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标准12_第1页
火电厂标准12_第2页
火电厂标准12_第3页
火电厂标准12_第4页
火电厂标准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生产设备评价1.1 电站锅炉1.1.1 运行工况1.1.1.1 本条评价项目(见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评价)的查评依据如下。 【依据1】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5101996)。 6.2 燃烧调整 6.2.1 燃烧调整应使燃料燃烧工况良好,火焰均匀地充满燃烧室,并中心位置适当。尽量减少受热面结渣和热偏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2 燃料量的调节 6.2.2.1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当汽轮机负荷变动不大时,一般可通过调节给粉机的转速改变燃料量;当负荷变动较大时,可以通过增减给粉机运行台数改变燃料量。 6.2.2.2 直吹式制粉系统,当汽轮机负荷变动不大时,一般通过调

2、节给煤机的煤量来改变燃料量;当负荷变动较大时,可通过启动或停止制粉系统来改变燃料量。 6.2.3 风量的调节 6.2.3.1 通过风量的调节使炉内保持的最佳氧量值,应根据锅炉结构的特点及燃用不同燃料试验后决定。通常固态排渣锅炉燃用烟煤时,炉膛出口氧量值宜控制在4%5%(CO2为14%15%),燃油锅炉宜实现低氧燃烧。 6.2.3.2 风量调节方式一般是通过送风机入口挡板开度调节供给炉内的总风量。根据炉内燃烧的工况需要,也可通过分风门开度调节各燃烧器之间风量分配。 6.2.3.3 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风量,后增加燃料;负荷减少时,应先减少燃料,再减风量。但在低负荷时,因炉内过剩氧量较多,故在增加

3、负荷时应先增加燃料,后加风量;减少负荷时,则应先减少风量,后减少燃料。 6.2.3.4 运行时应保持炉膛负压为正常值,在加负荷时原则上应先增大吸风量,而后应及时增加送风量和燃料量,在减负荷时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再减少吸风量。 6.2.4 燃料器运行工况的调节6.2.4.1 为了使燃烧器运行工况良好,必须保持适当的一、二、三次风配比,使燃烧器出口风粉均匀混合、着火良好和燃烧稳定。在燃用设计煤种时,风量配比宜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否则对于四角布置的燃烧器可参照表1数值予以规定。 表1 一、二、三次风速值 m/s 无烟煤、贫煤 炭工业部烟煤、褐煤直流式 w1 w2 w3 w1 w2 w3 燃烧器

4、18-24 40-50 50-60 20-35 50-55 50-606.4.2 燃烧器运行中,应针对煤种、负荷、燃烧器结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运行方式: a)负荷较大时,炉膛热负荷较高,燃烧比较稳定,但易结渣,宜多投入燃烧器;当负荷低时,炉内热负荷低,尤其燃用挥发分低的煤时,易灭火,宜减少燃烧器数量,并应集中投入,以利于稳燃。 b)四角布置的燃烧器,应对称投入,尽量不缺角运行,严禁把某一角的全部燃烧器停掉。 c)在调整火焰中心的位置时,可通过改变燃烧器的摆角或增减上下层燃烧器的燃料量和相应的二次风量(或启停燃烧器)进行调节。d)采取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时,为防止粉仓内煤粉自燃或结块,任一燃烧器不

5、能长期停用,应定期切换。同层燃烧器的给粉机转速偏差应不超过5%。 【依据2】 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6111996)。 6.3.3 燃烧调整 6.3.3.1 风量的调整 正常运行时,及时调整送风机、吸风机风量,维持正常的炉膛压力,锅炉上部不向外冒烟气;炉膛出口的过量空气系统值,应根据不同燃料的燃烧试验确定,烟气中的最佳含氧量应由调整试验确定;各部漏风率符合设计要求。 值班人员应确知炉前燃料的种类及其主要成分(挥发分、水分、灰分、燃油粘度)、发热量和灰熔点不同燃料通过调整试验确定合理的一、二、三次风率、风速,控制调整一、二、三次风压,达到配风要求,组织炉内良好的燃烧工况。当锅炉增加

6、负荷时,应先增加风量,随之增加燃料量;反之,锅炉减负荷时应先减少燃料量,后减少风量,并加强风量和燃料量的协调配合。 6.3.3.2 燃料量的调整 配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通过调整运行中制粉系统的出力来满足负荷的要求;负荷变化较大时,通过启停制粉系统的方式满足负荷要求。 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通过调整给粉机转速的方法即可满足负荷的需要;负荷变化较大时,通过投停给粉机的方法满足负荷需要 6.3.3.3 煤粉燃烧器的组合方式 在锅炉正常运行中,对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锅炉,煤粉燃烧器应逐只对称投入或停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的锅炉严禁煤粉燃烧器缺角运行;对配直吹式

