利人两方面规定了商业秘密的保护,即“利害关系方认为其提供的资料泄露后将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可以向调查机关申请对该资料按保密资料处理。”“调查机关认为保密申请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对利害关系方提供的资料按保密资料处理,同时要求利害关系方提供一份非保密的该资料概要。”“按保密资料处理的资料,未经提供资料的利害关系方同意,不得泄露。”等。因此,保守纳税义务人提供的商业资料秘密的义务是我国政府机关,包括海关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海关为纳税义务人保守商业秘密的原因WTO估价协定第10条明确规定:对于所有属机密性质的信息,或为海关估价的目的而在保密基

27、础上提供的信息,有关主管机关应严格按机密信息处理,未经提供信息的个人或政府的特别允许,有关主管机关不得披露,除非在进行诉讼程序时要求予以披露。其内容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海关应保守纳税义务人的商业秘密;二是如果海关因估价需要,要求纳税义务人提供有关信息时,纳税义务人不能因为商业秘密而拒绝提供;三是如果涉及行政诉讼时,海关可以应法律的要求予以披露。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WTO估价协定对于“保密”的规定并不是无限制的,它是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讨论上述问题的。因此,在理论上,进口国的任何纳税义务人均不能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估价的信息。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包括在征

28、收关税和其他税费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纳税义务人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商业秘密。因此,海关必须承担依法为纳税义务人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所谓“依法”保守商业秘密,是指海关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保密。另一方面,如果海关工作人员未经纳税义务人同意,故意或者过失泄露了商业秘密,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纳税义务人也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海关提供应当提供的信息资料。第二章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第一节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确定方法 第五条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并应当包括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释

29、义】第五条完税价格的确定。本条是关于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定义的规定。本条旨在说明海关完税价格的定义及组成部分。本条沿用了原审价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一、完税价格构成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了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包括货物的货价、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本办法对于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其中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货物的货价”是指海关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相同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倒扣价格估价方法、计算价格估价方法和合理方法确定的完税价格,本条强调了海关在审定时,首先应使用成交价格方法进行审核,对于进口货

30、物无成交价格的,或者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海关应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依次使用前述的其他方法审定该货物的货价。同时,我国的完税价格中还应包括“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对于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在本办法第四章“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条只是明确了“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应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基本原则。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运输费用的成本高,在交易所占的比重大,买卖双方除约定货物本身的价款外,还会对国际运输途中的运输费用及保险费做出单独约定。因此,海关在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时,是

31、否将运输费用计入完税价格会对一国的进口关税产生一定的影响。WTO估价协定在第八条第二款中规定:WTO的每一成员在制定法规时,应对将下列各项内容全部或部分地包括或不包括在完税价格之中作出规定:(a)进口货物运至进口港或进口地的费用;(b)与进口货物运至进口港或进口地相关的装卸费和处理费;(c)保险费。WTO估价协定的上述规定表明:运输途中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是否计入完税价格的问题,由各国政府自行决定。目前,我国将上述费用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二、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范围由于在货物国际运输途中涉及的过程较为复杂,各类费用项目繁多,在审定各类费用是否应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时,必须

32、从WTO估价协定的立法原意出发进行判定。在WTO估价协定中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是这样规定的:首先是第一条,规定了成交价格的定义,表明成交价格为买卖双方之间销售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其次在WTO估价协定的一般介绍性说明中对于第八条“价格调整因素”和第一条“成交价格”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即WTO估价协定的第一条应与第八条合并理解,在第八条中列明的,被视为构成完税价格组成部分的某些特定要素如由买方负担,且未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中时,则应对实付或应付价格作出调整。因此,实付或应付价格是买卖双方在销售协议中达成的交易价格,而价格调整因素则是买方另外签署的(与卖方或第三方),与销售被估的货物有关的其他

