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_彭立敏_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_第1页
隧道工程_彭立敏_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_第2页
隧道工程_彭立敏_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_第3页
隧道工程_彭立敏_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_第4页
隧道工程_彭立敏_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通过多种方案的比选,确定隧道的平面、纵断面线形; 隧道勘测的基本内容 1.隧道工程调查 调查隧道穿越地段的地质、地貌、环境生态等自然条 件,它们与隧道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2.隧道线路确定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地形资料 2.地质资料 地形图 1/500001/25000 主要用于线路规划 1/50001/1000 主要用于隧道方案的比选 重要的长大隧道也可以考虑采用航空照片或卫星照片 地质图和说明书。1/2000001/50000比例尺的地

2、质图 长大隧道还应参考航空照片以及遥感资料 3.工程资料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4.气象资料 1.1 隧道工程勘察 以往的施工记录和工程报告总结 气温、气压、降水、水温、地温等 从气象台站和各种资料期刊、汇编、年鉴等处获得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5.用地及环境资料 6.灾害资料 用地:工程用地和施工用地 调查既有建筑:居民住宅、通讯设施、 排水设施、交通设施等 环境资料:自然环境,文物古迹、 自然保护区、居民环境等, 隧道所在地区历史上的暴雨、台风、地震、滑坡等发生 的规模、频度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工程地质特征 (2

3、)水文地质特征 (3)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现象 (4)地震烈度 (5)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 1. 调查内容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2. 调查步骤 (1) 地形地质的初步调查 (2) 地质详查 3. 调查手段 (1) 传统手段:钻探法 (2) 物探:电阻与弹性波法 (3) 其他技术:遥感 (3) 设计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进一步调查的建议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4. 地下水调查 5. 应提供的资料 (1) 概述 地下水对隧道施工与运营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危害 (2) 地形地质说明 (4) 相关图纸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4、隧道工程勘察 6. 应交付的相关图纸 线路地形图 (比例1/20001/5000); 洞口附近地形图(比例1/500),沿线路中线每侧各 100米的范围进行; 地质平面图; 地质纵断面图(比例1/5001/2000); 洞口附近地质纵断面图(比例1/200)以及洞口附近地 质横断面图若干。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 自然环境调查 2. 地物调查 3. 生活环境调查 动、植物的生态状况:种类、密度、分布、季节性变化 地表水、地下水状况 土地利用状况:用途、面积范围等 文物古迹、风景区等 已有构建物:通讯设施、民房、地下管网等 废气、噪声、振动、地面下沉等,对居住环

5、境、自然资源和已 有地物的影响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降雨: 年、月平均、日最大、小时最大降雨量 降雪: 最大降雪日、最大积雪量、积雪期、 最大日降雪量、雪密度、雪温 气温、地温: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最低气温、日温差; 冻结期、冻结深度、多年冻土深度、水温 风向、风速:频率分布(年间、月间、日间) 雾:发生日数(频度、滞留时间及其能见度) 洪水:洪水量、水位、时期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在山区修建铁路或高等级公路时,隧道的比重往 往是很大的,因此,选择合理的隧道位置不仅是选线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关系着施工难易、工期长短、 造价大小、运营安全和运输效率。

6、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隧道位置选择的重要性 主导因素: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因为它往往控制 着线路方案的取舍和隧道位置的选择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2.选择隧道位置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1)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国防、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新龙门隧道 (2)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 地形条件也是选定隧道位置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比较来确定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在隧道位置选择时,首先应 查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不同地形特点 结合:

7、线路技术标准 通车期限 工程造价 施工及运营条件 节省土地等因素 越岭隧道地段,一般山峦起伏,地形陡峻,工程地质和水 文地质条件均较复杂,交通运输条件也比较困难,施工及弃碴 场地狭窄,隧道施工往往控制全线或部分地段的工期。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1.越岭隧道的概念 通过山区的交通干线往往要翻越分水岭,从一个水系进入 另一个水系,这段线路称之为越岭线,线路为穿越分水岭而修 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越岭隧道。用于缩短线路,克服高程障碍。 垭口的概念:当线路必须跨 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上 高程较低处,即称垭口垭口。 第 1 章 隧道工程

