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_第1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_第2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_第3页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旌德县 2009 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旌德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室二一年一月.项目名称: 旌德县 2009 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单位:旌德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等级 : 丙级设计证书 : 皖林资证字 29 号技术负责人:陈喜友参加设计人员: 陈喜友奚荣王兵戚新红向南海徐礼来毕光银审稿: 方镇祥.目录1. 项目概要2. 设计依据3. 项目背景和意义4. 项目区基本情况4.1 自然地理概况5 . 建设布局及任务5.1 建设布局5.2 项目地块选择标准5.3 建设任务5.4 建设内容6 项目设计6

2、.1 小班区划和调查6.1.1 立地类型的确定6.1.2 小班调查6.2 营造林技术设计6.2.1 杉木多品系造林6.2.2 抚育间伐6.2.3 大径材培育6.2.4 无性系繁育6.3 基础设施设计6.3.1 林道和集材道6.3.2 防火林带.6.3.3 苗圃灌溉设施7 环境保护8 项目建设进度9 项目支持体系9.1 组织管理9.2 资金管理9.3 项目管理9.3.1 施工作业9.3.2 检查验收9.3.3 年度报告9.3.4 竣工验收10 投资概算10.1 投资标准10.2 投资概算11 项目效益分析11.1 经济效益11.2 社会效益11.3 生态效益附表: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社会经

3、济情况统计表3、立地条件类型表4、技术模型表.5、经济模型表6、投资概算表7、多品系造林规划设计小班登记表8、中幼林抚育间伐小班登记表9、大径材培育小班登记表附图:1、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位置图2、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布局.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旌德县 2009 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承建单位:旌德县林业局项目第一责任人:丁士龙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喜友项目建设地点:旌德县建设内容与规模:总规模为 1146 亩,其中杉木无性系苗木繁育 6 亩,杉木无性系多品系造林 120 亩,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 900 亩,杉木大

4、径材培育 120 亩。项目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 42 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42 元。项目建设期限:二年2. 设计依据( 1)安徽省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公室与旌德县林业局签订的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组装配套与推广合作协议( 2)安徽省科技成果 安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营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 3)国家林业局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072003)( 4)安徽省造林技术规程(皖 DLY0787)( 5)国家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01999)( 6)安徽省苗木标准(皖 DLY0284)( 7)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11995( 8)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L

5、Y J 128-1992.( 9)杉木速生丰产林 ZBB64001-88( 10)其它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与规定等3. 项目背景和意义旌德县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劳力充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林业发展很快,建设成效显著,经过“七五”部、省、县联营速丰林和“八五”世行贷款速丰林建设,已建成24 万亩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广大林农有着造林的积极性和丰富的造林育林经验。历届政府也高度重视林业发展,项目实施环境良好。2009 年,紧紧围绕林业生产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对科技的实际需求,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 等 5 个中央财政林业科技

6、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主要用于我省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重点推广应用一批林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成果,并通过项目实施,增强科技推广项目的显示度,突出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一批示范样板。项目宗旨是在营造林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经组装配套的杉木速生丰产营造林技术,进一步提高速生丰产林建设中的科技水平,增加林业生产经营者收入。4. 项目区基本情况4.1 自然地理概况旌德县地处皖南黄山东侧,东邻宁国,南依绩溪,西靠黄山,北接泾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8015 118044,北纬 30007 300 29。全县土地总面积 135.9 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91.2 万亩,有林地面积 74.0 万亩,占林地

7、的 81.1 ,森林蓄积量3360 万 m,森林覆盖率55.5 ,林木绿化率 61.5%,是全省重点山区县之一。 境内山脉发源于.黄山东北部支脉,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起伏急剧。主要山峰有牛山、石凫山、大会山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最高峰大坞尖海拔 1295.6m;主要水系有徽水、玉水、玉溪、山坝河、浮溪、玩溪等,除玩溪、山坝河流入水阳江外,其余河流均流入青弋江。旌德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 15.5 ,平均降雨量 1300mm,年均相对湿度 77。旌德县地带性土壤为黄红壤,基岩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森林植被较为丰富,主要建群

