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doc_第1页
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doc_第2页
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doc_第3页
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doc_第4页
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三篇摘要:贵州六盘水过去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典型的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虽然还没有被划归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鉴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自2005年获得“中国凉都”称号以后六盘水就力求以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式谋求经济转型。文章介绍了六盘水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旅游业所面临的优势与潜力,并找出了六盘水旅游产业所遇到的问题与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一切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客观存在,而经济学上的“资源”一词,更多是与“生产要素”是等价的。从古至今,资源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2、基础,也是现代文明前进的基本动力。然而,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外众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遭遇发展困境,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逐渐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贵州六盘水过去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典型的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虽然还没有被划归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鉴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自2005年获得“中国凉都”称号以后六盘水就力求经济转型。六盘水拥有独特的气候旅游资源,故而相比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六盘水拥有更多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一、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

3、市。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过去30年,六盘水一直被定位为标准的由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主导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自2004年以来,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在稳步提升。2005年,六盘水获得了国家认证的“中国凉都”称号,自此旅游业才作为六盘水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得到重视。20042014年间,六盘水的旅游总收入从1.53亿元增加到了57.27亿元,旅游收入占总GDP的比率由0.92%提高至5

4、.49%。2016年,随着国际夏季马拉松、冬季人造滑雪、特色古镇等旅游项目趋于稳定,六盘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124.65亿元,旅游收入占总GDP比重达到9.49%,接近10%的大关,国内接待的旅游人次达到1901.41万人,比2015年度增加了52.11%。由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在六盘水的发展是极具潜力及优势的。近年来,围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大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建成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梅花山旅游景区等10余个重点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还建成了玉舍滑雪场等4个中国纬度最低的滑雪场。最后,六盘水具有多彩的民族文

5、化。市内44个少数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盘州彝族山歌、盘州布依盘歌、六枝梭戛苗族蜡染技艺、水城南开苗族芦笙技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建有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中国第一个彝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中国最大的布依族铜鼓“月亮河布依族铜鼓”。二、六盘水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虽然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六盘水旅游产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 六盘水的旅游产业起步相对滞后,与贵州其他热门旅游地相比,六盘水的旅游产业仍有不小的差距。传统的贵州旅

6、游圣地如黔东南、安顺、遵义等,不仅旅游地拥有品牌效应,其旅游产业的起步比六盘水早,如今的发展也比六盘水纯熟。与其他地级市的市场竞争在未来六盘水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上势必会成为不小的挑战。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例如,以“民宿”为主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地域的饮食文化以及住宿中”。产品高度均质化,没有当地农村特色和新设计。与开发这种小型“农家”的方式类似,农业旅游中个性化管理较为缺乏。实现专业化组织建设非常困难,造成资源与资金的合作不够。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不够,文化内涵不足。挖掘是不够的,发展的形式是独特的,功能不强。这将当地的农业旅游发展限制为一个小品牌,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

7、 旅游支持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景区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郊区农村地区。道路狭窄,高峰时段经常发生交通堵塞。二是在风景区的小型停车场,游客中心服务不到位,没有道路标志,公共厕所环境旅游,商业和娱乐设施落后,建设质量差。三是农业景观提供的大部分住房和食物供应都是基于家庭服务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健康检查。游客收到的服务,健康和安全没有得到有效提供。4. 当地旅游与其他产业未能协调发展。当地以眼前利益为重,忽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整合。例如,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已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政府忽视了其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问题。一些盲目而广泛的发展导致了一些高质量的文化资源正在遭

8、受破坏,比如拆除古建筑和具有各种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村,以及与环境不相容性的程度低层建筑的修建,造成部分古城失去了独特的历史底蕴。三、对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高水平的政府旅游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在旅游开发方面,政府需要改变现有的旅游管理形式,以防止由于系统僵化和功能重复导致的低效率。通过保持清晰的思路和规划,政府也需要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出现一时兴起蹭热度或单纯的为了获得政绩所进行的短视行为与重复建设,让六盘水地区的旅游业得到较为平稳快速的发展。(二)旅游品牌的进一步打造旅游品牌的完美形象不仅取决于对于品牌的推广,还取决于对品牌内在价值的探索。在品牌推广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建议引入使市场导向模式

9、,比如主题节庆活动,邀请行业组织参观,促进有组织的旅游,以实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工具与本地旅游展览的较好融合。挖掘旅游品牌的价值的根本。关键是在梳理和定位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制定差异化的总理念。六盘水地区现阶段虽然有“消夏文化节”、“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等特色品牌旅游项目,但市内AAAA景区仅有三个,无AAAAA景区,与周边的其他地级市如安顺、黔西南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另外,六盘水的市容市貌、居民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对于旅游人才的引进与专业培训也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三)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2015年,“旅游+互联网”这一理念被提出,研究认为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

10、将为旅游業发展前景带来信心,为旅游业发展开启了新视角。除了“旅游+互联网”外,旅游业还可以与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与乡村、农业融合,与房地产、工业等相融合。比如,六盘水非城镇区域的农村条件很适合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开展“农家乐”或者“避暑山庄”式的休闲旅游活动,既能优化旅游体验,又能刺激周边农业的发展,达成双赢。又例如滑雪、滑翔等新兴旅游项目的兴起可以与六盘水的旅游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四)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技术旅游信息化的理念取决于提高游客质量和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旅游信息技术不仅包括为旅游资源、企业和人才建设数据库,还包括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专业门户。建立高效,适宜的信

11、息管理平台,实现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相关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利用微博等新兴技术和智能导航系统可用于景区景观建设和品牌推广,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青睐。参考文献:1傅利平,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J.城市问题,2010(11).2鲁金萍.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与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1).3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4李树梅.贵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避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六盘水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6(30).5胡晓晶,李江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六盘水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02).(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六