8、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平面位置与立面位置的选择 (1)平面位置的选择 选择垭口 垭口两侧沟谷引线工程大小、展线难易情况、线路顺直 与否,也是方案综合比选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1) 考虑重点 垭口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好坏和隧道的长短。因为二 者关系到施工的难易、工期的长短和运营的安全等问题。 然后进行可能通过的垭口、沟谷的比选。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

9、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2) 选择垭口的方法 利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如军用地图)、航空照片、卫星 照片等; 根据线路的航空线方向和克服越岭高程的不同要求进 行大面积选线,录求可供越岭的几个垭口位置;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成昆线从大渡河水系的牛日河进入安宁河水系的孙水河,需穿越小凉 山分水岭,该岭与两侧高差约900余米,线路需克服越岭的巨大高差,越岭 地段计有沙木拉打、瓦吉木、小相岭、阳糯雪山四个垭口。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例如:成昆线沙木拉打隧道的比选 线路方案隧道长(km)高程(m)线路长(km

10、) 沙木拉打6.421882243141.5 瓦 吉 木14.519502077109.3 小 相 岭19.517821815109.3 阳糯雪山25.81760180083.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隧道位置高,隧道长度短,施工工期短,但两端展线长, 线路拔起高度大,通过能力小,运营条件差; 隧道位置低,则与前者相反,但施工难度增加。 宜采用低位置方案,但必须进行多种因素综合比选。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2)立面位置的选择选择高程 越岭隧道立面位置的选择是指隧道越

11、岭标高的选择。 垭口不同,越岭标高,就会出现不同长度的隧道方案。 凉风垭方案(采用方案):在雷神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压低越岭位 置的较好方案。越岭隧道长4270米,拔起高度小、展线短、线路较顺直。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2 越岭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2)立面位置的选择选择高程 例如:川黔线上的凉风垭隧道即为较为典型的例子。为穿越娄山山脉 分水岭的越岭隧道,根据地形特点,选择了三个主要方案进行比较: 马鞍山方案:越岭隧道长2810米,位置较高,线路需克服较大高差。 雷神坡方案:越岭隧道长3490米,位置较马鞍山方案较低,线路状况 大

12、为改善,但该处为一大断层,地质条件不利;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山区铁路(或公路)除越岭地段以外,线路大多 是沿河傍山而行,在地势陡峻的峡谷地段,常需修建 的隧道即为傍山隧道傍山隧道,也有称之为河谷线隧道。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1.傍山隧道的概念 (4)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冲刷力强,对山坡稳定和隧道安全威胁较大。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2.傍山隧道的特点 (1)依山傍水修建时,施工中容易破坏山体平衡,造成各种病害; (

13、2)因是在山体表层范围内修建隧道,常常遇到崩塌、滑坡、错落、松 散堆积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3)一般埋深较浅,属浅埋隧道和短隧道群,洞身覆盖薄、易产生不对 称的偏压情况; 傍山隧道在浅埋地段,要注意洞 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 避免冲刷偏压、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 侧靠,一般要求隧道外侧最小覆盖厚 度应不小于表1-2中(p.17)的数值。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3.傍山隧道的位置选择要点 (1)保证最小覆盖层厚 河岸存在中冲刷现象或河道窄、 水流急,冲刷力强的地段,要考虑河 岸受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

14、定的影响, 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一些,有可 能时,最好设在稳定的岩层中。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3.傍山隧道的位置选择要点 (2)尽量内靠 傍山隧道位置应考虑施工 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 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年可能坍塌和便道施工对洞身稳定的 影响。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3.傍山隧道的位置选择要点 (3)注意周围既有建筑对隧道稳定的影响 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 道方案进行比较。如山嘴地段地形陡峻、 地质复杂,河岸冲刷严重,以路堑或短 隧道通过难

