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红外分光光度法IR_第1页
第十章红外分光光度法IR_第2页
第十章红外分光光度法IR_第3页
第十章红外分光光度法IR_第4页
第十章红外分光光度法I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十章第十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1 1 概述概述 2 2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3 3 典型光谱典型光谱 4 4 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实验技术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实验技术 5 5 应用与示例应用与示例 主讲教师:杨主讲教师:杨 森森 2 1 概述概述 红外线:波长为红外线:波长为0.78m300m的电磁波的电磁波 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 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而建立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而建立 的一种分析方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分析方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3 特点:特点:具高度的特征性。具高度的特征性。 对气、固、液态均可进行分析

2、对气、固、液态均可进行分析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定量分析方面灵敏度不如定量分析方面灵敏度不如UV法,法, 且不能作含水样品的分析。且不能作含水样品的分析。 应用:应用:分子结构分析,一般不作为定量分析分子结构分析,一般不作为定量分析 4 一、红外光谱区的划分一、红外光谱区的划分 表表6-1 红外光区分类红外光区分类 中红外区研究最多中红外区研究最多, ,本章重点介绍本章重点介绍 近年来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迅速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迅速 5 二、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二、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 1、T-T- 2、T- T% 6 三、三、IR与与UV比较比较 1、起源不同:、起源不同: UV 波

3、长短,能量高,由外层电子跃迁产生。波长短,能量高,由外层电子跃迁产生。 IR 波长长,能量低,为振动波长长,能量低,为振动转动分子光谱转动分子光谱 7 2、适应范围:、适应范围: UV适用于芳香族化合物,具共轭结构的化适用于芳香族化合物,具共轭结构的化 合物,适用于液体合物,适用于液体 IR 适用于所有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适用于所有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析 3、特性:、特性: UV 光谱简单,信息少,主要用于定量光谱简单,信息少,主要用于定量 IR光谱复杂,特征性强。主要用于定性鉴别光谱复杂,特征性强。主要用于定性鉴别 及结构分析及结构分析 8 2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的特征主要包括

4、红外光谱的特征主要包括: : 吸收峰的位置(峰位)吸收峰的位置(峰位) 吸收峰的个数(峰数)吸收峰的个数(峰数) 吸收峰的强度(峰强)吸收峰的强度(峰强) 9 一、振动能级与振动频率一、振动能级与振动频率 1、振动能级、振动能级 2 0 2 1 rrkU U为位能为位能; r0为平衡距离为平衡距离, r为某瞬间两原子间距离为某瞬间两原子间距离 10 TUE V hVEV) 2 1 ( 分子在振动时总能量为分子在振动时总能量为EV (T为动能为动能) 据量子理论据量子理论,微观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势能随微观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势能随 振动量数振动量数V变化变化 为振动频率为振动频率 V为振动量子数为振动

5、量子数 11 V=0时时,势能为势能为0,分子的振动能级处于基态分子的振动能级处于基态 V0时,分子的振动能级处于激发态。时,分子的振动能级处于激发态。 双原子分子(非谐振子)的振动位能曲线双原子分子(非谐振子)的振动位能曲线 a-a/谐振子谐振子 b-b/真实分子真实分子 r 原子间距离原子间距离 D解离能解离能 12 分子吸收某一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可以由分子吸收某一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可以由 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其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必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其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必 须等于分子振动能量之差,即须等于分子振动能量之差,即 L h Vhh L E V V L 13 基频峰:若分子吸收某一频率的

6、红外辐射后基频峰:若分子吸收某一频率的红外辐射后,由由 基态(基态(V=0)跃迁至第一激发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V=1)时所产)时所产 生的吸收峰生的吸收峰,为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为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此时此时 L L=) 在常温下,在常温下,V很小很小,当势能变化不大时,两条当势能变化不大时,两条 曲线的重合性较好,可用经典力学的理论与方曲线的重合性较好,可用经典力学的理论与方 法来处理微观物体,如振动频率公式的导出法来处理微观物体,如振动频率公式的导出 14 双原子:双原子: K为键力常数为键力常数 为折合质量为折合质量 B M A M B M A M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 k 1307 15

