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1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滁州市城北,道路西起滁定路(现状省道311,桩号约k23+200),东至菱溪路(现状国道104,桩号约k1057+400),全长约6.1公里,红线宽50米,城市主干道。本项目为滁州市道路规划中的骨架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厂房以及部分居住商业用地等。世纪大道为老路改造,现状道路路况差,通过现场踏勘、调查,结合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及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将老路全部

2、进行破除新建。1.1任务依据(1) 安徽省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在工程设计项目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2) 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 道路平纵横测绘资料;(4) 滁州市世纪大道路面弯沉检测报告(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3.04;(5) 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至菱溪路段)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2013.04;(6) 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路面状况调查评定报告;(7) 琅琊新区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图;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3、-2012);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6)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1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

4、012);1.3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3)标准横断面组成:2.5m沥青慢道+1.5m景观绿化带+5.0m非机动车道+2.5m机非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4m中央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2.5m机非分隔带+5.0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景观带+2.5m沥青慢道=50m;(4)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1.5%,沥青慢道采用2.0%;(5)荷载标准:bzz-100。二、建设环境概况 滁州市世纪大道(滁定路-菱溪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滁州市琅琊区,道路沿线地

5、形主要为农田与村庄,道路工程范围内有若干水塘沟渠等现状水系。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滁州市北部郊区,场地地形高差大,孔口标高在14.4332.70米之间(黄海高程系,由设计院提供)。所处地貌类型以波状平原、丘陵坡地为主。2.2气象、水文1、气候滁州市的沿淮地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场地经过地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步、雨量适中、梅雨明显、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同时,由于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常有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交替出现。全市平均气温15上下,全年中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2,

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4-27.9之间。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079-2269小时,平均霜期在144-157天之间。场地自然区划为,2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2、水文场地地表水为附近沟、河、塘所蓄积的水,其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上游河流径流补给。2.3地质构造根据安徽省区域地质,滁州市位于郯庐断裂(郯城庐江断裂)带上张八岭隆起东侧边界上的滁州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系,具体年龄为132116ma,岩浆具有多期喷发的特点。该岩浆活动中132ma的喷发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同期钙碱性岩浆最早出现的时间,代表了该断裂带上岩石圈伸展运动的开始时间。尽管滁州火山岩在构造位置上属于

7、扬子克拉通,但岩浆岩中的古老锆石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勘察区基岩构造单元属扬子克拉通。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洪积粉质粘土等松散沉积层,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砂岩。场地经过区域无活动断裂,区域稳定。2.4沿线工程地质条件2.4.1地层岩性及分布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室内试验,将经过场地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湿;世纪大道老路基表层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厚度为0.30.8m,下部为砂石垫层;老路两侧以杂填土为主,局部路段为耕植土。该层分布广泛,层厚一般在0.207.60m之间,层底标高11.5332.30m。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53mp

8、a。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灰黑、灰褐色,湿,流软塑,含有少量腐殖质,有臭味,局部夹有薄层可塑粉质粘土。该层局部分布,层厚一般在0.6012.60m之间,层顶埋深0.207.60m,层顶标高11.5320.40m。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14mpa。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4.7击。层粉质粘土(q4al+pl)青灰、灰黄、灰褐色,稍湿,可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该层局部分布,层厚一般在0.509.30m之间,层顶埋深0.2019.60m,层顶标高-0.4032.30m。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3.53mpa。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5.4击。层泥质砂岩(k)棕红、紫红色,强风化,组成矿物

9、基本已风化难辨,可见绢云母,结构中密密实、呈泥质砂土状,局部含有较多碎石及中风化碎块。层顶埋深0.5015.00m,层顶高程4.6024.54m,层厚2.102.80m。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42.0击。层泥质砂岩(k)棕红、紫红色,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等砂粒清晰,泥钙质胶结,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经验值为2.0mpa,岩石坚硬程度。层顶埋深2.1018.00m,层顶高程2.2011.64m。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通过对勘察场区各工程地质层岩土参数的统计,并结合野外鉴定和该地区已取得的成熟经验求得各工程地质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及压缩模量建议值(es)见

10、下表: 工程地质层号地层名称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 (kpa)压缩模量建议值es(mpa)填 土压缩性高,不做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淤泥质粉质粘土1003.5粉质粘土2209.8强风化泥质砂岩34015*中风化泥质砂岩800压缩性微小2.4.2地下水条件根据区域资料和本次勘察结果料,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分布于填土及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主要向河流、沟谷等低洼处排泄,其次是人工开采。拟建场地地下水的年水位变幅在0.5m左右。勘探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埋深情况见表:稳定水位情况 数据个数稳定水位埋深最小值(m)稳定水位埋深最大值(m)稳定水位埋深平均值(m)稳定水

