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案例一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案例一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案例一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案例一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案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2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3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壕吏。4 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5 体会作品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教学难点】体会作品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了杜甫的春望,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沉郁顿挫。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石壕吏这首诗,与春望写于同一个时期,都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石壕吏告诉我们什么?想借此抒发他

2、怎样的感情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文意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逾邺城 老妪 幽咽2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戍:防守。新:最近。已:停止,诗中引申为完结。老妪:老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四、精析课文(一)第 1 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由此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明确: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地点及事件。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二)第 2 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这里,吏和老妇出场的态度和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吏的呼喊和怒斥下,老妇只有哭啼和诉苦。这里用了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并为下文老妇的诉说营造悲凉的氛围。(三)第 3 段:“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

4、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这段致词是此诗的主体部分,它可以分成三层,每一层都写了什么?明确:第一层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第二层写 老妇诉说家中现状;第三层写老妇自请应役。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应如何理解?明确:老妇这么说是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3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为什么“请从吏夜归”? 明确:为了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4 老妇的致词是没人问她,她自己说出来的吗?明确:不是,是在吏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四)第 4 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谁在哭?明确:儿媳。2.哭声很低,诗

5、人还能听见,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诗人一夜未眠。3“独”字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老妇被抓走了。4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明确: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依据充足即可。(五)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五、深入理解课文1在安史之乱期间,百姓的生活十分窘迫,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怪现象,在石壕吏 中,杜甫记述了哪些不合常理的事?明确:傍晚投宿。官吏在夜里捉人。老翁翻墙跑

6、了,丢下老伴。征兵连老妇都要。 2老妇是不是自愿去前线的?明确:不是。是被官吏逼迫的,不得已才提出去前线。3文中省略了官吏的哪些话?请你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完整。明确: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依据充足即可。(此部分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这部分的思考,既能够感受老妇的心理并了解其家庭境况,又能够在脑海中逐步塑造石壕吏的形 象。)4 假如你是诗人,夜投石壕村,亲身经历了官吏夜捉人这件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诗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六、总结在诗中

7、,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应征,有敢于承担苦难开端: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鞭挞“吏”的蛮横同情百姓疾苦结局:作别老翁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由“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 暴无比。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 了官吏的横暴,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息息相通,诗 人的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