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的容量及其附件计算综述_第1页
油箱的容量及其附件计算综述_第2页
油箱的容量及其附件计算综述_第3页
油箱的容量及其附件计算综述_第4页
油箱的容量及其附件计算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汕箱的设计要点油箱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 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 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 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2.1油箱的设计

2、要点图10为油箱简图。设计油箱时应考虑如下几点。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吸油管可安装100 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隔板高度为

3、液面高度的 2/33/4。图10油箱1液位计;2吸油管;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侧板;6入孔盖;7放油塞;8 地脚;9隔板;10底板;11吸油过滤器;12盖板;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 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在油箱的适当位置要设吊耳,以便吊运,还要设置液位计,以监视液位。6)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常用的方法有: 酸洗后磷化。适用于所有介质,

4、但受酸洗磷化槽限制,油箱不能太大。 喷丸后直接涂防锈油。适用于一般矿物油和合成液压油,不适合含水液压液。因不受处理条件限制,大型油箱较多采用此方法。 喷砂后热喷涂氧化铝。适用于除水-乙二醇外的所有介质。 喷砂后进行喷塑。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烘干设备限制,油箱不能过大。考虑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时,不但要顾及与介质的相容性,还要考虑处理后的可加工性、制造到投入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经济性,条件允许时采用不锈钢制油箱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汕箱的容量计算油箱容量的计算液压泵站的油箱公称容量系列(JB/T7938-1995 ),见表1。表 1 油箱容量 JB/T7938-1995 (L)46.310254

5、06310016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3150400050006300油箱容量与系统的流量有关,一般容量可取最大流量的 35倍。另外,油箱容量 大小可从散热角度去设计 。计算出系统发热量与散热量, 再考虑冷却器散热后, 从热平衡角 度计算出油箱容量。不设冷却器、自然环境冷却时计算油箱容量的方法如下。1) 系统发热量计算 在液压系统中,凡系统中的损失都变成热能散发出来。每一个 周期中,每一个工况其效率不同,因此损失也不同。一个周期发热的功率计算公式为1 月冷(1-祸f j-1式中H个周期的平均发热功率( W ;T一个周期时间(s);Ni第i个工况的

6、输入功率(W ;n i 第i个工况的效率;t i 第i个工况持续时间(s)。2) 散热量计算当忽略系统中其他地方的散热,只考虑油箱散热时,显然系统的总发热功率H全部由油箱散热来考虑。这时油箱散热面积A的计算公式为式中A 油箱的散热面积(mi);H油箱需要散热的热功率(W; t 油温(一般以 55C考虑)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温差(C);K 散热系数。与油箱周围通风条件的好坏而不同,通风很差时K=89;良好时X=1517.5 ;风扇强行冷却时 K=2023 ;强迫水冷时 K=110175。3) 油箱容量的计算设油箱长、宽、高比值为a : b: C,则边长分别为 a I、bl、cl、时(见图11),I的

7、计算公式为j J / Y1-光&+ 1.8 处+1.8 呢2式中 A散热面积(m)。图11油箱容量计算图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希望保持在3050 C的范围之内,最高不超过 65 C,最低不低于15 C,如果液压系统靠自然冷却仍不能使油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时,就须安 装冷却器;反之,如环境温度太低,无法使液压泵启动或正常运转时,就须安装加热器。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见表55)表55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种类特点冷却效果水冷却式列管式:固定折板式,浮头式, 双重管式,U形管式,立式、卧 式等冷却水从管内流过,油从列管间 流过,中间折板使油折流,并采用双 程或四程流动方式,强化冷却效果散热

8、效果好,散热系列可达2350580W/ (m C)波纹板式:人字波纹式,斜 波纹式等利用板式人字或斜波纹结构叠加 排列形成的接触点,使液流在流速不 高的情况下形成紊流,提高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好,散热系数可达230815W/ (mi C)风冷却式风冷式:间接式、固定式及 浮动式或支撑式和悬挂式等用风冷却油,结构简单、体积小、 重量轻、热阻小、换热面积大、使用、 安装方便散热效率高,油散热系数可达2116175W/ (m C)制冷式机械制冷式:箱式、柜式利用氟里昂制冷原理把液压油中 的热量吸收、排岀冷却效果好,冷却温度控制较 方便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在选择冷却器时应首先要求冷却器安全