11、位标高最小值(m)稳定水位标高最大值(m)稳定水位标高平均值(m)111.102.601.9615.4030.0019.36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周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我单位以往附近场地勘察经验资料分析,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土对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2.4.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拟建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图2-1安徽省地震峰值加速度三、道路工程设计3.1 平面设计世纪大道位于滁州市区北部,呈东西走向,西起滁定路,东至菱溪路,全长约6.1公里。规划为城市主

12、干路,红线宽50米,设计时速50km/h。本次设计世纪大道为老路改造工程,道路中心线根据现状道路轴线拟合而成。道路全线路面板块破损严重,经我院设计人员调查统计并委托相关检测单位检测后,设计采取全线破除新建。沿线桥涵除桩号k5+006.686处老桥破除新建外,其余均采用大桥整修、小桥拼宽处理。根据世纪大道道路等级,尽量减少中央分隔带开口及沿线道口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故在平面设计时,在进入交叉口前约百米处压缩中央分隔带设置调头车道,为单侧车辆提供较好的通达性。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现状世纪大道设有公共交通站台,本次设计时,结合现状公交站台位置及全线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和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布,共布

13、设6对港湾式公交站台,站台在交叉口处与出口车道一体化进行设计。施工时,站台布设的具体位置应报送当地公交部门确认。道路北侧清流河大桥桥东至菱溪路段,在非机动车道边线与人行道间有35kv高压杆线,与建设单位沟通后原则上尽量避免杆线对非机动车流的干扰,调整交叉口拓宽车道与公交站台位置以避让杆线。道路在跨铁路桥、清流河大桥桥头两端,采用路基50米等宽布置,沥青慢道与非机动车道通过桥头50米渐变段与大桥衔接,人行道边线与路基顶面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一方面便于施工时机械施工,一方面,三角区域的绿化防护也有效的保护行人安全。道路轴线具体线形指标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表3-1平面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技

14、术 指 标备 注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0.33最大平曲线半径(m处)1235/1最小平曲线半径(m处)1120/1最大平曲线转角234550最小平曲线转角23719平曲线占路线总长15.72%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及滁州市相关规划指导,现将原设计中4米人行道调整为:1.5米景观绿化带+2.5米沥青慢道=4米绿道进行设计,其中桩号k2+078.164+k3+847.607段,为保留该路段南侧现状杨树林,将非机动车道与绿道线形一并进行调整改线。3.2 纵断面设计3.2.1纵面设计控制因素拟合现状老路路面,以中央分隔带边缘路面顶高程为准,优化道路纵断面线形指标。3.2.2纵断面设计设置原则 纵断面设计参照规划

15、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做好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设计,避免不适当的组合。3.2.3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标高: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以中央分隔带边缘为设计高程(沥青路面顶标高)。道路纵断面以拟合现状水泥路面进行纵断面,同时结合相关规范予以优化。起点搭接滁定路现状高程,终点搭接菱溪路现状高程。表3-2 纵面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规范值技 术 指 标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2.13最大纵坡(处)5.52.5511最小纵坡(处)0.30.3001最

16、大坡长(m)-791.169最小坡长(m)13056.503(拟合现状)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形13503000/1凹形10504500/1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3.8本次设计原则上按设计时速为50km/h标准设计,根据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纵坡技术指标尽可能采用高值。3.3 交叉口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车流、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标志与标线。沿线交叉口均采用施划标线,将行人及行车规范倒流,引导车辆、行人安全通过交叉口。表3-3 相交道路情况桩号被交道路道路等级交叉形式备注k0+0

17、00.000滁定路主干道丁字交叉现状k0+395.189西涧新村支路丁字交叉规划k1+369.633龙庭路次干道十字交叉现状k2+668.625将军山路主干路十字交叉规划k3+280.190宝山路主干路丁字交叉现状k3+885.538银山路次干路丁字交叉现状k4+309.521金山路主干路丁字交叉现状k5+070.316萃华园支路丁字交叉规划k6+105.279菱溪路主干路十字交叉现状该路全线分别与滁定路、西涧新村、龙庭路、将军山路、宝山路、银山路、金山路、萃华园、菱溪路9条道路相交。根据路网规划、现状条件及交通量预测,全线各交口均考虑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全线各交口均进行标线渠化,并对主要交