7、制粉系统的锅炉,各煤粉燃烧器的煤粉气流应均匀;高负荷运行时,应将最大数量的煤粉燃烧器投入运行,并合理分配各煤粉燃烧器的供粉量,以均衡炉膛热负荷,减小热偏差;低负荷运行时,尽量少投煤粉燃烧器,保持较高的煤粉浓度,且煤粉燃烧器尽量避免脱层运行;煤粉燃烧器投用后,及时进行风量调整,确保煤粉燃烧完全。 6.3.3.4 结渣的预防锅炉受热面结渣的主要原因取决于燃煤的结渣特性及燃烧工况。因此,除按上述调整原则组织良好的炉内燃烧工况、注意监视各段工质温度的变化外,还应加强燃料的管理工作,电厂用煤应长期固定;若煤种多变,应加强混、配煤,使其尽量接近设计煤种;运行中加强锅炉吹灰工作,防止受热面积灰、结渣;发现结

8、渣,及时采取措施。对于有严重结渣倾向的锅炉,现场应制订防止结渣的具体措施。 【依据3】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 8.3.1 送风机的型式、台数、风量和压头按下列要求选择: 1.大容量锅炉的送风机宜选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也可采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或高效离心式风机。当采用双速离心式风机时,其低速档宜满足汽轮机带热耗保证工况(THA)负荷,并处于高效区运行。当技术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也可采用其他调整速风机。 2.每台锅炉宜设置两台送风机,不设备用。 3.送风机的风量和压送按下列要求选择: 1)送风机的基本风量按锅炉燃用设计煤种计算,应包括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时需要的空气量

9、及制造厂保证的空气预热器运行一年后送风侧的净漏风量。 2)当采用三分仓空气预热器时,送风机的风量裕量不低于5%,另加温度裕量,与一次风机相同;送风机的压头裕量不低于10%。 3)当送风机出口接有冷一次风机时,风量裕量应分开计算,其中一次风系统的风量裕量按8.2.8中第3款第1)、2)项取用,送风机的风量余量宜不低于10%。 4)当采用两分仓或管箱式空气预热器时,送风机的风量裕量宜为10%,压头裕量宜为20%。 4.对燃烧低热值煤或低挥发分煤的锅炉,当每台锅炉装有两台送风机时,应验算风机裕量选择,使在单台送风机运行工况下能满足锅炉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时的需要。 8.3.2 吸风机的型式、台数、风量

10、和压头按下列要求选择: 1.大容量锅炉的吸风机宜选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或高效离心式风机。当风机进口烟气含尘量能满足风机要求,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当采用双速离心式风机时,其低速档宜满足汽轮机额定工况时的要求,并处于高效区运行。当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采用其他调速风机。 2.每台锅炉宜设置两台吸风机,不设备用。 当负荷工况变化较大,燃料结构复杂,或机组容量为600MW及以上时,吸风机台数可多于两台。 3.吸风机的风量和压头按下列要求选择: 1)吸风机的基本风量,按锅炉燃用设计煤种和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烟气量及制造厂保证的空气预热器运行一年后烟气侧漏风量及锅炉烟气系统漏

11、风量之和考虑; 2)吸风机的风量裕量不低于10%,另加不低于10的温度裕量; 3)吸风机的压头裕量不低于20%。 4.对燃烧低热值煤或低挥发分煤的锅炉,当每台锅炉装有两台吸风机时,应验算风机裕量选择,使在单台吸风机运行工况不能满足锅炉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时的需要。 8.3.3 大容量锅炉的冷却风机宜选用两台离心风机,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风机的风量裕量宜为15%;风机的压头裕量宜为25%。 8.3.4 对大容量锅炉当点火需要时可设置点火风机,点火风机不设备用; 风机的风量裕量宜为15%;风机的风压裕量宜为25%。 【依据4】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12、 6.1 防止锅炉灭火 6.1.1 根据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 4351991)中有关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规定以及设备的状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应包括煤质监督、混配煤、燃烧调整、低负荷运行等内容,并严格执行。 6.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6.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6.1.4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

13、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助燃油枪。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气、制粉乏气风)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6.1.5 100MW及以上等级机组的锅炉应装设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问题的发生。 6.1.6 严禁随意退出火焰探头或联锁装置,因设备缺陷需退出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并事先做好安全措施。热工仪表、保护、给粉控制电源应可靠,防止因瞬间失电造成锅炉灭火。 6.1.7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重点解决炉膛严重漏风、给粉机下粉不均匀和煤粉自流、

