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防治方面相应的卫生法规和标准,为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本单位生产情况,对下列有害因素,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一、 粉尘主要危害源:1、 矽尘 危害的主要工种:电焊工;2、 石棉尘 危害的主要工种:保温工;3、 其他粉尘 危害的主要工种:管工。防治措施:1、 采用湿式作业:如凿洞、使用电锤、冲击钻、拆除旧的建筑物时,施工现场进行喷雾洒水、消除粉尘;2、 通风除尘:在地下室、坑道中作业,应加强通风,排除粉尘,保证工人有足够的新鲜空气;3、 加强个人防护:当受条件限制,粉尘浓度暂达不到卫生标

2、准时,可佩带防尘口罩加以防护。二、 铅毒主要危害源:铅尘、铅烟、铅蒸气;危害的主要工种:焊工、通风工、电工;防治措施:1、 消除或减少铅毒发生源。如油漆中的颜料可以用锌钡白代替铅白,以铁江代替铅丹(红丹)做防锈底漆,用塑料管代替铅管等;2、 采取密闭抽风装置,将铅尘、铅烟、铅蒸气抽出净化装置处理后向空中排放;3、 控制熔铅温度,以减少铅蒸气的大量产生;4、 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接触铅作业工人应带过滤式防铅尘或铅烟口罩,工作服应经常清洗,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及宿舍,饭前及下班后必须用肥皂洗耳恭听手。三、 汽油危害的主要工种:驾驶员、机修工、油漆工。防治措施:1、 清理或掏刷汽油,要带送风式防毒

3、面具;2、 用汽油作熔剂的作业,应加强通风;3、 带个人防护的防毒口罩;4、 禁止汽车司机用嘴抽油;5、 对从事原油、机油作业的人员,要用碱性肥皂洗涤接触的皮肤;6、 患油疹的工人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四、 苯毒危害的主要工种:油漆工;防治措施:1、 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作为涂料溶剂可以用甲苯、二甲苯、混合苯、有的可用醋酸戊酯、丙酮或醇类代替苯;2、 采用新工艺,如电泳喷漆、静电喷漆、热喷漆等先进工艺代替手工喷漆;3、 通风不良的地下室、污水池、油罐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等作业,必须抽风排毒、以防止急性苯中毒;4、 在一般苯作业环境下工作,应戴防毒活性炭口罩。双手浸入苯液的作业,应戴不溶于

4、苯的防护手套。五、 锰毒危害的主要工种:电焊工、气焊工、对焊工、点焊工、自动保护焊等;防治措施:1、 集中焊接场所,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将锰尘锰烟吸入管道,经净化后再排设;2、 分散焊接类,可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及时吸走焊接时产生的锰烟尘;3、 现场焊接作业场地陕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4、 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工作时戴手套产、口罩。六、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危害源:工地加热煤炉和宿舍取暖煤炉。防治措施:凡生产或生活用的加热取暖煤炉必须设烟囱,并有专人看管,室内保持空气流

5、通;七、 电弧伤害危害的工种:电焊工、气焊工、电工工。防治措施:1、 电焊工与操作辅助人员必须穿戴专用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工作服和绝缘鞋;2、 为保护焊接场地其他工作人员对眼睛,可用石棉板、薄铁板或活动式防光屏隔离作业。电焊时要注意排风;3、 做好安全卫生的知识教育;八、 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危害的工种:管工防治措施:1、 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如用液压机代 替锻造机,用液压铆钉机代替风动铆钉机,用焊接代替铆接,用平板机代替手锤校正钢板,用刨机代替风铲铲边,用电弧气刨代替风铲铲缺陷,用尼龙机件代替金属机件等;2、 控制噪声的传播:(1)消

6、声。在各种通风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进排气口处装置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阻止声音通过的装置。根据噪声源的特点可以采取阻性抗性,阻抗复合式或微穿孔板消声器。(2)吸声。即在室内饰以一定厚度的多孔吸声材料,如超细玻璃棉、矿渣棉、矿渣膨胀珍珠岩吸声砖等安装在室内的墙壁或顶棚的表面上,或在墙面上装上薄板、穿孔板,与墙面组成共振吸声结构,以吸收室内的低频噪声;(3)隔声。在不妨碍生产操作的条件下,可以制作隔声罩或隔声间,把高噪声的柴油机、空压机、球机等生产设备封闭起来,为保护生产工人不受噪声的侵害,亦可设一小间(隔声室),作为操作和休息用。(4)阻尼。用沥青、橡胶或其他主分子化合物与填料配合而成的阻尼涂料敷或喷涂在易受激振的薄金属板材或管道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振动和噪声。3、作为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了解噪声的危害性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意义,自觉作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九、 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危害工种:管工防治措施: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1、 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