8、种有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种,麻栎、小叶栎、白栎、栓皮栎、茅栗、枫香、化香、白杨、黄檀、山槐、板栗等落叶阔叶树种,青冈、苦槠、石栎、甜槠、木荷等常绿阔叶树种及毛竹,檵木、乌饭、映山红等灌木树种。4.2 社会经济概况旌德县辖 10 个乡镇,68 个行政村, 1284 个自然村,总人口 15.02万人 , 其中农业人口 12.93 万人 ,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16 元。林业用地面积 91.1 万亩、其它用地 31.06 万亩,耕地面积 13.53 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1 亩。粮食单产428 公斤 / 亩,粮食总产量6.59 万吨,人均占有粮食 430 公斤。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1.7 亿元,农业总产

9、值5.60 亿元,其中林业产值4.2 亿元。境内交通条件便捷, 205 国道、 217、323 省道、三仙线、蔡大国防公路等公路干线贯穿全境,东南部与皖赣铁路相连。全县乡乡通公路,村村有机耕道,电信网全面覆盖,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与通信网络。4.3 项目县林业机构基本情况旌德县林业局为全县林业主管机构,内设办公室、造林绿化股、.资源林政股、林业服务中心、站办林场管理总站和森林公安分局,下辖 3 个国有林场,华森公司, 2 个木竹检查站, 3 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和 10 个乡镇林业站,林业系统在职职工 618 人,专业技术人员 184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4 人,工程师 22 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10、 159 人。旌德县林业部门组织健全, 技术力量雄厚 , 已先后成功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一期、四期项目、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具备经营和管理林业重点项目的经验和能力。5 . 建设布局及任务5.1 建设布局旌德县三溪镇、兴隆乡、蔡家桥林场是该县重点产材区,境内土地资源丰富,林分状况良好,技术力量强,林农积极性高。多品系造林、抚育间伐、大径级材培育安排在该区域实施。无性系繁育委托黄山市林科所实施,并签订了委托协议。黄山市林科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展杉木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利用优树子代测定和全国杉木优良种源区试筛选出的优良材料(家系)营建杉木一

11、代种子园,并相继参加全国第一批、第二批杉木优良家系区域测定,从中选择出适合皖南地区栽培的35 个杉木高增益家系,以及在这35 个高增益家系中选择出 399 株优良单株。5.2 项目地块选择标准()项目地块权属清楚;()营造林地块立地指数在16 以上;()营造林小班起始面积30 亩以上;()中幼林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地块,选择交通方便、相对.集中,有一定规模的中等质量林分;林分种植材料优良,适地、适树、适品种,各项生长指标符合国家速生丰产林标准,林分和生长健康状况良好。5.3 建设任务2010-2011 年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任务1146 亩, 其中无性系繁育6 亩, 多品系造

12、林 120 亩,抚育间伐 900 亩,大径材培育 120 亩。5.4 建设内容2010 年杉木无性系繁育 6 亩,抚育间伐 600 亩,大径级材培育 40 亩; 2011 年多品系造林 120 亩,抚育间伐 300 亩,大径级材培育 80亩。多品系造林安排在兴隆乡实施, 抚育间伐计划安排三溪镇实施 230 亩,蔡家桥林场实施 670 亩,大径级材培育全部安排在蔡家桥林场实施。建设内容表单位:亩内容及年度无性系多品系抚育间伐大径材培育繁育造林建设单位20102011合计20102011合计20102011合计61209006003001204080黄山林科所6兴隆乡120三溪镇230230蔡家桥

13、林场67037030012040806 项目设计.6.1 小班区划和调查6.1.1 立地类型的确定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 (部位、坡向、坡度、海拔等)、土壤(类型、母岩、土层厚度、 ph 值等)及植被等因子来确定立地类型。( 1)杉木无性系苗木繁育: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 1.5m;土层厚一般不少于 50cm;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做圃地。( 2)杉木无性系多品系造林: 应选择土壤肥沃, 黑土层较厚的阴坡、半阴坡、山坡中下部、山麓山谷地,立地指数在4 以上;( 3)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立地条件中等以上,林分生长正常,无病虫害, 6-12 年生,密度在 150 株以