7、 双原子基团的基本振动频率取决于双原子基团的基本振动频率取决于K和和 16 例:求出例:求出C-C(K=4.6),),C=C(K=9.7)的)的 伸缩振动频率或波数。伸缩振动频率或波数。 折合质量相同时折合质量相同时,振动频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振动频率大小主要取决于K值值 17 二、振动形式与振动自由度二、振动形式与振动自由度 (一)振动形式(一)振动形式 1伸缩振动伸缩振动: 原子沿着化学键方向振动原子沿着化学键方向振动 含含2个或个或2个以上键的基团,个以上键的基团, 都有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都有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 (s或或s)(as或或as) 18 化合物中含有两个相邻相同的官能团,也有化

8、合物中含有两个相邻相同的官能团,也有 对称和反称伸缩振动。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的对称和反称伸缩振动。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的 伸缩振动频率为:伸缩振动频率为:1760cm-1和和 1800cm-1 19 2弯曲振动弯曲振动 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分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分 为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为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面内弯曲() 剪式剪式() 面内摇摆面内摇摆() C H H 1 1465 2 cm CH C H H 1 720 2 cm CH 20 C H H 面外弯曲面外弯曲() 面外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 () 扭曲振动扭曲振动 () C H H 1 1250 2 cm CH 1

9、1300 2 cm CH + + - 21 3、变形振动:、变形振动:AX3 基团或分子的弯曲振动基团或分子的弯曲振动 对称s(CH3) 1380 cm-1 不对称as(CH3) 1460 cm-1 甲基的对称与不对称变形振动甲基的对称与不对称变形振动 22 (二)振动的自由度(二)振动的自由度 ( f ) 双原子分子只有一种振动形式,原子越多,双原子分子只有一种振动形式,原子越多, 基本振动的数目就越多基本振动的数目就越多 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独立振动数独立振动数) 23 分子:分子:N个原子总运动自由度个原子总运动自由度f=3N(平动(平动+转动转动 +振动)振动) 非线

10、性分子:非线性分子: 3个平动,个平动,3个转动个转动 线性分子:线性分子: 3个平动,个平动,2个转动个转动 非线性分子非线性分子 f=3N-3-3 线性分子线性分子 f=3N-3-2 24 例:例:H2O f=33-6=3 O HH O HH O HH 1 3652 cm s OH 1 3756 cm as OH 1 1595 cm OH 25 CO2 f=33-5=4 O C OO C O O C O O C O + 1 1388 cm s OC 1 2349 cm as OC 1 667 cm OC 1 667 cm OC 26 1V L 三、基频峰与泛频峰三、基频峰与泛频峰 1.基频

11、峰基频峰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振动能级的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振动能级的 基态(基态(V0)跃迁至第一激发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V=1)时所)时所 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吸收红外线的频率等于振动频率吸收红外线的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V L 27 基频峰分布略图基频峰分布略图 28 2.泛频峰泛频峰 多为弱峰(跃迁几率小),增加光谱的特征性多为弱峰(跃迁几率小),增加光谱的特征性 20001667cm-1区间的泛频峰,主要由苯区间的泛频峰,主要由苯 环上碳氢键面外弯曲的倍频峰构成环上碳氢键面外弯曲的倍频峰构成 包括倍频峰及组频峰包括倍频峰及组频峰(合频峰合频峰,差频峰

12、差频峰) 29 30 四、特征峰与相关峰四、特征峰与相关峰 1.特征峰特征峰: 凡能证明某官能团的存在又易辨认凡能证明某官能团的存在又易辨认 的吸收峰的吸收峰 正癸烷、正癸腈、正癸烯正癸烷、正癸腈、正癸烯1的红外吸收光谱的红外吸收光谱 31 2相关峰相关峰 :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 依存的特征峰依存的特征峰 通常用一组相关峰来确定一个官能团的存在通常用一组相关峰来确定一个官能团的存在 32 V L 0 五、吸收峰的峰数五、吸收峰的峰数 振动前后偶极矩产生变化,即振动前后偶极矩产生变化,即 CO2分子的分子的s(1388cm-1)为对称伸缩振动,)为对称伸缩振动

