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1页
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2页
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3页
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4页
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Analysi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s,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s of public expenditures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Analysis of the scale of public expenditures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s 小结、复习思考题、课外读物 ,.,引 言,在现代社会,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繁多,财政支出的规模庞大;因

2、此,合理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既事关政府职能的履行和财政的运行,也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章重点问题: 如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这些分类各有何意义? 财政支出规模如何衡量?从长期看,各国财政支出规模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对这一长期趋势加以解释?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轨迹如何?其背后原因有哪些?制约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一些? 如何进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spending purposes

3、 二、按财政支出的功能(或政府职能)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fiscal functions 三、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economic features 四、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持续)时间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time when public expenditure obtains benefit 五、国际分类方法 Comm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used by other countries,.,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 , 理论依据与类别构成 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类别:按具体用途划分 在

4、2007年以前 从2007年开始 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角度 补偿性支出 expenditure for compensation 积累性支出 expenditure for accumulation 消费性支出 expenditure for consumption 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配与使用的角度 公共消费性支出 expenditure for public consumption 公共投资性支出(包含重置投资、净投资) expendi-ture for public investment 基本意义 (此处从略),.,我国财政支出主要类别:按照具体用途划分(2007年在以前,A), 基本

5、建设支出 Expenditure for capital construction 增拨企业流动资金 Additional appropriation for enter-prises circulating capital 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 Innovation fund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promotion funds 地质勘探费 Geological prospecting expense 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 Operating expenses of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and commerce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6、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e operating expenses,.,我国财政支出主要类别:按照具体用途划分(在2007年以前,B),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Operating expenses for culture, education, science & health care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Pension and relief funds for social welfare 国防费 Expenditure for national defense 行政管

7、理费 Expenditure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价格补贴支出 (Expenditure for)price subsidies 补充: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为何未作为支出列示? 其他支出 Other expenditures,.,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补偿(重置投资),净投资,补偿基金,消费基金,积累基金,消费,总投资,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再分配,分 配,社会总产品价值,M,C,V,.,按财政支出的功能(或政府职能)分类 , 理论依据与类别构成 经济建设费 Expenditure for economic construction

8、 社会文教费 Expenditure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国防费 Expenditure for national defense 行政管理费 Expenditure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其他支出 Other expenditures 基本意义 (此处从略),.,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 理论依据与类别构成 (简要说明、对比) 购买性支出 purchase or exhaustive expenditure 转移性支出 transfer payment 该分类方法的经济分析意义 (参见教材PP77-78) 揭示财政支

9、出对社会的生产、就业的直接影响大,还是对社会成员间收入再分配的直接影响大 揭示对政府部门的效益约束更强,还是更弱 揭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更强,还是更弱 揭示财政支出更多地发挥了资源配置职能,还是更多地发挥了收入再分配职能,.,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持续)时间分类 , 分类依据与类别构成 经常性支出 current expenditure 用于维持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财政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保障支出等。 资本性支出 capital expenditure 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要的财政支出,包括:生产性、非生产性资本支出。 基

10、本意义 公共产品成本在代际之间分摊(公债发行的合理性) 政府预算的构成(结构):复式预算,.,国际分类方法 , 理论分类用于理论研究、经验分析 具体方法主要有: 政府职能 支出目的 组织单位 支出利益 例如:按照支出用途和去向防务支出、民用支出。 统计分类用于编制国家预算 等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分类方法: 职能分类法 经济分类法 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基本意义 (此处从略),.,1一般公共服务 1经常性支出 2国防 (1)商品和服务支出 3教育 1)工资、薪金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4保健 2)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 5社会保障和福利 (2)利息支付 6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3

11、)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 7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1)对公共企业 8经济服务 2)对下级政府 (1)农业 3)对家庭 (2)采矿业 4)对其他居民 (3)制造业 5)国外转让 (4)电业 2资本性支出 (5)道路 (1)现存的和新的固定资产的购置 (6)水输送 (2)存货购买 (7)铁路 (3)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8)通信 (4)资本转让 (9)其他经济服务 3净贷款 9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1)公债利息 (2)其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职能分类 经济分类,.,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与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Measurements of fiscal