14、一次风管不畅、送风不正常脉动、堵煤(特别是单元式制粉系统堵粉)、直吹式磨煤机断煤和热控设备失灵等缺陷。6.1.8 加强点火油系统的维护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炉膛发生爆燃。对燃油速断阀要定期试验,确保动作正确、关闭严密。 【依据5】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 4351991)。 2 炉膛爆炸的原因 炉膛及其后部烟道爆炸,一般是由于爆然而引起的(即爆燃时使气体膨胀,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而使设备遭受损坏)。在受限空间内,1m3空气中含有0.30.6kg悬浮状煤粉而被引燃时,即会形成有危害性的爆燃。酿成爆燃的原因,一般有: 2.1 点火前油、气或煤粉漏入炉膛,未进行吹扫即点火,引起爆燃。

15、 2.2 点火未成功,使炉膛和烟道积存一定数量的可燃混合物,其后未进行吹扫而再次点火引起爆燃。 2.3 锅炉在冷态启动时,由于炉膛温度低,或油温低、雾化不良(油枪的雾化片和通道堵塞),使喷油积沉在水冷壁、冷灰斗处,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引起爆燃。 2.4 点火器能量小或运行不正常,不足以维持正常着火,而继续投油、投粉,引起爆燃。 2.5 部分燃烧器失去火焰或炉膛已灭火, 保护装置未动作, 继续投入燃料, 引起爆燃。 2.6 锅炉长期在低负荷或空气不足情况下运行,在灰斗和烟道死区内滞积未燃尽的可燃物,当这些可燃物被突然增大的通风或吹灰所扰动时,也会形成爆燃。 2.7 其他由于煤质变化使风煤比失调,燃料

16、中断和失控(包括给粉机电源突然中断后又突然恢复,煤粉自流),火焰检测器失灵,保护投不上等,都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和爆燃。 以上种种原因,应在设计、制造、运行等各环节中,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 3.1.4 炉膛安全保护装置应按机组容量的大小和燃料的特性配置,基本原则是: 3.1.4.1 蒸发量为75t/h及以下的煤粉锅炉:炉膛客后部烟道应设置能密封的防爆门。防爆门的部位、大小和动作压力,由锅炉制造厂和设计部门按有关标准确定。同时,在司炉操作台处,有能观测到炉膛火焰的设施及炉膛压力表。 3.1.4.2 120210t/h锅炉应有: a.全炉膛火焰监测装置; b.炉膛压力保护装置(越限时

17、主燃料跳闸); c.在司炉操作台有炉膛压力、火焰的显示,有压力越限、火焰熄灭的报警信号。 3.1.4.2 220400t/h锅炉应有: a.全炉膛火焰监测装置; b.炉膛压力保护装置(越限时主燃料跳闸); c.炉膛灭火保护装置(全炉膛灭火时主燃料跳闸)。对400t/h及以上的锅炉,在炉膛灭火、保护动作后,应闭锁主燃料并实现对炉膛的吹扫; d.在司炉操作台处,有炉膛压力、火焰的显示,有压力越限信号和火焰熄灭的声、光报警信号。 3.1.4.4 6701025t/h锅炉应配有炉膛安全监控装置,即FSSS(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包括: a.炉膛火焰

18、监测装置(包括各单火嘴及各层火焰监测); b.炉膛压力和灭火保护装置及主燃料跳闸系统; c.炉膛定时吹扫装置; d.自动点火和油枪点火程序控制系统; e.各风量挡板控制系统; f.在司炉操作台处,有炉膛压力、火焰的显示,有压力越限和火焰熄灭的声、光报警信号。 3.1.4.5 2000t/h及以上的锅炉,除具有第3.1.4.4条的全部功能外,还应有对磨煤机和燃烧器实现自动管理的功能(即包括有燃烧器投入和切除管理,油系统控制,煤系统控制的功能)。 3.3 运行和维护 3.3.1 运行规程中应有有关灭火处理的规定和炉膛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操作规定。 3.3.2 应根据设备情况,制订出锅炉点火前必须具备

19、的条件,要详细检查的项目(包括炉膛是否已通风吹扫,点火用油是否已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点火器、油枪及灭火保护装置是否完好等)和手动操作数量少的安全启动程序,调节负荷,启、停火嘴或磨煤机的操作程序等,使其标准化并认真贯彻执行。 3.3.3 应制订有关炉膛安全保护装置和监测设备等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校验制度,该制度应与设备的类型、制造厂的建议和要求协调一致。 3.3.4 运行中应注意防止炉膛安全保护装置的各种信号传导管堵塞,注意防止火焰检测器探头烧坏或污染失真。 3.3.5 锅炉灭火和保护动作跳闸后,应按规定进行炉膛吹扫,严禁采用爆燃法抢救灭火。 3.3.6 已投用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切除。因故意

