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作业题02_共2页_第1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共2页_第2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共2页_第3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共2页_第4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共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工程作业题 02 一、判断题(15刘=15分) 1 、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之比大于0.1 的应力 分布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 V 2、当设计速度低于40km/h时,平曲线路段可不作加宽。x 3、 具有塑性的细粒土路基,在最佳含水率下经压实后其水稳定性最佳。V 4、 公路自然区划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公路工程的行政管理。x 5、 路堤挡土墙的墙顶置于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V 6、路基高度与路基施工高度的含意相同。 V 7、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及渗沟。x 8、锚定板式挡土墙通常用作路堑挡土墙。 x 9、 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路段可不设置超高和

2、加宽过渡段。V 10、 通常采用路基的回弹模量表征路基的强度或承载能力。 V 11 、强度高的优质土应填在路堤的下层。 x 12、截水沟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拦截地下水以避免其对路基造成危害。x 13 、纵向及横向胀缝均能起缩缝的作用。 x 14 、填方路段均应设置边沟。 x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构造一般有假缝型及假缝加传力杆型。V 二、单选题(25丈=50分) 1 、无中间带的道路弯道超高过渡形式通常不包括( D) (A) 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 (B )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 (C)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外侧边缘线旋转 (D)绕两侧行车道中心线各自旋转 2、不属于公路路基横断面设

3、计内容的是( C) (A )根据沿线地形地物及地质条件,拟定平曲线半径及路基的合理高度 (B) 点绘各桩位的横向地面线;按标准规定,确定路基宽度 (C) 按地质、水文条件,拟定路基边坡坡度及排水设施的尺寸 (D)拟定弯道不同半径的超高、加宽值,并逐桩计算超高、加宽值 3、反映路基强度的主要指标是( D) (A)抗压强度(B)内摩擦角 (C)承载力 (D)抗压回弹模量 4、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是指( C) (A)保证路基质量以使其能隔水隔热,从而使路基稳定 (B)路基中的水及温度的变化不应太大而保持稳定 (C)在水和温度的不利影响下,路基仍能保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D)路基不能承受水

4、及温度的变化影响,需保持稳定 5、已知某路段预估路面厚度约30cm,路面表层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1.65m,查 得路基临界高度H1 = 1.71.9m,H2 = 1.21.3m,H3 = 0.80.9m,则该路 段干湿类型是( B) (A) 干燥(B)中湿 (C)潮湿(D)过湿 6、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引导各方向车流流向的平面交叉口称为 (B)平面交叉。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加(或扩)宽路口式 (D)环形 7、已知某路基路床顶以下80cm的平均含水率为20%,此种粘性土的塑限为 15%,液限为35%。已知稠度分界值为Wc1=1.1,Wc2=0.95,Wc3=0.80

5、,则该路 基处于(D)状态。 (A)干燥 (B)中湿(C)潮湿 (D)过湿 8、设置在高、陡填方路基的下部,墙顶以上尚有一定填土高度的挡土墙,称为 ( B) (A)路堑挡土墙(B)路堤挡土墙 (C)山坡挡土墙(D)路肩挡土墙 9、在与交叉口相接的道路两侧增设辅助 (转弯及变速 )车道的平面交叉口称为 (C)平面交叉。 (A)加铺转角式(B)分道转弯式(C)加(或扩)宽路口式(D)环形 10、按匝道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左转弯匝道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左转弯 车流仅有左出左进方式的是( A) (A)定向式匝道(B)环圈式匝道(C)半定向式匝道(D)迂回式匝道 11 、按匝道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左转弯

6、匝道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左转弯 车流仅有右出右进方式的是( B) (A) 定向式匝道(B)环形匝道 (C)半定向式匝道(D)迂回式匝道 12 、立交变速车道的基本形式通常有( A) (A)平行式和直接式(B )平行式和迂回式 (C)直接式和半定向式(D)环圈式和半直接式 13 、对路面面层的要求,包括( C) (A)有厚度以扩散应力(B )足够强度和有隔温效果 (C)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D )有足够的厚度以减少基层厚度 14、对路面垫层所用材料的要求是( A) (A) 强度不一定高,但水稳性、隔温性、排水或隔水性要好 (B) 强度要求高,水稳性好,但隔温性、排水或隔水性可差一些 (C)

7、强度要求高,水稳性可差一些,但隔温性、排水或隔水性要好 (D) 强度要求不高,水稳性可差一些,但隔温性、排水或隔水性性要好 15、 新建沥青路面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的()理论,以路表的( )作 为控制指标,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 层及底基层,需验算层底的允许( )应力。城市道路还需验算沥青混凝 土面层的允许()应力。(B) (A) 弹性地基板、最大弯沉值、压、剪 (B) 弹性层状体系、设计弯沉值、弯拉、剪 (C) 弹性层状体系、设计变形值、压、剪 (D) 弹性地基板、最大剪应力值、弯拉、剪 16、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所采用的能反映交通量大小(或交通荷载等级)

8、 的Ne是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C)。 (A) 设计车道临界荷位处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B) 双车道双向交通量 (C) 设计车道上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D) 单向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17、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确定路面允许弯沉值或验算结构层层底拉应力时,所 采用的能反映交通量大小(或等级)的 Ne是设计年限内(C)。 (A)单车道双向交通量(B)双车道双向交通量 (C)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D)单向累计当量轴次 18、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D)理论。 (A)弹性层状体系(B)极限荷载(C)经验法(D)弹性地基板 19、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荷载疲劳应力系数kf