33、协议,如果其他协议中涉及的款项符合第八条的规定,则同样应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三、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方法(一)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已经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中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费用已经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中,且买方没有另行支付的。如果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中已经包含了运输及相关费用,且费用项目涵盖至“输入地点起卸前”,则海关无需重新计算。案例一:买卖双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协议,协议规定的价格条款为CIFUSD100/个(上海港海运方式),双方同时约定了起运时间。但是协议在执行中,卖方由于生产延误,未能在规定时间装货发运。为此,卖方主动将海运方式更改为空运,以确保货物

34、能够准时交付买方,由此增加的空运费由卖方承担。分析一:在本案中,买卖双方交易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为CIFUSD100/个(上海港海运方式),且该价格中已经包含了“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卖方由于意外情况,而通过空运交付了货物,但是空运费用是卖方自行承担的,买方既没有为此向卖方多支付费用,也没有向运输公司另行支付空运费用。因此,多发生的空运费用既不是实付或应付价格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价格调整项目,不应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多发生的空运费用可以视为卖方因延期交货,而给予买方的补偿金。案例二:基本情况同案例一,但是在卖方交货延迟后,买方为了不造成损失,而主动以空运方式将货物运回国

35、内,随后要求卖方承担实际发生的空运费用,卖方同意支付上述空运费用。分析二,在本案中,运输行为是买方承担的,运输费用也是买方向第三方(航空公司)支付的,因此上述费用构成了实付或应付价格的调整因素,应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中。本案可以视为买卖双方修改了原始合同,将价格条款从CIFUSD100/个(上海港海运方式)修改为FOBUSD100/个,同时卖方对于前次交货延误另行支付违约金。因此,在案例二中,完税价格就应为实付或应付价格FOBUSD100/个+“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二)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未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中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未包括在进口货

36、物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中,或买方需另行支付的。如果买卖双方没有约定运输及相关费用,上述费用由买方自行承担时,则海关应根据买方实际支付的费用确定完税价格。在判定出口地至进口地之间哪些费用应计入完税价格时,应依据两项标准:一是上述费用必须与运输过程有关;二是上述费用必须发生在“输入地点起卸前”。与运输过程有关。本条规定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是指运输费用、与运输有关的费用,以及与运输过程有关的保险费。如果一项费用发生在出口地至进口地之间,但该费用却与运输过程无关,则海关就不应将该费用作为“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计入完税价格。案例三:货物在从美国运往中国之前,曾在新加坡做短暂停留,该停留是船舶

37、航行过程的正常情况,为此发生了一笔仓储费用。分析三:由于本案中的仓储行为是运输途中的正常情况,仓储费用与运输过程有关,应作为运输的相关费用计入完税价格。案例四:买方购买货物以后,在向中国运输之前,在美国的港口存储了三个月,为此发生了一笔仓储费用。分析四:由于上述仓储行为是买方出于经营安排的考虑,与运输过程无关,因此上述仓储费用不属于“运输及其相关费用”,同时仓储费也不属于价格调整项目的其他列明费用,该笔费用不应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四、输入地点起卸前进口货物的运输费是指该货物运输到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全部成本和相关费用。不仅包括从出口国到我国之间的运输费,而且应当包括货物在出口国境内从交

38、货地点至出口港的运输费用。不管运输费是否由买方支付,海关都应当将相当于货物运输成本的金额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运输的“相关费用”是指在被估货物输入到中国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过程中,发生的与运输过程有关的费用,或者在运输过过程中保持货物适运状态的处置费用。例如,货物的搬运、冷藏、动物饲养、破损货物的分拣、运输代理费、多次使用的容器的填装与清洗费等。保险费是指进口货物运输到进口港或进口地的运输过程中为防止货物因运输原因受损或丢失,而发生的保险费用。明确输入地点起卸前这一概念,是为了准确、合理地界定应当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运输、保险及相关费用的计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五条释义中,在对出口货