9、可靠、压力损失小、散热效率高、体积小、 重量轻等。然后根据使用场合,作业环境情况选择冷却器类型如使用现场是否有冷却水源, 液压站是否随行走机械一起运动,当存在以上情况时, 应优先选择风冷式, 而后是机械制冷式。(1 )水冷式冷却器的冷却面积计算式中A 冷却器的冷却面积(m2);NL液压系统发热量(W ;Nhd液压系统散热量(W ;K 散热系数,见表 55; Tav平均温差(C)。Ti、T2进口和出口油温(C);ti、t2进口和出口水温(C)。系统发热量和散热量的估算:式中Np输入泵的功率(W ;n c系统的总效率。合理、(1)(2)(3)高效的系统为70%- 80% 一般系统仅达到50%- 6

10、0%叽=凤丛(4) 式中Ki油箱散热系统(W/nVC),取值范围见表 56。表56 油箱散热系数油箱散热情况散热系数 K1/W-( miC) -1整体式油箱,通风差1128单体式油箱,通风较好2957上置式油箱,通风好58 74强制通风的油箱142341A油箱散热面积(吊); t 油温与环境温度之差(C) 冷却水用量QS (单位:mf/s )的计算:Qs =_Q严产(5)式中 C油的比热容(J/kg C), 一般 C=2010J/kg C;Cs水的比热容(J/kg C), 一般G=1J/kg C;丫 s油的密度(kg/m ),一般 丫 s=900kg/m ;rs水的密度(kg/m3), 一般

11、r s=1000kg/m3;3Q油液的流量(m/s )。(2)风冷式冷却器的面积计算(6)式中Nh液压系统发热量(W ;N hd液压系统散热量(污垢系数,一般K散热系数,见表平均温差(C), T avW ;a =1.5 ;55;+4)(7)一、】进口、出口空气温度(C)石=f; +3 gg3QP空气流量(m/s );y p空气密度(kg/m3), 一般 丫 p=1.4kg/m3;G空气比热容(J/ (kg C),一般 G=1005J/ (kg C); 空气流量QP (单位:m/s )汕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油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液压系统中的油温,一般应控制在3050C范围内。最高不应高于

12、 70C,最低不应低于15C。油温过高,将使油液迅速老化变质,同时使油液的粘度降低,造成元件内泄 漏量增加,系统效率降低;油温过低,使油液粘度过大,造成泵吸油困难。油温的过高或过 低都会引发系统工作不正常,为保证油液能在正常的范围内工作,需对系统油液温度进行必要的控制即采用加热或冷却方式。油液的加热可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等方式,为避免油液过热变质,一般加热管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 120C,电加热管表面功率密度不应超过3W/cmt加热器的发热能力可按下式估算:Cr7-AQN式中N加热器发热能力(W ;C 油的比热,取 C=16802094J/ (kgC);r油的密度,取 r=900kg/m ;V油

13、箱内油液体积(mf); Q油加热后温升(C); T加热时间(s )。3.5.2电加热器的计算电加热器的功率:P=N/ n式中 n热效率,取 n =0.60.8。液压系统中装设电加热器后,可以较方便地实现液压系统油温的自动控制。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1)过滤精度/卩m:是指过滤器滤除一定尺寸固体污染物的能力。是选取过滤器首 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2)压力损失/MPa:工作介质流经过滤器时,主要是滤芯对介质流动造成阻力,使 过滤器的油口两端产生一定的压差(压力降), 即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在系统设计中应加以 考虑,如安装在压力管路上会造成压降,在回油管路上会造成背压。过滤器的种类