12、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2六盘水旅游业扶摇直上,从无到有、有中变优,成为业界“黑马”,旅游业增幅连续七年名列全省第一,呈“井喷式”发展。瞄准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目标,六盘水未来可期行走在美丽的凉都,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荡舟牂牁江,沿着清澈的水面,一路领略峡谷风光,一幅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和谐美景倾情演绎。在全国“三变”改革发源地的盘州市舍烹村娘娘山,山水景观、农旅一体项目应有尽有,游客慕名而来,百姓捧起渐鼓的腰包,笑得合不拢嘴。六盘水旅游扶摇直上,旅游业从无到有、有中变优,成为业界“黑马”。全市旅游业增幅连续七年名列

13、全省第一,呈现“井喷式”发展。今年,六盘水旅游业发展又传来利好消息: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提出,将支持六盘水市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1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10个。同时,支持六盘水打造南方滑雪基地,创建10个生态体育公园,力争早日将六盘水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资源禀赋串联全域旅游新路径激情野玉海,万亩花海风入梦,云端草场赏星空,高原湖泊常相伴,乌蒙峰丛绿相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让身心与自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里,有最时尚的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激情与闲适交融;这里,有最原生态的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朴实与奢华并存;这里,是

14、集避暑旅游、度假休闲、户外运动、野外露营于一体的国级重点景区。悄然兴起的一大批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点、农家乐,不仅满足了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更是让游客在品尝乡村美食、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寻找到了乡野情趣。全域旅游策划定位,创新旅游业态,建设景区景点,提升旅游服务,创造新型旅游产品,构建“全域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体系把六盘水全域打造成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景点,凉都旅游正在成为游客向往的纵情山水之旅、健康养生之旅、返璞归真之旅、追忆乡愁之旅。农旅一体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六枝特区落别乡红樱桃、坝湾樱桃采摘园,每年4月樱桃进入采摘季,垂涎欲滴的樱桃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连续多年

15、举办的落别樱桃节使“樱桃”名声远扬,该产业得到不断升级发展。盘州市丹霞镇坪川村按照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旅化产业,如今该村农旅一体化初具规模,前来赏花、摘果的游客络绎不绝。纵观全市,着力推动农旅融合,把“旅游+农业”贯穿于三产各个环节,培育了农事采摘、农耕体验、农业观光等农业旅游业态,做美了生态、改善了环境,发展了产业、带富了农民,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壮大。岩博村、百车河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舍烹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文旅相融激活农民致富新模式全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

16、断加快休闲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提升,老百姓吃上了热腾腾的“旅游饭”。老百姓借力盘州彝族山歌、盘州布依盘歌、六枝梭戛苗族蜡染技艺、水城南开苗族芦笙技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布依文化节、芦笙艺术节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拿出“绝手活”、卖出新产品、收获真金白银,洋溢出幸福笑容。城景交融凉都城市品牌增魅力“荷城八景”:“珠喷灵泉”“龙潜古洞”“文笔插空”“清溪消夏”“光明削玉”“万笏朝天”“金钟扑地”“古木浮山”,是寻幽访古的好去处。走进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空气清新,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小道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艳放,虎纹伯劳、红嘴

17、蓝鹊、白鹭、赤麻鸭等十四“萌宠”与你和谐相处。在城市规划发展上,实行产业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全域、文明全域“四域统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实施人口发展、城乡体系、土地利用、功能布局、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八规合一”,完善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进钟山、水城、高新区和市中心、六枝、盘州两个“三地同城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19度的夏天,全面突出山地地形、避暑气候、丰富物产、厚重文化及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打造中国凉都旅游文化品牌、凉都特色旅游产品,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那么热,我要去凉都。”随着夏季清凉、森林覆率盖高、

18、空气湿润且负氧离子含量大的优势,“中国凉都六盘水”城市文化名片,叫响全国与世界。“画廊六枝”“金彩盘州”“生态水城”“魅力钟山”等城市形象愈加响亮。“19的夏天”“南国冰雪城”“三线”精神“三变”改革等这些城市“代名词”渐入人心、声名远扬。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软实力进一步增强。贵州六盘水旅游发展规划概述3贵州省六盘水旅游规划从六盘水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对六盘水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方向做了一个相当详尽的规划,规划内容极其细致,涉及到六盘水的各个地方的多种旅游资源,同时还根据不同地方的民族风情进行特色发展,合理的将各种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规

19、划中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进行旅游发展规划,宏观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规划一共有十章内容,每章中又根据具体的情况划分成不同的小节,每个小节讲述的内容都是非常清晰分明的,这对于一个要落实到实际当中的项目是极为有帮助的。规划对每一个细节上的问题都描述的很清楚,包括地方的旅游资源、人文环境、民族风情、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执行旅游发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面临的问题,在规划中都做了详尽的说明,无论是在常规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是在特色品牌的创立上,本规划都一一的做了简介,简单来说,本规划陈述了六盘水旅游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有何意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个各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

20、的小城市来说,这个规划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规划的内容也比较符合现阶段的执行状况。然而每个策略的提出,在肯定了它的优点之外,要想把它做到更好,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它的不足之处。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六盘水属于西南边陲,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貌类型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流水侵蚀严重,风化作用也极为强烈,溶岩广布,溶洞发育随处可见,根据这一地方特色,进行特色旅游发展不失为一个上策,它可以为六盘水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好处,因此这个规划中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且通过专业的熏陶,对这个规划中一些内容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那么对于六盘水来说,交通便是旅游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六盘水属于云贵高原,海拔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