20、需切除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电厂总工程师批准。 3.3.7 煤种多变和煤质下降是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引起炉膛灭火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煤质的分析和配煤管理工作,当燃煤发热量、挥发分和灰分变化时,应提前将用煤质量变化情况通知运行人员。 5 运行操作程序 5.1 通则 5.1.1 锅炉的启、停及运行操作应按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进行。本规程有关防止炉膛灭火、爆炸的要求,应纳入运行规程中。 5.1.2 本规程要求锅炉从启动到带初始负荷前,炉膛的通风量一直保持相当于额定负荷通风量25%30%的吹扫风量,各燃烧器调风器或挡板应适当开启。 5.1.3 燃烧器投入或撤除,应按实践证明是最佳的顺序进行

21、。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当某台磨煤机投入运行时,和它相对应的燃烧器均应投入,并用调整磨煤机的进煤量、风量或增减磨煤机台数来调节锅炉的负荷。 5.1.4 向燃烧器送煤粉之前,其点火器及油枪应投入运行。只有当锅炉负荷达到一定程度,送入炉膛的燃料不需点火器助燃已能维持稳定火焰时,点火器才可退出。 在这种情况下,增投助燃油枪或燃烧器时,也可不投点火器。 5.1.5 新炉投产和锅炉在有改进性的大修后,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及炉膛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5.1.6 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也应即时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包括对一、二次风量和风速,过剩空气量,

22、煤粉细度,燃烧器火嘴倾角或旋流强度等的调整试验),及不投油稳燃的最低临界负荷试验,以保证安全运行。 5.2 锅炉启动 5.2.1 锅炉启动前,应特别注意检查以下各点: 5.2.1.1 炉膛下部(冷灰斗)有无沉积的固体(或液体)燃料,有无可燃气体积聚。 5.2.1.2 全行程地转动和检查所有空气和烟气控制挡板,然后放在启动规定的合适位置上。 5.2.1.3 检查点火器及其系统是否正常可用,点火器油、气系统的截止阀门在关闭时有无漏油漏气现象,点火的油温、油压是否已达到正常值。 5.2.1.4 磨煤和供粉设备已有效地隔断,防止漏煤进入炉膛。 5.2.1.5 所有的检测设备,包括炉膛负压开关、火焰检测

23、器、氧量表、可燃物分析仪(如设有时)、飞灰取样器等,已装好可用,各传感器的接线已连通,并已清扫干净。 5.2.1.6 控制系统和炉膛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正常投入使用。 5.2.1.7 在大修或重大维修后,应对安全联锁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检查、调整,进行功能试验,证明动作可靠。 5.2.1.8 检查锅炉的防爆门是否严密和可灵活动作。 5.2.2 启动要点如下: 5.2.2.1 确认从送风机入口到烟囱的风、烟通道畅通无阻。 5.2.2.2 按规定启动空气预热器和烟气再循环风机(如果设有),启动引风机、送风机。 5.2.2.3 开燃烧器的调风器(或挡板),置于吹扫位置。 5.2.2.4 调节锅炉通风量,

24、满足吹扫的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吹扫。 5.2.2.5 吹扫完毕后(停下烟气再循环风机),开启点火器组的截止阀(母管上的),并确认能保持规定的油(气)压力。 5.2.2.6 将准备点火的燃烧器或燃烧器组的调风器(或挡板)调整至适宜点火的位置触发点火器的电火花或其他点火源,打开该点火器的有关截止阀,如果在10s内不能建立火焰或油雾化不良使大量油滴喷入炉膛,即应关闭该点火器的截止阀,并查明和纠正点火失败的原因(包括更换油枪)。再次投油点火时,如风量一直维持在吹扫风量,则可不必进行再吹扫,但应等待1min以后,才能再次投油点火。禁止在未查明和纠正点火失败原因之前,就试图重复点火。 5.2.2.7 打开煤仓

25、与给煤机之间(或粉仓与给粉机之间)的所有闸门,并确认给煤机(或给粉机)能得到煤(粉)的供应。 5.2.2.8 确认点火器着火正常并有足够的能量可点燃主燃烧器时,即按规定投入给粉机或启动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5.2.2.9 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的启动顺序: a.由磨煤机供煤的所有燃烧器的点火器已投入运行,并被确认着火。 b.起动一次风机或排粉机。 c.起动磨煤机。 d.起动原煤给煤机。 e.投燃烧器检查着火情况,如不着火应停止给煤,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f.由一台磨煤机供煤的燃烧器全部投入后,再启动另一台磨煤机。此时,应注意锅炉的负荷,避免使已投入运行的燃烧器和磨煤机负荷降低到允许的下限值,

26、而使燃烧不稳定。也不允许两台磨煤机同时启动向炉内送粉。 5.2.2.10 当主燃料的输入量已超过预定的最小限值后,各主燃烧器已能自行维持稳定的火焰时,即可将点火器逐步停掉。 5.2.2.11 停、投点火器或助燃油枪,必须先检查炉膛内的燃烧及着火情况,避免引起燃烧工况恶化甚至灭火爆炸。 5.2.2.12 燃烧自动控制装置,除启动程序需要而专门设计的以外,在满足以述条件时,才得投入: a.主燃料的输入量已达到规定的最小限额。 b.燃烧器的风煤比已调整到正常值。 c.已建立起稳定的燃烧火焰和合适的燃烧工况。 5.3 正常运行 5.3.1 运行人员必须十分注意实际所烧煤的质量和特性,作好调整燃烧的应变