12、 activities and of public expenditure scale and its growth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 The common trends of public expenditure scale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殊性 The particularity of public expenditure scale in China 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Factors analysis on public expenditure scale,.,衡量财政活动规模与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或政府规模?)的指标

13、 绝对量指标 财政总收入 财政总支出 相对量指标 财政总收入/GDP 财政总支出/GDP 哪一个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是财政收入/GDP,还是财政支出/GDP? (教材PP82-83提出的观点及其三个理由可否再讨论?)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绝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 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亦称 边际公共支出倾向),.,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 各国财政支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长期趋势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解释及证据 如何解释?

14、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对教育等公共服务需求的高收入弹性(实际上也属于经济因素) 能否印证? 历史的、现代的经验证据 后来的经济学者提出的解释(若干假说)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经验证据(示意图),G3,G2,G1,Y3,Y2,Y1,O,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比 重,.,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美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 ,本表资料来源:马斯格雷夫(1984年)夫妇,美国 财政理论与实践,.,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若干理论假说 , 皮科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替代-审查效应理论(假说)Replacement or Displacemen

15、t and inspection effect 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和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如美国) 其他学者提出的理论解释或假说 (部分) 尼斯坎宁(Niskanen)的官僚主义模型 公共选择学派的利益集团论 (可从略)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论 (可从略),.,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替代-审查效应”假说 ,皮科克、怀斯曼的这种理论解释也被人们称为“阶梯增长说”。他们在“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多纳税”(纳税人“可容忍的征税水平”)的假定下,用“正常时期”的内在因素和“非正常

16、时期”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来说明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从长期看,这种增长趋势表明,公共部门支出对私人部门支出发生了一种替代或置换,而且得到了纳税人的认同。 思考题 对这一理论假说中的“集中效应”(concentration effect)、 “审查效应”(inspection effect)与“替代效应”(displacement effect)的共同作用“替代-审查效应”(教材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替代-审查效应”假说:几何图示 ,财 政 支 出 相 对 规 模,正常 时期,非常 时期,正常 时期,非常 时期,时间序列,财政支出增长趋势,.,

17、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经济发展阶段论 , 马斯格雷夫(1969):经济发展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成熟阶段 罗斯托(1971 or 1958):经济发展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 traditional society 起飞前准备 precondition for take-up 起飞 take-up 向成熟推进 drive for mature 大众高额消费 high mass consumption 追求生活质量 seek for living quality,.,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解释:尼斯坎宁的官僚主义模型(三个假定), 官僚主要在自身利益

18、驱使下行事官僚的效用是薪水、福利、在公众中的声誉、权力、雇员人数等变量的函数,而这些变量与官僚机构的预算规模大小密切相关。 官僚机构均为非盈利机构官僚机构主要通过财政拨款而非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取得收入,他们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行为一般不受财政支出的净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制约。 官僚机构与财政拨款机构在进行谈判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方面,官僚机构相对于议会等财政拨款机构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这一模型的可以几何图示 思考题 你将如何评论这一模型?,.,尼斯坎宁的官僚主义模型:几何图示 ,MR,TR,TC,MC,成本与 收

19、益,财政支出规模,O,Go,Gb,.,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解释:非均衡增长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 鲍莫尔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和生产率提高缓慢两大类别,两者分别被称为进步部门、非进步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在非进步部门,劳动起着决定作用。 假设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由于劳动密集的公共部门是非进步部门,而该部门的工资率与进步部门的工资率呈同方向等速度变化,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

20、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殊性 , 我国改革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基本特征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持续扩大,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变化却呈现出不同于多数国家的特殊性,其基本特征为: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先降后升由1978年的30.9%下降为1996年的13.7%,此后逐步回升到2008年的约20.8%和2009年的约22.6%。 原因简析:我国的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为何先降后升? 体制转轨、政策调整、统计口径 ,.,中 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

21、P比重的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为何先降后升?, 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财务管理体制,对城镇职工实行“高就业、低工资、高福利”政策,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较大 实行改革后,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同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缩小 自1997年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提高财政集中度的措施,以“振兴国家财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随之逐步回升 财政支出口径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支配(预算外资金支出未纳入;但不改变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1978-2002年:中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 ,.,