18、口进行扩大设计:1、滁定路、龙庭路、将军山路、菱溪路交口:通过压缩中央分隔带2.0米并压缩进口车道宽度增设一个左转车道,并在距交叉口停止线约40米处左转车道上设置开口供车辆调头,以减少调头车辆进入交叉口对交叉口内车辆通行的干扰;通过拓宽红线3.5米将港湾式公交站台与出口车道一体化设计,形成4进4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需要。2、西涧新村交口:根据建设单位意见,西涧新村交口调整为右进右出。萃华园交口:支路t型交口,设置行人过街,并通过信号灯控制。3、银山路交口: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和路网规划,交叉口内设置导流岛引导车辆右进右出。4、宝山路、金山路交口:t型交口,通过设置导流岛以压缩交叉口面积,减

19、少车辆通行时间,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导流岛内做硬化铺装,为慢行交通提供安全保障。3.4 横断面设计世纪大道现状道路宽度约为32米,现状道路断面形式为:中央分隔带5m+车行道宽11.5m2+ 2m绿化带2=32m。根据前期汇报及建设单位要求,并参考世纪大道东段(菱溪路至上海路)改造工程施工图,世纪大道设计红线宽为50米,其设计断面形式为:2.5m沥青慢道+1.5m景观绿化带+5.0m非机动车道+2.5m机非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4m中央分隔带+0.25m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2.0m机非分隔带+5.0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景观带

20、+2.5m沥青慢道=50m;3.5 路基设计3.5.1 道路路基设计路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u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u 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40mpa。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u 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u 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设计。3.5.2路基清表拟建场地位于滁州市北部郊区,场地地形高差大,孔口标高在14.4332.70米之间(黄海高程系,由设计院提供)。所处地貌类型以波状平原、丘陵坡地为主。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湿;世纪大道老路基表层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厚度为0.30.8m,下部为砂石垫

21、层;老路两侧以杂填土为主,局部路段为耕植土。该层分布广泛,层厚一般在0.207.60m之间,层底标高11.5332.30m。路基填筑前清除处理。在道路施工前应对老路路面破除,老路两侧新建宽放坡清表。3.5.3填塘处理填塘处理:筑坝,抽干积水,将淤泥全部清除并挖至硬质原状土,在回填土与天然土交接处,应修筑1:2台阶型边坡,每台阶高可取50厘米,宽100厘米;回填0.5m乱石(乱石为天然或从石矿里刚开采出来,未经加工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料),乱石以上采用0.2m碎石找平,压实后回填素土分层碾压,素土采用砂性土、粘土或粉质粘土,土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不得含有膨胀土,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超过

22、10厘米。k0+131.254-k0+306.608(左侧)、k0+426.934-k0+435.742(右侧)、k5+917.586-k5+984.560(左侧):全塘处理,抽干积水后清淤, 回填0.5m乱石,乱石以上采用0.2m碎石找平,压实后回填素土分层碾压。k1+575.649-k1+646.520(左侧),k2+296.000-k2+324.500(右侧),k3+561.187-k3+625.045(右侧),k3+636.659-k3+783.018(右侧):全塘处理,抽干积水后,在软基处理软土时一并挖除,工程量已计入相应软基处理工程量中。3.5.4新老路搭接新老路基搭接处应对老路路

23、基边缘1米清坡30cm后,拼接台阶以老路路面边缘向内1.0m处开挖,台阶面均内倾4坡度;台阶面铺设2米宽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伸入两侧各1米,以起到对老路路基的衔接。3.5.5一般路基处理一般路基处理段,对老路路面破除新建;道路范围内路床回填土应掺灰改善:机动车道一般路段路床上部40cm8%石灰土,路床下部40cm6%石灰土;非机动车道与沥青慢道路床上部40cm采用6%石灰土改善。低填浅挖时,应反挖路床进行处理。结合地质勘察资料,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不良时,将机动车道路床处理调整为40cm8%石灰土+20cm6%石灰土+45cm3%石灰土+25cm素土+10cm碎石+40cm片石。石灰土采用