13、, 偶极距变化为零,属红外非活性振动,不产生偶极距变化为零,属红外非活性振动,不产生 吸收峰。吸收峰。 辐射能等于振动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即辐射能等于振动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即 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33 2. 吸收峰的峰数吸收峰的峰数 实际观察到的红外吸收峰数目并不等于分子实际观察到的红外吸收峰数目并不等于分子 振动自由度即基本振动数,其主要原因是:振动自由度即基本振动数,其主要原因是: 泛频峰的出现使吸收峰多于基本振动数泛频峰的出现使吸收峰多于基本振动数 红外非活性振动使吸收峰少于基本振动数红外非活性振动使吸收峰少于基本振动数 吸收峰简并使吸收峰减少于基本振动数吸收峰简并使

14、吸收峰减少于基本振动数 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34 六、吸收峰的峰位六、吸收峰的峰位 (一一)内部因素内部因素 (二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吸收峰峰位可由化学键两端的原子质量和化吸收峰峰位可由化学键两端的原子质量和化 学键的键力常数来预测,但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学键的键力常数来预测,但存在多种影响因素 35 (一)内部因素(一)内部因素 诱导效应使氧原子上的电子向双键转移,使诱导效应使氧原子上的电子向双键转移,使 键力常数增大,吸收峰向高频移动键力常数增大,吸收峰向高频移动 1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效应)效应) 36 2.共轭效应(共轭效应(M效应)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效应)电子

15、云密度平均化,使 双键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双键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O R CH2 C c=o 1715cm-1 O CH CH2 C CH c=o 16851665cm-1 O R C NH2 c=o 1650cm-1 37 3.氢键效应氢键效应 :分为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氢分为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氢 键的形成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键的形成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CH3 C CH3 O O O H 2-羟基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甲氧基苯乙酮 OH为为2835 cm-1(酚羟基(酚羟基OH 为为37053200 cm-1) C=O为为1623 cm-1(苯乙酮(苯乙酮 C=O为为170

16、01670cm-1) 38 分子间氢键受浓度的影响较大,可据分子间氢键受浓度的影响较大,可据 此特征来判断是分子间氢键还是分子内氢此特征来判断是分子间氢键还是分子内氢 键键 39 4空间位阻空间位阻 C H 3 C O c=o 1663 cm-1 CH 3 C O CH 3 c=o 1686 cm-1 CH3 C O CH3 CH3 CH3 c=o 1693 cm-1 40 5杂化影响在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杂化影响在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成分 比重增加,键能增加,键长变短,比重增加,键能增加,键长变短,C-H伸缩伸缩 振动频率增加振动频率增加 41 杂化对峰位的影响杂化对峰位的影响 42 CH

17、在在3000cm-1左右,不饱和碳氢的伸缩振动左右,不饱和碳氢的伸缩振动 频率频率CH大于大于3000cm-1;饱和碳氢的伸缩振动;饱和碳氢的伸缩振动 频率频率CH小于小于3000cm-1 碳碳-氢伸缩振动频率是判断饱和氢与不饱和氢氢伸缩振动频率是判断饱和氢与不饱和氢 的重要依据。的重要依据。 43 6.振动偶合效应振动偶合效应当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分子当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分子 中靠的很近或共用一个原子时,其特征吸收中靠的很近或共用一个原子时,其特征吸收 峰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峰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 基团的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基团的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 酸酐、丙二酸、丁二酸及其酯类,羰基