2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出规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政治决策程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 经济性因素(参见教材 PP91) 政治性因素(参见教材 PP91-92) 社会性因素(参见教材 PP9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确定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防止财政支出规模的不合理扩张,不能忽视微观因素的重要性。 福利经济学主要从微观角度,运用效用最大化的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分析 从微观层次,分析各变量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 防止财政支出规模不合理膨胀也应从微观层次入手 从微观层面

23、,防控财政支出规模不合理膨胀的途径 ,.,各变量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微观层次分析, 何谓微观层次分析? 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领域,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的规模,重点关注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如下变量 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公共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公共产品的质量水平 公共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 其他变量(因素) 在微观层面,如何防止财政支出规模不合理扩张? 运用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法,进行财政支出决策 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建设),.,(完善)政治决策程序:实现财政支出规模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 政治决策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重要吗

24、?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同政治因素及政治决策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 尼斯坎宁的官僚主义模型、公共选择学派的利益集团假说,从理论角度和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政治因素和决策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在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各国通过政治决策做出不同选择的结果。 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由政府推动和主导,政治决策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如何完善我国的政治决策程序、以实现财政支出规模合理化?(参见教材PP93),.,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何谓财政支出结构(或构成),如何分析?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

25、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 economic nature and public expenditure structure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structure,.,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之间存在紧密的对应关系:政府职能转变会引起财政支出结构变动。 两类政府职能及相应的财政支出 社会管理社

26、会管理支出(公共支出)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改革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及其分析 经济建设支出的份额下降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支出的份额上升,.,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各自所占比重(%),类 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合 计 100.0 100.0,购买性支出 45.2 61.5 其中:经常性支出 34.9 50.1 资本性支出 10.3 11.4 转移性支出 41.0 22.5 其中:公债利息 5.6 5.5 补助金 35.4 1

27、7.0 其 他 13.8 16.0,.,我国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及其占总支出的比重 ,注:本表中未包含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财政总支出为不含债务的财政总支出加企业亏损补贴。,.,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 内生增长理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依据之一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当前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基本思路 (略述,参见教材PP99-100),.,内生增长理论:简述,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是产生于1980 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

28、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增长理论家主要在完全竞争假设下考察长期增长率的决定。内生增长模型包含两条具体的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等人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思路,代表性模型有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巴罗模型等。第二条是用资本持续积累解释经济内生增长的思路,代表性模型是琼斯-真野模型、雷贝洛模型等。但这些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完全竞争假设条件过于严格,限制了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二是完全竞争假设无法较好地描述技术商品的特性: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并使一些内生增长模型产生逻辑上的不一致。 为了克服上述内生增长

29、模型存在的问题,从1990 年代开始,增长理论家开始在垄断竞争假设下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这些模型又可以根据经济学者对技术进步的不同理解,分成三种类型:产品种类增加型内生增长模型、产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专业化加深型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与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按照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 ,包含着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投入、包含着技术进步的物质资本积累,以及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边际收益率的生产性公共投资,均能阻止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递减趋势。 生产性公共投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RD)不仅构成一国经

30、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因素,而且存在较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即: 它们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属性。因此,政府应根据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等的公共产品属性强弱,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提供)责任这种财政支出责任在现代社会日益显得更加重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现阶段可供选择的政策重点, 保证适度的预算内投资规模,调整产业、地区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 适当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加大对教育、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研究)的投入,促进自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

31、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章 小结【关键词】,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 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瓦格纳法则 内生增长理论,.,第三章 小结【要点归纳,A】,1. 对于具体项目繁多的财政支出可依据一定标准进行相应的归类,而所选用的每一种分类方法都(应)具有相应的目的和意义。 2. 在财政支出分类方法中,除应较具体了解我国各类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外,宜特别注意依据政府职能、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持续时间等,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的理论依据、内容及意义。 3. 财

