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_第1页
学前教育-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_第2页
学前教育-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_第3页
学前教育-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_第4页
学前教育-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3岁是幼儿走出家庭走进幼儿园的年龄,他们离开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没有亲人陪伴,面对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们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的生活是否顺畅的走下去,以及对幼儿园适应的程度,都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个别幼儿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入园焦虑持续的时间比较久,这不利于幼儿在园的活动和学习。研究通过选择一名刚刚进入幼儿园,焦虑现象典型突出的幼儿为个案,利用游戏法,通过制定并实施游戏干预,有针对性地缓解入园焦虑,从而探究游戏法对缓解幼儿焦虑的作用。关键词:游戏法;入园焦虑;个案研究Abstract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t

2、hing in th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entering small classes. Every September,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around the age of three enter kindergartens. They leave everything they are familiar with, without their loved ones, and in the face of new circumstances and strangers, they need to establish new

3、 relationships. For young children, whether the life in the kindergarten goes smoothly and how well they adapt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ir future lives. Through observation, we found that some young children cannot adapt to kindergarten as soon as possible, so this study is to solve the anxiety

4、 of young children entering the kindergarten.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gameplay on relieving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by selecting two young children who have just entered kindergarten and have obvious anxiety as cases.Key words:game method;admission anxiety;case studyII目 录引 言1一、 相关概念界定1(

5、一)游戏法1(二)幼儿入园焦虑1(三)个案研究1二、 研究设计2(一)研究目的2(二)研究内容2(三)研究方法21.访谈法22.观察法2(四)研究对象2(五)研究步骤3三、 对个案的相关研究3(一)个案幼儿的具体表现31.过度依恋某一位老师32.过度依恋某个玩具33.总是抽泣和自言自语44.午睡困难4(二)个案幼儿焦虑的原因分析51.儿童身心发展层面52.家庭与生长环境5(三)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61.第一阶段触觉游戏“早上好”62.第二阶段角色游戏“妈妈一定会回来”73.第三阶段大胆展示,愿意上幼儿园9四、 结论10(一)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建议10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02. 参与

6、幼儿的游戏10(二)不足与展望10致 谢12参 考 文 献12附 录13幼儿家长、教师访谈提纲13III引 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适应于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注意幼儿入园的情绪状态与适应情况”1。入园代表幼儿长时间的不能与父母相伴,他们并不都能很快适应这样的变化,有的就会开始出现焦虑。但这是幼儿必须经历的,有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而且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孩子们的配合,如果孩子们处在焦虑状态或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学目标将很难达成。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法促使幼儿改善焦虑状态,提高适应能力。教师应该多关注幼儿的行为,总结出幼儿的性格,设置更加个性化的游戏缓

7、解幼儿焦虑。一、 相关概念界定(一)游戏法游戏法是一种组织幼儿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顾明远认为:游戏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运用做游戏的方式,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规定目标的一种练习方法2。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法则是借助游戏,在游戏氛围内,通过个别或者集体的游戏过程,充分发挥幼儿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方式方法。(二)幼儿入园焦虑幼儿入园焦虑也称幼儿入园焦虑情绪,属于幼儿情绪的反面情绪,是一种消极的,甚至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而针对于幼儿进入幼儿园产生的焦虑,大多数属于分离性焦虑。来到幼儿园之后,幼儿所熟悉依赖的爸爸妈妈不在

8、他们的身边,周围再也不是熟悉的家,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不熟悉的同学,以及陌生的幼儿园。幼儿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多数可能出现容易哭泣、依恋老师、乱扔东西、不愿意说话、不愿意融入集体、不愿意参加活动等行为。(三)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体具体而深入研究的一种方法,是以单一而典型的对象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考察来了解被研究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其健康发展3。二、 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有着焦虑情绪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主要解决:第一,如何利用游戏法解决个案情绪焦虑的问题;第二,寻找更合适的游戏法来解决个案情绪焦虑,改善情绪状态,