24、厂拌。石灰剂量按消石灰占干土的百分率计,石灰采用级及以上消石灰。路基施工必须结合天气做好施工计划组织,路堤基底严格执行翻干晾晒,做好临时排水以保证路基压实质量。3.5.6高填方路基填筑监控要求道路在跨铁路桥、清流河大桥桥头两端填方较高,施工时,应每隔20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在两侧人行道处设置两个沉降观测点,在两侧边坡坡脚处设置两个水平位移观测点。填筑高度2米时,暂停施工,设1-2个月观测期,取得当前填方高度条件下,位移变化至稳定的变化曲线(沉降-时间曲线,水平位移-时间曲线);以后每填筑一层土观测一次,直至道路基层顶面,取得沉降-填方高度曲线,水平位移-填方高度曲线,根据位移发展情况适

25、时调整填筑速率。填筑速率控制标准:路堤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10-15mm,边桩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5mm;填筑至道路基层顶面标高,暂停施工,设2-3个月观测期,根据位移-时间曲线稳定情况确定道路面层填筑时间,要求连续两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5mm,方可开始道路面层填筑。3.5.6软土路基处理软土路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u 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基基础及路堤填土高度等设计资料。u 路堤在施工期间和竣工后使用期应该是稳定的,不能因为填筑荷载或施工机械和交通荷载的作用而引起破坏。u 为避免沉降给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造成变形破坏,应首先考虑提前填筑路堤,在其充分沉降后再修筑构造物的方案。

26、u 在没有2米厚硬壳层的软土地基上,不宜直接修筑填土高度小于22.5米的低路堤。为保证路堤稳定或控制工后剩余沉降,均需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外业现场补测情况,本工程路线沿线有埋藏与层填土下的层淤泥,该层局部分布。由于软土厚度不同,根据地质剖面图及现状地面高程确定本项目处理方法:1、软土较浅段采用换土垫层处理,详见换土垫层处理软土路基工程数量表。注:道路左幅新建非机动车道与绿道宽度内(桩号k5+920至k6+033.455段)及世纪大道与菱溪路交叉口内,由于杂填土埋深约为26米,设计中对该段清表1米后,下挖2米换填,换填宽度以绿道外侧控制,换填填料采用4%石灰土。换填填料压实度按

27、照路基填料标准控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排水。同时对桩号k5+920至k6+033.455段左幅满铺一层土工格栅,宽度以人行道外侧边缘控制。2、软土较深段采用复合地基处理,详见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工程数量表。注:粉喷桩采用桩径0.5米,桥头软基段桩间距1.2米,一般软基处理段桩间距1.4米。3.5.7边坡道路两侧边坡采用自由放坡,填方边坡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其中跨铁路桥、清流河大桥桥头两端50米渐变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工程量已计入桥梁锥坡工程量中。3.5.8路基顶部压实要求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186.32(0.01mm)。3.6 老路路面状况调查与检测3.6.1老路现

28、状描述 根据现场调查,原有的老路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为0.240.27米。老路右幅路面损毁严重,左幅路面亦有损害。经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调查,道路右幅以满载重型车辆居多,左幅以空车回程为主。世纪大道两侧现有国家水泥预制产品厂产品堆区、石料厂、混凝土搅拌站等工厂企业。3.6.2路面弯沉检测我院委托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现状老路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及评定,以下为检测报告中有关检测结果的说明:(一)通过对全线混凝土路面的路况调查,统计出以下段落需进行更换混凝土面板处理:1、左幅a2车道b50-b60、c95-c100、d1-d5、e24-e26、i87-i90、j87-90;左幅a3车道d1-d5、

29、e24-e26、i87-i90、j87-90。2、右幅a1车道b40-b44、b47-b100、c1-c22、c26-c33、c36-c42、c46-c100、d1-d9、d12-d44、d48-d100、e1-e77、f37-f43、f55-f57、f63-f94、g30、g38、g67、h2-h3、h12-h95、i21-i43、i46-i62、i65-i100、j1-j77、j85-j100;3、右幅a2车道b36-b37、b40-b43、b46-b93、b99-b100、c1-c3、c8-c22、c33-c40、c46-c60、c67-c100、d1、d25-d27、d41-d47、d

30、50-d55、d58-d78、d81-d85、e3-e6、e19-e50、f6-f8、f11-f12、f57-f58、f63-f70、f76-f84、f90-f94、g25-g30、g34-g38、g45-g58、h34-h44、h56-h60、i62-i70、j2-j5、j9-j13、j21-j24、j53-j55;4、右幅a3车道b55-b72、b75-b77、b85-b100、c6-c7、c10-c22、c65-c67、c73-c89、c91-c94、c97-c100、d1-d3、d51-d54、d57-d63、d73-d75、d87、e8-e10、e30-e45、g21-g23、g37