32、政活动规模涉及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基本侧面,与政府活动规模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4. 财政活动规模可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衡量,哪种衡量更确切尚待研究。,.,第三章 小结【要点归纳,B】,5. 对财政支出规模可用绝对、相对指标反映,测度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与边际倾向(边际公共支出倾向)。 6. 瓦格纳法则概括了各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长期趋势,人们从理论上对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多种解释,宜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证与经验)分析。 7. 财政支出结构反映了财政总支出的类别构成及各自的份额;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可从多个

33、角度进行。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与用途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尚须针对现实国情与发展需要,并依据内生增长理论等继续调整和优化。,.,第三章 小结【重点内容】,1. 依据财政支出的功能(政府职能)、经济性质、产生效益的持续时间、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及其使用,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的内容及其基本意义; 2.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以及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3. 各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共性、特殊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相应理论假说); 4. 如何确定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合理规模并建立有效控制其过快(不合理)增长的机制; 5. 如何描述财政支出结构,如何调整和优化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34、,1. 试述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按照政府职能的分类及这两种分类在经济分析中的基本意义。 2.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 4.试述我国改革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5.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哪些? 6. 为了防止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出现不合理的膨胀,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政治决策程序? 7. 你认为“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8.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试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课外读物(部分,A),1.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英文第三版)(美国的公共部

35、门,PP21-44;支出政策分析,PP209-2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中文第一版。 2. 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PP100-1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中文第一版。 3. 维托坦齐、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第一部分 政府扩张:历史视野,PP7-87;第二部分 公共支出增长的收益,PP91-160),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中文第一版。 4.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公共支出:结构与增长,PP121-138;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 1公共服务,PP174-197),中国

36、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中文第一版。,.,第三章 课外读物(部分,B),5. 哈维S罗森,财政学(英文第六版)(政治经济学,PP98-12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中文第一版。 6.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PP95-127;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实证分析,PP128-17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7. 财政部预算司,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8. 刘宇飞,当代财政学(公共支出的类型与增长,PP214-219;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PP219-236;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PP2

37、37-25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三章 课外读物(部分,C),9. 丛树海主编,财政支出学(第十章,公共支出的评价方法,PP235-25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10. 严成樑、龚六堂,2009,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6期。 11. 郭庆旺、贾俊雪,2006,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第7期。 12. 赵志耘、吕冰洋,2005,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1期。 13. 庄子银、邹薇,2000,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第5期。,.,我国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为何仍

38、作为收入科目?, 何谓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由政府安排的用于对国有企业因经营管理或国家政策而发生的亏损予以弥补的财政资金。 为何仍将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列入收入科目? 若改列支出,会使财政收支规模同时增加,但财政实际可支配的财力并无变化,故有虚增收支之嫌。同时,受法定支出挂钩增长的影响,还会导致财政负担增加。 目前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一般是根据企业当年的亏损情况据实结算,若改列支出,年初预算很难确定。另外,受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支出管理模式影响,有些一次性或短期补贴很有可能转化成长期刚性支出。 继续作为收入科目可以维持管理的延续性,保证年度之间的财政收支口径具有可比性,并有利于按WTO规则逐步

39、清理、核减国有企业亏损补贴。,.,2007年 中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 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共设置了6个类级科目。 建立新的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的体系 这一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此为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据此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共设置了17个类级科目。 建立新的政府支出按经济分类的体系 这一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据此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两级,共设置了12个类级科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入分类 ,收入分类总体变化不是很大,具体变化主要有

40、三: 扩大了范围。在原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的基础上,将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了政府收支分类范畴,并形成了统一编码。 体系上做了调整。新的分类按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收入等。 科目层次更为细化。如:各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过去科目中没有具体的收费项目,新的收入科目则作了反映。因此,新的收入分类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具体来源。,.,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支出按其功能分类 ,过去,对于支出在总体上按经费性质分类,既比较抽象,而且每个部门都用这些科目,看不出部门的职能是什么,各部门究竟干了什么事。 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从根本上作了改变,不再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而是按政府的职能和活动设置科目,政府各项支出究竟做了什么事,能直接从科目上看出来。 据此,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反映政府的某一项职能,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体支出。如:教育是类级科目,普通教育是款级科目,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就是项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