27、措施。 5.3.2 正常运行中,锅炉负荷的调节,应采用同时增加或减少一组(或一层)燃烧器的燃料量及空气量来调节,保持正常的风煤比。一般不允许用只改变个别燃烧器的燃料量的方法来调节负荷。只有当负荷变动较大时,才可用增加或减少燃烧器数量来调节。 5.3.3 当锅炉需要在较低负荷运行时,可停用部分燃烧器和磨煤机,使其所运行的燃烧器和磨煤机仍保持在高于最低燃烧负荷下运行。 如需在低于最低稳燃负荷下运行,应投油助燃,同时,这种延伸的燃烧室最低负荷限值的确定,应考虑锅炉水动力工况的稳定性。这种运行方式,一般应避免采用。 5.3.4 运行中应注意保持规定的煤粉细度和过剩空气系数以及一次风速等,应加强对设备的

28、巡回检查和主要参数的监视与调整,发现火焰检测器失灵、负压表管堵塞、燃烧不稳以及其他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3.5 对已投入运行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燃烧自动控制装置等,不应任意解列。有不正常情况,应请专业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5.3.6 中储式制粉系统,应注意保持粉仓的粉位,并按规定实行定期降粉位。当锅炉将长时间停用时,在停炉前应将粉仓中的煤粉烧完或抽空。对给粉机应加强定期检查,测量控制转速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各给粉机之间的转速偏差和给粉量的偏差,一般不应大于5%。给粉自流时,应停用相应的给粉机并查明原因。 5.3.7 对受热面吹灰和炉膛下部灰斗放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除外),应在炉膛热负荷较高

29、和燃烧稳定时进行。不允许在低负荷和过剩空气量较大时进行这些工作。 5.3.8 不正常运行工况的处理如下: 5.3.8.1 单个燃烧器灭火应予以报警。确认燃烧器灭火后,对中储式制粉系统,应停相应的给粉机,关闭一次风门;对直吹式制粉系统,应停相应的磨煤机。 5.3.8.2 一次风管堵粉,应停相应的一次风和给粉机或磨煤机。如系轻微堵粉,则可从燃烧器起,逐段向后用高压压缩空气吹扫,并防止管内积粉突然大量涌入炉膛。在低负荷和燃烧不稳时,不应进行这种吹扫工作。如管道已堵死,则应停用该一次风管待停炉再处理。 5.3.8.3 由于煤质变化或给粉、给煤受阻或煤粉自流而使燃烧不稳时,可将运行燃烧器的点火器立即投入

30、,以支持着火。如果引起燃烧不稳的原因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时,应停不稳定燃烧器和相应的磨煤机。 5.3.8.4 锅炉运行中,如需对磨煤机、一次风管道及给粉机进行维修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把有关设备与炉膛隔离。 5.3.8.5 有两台送风机和引风机的锅炉,其中任一台风机故障停用时,应减少燃料量,然后按风量大小维持可稳燃的负荷运行。 5.3.8.6 确认炉膛灭火而主燃料未自动跳闸后,应立即手操跳闸,并按规定进行炉膛吹扫。 5.4 正常停炉 5.4.1 正常停炉时,应按运行规程的规定把锅炉的负荷减低到相当于吹扫风量下的负荷,当所有燃烧器停运后,保持吹扫风量进行吹扫。 5.4.2 直吹式制粉系统停用磨煤机

31、时,应注意将磨煤机内煤粉抽空和冷却。如需向磨煤机内送入惰性气体时应予投入。 5.4.3 中储式制粉系统正常停炉时,应先停磨煤机再停给粉机和相应的燃烧器。当停炉时间较长时,应注意将粉仓内的煤粉烧完或抽空后再停炉。 5.4.4 在停用燃烧器和磨煤机过程中,为维持未停燃烧器的着火稳定,可视需要投入点火器或助燃油枪。 5.5 紧急停炉 5.5.1 在锅炉的主燃料跳闸、系统甩负荷及其他危及设备与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时,应紧急停炉。紧急停炉必须立即切断进入炉膛内所有的燃料,关闭有关阀门,停止有关设备的运行。 5.5.2 主燃料跳闸后,如送、引风机仍在运行且风量大于吹扫风量时,可缓慢地调至吹扫需要的风量,作停

