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_第1页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_第2页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_第3页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_第4页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强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压强在人教版属于八年级下册内容,位于第八章运动与力之后,是力的一个延伸内容,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本章讲解了力、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讲解了在液体中的一个重要的压强公式,同时也讲解了大气的压强,为第十章浮力做了一个铺垫,属于承上启下的一章。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基本公式,所以压强公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这一公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得出,因此学生对探究实验的方法的掌握也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实验设计上要掌握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等方面

2、,学生很可能出现错误,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并且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本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也是一个重点,要牢固的掌握在液体中的压强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学生要在这一节中学习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压强,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压强:公式、单位、各字母的含义、影响因素。2、液体压强:特点、公式、单位、计算。3、大气压强:应用、测量实验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掌握实验结论、学会自己动手做实验。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实验的过程。2、掌握一些基

3、本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作图法等实验方法。3、利用所学解释生活常见现象,比如喷泉的产生、高压锅的原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对应课标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5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6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4、的关系。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压力和压强有什么区别,如何由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需要减小压强?3、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4、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专题划分专题一: 压强 1课时专题二: 液体的压强 1课时专题三: 大气压强 1课时专题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课时专题一专题一: 压强所需课时l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

5、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

6、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题问题设计1、压强和压力有什么区别?2、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是什么?4、 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ppt课件,视频影像常规资源每组:压力小桌1个,钩码1盒,海绵1块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投影仪其 他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设计能证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验)学习活动设计引入新课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生活中用的针、要磨得很尖,刀要磨得很快。我们的书包带都比较宽,载重汽车的轮子比小轿车的轮子多。大家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了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指导学生看课本66页

7、的插图。师:这些现象都与压强的知识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压强这一节。书:一、压强(一)压力:举例分析:(媒体播放图例)1、书放在桌子上,书对桌子有压力。2、向墙上摁图钉,图钉对墙有压力。3、将木块按到天花板上,木块对天花板有压力。师:这几个力有什么共同点?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生展示观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1、概念:压力是垂直作用在受压物体表面上的力师提出问题: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可根据上面三个事例分析小组交流: 1、重力方向怎样?压力方向怎样?2、物体受的压力一定是重力产生的吗?3、如果压力是由得力产生,压力和重力是什么关系?4、什么情况下压力等于重力,这时能否说压力就是重力?归纳

8、总结:压力是物体间的挤压作用,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学生举几个压力的例子。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二)压力的效果学生实验: 1、将铅笔的两端用食指顶住,你有什么感受?稍用力,有什么感受?学生边实验边体验,并说出你的感受。2、进行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猜想,说出所选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实验。3、学生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提出要求:注意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要规范,组员要团结协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抽生台前展示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关系的实验方案,并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展示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

9、系,说出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在物理学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板书:压强(三)压强的计算师:压强是怎样定义的呢?回顾速度下定义的方法(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类似的方法给压强下个定义生回答:某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教师板书:1、定义:某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8例题前的内容,找出压强的符号、公式、单位抽生板书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字母表示p=3、单位:牛/米2,又叫帕斯卡,简称帕仿照米/秒的意义说出1帕的意义:某物体1米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体验帕的单位很小:两张作业纸对桌面的压

10、强约为1帕。两个中等大小的鸡蛋摊成1平方米,对桌面的压强约为一帕。一个人双脚站着对地面压强为1万多帕。例题1:找一生读题:学生分析:要求压强,需知压力、受力面积提醒注意:单位,受力面积的选择抽生板演:(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媒体播放图片,学生分析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压强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分析。三、总结1、学生自己对照目标看书,自查互查达标情况。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你又有什么新收获?2、师生一起小结本节内容四、拓展延伸列举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评价要点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学生现场演示的实验过程。 注意观察学生及教师演示,能够描述

11、实验现象,并与物体的形变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能够总结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勇于展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能够对有关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判断其增大还是减小压强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解释要物理依据明确,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述清楚明白。能够与小组内同伴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展示和交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能够形成积极深入交流的状态。专题一专题二: 液体的压强所需课时l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能准

12、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专题问题设计1、 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2、 如何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3、 连通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ppt课件,视频影像常规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46人一套):玻璃板、滴管、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染成红色)、蓝色

13、硫酸铜溶液,透明盛液桶,空饮料瓶和锥子、盛有水的水槽、塑料袋,2.教师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塑料袋、侧壁开口的试管、橡皮膜。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投影仪其 他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学习活动设计请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水杯,思考:(1)放在杯中的水有没有受到重力? (2)你觉得杯中的水对杯底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3)水对杯壁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塑料袋设计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想。 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看到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 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扩展: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