31、-g38、h21-h23、h36-h38。共计1064块。(二) 弯沉检测结果统计车道幅位主点弯沉(10-2mm)脱空情况汇总(点)接缝传荷能力汇总(点)平均值标准差20脱空需压浆20无脱空80优良60-80中40-60次40差1车道左幅11.54.755883697241002车道左幅12.83.7568539054003车道左幅12.32.6092790126001车道右幅14.44.13632032234002车道右幅14.74.29556764616003车道右幅12.92.708398142500左幅汇总12.21112663250327100右幅汇总14.0131172617827

32、500全幅汇总13.12424389428534600脱空板共计242块。结论:根据检测单位对全线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的检测结果,现对脱空板进行换板处理,故共计换板1064+242=1306块,占总板块(4389+1064=5453块)约为24%。3.6.3路面状况评定断板率(dbl):右幅dbl评定左幅dbl评定a1-b1000.610差a1-b1000.505差c1-d1001.055差c1-d1000.319差e1-f1000.822差e1-f1000.047良g1-h1000.595差g1-h1000.065中i1-j1900.632差i1-j1900.212差路面状况指数(pci):右

33、幅pci评定左幅pci评定a1-b10064.35中a1-b10066.98中c1-d10049.33次c1-d10071.14良e1-f10059.03中e1-f10076.19良g1-h10067.24中g1-h10076.09良i1-j19065.59中i1-j19075.08良结论:根据路面状况评定可以看出,本次设计路段路面状况较差。本次按全线破除老路路面结构层,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设计。3.7 路面结构设计3.7.1设计原则路面设计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面综合设计,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有利养护的原则,使设计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优点。

34、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采用不同的结构厚度,适用不同交通量的要求,做到技术经济综合最优。3.7.2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路面设计荷载为标准轴载bzz-100,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根据当地材料供应情况,分别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路基顶部回弹模量不小于40mpa,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结构材料设计参数见表3-4。表3-4 设计材料参数表材料名称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2015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40020001.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001800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12000.8水泥稳定碎石150015000.5水泥稳定碎石1500

35、15000.5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130013000.4石灰土(剂量10%)5005000.23.7.3 路面结构层1、累计轴数ne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t=15年推算设计年限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为:ne=19.381062、计算设计弯沉ld600ne-0.2acasab=20.926(0.01mm)本项目路面结构层如下: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u 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玄武岩混凝土ac-13cu 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u 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u 18cm水泥稳定碎石u 18cm水泥稳定碎石 u 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u 4cm

36、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u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u 20cm水泥稳定碎石u 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u 20cm石灰土(剂量10%)沥青慢道结构形式:u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u 20cm水泥稳定碎石u 20cm级配碎石3.7.4路面结构压实度标准及验收弯沉值路面结构压实度标准及验收弯沉值见表3-5。3-5 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标准及验收弯沉值机动车道压实度标准()竣工验收弯沉值(0.01mm)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玄武岩混凝土)9616.8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9618.0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619.9水泥稳定碎石9822.8水泥稳定碎

37、石9739.2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9793.5非机动车道压实度标准()竣工验收弯沉值(0.01m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9320.6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9322.4水泥稳定碎石9325.4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9328.720cm石灰土(剂量10%)931403.7.5刚柔搭接在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接时,设置3米过渡段,过渡段路面采用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其下面铺设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与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拉杆。3.8 附属工程设计3.8.1侧、缘石立缘石规格为:中央分隔带5025100(50/75),外露33cm, 机非分隔带3015100(50/7

38、5),外露15cm。平缘石规格为:2510100(50/75),设置在人行道的外侧。路缘石全部采用花岗岩预制,无裂缝、风化等现象。保水极限抗压强度应大于100mpa。磨耗率:洛杉矶法小于30%;狄法尔法小于5%。3.8.2面包砖面包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r4.0,防滑等级为r3,防滑性能指标bpn65。3.9路面材料组成设计3.9.1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滑性能,要求横向力系数(sfc)不小于54、摆值fb(bpn)不小于45、构造深度(tc)不小于0.55mm。3.9.2 材料要求(1)沥青表3-8 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h-70a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

39、,100g ,5s) (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软化点(r&b)() 不小于4660动力粘度 (pas) 不小于180延度10,5cm/min (cm) 不小于20延度15,5cm/min (cm) 不小于100含蜡量(蒸馏法) (%) 不大于2.2闪点() 不小于260溶解度 (%) 不小于99.5tfot后质量变化(%) 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 (%) 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 (cm) 不小于6密度(15,g/cm3) 不小于实测记录shrp性能等级pg64-22(2)粗集料机动车道的上面层采用玄武岩集料,其余各沥青面层均采用石灰岩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洁净