32、炉后的吹扫;如小于吹扫风量,可延时5min后,再把风量增大到吹扫值。 5.5.3 由于失去全部引、送风机而紧急停炉时,应关闭烟气再循环风机的挡板,缓慢全开空气和烟气通道上的所有挡板,进行自然通风冷却,并保持这种状态不少于15min。如引、送风机可恢复时,应调至吹扫风量,完成停炉后吹扫。 5.5.4 紧急停炉后,如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启动,应保持最大自然通风量,避免可燃气体积聚。 5.5.5 磨煤机紧急停用后,对易着火的燃料(烟煤等)应采取通入惰性气体或其他措施,防止积粉自然。如果锅炉仍在运行,磨煤机可再启动,投入点火器或助燃油枪将磨煤机内积粉排入炉膛烧掉。否则,应在磨煤机冷却到环境温度后,用人工(

33、或机械)方法将积煤清除。打开磨煤机前应注意检查有无积粉自燃,清扫时要小心进行,避免被阴燃煤粉烧伤。对停用时间较长的煤粉仓,也应将积粉抽空。1.1.1.2 本条评价项目(见评价)的查评依据如下。 【依据1】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 7152000)。电站常用钢钢号、特性及主要应用范围表A1 蒸汽管道、集箱和锅炉受热面钢管常用钢钢号、特性及其主要应用范围续表 钢号与技术条件 特 性 主要应用范围 - 类似钢号 12Cr3MoVSiTiB (一11) GB 5310-1995 属贝氏体热强钢。在600C有足够高的持久强度和抗氧化性能,无热脆倾向,组织稳定性好。回火后冷却速度对钢的性能无

34、明显影响,但回火温度超过710$以后,持久强度将明显下降。为保证该钢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回火温度不宜过高。该钢工艺性能稍差 壁温600$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 15NiCuMoNb5 (WB36) 15NiCuMoNb5(WB36)为德国梯生钢厂,曼内斯曼钢厂和日本住友金属株式会社生产的NiCuMo低合金钢。由于钢中含有cu,因此提高了钢的抗腐蚀性能。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室温抗拉强度可达610MPa以上,屈服强度=440MPa,比20号钢高40,用于锅炉给水管道,可使管壁厚度减薄,从而有利于加工、制造、安装和运行。通常含Cu钢具有红脆性,但由于该钢中加入了较多的Ni,从而消除了红脆性。该钢的焊接性

35、能良好,但不适合冷成形加工 壁温500$的大口径(76660mm)锅炉用厚壁钢管、集箱、锅筒、压力容器等 X20CrMoVl21 (F12) 属12铬型马氏体热强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空气和蒸汽中抗氧化能力可达700,但工艺性能较差,在锻造轧制和焊接时易产生裂纹。钢的热强性能低于钢102和一11钢 壁温540560$的集箱和蒸汽管道,以及壁温达610的过热器管和壁温达650的再热器管HT9(SANDVIK)1X12B2M(OCT)2X12MBP(OCT)X20CrMoWVl21(DIN) 10Cr5MoWVTiB (G106) 属中铬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耐腐蚀性和组织稳定性。热

36、强性能较高,且工艺性能良好 壁温为630-650的再热器管STBA25(JIS)T5、T5C(ASME) 1Cr9Mol 属马氏体型耐热钢。由于钢中含铬量较高,因此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优于低合金钢,但钢的热强性能低于2.25Cr一1Mo、12CrlMoV钢等。焊接性能差,且有空淬现象 壁温650的再热器管T9、P9(ASME)STBA26、STPA26(JIS)X12CrM091(德国)HT7(SANDVIK) Icr9Mo2 (HCM9M) HCM9M是9Cr一2Mo型铁素体钢,日本三菱中重工和住友金属株式会社联合研制的。该钢具有高的抗氧化和抗高温蒸汽腐蚀性能,并具有更高的热强性和组织稳定性。

37、 壁温620的亚临界、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管、再热器管、集箱和导汽管 10Cr9MolVNb (T91、P91) GB 5310-1995 是美国在9Cr一1Mo钢基础上添加微量V,Nb,调整si,Ni和Al添加量后形成的超9Cr钢。该钢的高温强度优异,在550以上,其设计许用应力为T9和2.25Cr一1Mo钢的两倍。与1Crl9Ni9钢相比,其等强(持久强度)温度为625,抗氧化和抗蒸汽腐蚀性能与9Cr一1Mo钢相当用于亚临界、超临界锅炉壁温达650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壁温为600以下的集箱和蒸汽管道X10CrMoVNb91(DINl7175)TUZIOCDVNB09.01(NFA一49213