14、液体,实验现象是不是一样呢?教师展示实验室里能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结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有流动性,所以对侧壁有压强。【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液体存在压强,然后通过实验感悟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1)提出问题:既然液体对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那么液体压强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由于液体重力和流动性的原因液体可以产生压强,所以学生可能有以下猜想:a、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多少有关。c、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内部的方向有关。d、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形状有关。e、液体内部压强可

15、能与密度有关。和学生一起讨论所猜想的因素,排除很容易发现的不合理因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事实进行大胆但合理的猜想,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2)设计实验:介绍液体压强计。类比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内部的心跳,介绍液体压强计的三部分及其作用,练习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读数,突破关键点,明确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大小反映了金属盒薄膜上所受压强的大小。设计实验表格教师点拨: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可以采取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器材:压强计、烧杯、水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尝试完成下面表格的设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学生

16、讨论实验方案,尝试完成下面表格的设计:金属盒的深度/cm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在水中/cm 在盐水中/cm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控制变量法,并尝试让学生通过前面的猜想去设计合理的表格,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步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可能要求较高,学生设计的表格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示点拨,降低难度,最后统一思想,找到合适的表格在全班展示。(3)进行实验【实验前的温馨提示】1、压强计连接的软管要保证气流畅通,不要弯折。2、出现u 型管中液面不平时,请把胶管接头处拔下来,重新接好。3、测量深度时,让探头尽量靠近水杯侧壁上刻度线,减小误差。4、深度以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的中

17、心所在位置为准。5、改变橡皮膜方向方法:手拿胶管,转动上端的旋钮即可。【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准确、规范的使用实验仪器,培养他们严谨有序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实验表格,进行实验。教师不断巡视,对于不会进行实验的或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验验证各个方向压强相等的过程中对学生没有把橡皮膜放在同一深度给予指导。提示学生一次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需要多次测量再总结出结论。实验结束让学生将所得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表格中。(4)总结实验,得出结论:找学生试着去总结液体的内部压强的规律,对于学生所总结的规律无论全面与否都要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对于错

18、误的要适当的改变提问的方式或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液体压强的规律,得出结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扩展: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有关?与液柱的粗细是否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意图】除了要在全班明确液体压强的特点,规范学生对于结论的语言表达外,还要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在开始的猜想中,对于其他因素是否影响,如何设计实验。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放在课下让学生去完成。1、问题引入: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那么液体内部某处压强的大小如何确定呢? 如上左图

19、,向玻璃管内加水,玻璃管底部的气球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如上中图,把下部蒙有气球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思考:如何让上右图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后橡皮膜变平呢?学生观察,找出橡皮膜变平时的特征:管内外水面相平。,分析得出:管内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强等效替代了管外橡皮膜所在深度的各个方向的压强。2建立理想模型:管内液体某一点的压强与该点所在面的压强相等,假想成一液柱计算压强。3. 学生完成推导过程,实验证明,该公式也适用于不规则容器所盛液体产生的压强。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即4.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并向学生讲述一切规律的得出

20、都是需要理论与实验相互验证这一原理。公式得出后,教师点拨h的含义和公式适用条件。5、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液体密度和深度(强调与其他因素,例如液体的重力,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形状,液柱的粗细均无关 )6、例题讲解。(课本p35页例题较麻烦,可以只让学生做第一步,其他可以课下自学)【设计意图】学生对在液体中设想一个液柱来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感到很难理解,因为要在液体中想象出一个液柱,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材中分析的思路,由具体到抽象过渡得较快。如果设计一个过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就能让学生快速建立这个理想化的模型,轻而易举的突破难点,快速推导出最后的公式!一、连通器1、

21、出示连通器,请同学们观察这种容器的形状和特点。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将连通器装入水,让同学们观察水位,把连通器沿竖直面旋转,但水未溢出,继续观察。当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举例:茶壶,水塔,锅炉水位计等。3、请同学上台把两根玻璃管和一根橡皮管组装成连通器,并装入水体验连通器的特点。二、船闸介绍三峡水利工程:为什么我们要把长江拦起来?当长江拦坝之后会出现什么难题?引入船闸。三、应用家中的连接情况,在主管和家中的排污管之间接有一段弯管,这段弯管正好连通了它的两端,形成一个连通器;平常其中总是有水,可以起到隔住臭气的作用;当有污水需要排入时

22、,由于室内一侧的水面比另一端高,水会自动的流出,直到两边相平为止。【设计意图】连通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没有形成规范的物理定义。本设计主要从学生观察、动手实验、生活应用几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得出结论并应用于生活中,充分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评价要点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学生现场演示的实验过程。 注意观察学生及教师演示,能够描述实验现象,并能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勇于展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评价方法:现场评价评价指标:能够对有关现象进行准确描述。能够运用压强知识对观察到的