9、,错误的是(B) (A)荷载疲劳应力的计算与其有关 (B)荷载疲劳应力系数需依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确定 (C)荷载疲劳应力系数反映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 (D)荷载疲劳应力系数与公路自然区划有关 20、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错误的是(B) (A)温度梯度疲劳应力的计算与其有关 (B)温度疲劳应力系数需依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确定 (C)温度疲劳应力系数反映温度翘曲应力的重复作用 (D)温度疲劳应力系数与公路自然区划有关 21、关于现行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临界荷位,正确的是( D) (A)是板内荷载应力最大时设计轴载的作用位置 (B)现行规范选取路面板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10、 (C)是板内温度应力最大时设计轴载的作用位置 (D )是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损坏最大时设计轴载的作用位置 22、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施工缝构造为(C) (A)假缝加传力杆型(B)假缝、假缝加传力杆型 (C)平缝加拉杆型(D)假缝加拉杆型 23、 在经初步压实的碎石(或轧制砾石)(主)层上,浇洒沥青 撒铺嵌缝料 (细集料)压实;再重复该工序一次;最后,浇洒第三层沥青撒铺 封面料(更细的集料)、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层(48 cm厚)称为:(D)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表面处治 (C)沥青碎石(D)沥青贯入式 24、关于排除路面内部水分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对于路径元素:渗入路面 结构的水,

11、(路面边缘或路肩下的)纵向透水性填料集水沟, 层间空 隙(或某一透水层次)横向流入,带孔的纵向排水管,引出路基,间 隔一定距离的横向出水管。排水路径正确的是(A) (A)-一 (B)-一- (C) (D)一 25、用沥青和矿料(或称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法,修筑的厚度不大于3 cm的 薄层路面结构层。其层铺法的主要工序为:浇洒第一层沥青撒铺矿料 碾压;当采用双层式或三层式时,再相应地重复一次或两次该工序。这 种路面结构层称为:(A)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表面处治 (C)沥青碎石(D)沥青贯入式 【、计算题(5+5=10分)(小数点后保留 3位) 已知某种载货车为双后轴(轴间距3m),每一

12、后轴(每侧2个单轮)重 115KN ;单前轴(每侧1个单轮)重60KN。分别按下述两种情况,求该种货 车通过35次相当于标准轴载 BZZ-100作用多少次? (1 )当计算路表设计弯沉值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提示:当轴载为W130KN时的计算公式为 kP4.35 N C1iC2i n, C1i i 11.2 m 1 轮组系数: 单轮组6.4,双轮组1.0,四轮组0.38) (2 )当验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时。 (提示:当轴载为W30KN时的计算公式为 解:(1)当计算路表弯沉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N n 轮组系数: 1iC 单轮组 8 C12 m 1 18.5,双轮

13、组C 1.0,四轮组0.09) 前轴: 仁1,2=6.4 轴距v 3m:1=1+1.2(m-1)=1+1.2X(2-1) =2.2, 2=1 N=t= i 1 2 () A 435=16.4X1X (爲 A 4.35+2.2X1 115 X1 X () iooA4.35=4.024次 (2)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 II 前轴:1=1, 2=18.5 II 后轴:1=1+2 (m-1) =1+2X (2-1) =3, 2=1 N= 1 1 2 () A 8=1X18.5X1X ()0A8+3X1X1 X ()A8=9.428次 四、概述题(5+8+7+5=25分) 1、简述影响路基边坡稳定

14、性的主要因素。 答:(1)边坡土质;(2)水的活动;(3)边坡的几何形状;(4 )活 荷载增加;(5 )地震及其它震动荷载。 2、从层位、功能作用和材料要求方面,概述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三个基本层次 的名称及特点,并适当列举常用材料。 答:(1)面层。面层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直接与车辆荷载和大气相接 触。特点是具备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稳定性、平整度,同时 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滑性和不透水性。常用材料是水泥混凝土、沥青 混凝土、块石、沥青碎石混合料等。 (2)基层。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并将它扩散和传递到垫层和土基。特点是除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 还应

15、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平整度。常用材料是各种 结合料稳定土或碎石以及各种工业废渣组成的混合料,贫水混凝土,各种 碎石混合料,天然砂砾及片石、块石等。 (3)垫层。垫层是位于基层和土基之间,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保证基层和面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的影响,同时将基层传递 下来的车辆荷载进一步扩散,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特点是水稳定性 和隔温性好。常用材料有两类:一类是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煤渣 等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石灰、水泥和炉渣稳定土等稳定性垫层。 3、试述压实度的概念及压实度在路基压实施工中的工程意义;简述影响塑性 细粒土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1)压实度:指路基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 Y与室内标准击实试确 定的最大干密度丫, 之比,以百分号表示。 ( 2)工程意义:经过人工压实后的土体不仅强度提高、抗变形能力增 强,而且由于压实使土体透水性明显减小,毛细水作用减弱和饱水量等减 小,从而使其水稳定性也大大提高。因此,土基压实是保证路基获得足够 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措施之一。 ( 3)影响因素:土质,湿度,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 压实时的外界自然和认为的其他因素等 4、何谓视距三角形?简述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绘制方法。 答:( 1)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