38、)1Mnl7Cr7MoVNbBZr (177MoV) 属锰铬型奥氏体热强钢,由于用钼、钒、硼、铌和锫进行综合强化,具有较高的热强性和抗氧化性;时效稳定性良好,于650时效8500h后的冲击韧性值仍保持在124.7 J/cm2以上,在奥氏体基体上的碳化物颗粒呈均匀弥散分布,未出现6相。该钢的焊接性能和工艺性能良好。钢中所含锆元素为我国稀有 壁温680的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蒸汽管道和集箱 1Crl8Ni9 (304) GB 5310-1995 属各国通用的188型铬镍奥氏体不锈热强钢。钢的热强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良好,冷变形能力非常高 大型锅炉的再热器管、过热器管及蒸汽管道。用于锅炉管的允许

39、抗氧化温度为705 SUS304TB(JIS)SUS304TP(JIS)TP304H(ASME) 0Crl7Nil2Mo2 (316) TP316H GB 13296-1991 属各国通用的奥氏体不锈热强钢。由于钢中含有2-3的钼元素,对各种无机酸、有机酸、碱、盐类的耐腐蚀性和耐点蚀性显著提高。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蠕变强度 大型锅炉的再热器管、过热器管及蒸汽管道。用于锅炉管的允许抗氧化温度为705 SUS316TB(JIS)SUS316TP(JIS)TP316H(ASME) 0Crl8NilITi (321) GB 5310-1985 属用钛稳定的铬镍奥氏体不锈热强钢。与1Crl8NigTi钢相

40、比,由于含有较多的镍,因此,奥氏体组织较稳定,并具有较高的热强性能和持久断裂塑性 大型锅炉的再热器管、过热器管及蒸汽管道。用于锅炉管的允许抗氧化温度为705SUS321TB、SUS321TP(JIS)TP321H(ASME)12X18H12T(rOCT) 1Crl9NillNb (347) GB 53101995 GB 13296-1991 属用铌稳定的铬镍奥氏体不锈热强钢。该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热强性能高于188型TP304H钢。在碱、海水和很多种酸中都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大型锅炉的再热器管、过热器管及蒸汽管道。用于锅炉管的允许抗氧化温度为705SUS347TB、SUS347TP

41、(JIS)TP347H(ASME)08X18H12B(r-OCT)X10CrNiNbl89(德国) 【依据2】 摘自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能源电19921069号文)。国产高压炉管钢号 (GB5310-1985) 我国常用的有关 国家钢号最高使用温度 国产高压炉管钢号 (GB 5310-1985) 我国常用的有关 国家钢号最高使用温度 St358,St458 12Cr2MoWVA(钢102) 600 20G(德) 50012Cr3MoVSiTiB(11) 600 16Mo* 15Mo3,16Mo3(德),T1(美) 530 20CrMoVl21(德),HT9(SANDVIK) 630

42、650 13CrMo44(德), T91,T9(美) 650 15CrMoTll,T12(美) 560 1Crl8Ni9 TP304,P304H(美) 700 12Cr2Mo 10CrMo910(德),T22(美),HT8(SAND- 580590 1Crl9NillNb TP347TP347H(美)700(800*1)VlK) TP321(美)700(800*1) 12CrlMoV 12X1M(苏) 580 TP316TP316H(美)700(800*1)* GB 5310-1985中无此钢号,但国内15Mo3,T1等使用不少。*1作为受热面管子连续使用可达700,短期使用可达800。【依据

43、3】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管 材 适 用 范 围 钢的种类 钢 号 标准编号 用 途 工作压力MPa 壁温 受热面管子 450 碳素钢 10,20 GB 3087 联箱、蒸汽管道 5.9 425 受热面管子 450 碳素钢 20g GB 5310 联箱、蒸汽管道 不限 425 12CrMog 受热面管子 560 15CrMog GB 5310 联箱、蒸汽管道 不限 550 受热面管子 580 合金钢 12CrlMoVg GB 5310 联箱、蒸汽管道 不限 565 12Cr2MoWVTiB 600 12Cr3MoVSiTiB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4、 600 111-3本条评价项目(见评价)的查评依据如下. 【依据1】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610-1996)。 63蒸汽参数的调整 631蒸汽压力的调节 6311机组负荷及燃料性质的变化均可导致蒸汽压力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可通过燃料进行调节。 6312定压方式运行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5min,若低于70时,可采用滑压运行,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3min. 6313在非事故情况下,禁止用开启安全阀和向空排汽阀降低汽压。 6314当停用高压加热器时,锅炉最高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以防止受热面管壁超温结渣和再热器进口压力升高。 632蒸汽温度的调节 6321过热蒸汽温度: a)改变上、下二次

45、风的分配比例。 b)改变给粉机运行方式。 c)改变减温水喷水量,一般过热蒸汽系统采用两级减温,第一级为粗调,以保持屏式过热器的管壁不超温为原则。第二级为细调,主要控制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蒸汽温度过高时,可相互配合调节。 6322再热蒸汽温度: a)采用烟道挡板调节时,应考虑过热器与再热器挡板同步调节,其开度在50以上效果较好,严禁将烟道挡板开度关到0。改变烟气再循环量也可以改变再热蒸汽温度,但在140MW负荷以下不宜使用,否则会使燃烧不稳。 b)采用汽一汽热交换器三通阀开度变化进行调节时,应每两组相互配合使用,防止两侧偏差太大。尽量少用或不用减温水调节,当采用减温水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仍上升时,