18、分裂酸酐、丙二酸、丁二酸及其酯类,羰基分裂 成双峰成双峰 44 还有一种振动偶合称为费米共振。还有一种振动偶合称为费米共振。 除上述因素外,内部因素尚有分子结构中除上述因素外,内部因素尚有分子结构中 环的大小效应、互变异构等因素的影响。环的大小效应、互变异构等因素的影响。 45 溶剂种类、溶液浓度和测定时的温度不同,所溶剂种类、溶液浓度和测定时的温度不同,所 得的红外光谱不尽相同。此外,色散元件的种类得的红外光谱不尽相同。此外,色散元件的种类 与性能也影响峰的位置。与性能也影响峰的位置。 (二)外部因素(二)外部因素 46 极性基团的伸缩频率,常随溶剂的极极性基团的伸缩频率,常随溶剂的极 性增

19、大而降低。极性越大,形成氢键的能性增大而降低。极性越大,形成氢键的能 力越强,降低越多力越强,降低越多 丙酮的羰基伸缩振动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为丙酮的羰基伸缩振动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为 1727cm-1,在,在CHCl3中,则为中,则为1705cm-1。 47 1. 峰强的表示峰强的表示: 用摩尔吸收系数用摩尔吸收系数表示表示 七、吸收峰的强度七、吸收峰的强度 极强峰(极强峰(vs);强峰(强峰(s);中强峰(中强峰(m);弱弱 峰(峰(w); 很弱峰(很弱峰(vw) 48 2. 跃迁几率跃迁几率: 跃迁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占总分跃迁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占总分 子的百分数子的百分数 跃迁几率越大,吸收峰的

20、强度越大跃迁几率越大,吸收峰的强度越大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对称性对称性越差,偶极矩变化越大越差,偶极矩变化越大 原子原子电负性电负性相差越大,偶极矩变化越大相差越大,偶极矩变化越大 49 如如CO和和CC,CO吸收峰强度远吸收峰强度远 比比CC吸收峰大。吸收峰大。 50 3 典型光谱典型光谱 一、脂肪烃类一、脂肪烃类 二、芳香烃类二、芳香烃类 三、醚、醇、酚类三、醚、醇、酚类 四、羰基化合物四、羰基化合物 五、含氮化合物五、含氮化合物 51 (一)烷烃(一)烷烃 主要特征峰为主要特征峰为: 52 1.碳碳-氢伸缩振动氢伸缩振动 53 2.甲基与亚甲基的弯曲振动甲基与亚甲基的弯曲振动 54 正庚烷

21、及庚烯正庚烷及庚烯-1的红外光谱图的红外光谱图 55 (二)烯烃(二)烯烃 1.=CH 3000cm-1 56 2、C=C 1650cm-1 -C=C-C=C- -C=C-C=O -C=C-Ar 共轭效应增加,共轭效应增加,K减减 少少 波数减少波数减少 57 3=CH 具有高度特征性,可用于确定烯烃化合物具有高度特征性,可用于确定烯烃化合物 的取代模式的取代模式 C=C HH C=C H H 770-665 970-960 58 正庚烷及庚烯正庚烷及庚烯-1的红外光谱图的红外光谱图 59 (三)炔烃(三)炔烃 CC2140-2100cm-1(分子若对称分子若对称,则无该峰则无该峰) CH 3

22、300cm-1附近附近 CH 在在665625 cm-1 60 炔丙醇的红外光谱图 61 二、芳香烃类二、芳香烃类 62 1苯环碳苯环碳-氢伸缩振动氢伸缩振动H 30703030cm-1 2苯环骨架伸缩振动苯环骨架伸缩振动C=C 非共轭苯环非共轭苯环: 1600 cm-1及及1500cm-1 共轭苯环共轭苯环 : 1600 cm-1、1580cm-1,1500cm-1、 1430cm-1出现出现3-4个吸收峰个吸收峰 63 3苯环氢面外弯曲振动苯环氢面外弯曲振动H 邻二甲苯:邻二甲苯: 743 间二甲苯:间二甲苯:767,692(双峰)(双峰) 对二甲苯:对二甲苯:792 cm-1 H峰与取代