23、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解释要物理依据明确,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述清楚明白。 能够与小组内同伴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展示和交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能够形成积极深入交流的状态。专题三专题三: 大气压强所需课时l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能解释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学会测量大气压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及相关机械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小组探究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让学生经历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

24、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经历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专题问题设计1、 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2、 大气压强有多大?3、 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4、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ppt课件,视频影像常规资源矿泉水瓶 、水 、空易拉罐、面团、鸡蛋、吸盘、弹簧测力计、玻璃板、胶头滴管、吸管、注射器。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投影仪其 他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学习活动设计一

25、、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通过演示有趣的小实验引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做“压手掌”小游戏。提问:是什么东西“粘”住了手掌?2.教师演示“易拉罐变憋”实验. 提问:是什么力量“压扁”了易拉罐?【类比猜想】我们生活在地球表层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提出问题】大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同学们讨论一下,气体是否和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拿出一个空饮料瓶(瓶底有小孔),将小孔用手指堵住,灌满水,用乒乓球顶到瓶口,慢慢倒置,水不流出,乒乓球不掉下来。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不掉下来?到底是谁托住了乒乓

26、球和水?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是乒乓球下方空气的作用。饮料瓶转向各个方向乒乓球均不掉下来。【设问】这又说明什么呢?【总结归纳】大气压强不但存在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教师将手指松开,乒乓球和水立即掉下来,进行对比分析。【继续设问】为什么松开手指, 乒乓球和水就会下落? 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松开手指,外界空气立即从小孔进入瓶子,瓶子上下空气作用平衡,乒乓球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设问】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压强可以托起一定高度的水(液体)柱。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结合课本,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强1、塑料片托水的实验2、“瓶吞鸡蛋”实验3、吸管“吸”饮料 总结归纳得

27、出结论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通常把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解释课题引入实验:手掌“粘”住和易拉罐变瘪实验。(大气压强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曾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生动大胆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家看多媒体课件-“马德堡半球实验”并利用吸盘模拟实验。结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设计估测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16匹马才能将马德堡半球分开,说明大气压非常的大,同时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也能感觉到大气压的巨大“威力”。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提问】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测量呢?结合课本 【想想

28、做做】,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利用课桌上的器材来测量大气压的值?(器材:玻璃板、小吸盘、弹簧测力计)并提示同学思考下列问题:1、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2、具体如何操作?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压强”知识进行分组设计实验估测大气压。【提问】通过实验,你是否发现此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验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测量结果相对而言不很精确,但是,此法可作为估测大气压的方法。【提问】如何才能更准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呢?1、带领学生回忆前面试验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大气压可以托起一定高度的水(液体)柱,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2、引导学生总结出用“大气压托液体柱”测量大气压的方法;早在17世纪(1643年6月

29、20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也和我们进行了同样的思考,并最早设计实验测量了大气压强值。因为水银(汞)蒸气有毒,不能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同学们结合课本87页的内容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3、结合课本40页的内容和视频资料讲解“托里拆利”实验;4、引出:760mm汞柱对应的压强值为标准大气压p。;【提问】既然水银有毒,那么可否用其他液体代替? 1.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用水代替水银。【提问】大气压强能托起多高的水柱?2.分配具体任务到每个学生,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此实验,连续测10组数据,并详细记录。(由于此实验的特殊性,部分男同学安装、操作实验仪器,部分女同学进行数据记录,剩下

30、的同学观察实验过程。)3.告诉学生实验所用水的密度数值和当地重力加速度数值,指导学生应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值。4.展示气象局给出的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值,让学生进行对比。【设问】为什么我们测得数值与气象局给出的数值不完全一样?5.引导学生得出数据不完全一样是由于实验误差的原因。6.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提问】大气压强数值是不是总是不变的呢?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有哪些?1.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得出: 高度是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之一。即: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反之亦然。2.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其他因素:如温度等。【提问】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往往需要

31、测量当地的大气压,有那些工具方便我们使用呢?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 金属盒气压计四、大气压强的应用【提问】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吗?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抽水机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同学们通过老师制作的动画分析抽水机如何实现抽水过程。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研讨】利用网络资源,写一篇以 “假如没有了大气”为主题的文章。评价要点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知识的评价对探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获得的结论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现场评价2.过程的评价使用学习活动评价量规专题四专题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所需课时l课时专题学

32、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专题问题设计1、 什么是流体?2、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3、 飞机升力是怎样形成的?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ppt课件,视频影像常规资源每组:飞机升力模拟器 纸 乒乓球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投影仪其 他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学习活动设计一、情景引入教师叙述几个生活场景。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根据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