39、物的完税价格进行解释时谈到,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当为该货物的成交价格,同时应当包含货物运输到该货物的输出地点的我国境内的运输费。其将“输出地点”理解为:出口货物装载到国际航行的运输工具上的地点。与之对应,“输入地点”应为:在承载进口货物的国际航行运输工具进入我国关境后,进口货物首次离开该运输工具的地点。案例一:买卖双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协议,协议规定的成交条款为FOB美国主港,单价为USD80/个,货物经上海口岸进口,但并没有发生卸货行为,而是根据收货人的授意,经原运输工具直接运输至南京口岸完成最终卸货。分析一:在本案中,货物在经过上海口岸时,虽然已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但由于货物在该环节没

40、有发生实际卸货行为,即进口货物在最终达到南京口岸完成卸货前,并没有离开原运输工具。进口货物的国际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和货物经上海口岸运输至南京口岸之间发生的国内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也均由买方向运输公司支付。因此,本案中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的构成就应当是:FOBUSD80+美国主港运输至我国南京口岸卸货前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案例二:买卖双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协议,协议规定的成交条款为FOB美国主港,单价为USD80/个,货物经上海口岸进口,并在上海口岸转换国内船舶后运输至最终目的地南京。分析二:在本案中,虽然货物的最终目的地为南京,但由于货物在上海口岸进行了运输工具的转换,即从原来的国际运

41、输班轮上转至国内运输船舶继续运输,该环节存在卸货行为,货物从国际运输班轮上卸下的地点,应当视为输入地点,在此之后发生的国内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不应当被计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因此,本案中,货物的完税价格应为“FOBUSD80+美国主港运输至我国上海口岸卸货前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但是,在判断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时,应结合本办法第十五条(“法定扣减项目”)合并理解。例如在上述案例二中,即使货物在上海口岸发生了卸货行为,但是买方支付的运费为总金额,且无法区分国际运输段和国内运输段的费用,或买方无法提供客观量化的数据以证明国内段运费的,则海关将不予扣除国内段运费部分,而以运费总金额确定完税

42、价格。五、国际贸易术语与海关估价的关系为了给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统一的解释,避免各国的贸易商由于理解存在差异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国际商会(ICC)颁布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规范了各类贸易方式的含义,目前使用的版本为2000通则。贸易中通常所说的FOB、CNF、CIF等术语即来自于该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约定了各种贸易术语下,费用、风险、权利、义务等问题,对于确定海关估价中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通常情况下FOB条款可以视同于成交价格,CIF条款可以视同于包含了“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的完税价格。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国际贸易

43、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并不一定等同于海关的估价规定。以下列出几类主要的贸易术语与海关估价的比较:(一)EXW工厂交货(指定地点)“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点(如工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的所有权移交给买方。卖方不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也无需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在EXW工厂交货贸易条件下,买方必须承担在卖方所在地(出口国)接收货物的全部费用和风险,其中主要包括出口国的清关费用,及从出口国工厂至我国进口输入地之间的所有费用。在估价时,(1)出口国的清关费用是进口商单独支付的,与被估货物的运输过程无关,也不是实付或应付价格的组成部分,不用计入完税价格。(2)出口国工厂

44、至出口国港口的费用。上述费用中所含运输费用的,需计入完税价格,如果其中还包括了进口商在出口国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检验费用、仓储费用等,且上述费用既不是运输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也不构成进口商向卖方支付的实付或应付价格的,则海关不应将其计入完税价格。(3)国际运输途中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均应计入完税价格。(二)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FOB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这三种贸易术语可视同于离岸价,区别点仅在于交货地点的差异。由于这三种贸易术语项下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均由进口商承担,海关应以进口商的实际发生额为基础进行审核。(三)CFR成本加运费(指定

45、目的港);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这两种贸易术语的区别点仅在于运输方式的差异,它们可以视为海关估价中的“货价加运费”的总和。虽然上述两种贸易术语中,卖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但是卖方承担的义务是有条件的,卖方的义务只限于订立通常的运输合同。如果承运人(船公司)依据转运合同或类似条款的规定行使其权利,以避免意外的阻碍 (例如,冰块、堵塞、劳工动乱、政府禁令、战争或类似战争行为),则由此发生的所有额外费用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在CFR贸易术语下,买方仍有支付部分应税运费的可能性。(四)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这两种贸易术语的区别点仅在于运输方式