23、位置相关,峰很强,是确定苯峰与取代位置相关,峰很强,是确定苯 环上取代位置及鉴定苯环存在的重要特征峰环上取代位置及鉴定苯环存在的重要特征峰 64 4泛频峰其峰位和峰形与取代基的位置、泛频峰其峰位和峰形与取代基的位置、 数目相关,而与取代基的性质关系很小。数目相关,而与取代基的性质关系很小。 泛频峰一般都很弱,有极性取代基时更弱泛频峰一般都很弱,有极性取代基时更弱 65 66 苯环取代类型对红外光谱的影响苯环取代类型对红外光谱的影响 67 三、醚、醇与酚类三、醚、醇与酚类 1醇与酚都有醇与酚都有OH和和C-O峰,酚具有苯环特征峰,酚具有苯环特征 醇醇OH36503610 cm-1(S),酚),酚

24、OH 3650 3590cm-1(S) 在二聚、多聚缔合氢键状态下醇与酚在二聚、多聚缔合氢键状态下醇与酚OH 35503200cm-1,峰钝,峰钝 68 C-O峰较强,在峰较强,在13201050cm-1 ,是该区域,是该区域 最强的峰,易识别最强的峰,易识别 2醇与醚均有醇与醚均有C-O峰。醚不具有峰。醚不具有OH峰,峰, 是与醇的主要区别是与醇的主要区别 69 70 四、羰基化合物四、羰基化合物 羰基峰强度大羰基峰强度大,易辨认易辨认 1醛、酮及酰氯类醛、酮及酰氯类 酮类酮类 C=O:1715cm-1 共轭时波数降低共轭时波数降低 醛类醛类 C=O 1725cm-1 CH(O) 双峰,双峰

25、,2820及及2720cm-1,是由醛基,是由醛基 中碳中碳-氢伸缩振动与其面内弯曲振动(氢伸缩振动与其面内弯曲振动( 1400cm-1)的倍频峰发生费米共振所致,是鉴)的倍频峰发生费米共振所致,是鉴 别醛的主要特征峰。别醛的主要特征峰。 71 酰氯酰氯 C=O 1800 cm-1,比酮、醛大比酮、醛大 二乙酮、丙醛及丙酰氯的红外光谱图二乙酮、丙醛及丙酰氯的红外光谱图 72 2酸、酯及酸酐类酸、酯及酸酐类 羧酸羧酸 OH (36002500cm-1) C=O(17401680 cm-1) 羧酸中羰基峰钝,是较明显的特征羧酸中羰基峰钝,是较明显的特征 C-O峰较强,峰较强,13201200cm-

26、1 73 酯类酯类 :C=O1735cm-1,c-O12801100cm-1 C-O C-O峰出现 峰出现 和和 as COC s COC 74 酸酐:酸酐: 羰基发生振动偶合,羰基发生振动偶合,1700峰一分为二,是鉴别峰一分为二,是鉴别 酸酐的特征峰。酸酐的特征峰。 sC=O 1800-1850cm-1 asC=O 1780-1740cm-1 C-O 1170-1050cm-1 C O O C O C 75 正丙酸、丙酸乙酯及丙酸酐的红外光谱图正丙酸、丙酸乙酯及丙酸酐的红外光谱图 76 五、含氮化合物五、含氮化合物 1.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 特征峰:特征峰: NH3000 NH 1650-

27、1590 NH 伯胺:双峰伯胺:双峰 仲胺:单峰仲胺:单峰 叔胺:无峰叔胺:无峰 R-NH2 R-NH- R-N- 77 正丁胺、正二丁胺及正丁胺、正二丁胺及N-甲基苯胺的红外光谱图甲基苯胺的红外光谱图 78 OH和和NH吸收峰的比较吸收峰的比较 79 酰胺:酰胺: 主要特征峰:主要特征峰: C O NH2 C O NH C O N NH3000 cm-1 C=O1680-1630cm-1 NH 1640-1550cm-1 NH NH 伯胺:双峰伯胺:双峰 仲胺:单峰仲胺:单峰 叔胺:无峰叔胺:无峰 80 苯甲酰胺的红外光谱图苯甲酰胺的红外光谱图 81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NO2 特征峰

