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游件新人教版2021041019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游件新人教版2021041019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游件新人教版2021041019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游件新人教版2021041019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游件新人教版2021041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间是什么?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 记录时间记录时间 的工具的工具 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 8 8* 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 1.1.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重点)(重点) 2.2.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难点)(难点) 3.3. 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

2、理性思考、自主 探究的科学精神。探究的科学精神。(重点)(重点)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陶世龙陶世龙,19291929年年4 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中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中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揭开大地的揭开大地的 秘密秘密地球的画像地球的画像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 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居住的星球等科普读物。等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 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

3、理说明文。 它所谈的时它所谈的时 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作者把时间的概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作者把时间的概 念,从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念,从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 时间的又一种境界。时间的又一种境界。 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踪踪迹(迹( ) 低低洼洼( ) 崩崩落(落( ) 裂裂缝缝( ) 烘烘烤(烤( ) 腐蚀腐蚀( ) 孔孔隙隙( ) 渗渗入(入( ) 刨刨刮(刮( ) 沙沙砾砾( ) 楔楔形(形( ) 掸掸去(去( ) 浑浑浊浊( ) 山山麓麓( ) 沟沟壑壑( ) 沉沉淀淀( ) 遗遗体(体( ) 琥珀琥珀( ) 犀犀牛(牛( ) 龟龟裂(裂( )

4、 帷帷幕(幕( ) 钟钟鼎鼎文(文( ) zn f shhn w xshnbo fn bn lxidn 字词学习字词学习 zhulh din y h p xjn widn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 腐蚀: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麓:山脚。山脚。 沉淀: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海枯石烂:海枯石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海水干枯,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 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5、)。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贴小标题: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 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 14 4) 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阐释读懂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的意义的意义 (5 52929) (30303131) 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 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 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6、,并作简要分析。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5 5、7 7、1818、2222、2424、2727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 5) 承上启下,引出说明对象,即岩石是怎样承上启下,引出说明对象,即岩石是怎样 记录时间的。记录时间的。 真的有真的有“海枯石烂海枯石烂”的时候。(的时候。(7 7) 引出下文,说明岩石引出下文,说明岩石“毁灭毁灭”的过程。的过程。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 形成了岩石。(形成了岩石。(1818) 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毁灭”之后再度之后再度 “新生新生

7、”的过程。的过程。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22) 承上启下:总结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承上启下:总结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 内容,引起下文对岩石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的说明。内容,引起下文对岩石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的说明。 从从“死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24) 总结上文:岩石可以记录地壳的活动。总结上文:岩石可以记录地壳的活动。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 展过程。(展过程。(2727) 承上,凸显化石的作用;启下,

8、进一步说明化承上,凸显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 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文章开头引用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引用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 课文精讲课文精讲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高士其时间伯伯 引用诗歌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引用诗歌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 既照应了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既照应了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 也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也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

9、一个时代都 会留下踪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会留下踪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 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自由读自由读14自然段,自然段,说一说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 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 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 这个壶里的水空

10、了,那个壶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 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 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 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小知识小知识 自由读自由读521自然段,分组讨论:自然段,分组讨论: 1.岩石的岩石的运动规律运动规律是什么?是什么? 被破坏被破坏 被搬运、被堆积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重新生成岩石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 的过程吗?的过程吗?岩石岩石 小石子小石子沙砾、泥土沙砾、泥土 新岩石新岩石 沉淀沉淀 重压重压 胶结胶结 3.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人们是怎样

11、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重点读第(重点读第19自然段)自然段) 岩层厚度:岩层厚度:1 1米厚(米厚(300010000300010000年);年); 排列顺序: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最早形成的“躺躺”在最下面;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4.第第19段首句中段首句中“大约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为什么? 不能删去。不能删去。“大约大约”表示不是很准确的估表示不是很准确的估 计,如果去掉计,如果去掉“大约大约”,就表示形成,就表示形成1 1米厚的米厚的 岩石就需要岩石就需要30003000到到1000010000

12、年的时间,这种说法年的时间,这种说法 与事实不符。与事实不符。“大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自由读自由读2229自然段,分组讨论:自然段,分组讨论: 1.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岩石可以保存历史遗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岩石可以保存历史遗 迹?迹? u从从“死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 u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 u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 u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

13、活动,在石头上也留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 下了痕迹。下了痕迹。 2.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1 1)地壳的活动;)地壳的活动; (2 2)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 (3 3)古代生物的状况;)古代生物的状况; (4 4)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5 5)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3.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 历史的?历史的? 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化石“寒武纪寒武纪”海洋宽广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大树木化石“石炭纪石炭纪”温暖潮湿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长毛兽化石“第四

14、纪第四纪”气候寒冷气候寒冷 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化石 小知识小知识 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 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 读懂大自然的记录读懂大自然的记录 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 且可以帮助人类探寻地且可以帮助人类探寻地 下下“宝藏宝藏”,有无穷的,有无穷的 大自然的奥妙存在。大自然的奥妙存在。 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 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内容,这的内容,这 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没有

15、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岩层是大自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岩层是大自 然中保存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中的然中保存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中的“重重 要的一种要的一种”,而,而“铜壶滴漏铜壶滴漏”则是人类记录则是人类记录 时间的一种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使说明更时间的一种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使说明更 具体。具体。 偏离主旨。因为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偏离主旨。因为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 了许多记录时间的办法,发明了钟表、日历了许多记录时间的办法,发明了钟表、日历 等。关于北京故宫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的叙述

16、也可 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单独提及。另外,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单独提及。另外, 如果删去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如果删去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 更自然、紧凑。更自然、紧凑。 1.1.内容丰富内容丰富, ,结构清晰。结构清晰。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 例子来展现例子来展现“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十分丰富。 而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作者更是精心安排而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作者更是精心安排 结构。结构。 写作借鉴写作借鉴 作者不仅很注意用不同层次的例子,而作者不仅很注意用不同层次的例子,而 且很注意用过渡性的句子。

17、如且很注意用过渡性的句子。如“真的有真的有海海 枯石烂枯石烂的时候的时候”“”“从从死死的石头上,我的石头上,我 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等,这些过渡性语句,等,这些过渡性语句, 突显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突显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2.2.语言生动有趣。语言生动有趣。 本文语言也很有特点,既准确精练,又本文语言也很有特点,既准确精练,又 生动形象。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如生动形象。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如 “时间是没有脚的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 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真的有真的

18、有 海枯石烂海枯石烂的时候的时候”,反用,反用“海枯石烂海枯石烂” 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坚硬。另外,这篇课文中还大量运用拟人的坚硬。另外,这篇课文中还大量运用拟人的 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 间的一种方式间的一种方式 探索大自探索大自 然的奥秘然的奥秘 岩石怎岩石怎 样记录样记录 时间时间 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增加知识、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增加知识、 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寻找宝藏、造福人类 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的毁灭与新生 岩石保留历史痕迹岩石保留历史痕迹 各种生物化石各种生物化石 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生动形象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方式以及读地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方式以及读 懂懂“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主旨概括主旨概括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