46、的差异,它们可以视为海关估价中的“完税价格”。虽然上述两种贸易术语中,卖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但是卖方承担的义务是有条件的,卖方的义务只限于订立通常的运输合同。如果承运人(船公司)依据转运合同或类似条款的规定行使其权利,以避免意外的阻碍 (例如,冰块、堵塞、劳工动乱、政府禁令、战争或类似战争行为),则由此发生的所有额外费用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在CIF贸易术语下,买方仍有支付部分应税运费的可能性。(五)DDP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DDP完税后交货是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它约定了由卖方承担通常的清关手续和清关费用,并在我国境内指定地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根据本办法第十五条(“法定扣减项目”),海关

47、应扣除在这种贸易术语下发生的“进口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及其他国内税”。例如,国外卖方与境内购买人签定了销售协议,销售价格为DDP12000/件(为简化起见,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其中该货物的进口关税税率为10%,国内段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1000/件,则完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120001000)/(1+10%),完税价格为10000/件。DDP贸易方式在我国的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如果买卖双方签定的为DDP贸易条款,则纳税义务人需在申报时提供有关贸易方式的准确资料,以协助海关估定该批货物的完税价格。如果纳税

48、义务人无法提供类似资料的,例如无法证明由税承担纳税义务、货款中是否包含了进口环节税费、最终消费人的权利义务等贸易安排的,则仅凭发票或其他单证上的DDP标志,不足以得出该批货物以DDP贸易方式成交的结论。第六条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符合本章第二节规定的,或者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海关经了解有关情况,并与纳税义务人进行价格磋商后,依次以下列方法审查确定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相同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 (二)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 (三)倒扣价格估价方法; (四)计算价格估价方法; (五)合理方法。 纳税义务人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后,可以提出申请,颠倒前款第(三)项和第(四)项的适用次序。 【释义

49、】第六条估价方法的顺序。本条是关于海关估价方法的顺序的规定。本条旨在说明我国海关在对进口货物实施估价时可以使用的估价方法,以及各估价方法之间的法律层级。本条是对原审价办法第七条的修改条款。一、明确了海关各种估价方法的类型我国海关估价实践中最常使用的是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由于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接近于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价格,通常情况下与出口商向进口商出具的发票金额一致,因此,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易于理解的估价方法。形成上述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的立法背景是源于贸易中的销售行为,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是贸易中销售行为的海关表述。由于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都存在销售行为,因此成交价格估价方法

50、理应成为海关估价实践中最常使用的估价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一些不存在销售行为的交易,或者交易行为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情况,此时海关将不能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确定完税价格。为此,WTO估价协定为世界各国海关提供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估价方法,分别包括:(一)相同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二)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三)倒扣价格估价方法;(四)计算价格估价方法;(五)合理方法。本条规定的五种估价方法,加上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成交价格估价方法合并构成了我国海关估价的方法体系。目前在管理相对人中存在一种片面的观点,即认为海关估价是针对违反海关规定的行为,只有存在违法行为,或者申报价格异常

51、的企业才会被海关估价。上述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海关估价行政行为与申报价格构成的关系,片面地把海关完税价格与进口申报价格的差异作为判断海关是否实施估价的标准,把海关完税价格等于进口申报价格的情况视为海关未实施估价,把海关完税价格不等于进口申报价格的情况视为海关实施了估价。上述观点不仅错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1)海关估价是海关确定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法定程序。根据海关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我国海关应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估价,因此估价行政行为是我国海关的法定必经程序,海关应对每一次进口的货物实施估价。(2)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仅是海关的一种估价方法。海关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估价方法,虽然成交价格估价方

