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研讨课教案_17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研讨课教案_17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研讨课教案_17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研讨课教案_17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五从军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2、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 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

2、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导语(配乐-孙露回家真好) 在人类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始终有战争相随,无论是哪个朝代,都留有战争的刀痕,以战争为题材的诗词像一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洒落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叫人流泪,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之间,没有具体的诗人,它便是-十五从军征(板书课题)2、 解题:十五从军征:十五岁就被征入伍了 3、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培养珍惜热爱和平生活的情感。二、 自学指导(一)1、介绍“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

3、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2、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北朝出现了“府兵制”。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明朝实行“卫所制”。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三、 自学指导(二)1、朗读诗

4、歌, 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读懂诗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四、质疑探究1、 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诗,然后分组讨论。2、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明确:“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

5、”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穿插残酷的兵役制度(出示课件)(教师过渡):在这长长的65年里,65年啊,两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个日日夜夜啊,这样漫长的岁月,他是怎样度过的呢?(他风餐露宿、南征北战,浴血搏斗,多少危险、艰苦、思念、期盼都在战场上),暮年的他终于归来了,这是何等的惊喜。3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明确:远望:松柏冢累累(教师过渡):同学们,那是坟墓吗?那不仅仅是坟墓啊,那里是他的亲人啊,那里躺着的是他的父母兄妹啊,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往前走,他在寻找昔日温馨而又热闹的家园,可他看到了什么?(指生说)近看:狗窦兔入梁上雉飞 中庭

6、旅谷 井上旅葵(教师过渡):此时此刻,老人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同学们,这位老兵65年九死一生的付出与等待,并没有换来他所期待的 (团圆、天伦之乐)。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出示: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教师过渡):自由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课件出示)明确: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理的痛苦。(教师过渡):在当时的朝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些痛苦呢?还有哪些人像老兵一样孤独呢?明确: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

7、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苦。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生活上的苦,男生读精神上的苦5、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着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明确: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教师过渡):人去屋空,人亡园荒,这是何等的凄凉啊,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这是无奈的泪、痛苦的泪、悲伤的泪,他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能将那凝聚着65年的

8、艰辛、思念、期盼、沙场风尘,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布满征尘的衣襟上)经历:得归归途过家出门;行为:归问做饭看、落泪;情感:迫切希望破灭彻底绝望迷茫五、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现代战争中惨烈的儿童图片)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从事着战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学生展示)七、教师寄语战争是残酷的,它让有家的人变得无家可归,它让百姓饥寒交迫,尸骨遍野。我们惟愿世界和平,永无战争,让和平鸽自由飞翔,带去安宁温馨;让美好橄榄枝四处蔓延,编织幸福世界。八、作业这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时我运用了三个策略:第一:引导自主学习,读通古诗。让学生把字词读准,把诗读顺,初步知道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小组合作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