15、以长期保证运营安全时,应 尽可能用“裁弯取直”,以较长隧道方 案通过。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3 傍山(河谷)隧道位置的选择 3.傍山隧道的位置选择要点 (4)尽可能“裁弯取直”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主要是指: 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 层、地下水发育等地质现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不论是河谷线还是越岭线。在具体 选定隧道位置时都必须详细研究地质条件的影响,力求使隧 道在较好的地质条件

16、下通过,尽量减少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 是极力重要的。 (2)层状倾斜岩层沿某个软弱面滑动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1.滑坡地区 (1)山体可能沿某软弱面滑动 悬崖陡壁地区,日久风化、产生张开节理和裂隙,不 要把隧道置于地表不厚的傍山位置。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2.崩塌地区 岩石经风化作用,分解和剥离 成为大小不一的块体,从山坡上方 滚下,或冲刷夹持而堆积在山坡坡 脚处,形成松散堆积体。隧道通过 这类地区,开挖时极易发生坍方, 给施工带来困难。这时宜把隧道位

17、置放在岩堆以下的稳定岩体之中。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3.岩堆地区 应避免把隧道放在冲积扇范围以内,以免堵塞隧道 洞口,或建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2 隧道位置选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4.泥石流 (1)地下水 不宜从多水地区通过(隧道内建桥); (2)高地温 1.2.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1.2 隧道位置选择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5.溶洞地区 尽量避免或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6.瓦斯地区 隧道在通过煤层时会遇到甲烷(CH4)、二氧化碳(CO2)

18、等 有害气体,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最好避开,不得已时作好 通风。 7.其他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1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是隧道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洞口位置选择好坏, 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安全。 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 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综合考虑。 要避免单纯经济观点(所谓“等价点”)来选定隧道洞 口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1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等价点的概念:每米路堑的造价是随着路堑的挖深增大 而显著增大的,当

19、路堑挖深达到某一程度时,其每米造价就 会与每米隧道的造价相等,甚至超过。因此认为在二者造价 相等的点就是路堑转入隧道最经济合理的地方。 1.洞口应尽可能设在山体稳 定、地质较好处,不应设在排水 困难的沟谷低洼中心。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总的原则:早进洞、晚出洞早进洞、晚出洞 目的:确保施工、运营的安全 理由: (1)沟谷地势狭窄,不利施工; (2)不利防洪、排水; (3)洼地一般地质条件较差。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无法 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但 围岩类别应不小于级。且 斜交角度一般不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20、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理由:不使山体受扰动太甚,不使新开出的暴露面太大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隧道洞口的路肩设计标高,应高于洪水设计标高 、级铁路、高速公路为100年一遇 级与其他公路为50年一遇 设计标高=水位+0.5(壅水+波浪) 4.边坡、仰坡不宜开挖过高,以保证洞口安全 表1-3(p.22)列出了隧道设计规范允许的各级围岩洞 口最大开挖高度与边仰坡坡率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

21、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5.当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可贴壁进洞 当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岩壁稳定 且落石或坍塌不可能时,一般不宜刷动 原坡面,破坏地表植被,暴露风化破碎 岩层,使洞口处于不利地位。 若洞顶危岩活石难以清除,或支 护上有落石掉块危机行车安全时,应延 伸洞口接长明洞至能坍落影响范围以外 35m。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5.当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可贴壁进洞 6.当洞口地形平缓时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由于选定洞口位置有较大的 伸缩范围此时,此时应结合洞外 填方路堑施工难易、路堑排水支 农要求、弃碴场地、施工力量及 机械设备等情况全面考虑。 7.注重环境保护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隧道长度(起迄点)的计算 铁路:洞门外表面与内轨顶面的交点 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