52、法的使用频率最高,但是它仅是海关可以使用的估价方法中的一种,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海关可以使用其他估价方法对于进口货物实施估价,而并不仅限于成交价格一种估价方法。(3)完税价格与申报价格的关系。当海关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对进口货物实施估价时,通常情况下海关的完税价格将等于进口商申报的发票价格。但是,这仅表明海关经过审核认定进口商的交易行为符合成交价格定义,不存在影响成交价格的其他因素,且未发现应调整到进口货物成交价格内的各类价格调整项目,此时海关根据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估定的完税价格与进口商申报的发票价格一致。但是,却不能因此得出海关未实施估价的错误观点。(4)海关估价与海关处罚

53、的关系。海关估价与海关处罚措施是两种类型的行政行为。海关估价是海关以估价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审查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交易安排,并根据买卖双方的交易安排选择与之适应的估价方法的过程。如果贸易安排不符合成交价格定义,则海关将使用其他类型的估价方法确定完税价格。而海关处罚措施是对进口商违反海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惩处。海关估价行政行为与海关处罚行政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多数情况下,海关对进口货物实施估价只是表明进口商申报的发票价格不符合成交价格定义,海关不能接受该发票价格,而应以其他估价方法确定完税价格,海关重新做出估价决定并不表明进口商违反了海关的法律法规。至于进口商是否故意隐瞒某些贸易安排、是否存

54、在故意漏报某些应税项目的判定,应由海关缉私部门进行查处,如违法违规行为属实,再由海关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5)树立正确的海关估价视野。海关估价仅是确定海关完税价格的一项正常程序,管理相对人在进口申报时应如实提供与估价相关的各类资料,以确保海关可以准确地估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二、明确了不适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的情况本条规定了海关不能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而需使用其他估价方法的总原则,即“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符合本章第二节规定的,或者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了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定义,完税价格应包括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两部分组成。“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应理

55、解为一个总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进口货物的交易价格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所列的成交价格定义的。例如交易中不存在销售行为、进口商不承担对外付款义务等情况;(2)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所列成交价格条件的。第八条列明了成交价格的四个条件,实际贸易中只要不符合第八条所列任一条件的,海关均可认定成交价格不予成立。但需注意的是,第八条所列的四项条件应予灵活理解,对于存在四种条件的,但是贸易安排对于交易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海关仍可接受其成交价格;(3)成交价格缺乏客观量化数据的。买卖双方不是直接以具体金额约定交易的价格,而是约定某一公式,如果在进口时尚无法根据该公式确定进口货物

56、的实际交易价格,则海关可以不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而运用其他估价方法确定完税价格。例如,买卖双方约定以期货市场某一天的行情价格作为确定交易价格的基础,但是在进口时尚未达到该约定时间的,此时海关可以不接受其成交价格,而以其他估价方法实施估价。在某些情况下,实践执行中可以采取灵活的做法,即在进口时不确定完税价格,而采用收保放行,延期确定完税价格的方法,待实际结算价格确定时再重新估定完税价格。采用上述方法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尊重贸易实际。(4)海关启动估价质疑程序的。海关通过审核贸易单证,发现其中存在瑕疵点,例如存在明显地涂改痕迹、存在异常对外付款情况、单证之间存在不符点等,海关启动本办法第四十八条规

57、定的估价质疑程序,同时进口商又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充分说明,或提供的说明仍不能消除海关怀疑的,海关可以不接受其申报价格,而采用其他估价方法实施估价。上述所列的四种情况是进口货物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主要情况,但是如果存在其他情况,也导致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海关应同样使用本条规定重新确定完税价格。三、列明了各类估价方法的顺序本条规定了海关估价可以使用的六种估价方法之间存在先后顺序,即应由前向后分别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相同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倒扣价格估价方法计算价格估价方法合理方法。在实施估价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只有在上位估价方法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海关才能使用下位估价方法,例如只有在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海关才能使用倒扣价格估价方法估定进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