40、、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近立方体颗粒),厂家应有专门的除尘设备,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的含量,集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禁止使用颚式破碎机。上面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并应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将集料加工成最后的产品,反对鄂式机反复破碎,以防集料产生内伤,影响路面质量。粗集料应具有良好较正方的颗粒形状。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9。表3-9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混合料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水洗法0.075mm软石含量磨光值(psv)与沥青粘

41、附性表面层 2628%2.62.01215%1%3%425级其他层2830%2.53.01218%1%5%424级注:上面层粗集料还应满足高温压碎值不大于24%;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120mpa。(3)细集料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砾可用河沙,通常采用粗、中砂,其规格、质量应符合表3-10、3-11,不能采用石屑,严禁采用山场下脚料。表3-10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坚固性(0.3mm)砂当量亚甲蓝值棱角性2.512%60%25g/kg30s注: 砂当量适用于0-4.75mm粒径; 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粒径。亚甲蓝值试验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

42、验规程jtg e42-2005中所列方法进行。表3-11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规格水洗法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细砂1009010085100751006084154501005中砂10090100759050903060830010015粗砂10090100659535651530520010015(4)矿粉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洁净、干燥,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禁止使用回收矿粉。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3-12。表3-12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观相对密度2.5含水量

43、(%)1粒度范围0.6mm(%)100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5)抗剥落剂当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消石灰或其他化学抗剥落剂来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抗剥落剂的剂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当采用化学抗剥落剂时,须谨慎选择。3.9.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1)面层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原则上依据表3-13,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路面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工程级配范围。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各层应连续施工并连结成为一个整体。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

4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见表3-14,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表3-13 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表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31.526.519.016.013.29.54.75ac-13c1009010068853868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ac-25c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沥青用量(%)2.361.180.60.30.150.075ac-13c245015381028720515484.56.5ac-20c164412338245174

45、13374.06.0ac-25c16441233824517413374.06.0表3-1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表试验项目击实次数(次)ms(kn)vma(%)vv(%)vfa(%)fl(mm)设计空隙率4%5%ac-13双面各75次8.013.514.535557024ac-20双面各75次8.0131435557024ac-25双面各75次8.0121335557024对于沥青混合料必须在配合比的基础上,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并符合表3-15的技术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调整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提高沥

46、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见表3-16。 3-15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混合料类型动稳定度(次/mm)普通沥青混合料1000改性沥青混合料28003-16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混合料类型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普通沥青混合料7580改性沥青混合料8085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技术指标见表3-17。表3-17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混合料类型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000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500经试验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

47、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压实度96%。(2)粘层、透层、封层1)粘层粘层油用于沥青面层之间,以及与沥青混凝土接触的路缘石侧面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桥面。粘层的沥青材料宜采用快裂乳化沥青(pc-3),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面层沥青混合料相同,用量为0.30.6l/m2。其技术指标应满足

48、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粘层油的要求。浇洒粘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喷洒沥青的喷嘴不能保证均匀喷洒时应予更换,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进行人工涂刷,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当路面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当气温低于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过,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层当使用乳化沥青作粘层时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铺筑。用作粘层的乳化沥青,其余技术指标见下表3-18。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透层根据公路沥青路

49、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慢裂乳化沥青(pc-2)。透层油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控制在0.71.5l/m2的范围内(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见表3-18。喷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遮挡防护,以防污染。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气温低于10,不宜浇洒透层油。应按确定的用量一次性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喷洒透层油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铺筑下封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

50、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表3-18 透层乳化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试 验 项 目透层(pc-2)破乳速度试验慢裂粒子电荷阳离子(+)筛上剩余量(%) 0.1粘度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恩格拉度e2516蒸发残留物性质残留分含量(%) 50针入度(25,100g,5s) (0.1mm)50300残留延度15(cm) 40贮存稳定性5d (%) 51d (%) 1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不小于2/3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为保护透油不被运输车破坏,可即撒布用量为23m3/1000m2的石屑。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撒布石屑后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通行车辆应控制车速(小于5km/h),不得刹车和调头。铺筑沥青下封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油剥落,应予修补;有多余的浮动石屑,应予扫除。透层油洒布后应尽早铺筑下封层。3)封层为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保护基层不被施工车辆破坏,在洒透层油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厚度为1cm,每1000m2的矿料(s12)79m3。沥青用量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