14、上的杉木林分;郁闭度0.8 以上,林木分化明显,过度整枝,直径生长明显下降的林分;( 4)杉木大径材培育:山坡下部、阴坡、千枚岩、山地黄壤,土层厚度 80cm以上, PH值 5.5-6.5 ;林龄 12 年,密度 150 株亩左右,抚育间伐一次,生长水平中上等。6.1.2 小班调查在划定建设小班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小班进行立地条件因子进行调查,并做好登记。在杉木无性系多品系造林项目建设期间,对不同品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树高(新梢)生长量等相关因子进行调查,并及时总结分析。对于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小班,根据不同立地类型设置分别在小班内设置固定样地,一般设置 5 个固定样地和1 个对照样

15、地,对立地类型差异较大的增设固定样地,施工前进行一次本底调查,项目建设期间参照一类资源清查方法,每年 11 月调查一次固定样地林分.生长情况,并做好数据保存、统计、分析工作。6.2 营造林技术设计6.2.1 杉木多品系造林( 1)整地 : 对设计造林小班, 在造林前一年秋冬进行劈山, 全面进行砍草砍灌,劈山时必须紧靠地面,杂草灌木均匀铺于地表,或砍下的杂灌筑成水土保持带,保留山顶、山脚原生植被带,不炼山,采取穴状方式进行整地, 栽植穴规格为 404030cm,沿等高线呈 “品”字形排列,布点时应尽量做到纵向成行。( 2)苗木:选择植株粗壮、分枝较多、无病虫害、无冻梢的一级苗,运输时做好覆盖等保

16、水工作,并尽量缩短苗木运输时间,做到随起随运,随到随栽。栽植前使用 GGR生根粉浸根。( 3)栽植 : 造林时间根据天气状况,一般安排在 2 月中旬至 3月初,每亩 180 株左右,株行距 1.9 1.9 米。为充分显现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干形、颜色、生长情况等) ,每单个品系从山脚到山岗垂直于等高线栽植 4 行,共栽植 15 个品系 60 行和一块状混系栽植,栽植时把苗木放入穴内,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提苗使其根系舒展,分层踏实。由于无性系苗较大,且基部隐芽易萌发,山地造林栽植时可适当深栽,并培土。( 4)幼林抚育 : 正常抚育管理同一般杉木造林。 造林当年无性系苗基部易抽生萌条,抚育时应及时除

17、萌。造林后三年内要进行全面抚育,当年和第二年每年抚育两次,第三年抚育一次,抚育时间分别在每年的月和月份。栽植当年应用化学除草剂幼林抚育技术开展幼林抚育。.( 5)林地施肥:栽植时每穴内可施 10 公斤农家肥做为基肥,造林后在第二年和第三年苗木生长季节,穴施或沟施复合肥、尿素等50公斤 / 亩,有条件的建设单位可进行测土配方,按需施肥,促进林分生长,并尽快郁闭。( 6)病虫害防治: 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 禁病虫苗木出圃和上山栽植。定期对造林地苗木进行监测,积极进行预防。一旦发生危害,及时进行跟踪防治,并及时清理枯死植株和枝梢,在林缘外集中焚烧。6.2.2 抚育间伐( 1)抚育间伐方式: 采用下

18、层疏伐法, 伐除自然稀疏中被淘汰的居于下层生长落后的小径木、病虫害木、枯死木和干形不良的断梢、弯曲、双杈木。对林龄比较小的林分,采取透光伐,主要是清除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与影响到幼树生长的萌芽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林分密度。( 2)抚育间伐强度:抚育强度应综合考虑经营目的、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分生长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做到“适量” 。因此本项目采用弱度抚育采伐,即株数强度小于 20%,材积强度小于 10%。6.2.3 大径材培育( 1)间伐设计:采用下层疏伐法, 第一次宜进行弱度或中度间伐,第二次进行中度或强度间伐。同时,初植密度大,立地条件好,交通较为方便的林分,间伐强度可大些

19、;反之应小些。杉木抚育间伐强度等级表单位: %等级弱度中度强度类型株数强度2021-3031-40.材积强度1011-2021-30( 2)林地清理:在间伐的同时,对林地进行全面清理一次,清除杉木立木枯枝。对间伐剩余物有用途的及时运出,其它就地处理作肥料。( 3)林地施肥:在间伐后林地内杉木根基外围进行穴施复合肥,每株 0.25kg ,并覆土。在林地内播种豆科植物种子,在其生长旺盛期将其砍倒并将其掩埋,做为绿肥增加土壤肥力;6.2.4 无性系繁育( 1)圃地选择扦插圃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壤疏松、肥沃、沙质壤土的水稻田作扦插圃。整地三犁三耙。打碎土块,平整床面,扦插前一个月整好地。每亩施火烧土 2