46、可以采用事故喷水进行调节。c)由于汽轮机侧运行工况的影响,而使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应及时联系汽轮机值班员调整,或者采用调节过热蒸汽温度的方法来达到调整再热蒸汽温度的目的。 【依据2】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IJT 6111996)。 64蒸汽压力的调整与滑压运行 锅炉蒸汽压力的调整,就是在满足外界电负荷需要的同时,始终保持锅炉蒸发量与汽轮机所需蒸汽量之间的平衡。在负荷变动时,目前国内直流锅炉采用定压运行方式。汽包锅炉采用定压或定一滑一定运行方式。 过热蒸汽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机组负荷由调速汽阀开度来控制的运行方式即为定压运行。 汽轮机调速汽阀保持全开,保证蒸汽温度在一定值,依靠锅炉的燃烧来调整

47、蒸汽压力和负荷的运行方式即为滑压运行。 641汽包锅炉蒸汽压力的调整 6411汽包锅炉采用定压运行时,应保持蒸汽压力在正常值,并在允许范围内波动。蒸汽压力的调整,可通过适当增减燃料量、风量、风煤的配比以及微调同步器的方式进行。各厂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调整蒸汽压力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6412汽包锅炉的定一滑一定及滑压运行 为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高负荷时采用定压运行方式,低负荷时采用滑压运行方式,当负荷低至某一值时,恢复定压运行方式,即定一滑定的复合运行方式。 采用定一滑一定复合运行方式前,应先根据机组性能,进行有关的调整试验。通过安全和经济性比较后,再确定高、低负荷定压运行的压力,并绘制出该

48、区间每个负荷点的滑压运行曲线,以求得低负荷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642直流锅炉蒸汽压力的调整 6421直流锅炉采用定压运行时,应根据机组负荷的需要相应调整锅炉蒸发量,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蒸汽压力运行,力求做到汽压稳定。 6422直流锅炉蒸汽压力及蒸发量的调整是在增减给水量的同时,相应按比例增减燃料量,微调同步器,以保持过热蒸汽压力稳定,并使锅炉蒸发量的变化与机组负荷所需要的变动值相适应。各厂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调节蒸汽压力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65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调整 651蒸汽温度调整的必要性 蒸汽温度偏离额定值过大时,会影响锅炉和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当蒸汽具有规定的压力,同时

49、具有一定的过热度时,才具备预定的做功能力,并使热力设备能正常工作。因此,蒸汽温度也是锅炉运行中必须监视和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 652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调整 6521正常运行时,应维持蒸汽温度在正常值十5/-10,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及过热蒸汽与再热蒸汽温度之差最大不超过允许值。6522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经过热器及再热器的烟气量,以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蒸汽侧的调整是利用减温器来实现的,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变更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即可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6523直流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的调整,通过合理的燃料与给水比例

50、控制包覆过热器出口温度作为基本调节,喷水减温作为辅助调节。在运行中应控制中间点温度小于385,尽量减少一、二级减温水的投用量。当用减温水调节过热蒸汽温度时,以一级喷水减温为主,二级喷水减温为辅。 6524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调整方法,应根据设备情况在现场规程中规定。如: 改变摆动式煤粉燃烧器角度; 改变配风工况; 改变煤粉燃烧器的组合方式; 分层调节燃料量; 烟气挡板调节; 烟气再循环调节; 受热面吹灰; 调整减温水量。 653蒸汽温度监视和调整中的要求 6531运行中根据工况的改变,分析蒸汽温度的变化趋势,应特别注意对过热器、再热器的中间点蒸汽温度监视,尽量使调整工作恰当地做在蒸汽温

51、度变化之前。 6532现代大型锅炉机组,对蒸汽温度的调整要求较高,减温器通常分级布置,各级减温器的喷水量应视各段壁温和蒸汽温度情况配合调整,控制各段壁温和蒸汽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6533在燃烧调整上力求做到不使火焰中心偏斜,避免受热面超温或结渣。 6534在进行蒸汽温度调整时,操作应平稳、均匀,以防引起蒸汽温度的急剧变化,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3】制造厂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文件和现场运行规程。1114本条评价项目(见评价)的查评依据如下。 【依据1】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610 1996)。 64汽包水位的调整 641锅炉运行中,要经常对照就地和低位各水位表(计),以确保水位表(计)的准确性。 642水位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水调整阀的开度和调速给水泵的转速。一般保持给水调整阀的开度在40一70为宜。采用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