9、促进其身心发展。(二)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情绪焦虑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早上上学、课堂状态、活动状态、午觉期间等表现入手,找出个案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并从个案自身身心发展和家庭与生长环境方面对幼儿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教学环境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游戏法对个案幼儿情绪焦虑进行干预。(三)研究方法1.访谈法对个案班级教师及家长进行有目的的访谈,采访幼儿在家和在园期间的行为表现,并与当今社会现状紧密结合,分析个案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和具体原因。最后在干预之后,观察幼儿的入园焦虑是否有改善,验证其干预结果,确定游戏法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干预作用。2.观察法通过对个案三周活动表现进

10、行观察,及时记录补充。根据观察内容整理分析观察结果来总结出典型的幼儿焦虑行为和推断造成个案入园焦虑的原因,最后根据结果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法来干预幼儿入园焦虑。(四)研究对象嘉嘉由于特殊原因,是在十月一假期结束之后才入园的。此时距离开学已有一个月,班上幼儿的情绪状态基本已稳定下来。嘉嘉在入园前的几次看园中,我曾作为任课教师陪同玩耍过几次,当时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十分活泼聪明但同时又有点害羞的小姑娘。她可以和我笑着跑着说“这是胡萝卜呀”“这是小蘑菇呀”又在我想抱抱她和她交流时躲进妈妈的怀里;很想进班级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具,又一定要妈妈陪着在身边,甚至借着喝水躲过与小朋友们的交流。入园后与入园前

11、截然不同的反应以及入园后过长的焦虑表现,我决定将她定为我的观察研究对象。(五)研究步骤在幼儿入园后的第一到第三周对每个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所有幼儿入园三周后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焦虑原因;在个案幼儿入园第四到第七周(2019.10.28-11.22)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案,记录干预影响及幼儿变化,一步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第八周(2019.11.25-11.29)总结游戏法的干预结果,分析个案幼儿的入园焦虑是否减轻,情绪状态是否改善,得出最后结论。三、 对个案的相关研究(一)个案幼儿的具体表现我通过对个案幼儿嘉嘉的具体观察,以及与跟班老师、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总结出嘉嘉焦虑的具体情况

12、如下。1.过度依恋某一位老师嘉嘉刚入园时,由于哭闹不止,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情绪及活动状态,且对教室似乎有种恐惧、抵触的态度,加之一哭就会五官通红呼吸急促,所以基本是由两位保健医在保健室陪着,老师看其情绪基本稳定后,带回教室与其他幼儿一起活动。可是每次一到吃饭、吃水果及午睡时间后,嘉嘉又开始哭闹,吵着要找“她们”。在入园两周后,嘉嘉渐渐接受了两位老师,适应了在教室生活,但是她开始依恋另一位珊珊老师。当珊珊老师不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时,她就开始焦虑:“珊珊老师呢?珊珊老师去哪儿了?”紧接着开始情绪崩溃大哭:“我要找珊珊老师!”2.过度依恋某个玩具嘉嘉每天来园时,都会带着一个小玩具,而且总会全天拿在手

13、上,老师说帮忙放到书包里也不愿意。有时候需要做什么事情实在不方便时,才会交给老师帮忙保管,过一会儿又会想起来开始哭闹:“我的玩具不见了。”再次拿到手后则会丝丝抓着不再撒手。一天晨检入园后,在帮嘉嘉整理衣服和书包时,我看到嘉嘉手里抱着一只小兔玩偶,询问她:“嘉嘉,老师帮你把小兔兔放进书包里吧。”本来还相对平静的嘉嘉一下子开始哭起来:“不要!不要拿走我的小白兔!这是我的小白兔!我想回家”我连忙安慰:“好好好,不拿走,那让小兔陪着你好不好?”吃早餐时,她依然在抽泣着抱着玩偶,老师也不再尝试收起玩偶。到了集中教育的时间,在做音乐活动的律动动作时,这时候嘉嘉忘记了想回家,情绪渐趋平稳,心情很开心地对我说