14、、用途及安装表14过滤器的种类、用途及安装种类用途安装位置(见图中标号)吸油过滤器保护液压泵3高压过滤器保护泵下游元件不受污染6回油过滤器降低油液污染度5离线过滤器连续过滤保持清洁度8泄油过滤器防止污染物进入油箱4安全过滤器保护污染抵抗力低的元件7通气过滤器防止污染物随空气侵入2注油过滤器防止注油时侵入污染物1过滤器的选择过滤器的选择选择过滤器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使用目的(用途)选择过滤器的种类,根据安装位置情况选择过滤器的安 装形式。2)过滤器应具有足够大的通油能力,并且压力损失要小。3)过滤精度应满足液压系统或元件所需清洁度要求。4)滤芯使用的滤材应满足所使用工作介质的要求,并且

15、有足够强度。5)过滤器的强度及压力损失是选择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安装过滤器后会对系统造成局部压降或产生背压。6)滤芯的更换及清洗应方便。7)应根据系统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滤芯保护附件(如带旁通阀的定压开启装置及滤芯污染情况指示器或信号器等)。选过滤器的通油能力时, 一般应大于实际通过流量的 2倍以上。过滤器通油能力可 按下式计算。3亠m/sA式中q过滤器通油能力(m/s);卩一一液压油的动力粘度(Pa - s);A 有效过滤面积(R1); p压力差(Pa);K滤芯通油能力系数,网式滤芯K=0.34 ;线隙式滤芯K=0.17 ;纸质滤芯K=0.006 ;烧结式滤芯K= ,式中D为粒子平均直径,单位

16、为 m 3为滤芯的壁厚,单位为 m对过滤器的要求液压油中往往含有颗粒状杂质,会造成液压元件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滑阀卡滞、节流孔口堵塞,使系统工作可靠性大为降低。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精度的滤油器,是保证 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是指滤芯能够滤除的最小杂质颗粒的 大小,以直径d作为公称尺寸表示,按精度可分为粗过滤器(dv 100)普通过滤器(d v10),精过滤器(dv5),特精过滤器(dv 1 )。一般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是:(1)能满足液压系统对过滤精度要求,即能阻挡一定尺寸的杂质进入系统。(2)滤芯应有足够强度,不会因压力而损坏。(3)通流能力大,压力损失小。(4)易于清洗或更

17、换滤芯。表4.1各种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要求系统类别润滑系统传动系统伺服系统工作压力(MPa)02.53221精度d( Mm)10025502510 p 0.25 p 2充气Vx蓄能器的工作容积(m)P1系统最低压力(Pa)P2系统最高压力(Pa)n 指数;等温时取 n=1 ;绝热时取n=1.4吸收泵的脉动” 朋s伽卡苗5 1a缸的有效面积(m)l柱塞行程(mk与泵的类型有关的系数:泵的类型系数k单缸单作用0.60单缸双作用0.25双缸单作用0.25双缸双作用0.15三缸单作用0.13三缸双作用0.06P。一充气压力,按系统工作压力的60%充气吸收冲击m管路中液体的总质量(kg)u 管中流速(m

18、/s)p。一充气压力(Pa),按系统工作压力的 90%充气注:1.充气压力按应用场合选用。2.蓄能器工作循环在 3min以上时,按等温条件计算,其余均按绝热条件计算。管件管件包括管道、管接头和法兰等,其作用是保证油路的连通,并便于拆卸、安装; 根据工作压力、安装位置确定管件的连接结构;与泵、阀等连接的管件应由其接口尺寸 决定管径。4.4.1管道管道特点、种类和适用场合见表4.2。表4.2管道的种类和适用场合种类特点和适用范围钢管价廉、耐油、抗腐、刚性好,但装配不易弯曲成形,常在拆装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中压以上用无缝钢管,低压用焊接钢管。紫铜管价格高,抗振能力差,易使油液氧化,但易弯曲成形,用于仪表和装配不便处。尼龙管半透明材料,可观察流动情况,加热后可任意弯曲成形和扩口,冷却后即定形,承压能力较低,一般在2.88MPa之间塑料管耐油、价廉、装配方便,长期使用会老化,只用于压力低于0.5MPa的回油或泄油管路橡胶管用耐油橡胶和钢丝编织层制成,价格高,多用于高压管路;还有一种用耐油橡胶和帆布制成,用于回油管路。管道的内径d和壁厚可采用下列两式计算,并需圆整为标准数值,即(4.6)(4.7)式中:一允许流速,推荐值为:吸油管为0.5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