20、500kg,腐熟饼肥或复合肥 100kg。床高 25cm30cm,床宽 100cm,步道宽 30cm40cm。高床深沟,中央及四周开设排水沟,沟深低于步道 30cm,以防积水。( 2)扦插剪取生长健壮、 针叶轮生、顶芽饱满无冻害的穗条最为扦插用条,穗条长 810 厘米。扦插时间: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先用竹签在整平后苗床上捣一小洞,深度4-6 厘米,把剪取好的穗条插入其中,深度约为穗条的二分之一,然后用手指压实。插后及时用喷壶浇透水,以使穗条与土壤充分密实。扦插株行距为810 厘米,每亩扦插 50000 株左右。( 3)插后管理.插后视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适时浇水;杉木春插生根约需40-5

21、0天,搭设遮阴棚;插穗生根后,施用复合肥或氮肥,每公顷每次用量4kg5kg,浓度 0.3%0.5%;霉雨季节过后, 宜应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及时抹去或剪去插穗上多余萌芽及萌条,保留1 苗 1 干;防冻保苗和病虫害防治。6.3基础设施设计6.3.1 林道和集材道结合实际作业条件, 在原有作业道的基础上, 根据项目建设需求,改建或增设林道,人工步行道宽 1 米,面积较大的小班根据山势合理规划修建 3.5 米宽的集材道,以便生产物资的输送和间伐材的输出。6.3.2 防火林带为保证项目区森林资源的安全,防止森林火灾,在新造林的四周营建宽 25m 的生物防火林带。完善抚育间伐和大径材项目小班的防火措施,可

22、结合本县油茶发展规划适时进行补植补造生物防火林带,确保项目建设成功。6.3.3 苗圃灌溉设施完善苗圃灌溉系统,增设供水管道和灌溉设备,在干旱或半干旱时期,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木各生长期的需求量,采取沟灌和喷灌的方式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出圃苗质量和数量。7 环境保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保护好项目活动地块周围的植被。杉木多品系等品造林整地环节中,严禁炼山,穴状整地,并保留山顶、山腰、山脚和沟边的天然植被,坚持设立水土保持带,抚育采取砍草砍灌和扩穴方式,杜绝全垦,防止水土流失;抚育间伐项目和大径材培.育项目严格执行抚育间伐相关技术规程,做到保留木分布均匀、健壮,林分无天窗,并对林地全面进行清理,清除枯立

23、木,确保林分良好的卫生状况,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强了集材道的建设,减轻了由于木材下山造成水土流失和对土壤表层的破坏。林地施肥提倡多施有机肥料和抚育埋青作绿肥。充分利用林木植被和枯枝落叶,增加林地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加强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预防和监控体系,确保项目区森林安全和优良的生态环境。8 项目建设进度根据顶目建设计划, 项目分 2 年完成:其中 2010 年完成杉木无性系苗木繁育 6 亩、杉木抚育间伐 600 亩和杉木大径材培育 40 亩;2011年完成杉木抚育间伐 300 亩和杉木大径材培育 80 亩。9 项目支持体系9.1 组织管理县林业局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4、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局长,下设办公室,由县林业外资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并抽调营林、林调、林政、森防、防火、财务等相关内设股室人员组成。相关乡、镇、场加强对项目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确保建设成效。9.2 资金管理为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配备了2 名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相应的财务科目, 明确资金发放手续及使用范围,进行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9.3 项目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分工协作,明确责职。9.3.1施工作业:根据相关项目技术要求,以县为单位进行调查规划设计,组织人员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省林业厅审批后,由项目具体建设单位按技术规程认真组织施工,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督促。9.3.2检查验收:建立项目单位自查、县林业局定期检查、省项目办不定期抽查制度。9.3.3年度报告:由县林业局每年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和总结,并报省项目办。9.3.4竣工验收:项目实施结束后,省项目办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竣工验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