14、:“老师你先帮我拿着吧!”主动将玩具交给我保管,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过了很久在午餐时突然哭起来,谁安慰也没有用。在周围老师束手无策时,我突然想起来小兔玩偶,尝试着和她交流:“嘉嘉,你告诉老师,你是想找你的玩偶么?”“我的我的小白兔不见了”嘉嘉哽咽着说出了原因。珊珊老师连忙找到玩偶递过来,嘉嘉这才停止了哭泣,抱着玩偶谁也不能碰。3.总是抽泣和自言自语每天,嘉嘉情绪渐趋稳定,不再哭闹时,老师也开始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没多久就会听到抽泣声:“我要找妈妈”“让妈妈来抱抱我”前前后后跟着老师:“去找能视频的手机吧。”甚至有时候想擦眼泪也是“让妈妈来给我拿纸巾”老师安慰嘉嘉:“妈妈一会儿放学就来接嘉嘉啦

15、,我们嘉嘉先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一会儿好么?”仍是充耳不闻,反复念叨着:“我好想妈妈啊”“让妈妈快点来接我吧”这样的啜泣往往伴随着一整天的日常和教学活动,包括游戏时间,例如滑滑梯时也是一边玩一边哭着念叨,一直持续到放学时间。4.午睡困难和前面第一点讲的一样,在刚入园的前两周,嘉嘉一到午睡时间就开始哭闹要找“她们”,需要保健医老师在保健室陪着才能哄睡。在接受了自己班的两位老师后,可以适应地呆在教室与其他幼儿一起午睡了,但是更多的还是躺在床上,不允许脱衣服,不要睡觉,抱着玩偶捂着被子,没一会儿就听到细细的“我要妈妈抱。”经常需要老师坐床边陪着才能情绪平稳下来,有时候甚至需要老师怀里抱着或者陪躺在床上

16、哄睡。(二)个案幼儿焦虑的原因分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外在因素,幼儿自身为内在因素,两个因素互相作用影响个体发展。根据前三周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与分析,我认为幼儿焦虑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两点:1.儿童身心发展层面(1)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其能否较快较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例如有的幼儿具备独立进餐、自主上厕所等一定自理能力,他们的入园焦虑问题则会大大减轻。而嘉嘉午睡困难,包括拿纸巾也是“让妈妈来给我拿纸巾”,可见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对环境容易产生挫折感,由此引发焦虑问题。(2)触觉失调引起的安全感不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社会领域的要求是3

17、-4岁幼儿能够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有研究表明“在母子分离期间,如果幼儿能幸运地得到一个代替母亲的照看,分离痛苦就会大大减小。儿童的依恋行为会指向代替母亲。”4而嘉嘉在每天早晨妈妈走后哭着找妈妈,后来又过于依恋某位老师和和某个玩具,经常一整天的碎碎念和抽泣,对环境透着不安,显而易见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对周围环境缺乏足够的信任。安全感对幼儿非常的重要,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情绪是非常容易被拨动的,会一下子就哭闹起来5。安全感不足在感觉统合方面是触觉失调的表现之一,由此分析,该幼儿存在一定的触觉失调问题。2.家庭与生长环境与幼儿园一样,家庭是另一个促进幼

18、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及与另一名老师的探讨,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1)过分依恋母亲:佘翠花在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中提出,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6。3岁幼儿离开家人进入幼儿园后产生入园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恋。通过对嘉嘉家庭环境的了解,得知嘉嘉是二胎,家里还有一个15岁的哥哥。平常是爸爸上班哥哥上学,妈妈在家专心照顾嘉嘉。因此与妈妈建立了强烈的依恋关系。幼儿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变动的7,当进入幼儿园,与妈妈短暂分别时,就会不可控制的产生焦虑、忧伤、紧