28、:特征峰: as NO21590-1510 s NO21390-1330 强度大,易辨认强度大,易辨认 腈基化合物:腈基化合物:-CN CN2200 82 83 4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实验技术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实验技术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第一代第一代 以棱镜分光以棱镜分光 第二代第二代 以光栅分光以光栅分光 第三代第三代 干涉分光干涉分光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 计计(FT-IR) 84 色散型色散型:习惯上称红外分光光度计习惯上称红外分光光度计 干涉型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85 组成:光源组成:光源-样品池样品池-单色器单色器-检测器检测器 (一一

29、)光源:发射高强度连续红外辐射光源:发射高强度连续红外辐射 硅碳棒硅碳棒 Nernst 灯灯 特殊线圈特殊线圈 一、红外分光光度计一、红外分光光度计 (二二)分光系统(分光系统(单色器):单色器):NaCl、KBr等的大等的大 晶体制作棱镜晶体制作棱镜 , 或用光栅。或用光栅。 1.主要部件主要部件 86 (三)检测器:真空热电偶,光检测器(三)检测器:真空热电偶,光检测器 (四)吸收池:分为气体池、液体池(四)吸收池:分为气体池、液体池 固体用固体用KBr混合压片混合压片 (五)记录系统(五)记录系统 87 二、二、 傅立叶(傅立叶(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变换红外光谱仪 光源发出的

30、红外光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光,干涉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光,干涉 光照射样品,得到干涉图。经光照射样品,得到干涉图。经Fourier(傅立叶傅立叶)变换,变换, 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 88 Michelson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89 检测器:热电型硫酸三苷肽单晶(检测器:热电型硫酸三苷肽单晶(TGS)或)或 光电导型汞镉碲(光电导型汞镉碲(MCT)检测器)检测器 特点:分辨率高,扫描快特点:分辨率高,扫描快 90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特点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特点 扫描速度极快扫描速度极快 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灵敏度高灵敏度高 91 三

31、、仪器性能三、仪器性能 1仪器的分辨率仪器的分辨率 2波数准确度与重现性波数准确度与重现性 92 四、样品制备四、样品制备 对样品的要求:对样品的要求: 样品应不含水分样品应不含水分 对羟基峰有干扰,而且会侵蚀对羟基峰有干扰,而且会侵蚀 吸收池的盐窗吸收池的盐窗 样品的纯度一般需大于样品的纯度一般需大于98 93 1、液体样品、液体样品 夹片法:二片夹片法:二片KBr,将样品放置中间,将样品放置中间 样品池:窗口用样品池:窗口用KBr制成制成 94 2、固体样品:压片法、糊剂法、薄膜法、固体样品:压片法、糊剂法、薄膜法 压片法:压片法:KBr(光谱纯)(光谱纯)200mg与与12mg样品,研匀

32、,上样品,研匀,上 机压片机压片 糊剂法:把干燥样品研细后滴入几滴不干扰样品的液体在糊剂法:把干燥样品研细后滴入几滴不干扰样品的液体在 玛瑙乳钵中研磨成糊状,后再测定。玛瑙乳钵中研磨成糊状,后再测定。 薄膜法:先溶解,待溶剂挥发后样品留在窗片上成薄膜。薄膜法:先溶解,待溶剂挥发后样品留在窗片上成薄膜。 3、液体样品:夹片法、涂片法、液体池法、液体样品:夹片法、涂片法、液体池法 夹片法:压制夹片法:压制KBr片片 涂片法:黏度大的液体样品涂在空白片上测定涂片法:黏度大的液体样品涂在空白片上测定 液体池法:将液体样品装入具有岩盐窗片的液体池中测定样液体池法:将液体样品装入具有岩盐窗片的液体池中测定样 品的吸收光谱。品的吸收光谱。 95 5 应用与示例应用与示例 一、定性鉴别一、定性鉴别 1官能团鉴别官能团鉴别 2未知化合物鉴别未知化合物鉴别 (1)与已知物对照)与已知物对照 (2)核对标准光谱)核对标准光谱 96 二、纯度检查二、纯度检查 三、定量分析三、定量分析 97 四、结构分析四、结构分析 1.特征区特征区 40001250cm-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