19、张等的消极情绪,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到自己情绪的主导8,从而一直哭闹,碎碎念找妈妈。(2)教养方式不科学: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长辈在教育、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9。嘉嘉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又与哥哥年龄较大,难免被家人过分溺爱。据观察,嘉嘉每天入园时都是被妈妈抱着进来送到老师怀里,离园时也是被抱着出去。而且在进餐上,嘉嘉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吞咽困难,只会小口小口地吃米饭、面条、喝汤,并且需要老师慢慢地喂。一旦老师有事停下,让幼儿自己吃时,她立马就会说不吃了。据了解,嘉嘉在家时也是由妈妈喂,并且正常的餐量通常需要一小时以上的进餐时间。在被过分溺

20、爱的情景下,幼儿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且没有一个人面对过困难,所以在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局面时,她是很难自己调整心态的10。正是这种过于溺爱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在入园后面对与家人分开的情况时,产生恐惧、不安、紧张的情绪,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而且来自家长情绪的感染,也会使幼儿加深焦虑,变得更加的焦虑、不舍11。(三)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游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制定。在进行干预方案的制定时,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选用游戏。根据个案幼儿的入园焦虑行为及与班级其他两位老师的商讨,决定将干预分为三个过程来进行:1. 第一阶段触觉游戏“早上好”2. 第二阶段

21、角色游戏“妈妈一定会回来”3. 第三阶段大胆展示,愿意上幼儿园1.第一阶段触觉游戏“早上好”由于幼儿安全感严重不足,第一阶段应重点让她适应新环境,接受周围的人和物。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范型来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给予归属感和稳定感12。因此在这一周开始,我们组织班上全体幼儿进行一个集体游戏,帮助嘉嘉结识同伴。由老师们做榜样,每天早上入园时,幼儿互相和自己看到的每个小朋友或老师打招呼,说出“XX早上好!”然后互相拥抱。小朋友们是不懂得假装和隐藏的,他们的情绪是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及时的察觉他们的情绪,并能够尽快的缓解13。因此在这个过程

22、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及时做出反馈,尤其是对个案幼儿的行为重点关注,多多鼓励和表扬。一周结束后再进行总结性表扬。实施过程及变化:在触觉游戏实施的第一天,嘉嘉对活动不为所动,甚至有些抗拒,一如既往地在哭闹。第二天时,哭闹程度有所降低,会看着小朋友们互相打招呼拥抱,而自己则是在一边看着,时不时地向老师“告状”某某没有和小朋友打招呼,但是在小朋友过来抱她时又很抗拒,不愿意拥抱。第三天时,在老师持续的鼓励和劝说下,害羞地来挨个抱了三位老师并叫出名字说早上好。这是第一次早上入园没有哭闹。第四天,入园时情绪很平静,在妈妈离开后,突然有点泫然欲泣。带班老师连忙过去“嘉嘉,早上好啊!今天的你入园时没有哭,真是

23、太棒了!”情绪稳定后的嘉嘉对小朋友们的拥抱跃跃欲试,在鼓励下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对当时进入班级的小朋友说:“凡凡早上好呀!”互相拥抱后超级开心地跑过来和我说:“老师老师,凡凡抱我啦!”接下来的一整天两个小姑娘都手拉着手做什么都要一起。在这天嘉嘉的哭闹明显减轻。第五天是嘉嘉第一次带着笑容入园。进来和老师们拥抱问好后就开始不停地问:凡凡怎么还不来啊?凡凡什么时候来啊?不久凡凡来了后嘉嘉明显变得很开心,一直拉着凡凡分享她今天带来的玩具。老师提醒凡凡带着嘉嘉去和小朋友们打招呼,嘉嘉此时犹豫了下,但仍然跟着凡凡一起去了,后面还主动招呼其他几个幼儿一起过来玩。在下午放学时,看到妈妈,更是开心地来回跑动,告

24、诉每一个小朋友“这是我的妈妈。”对妈妈说:“妈妈,我认识了好多好朋友,我好喜欢他们!”2.第二阶段角色游戏“妈妈一定会回来”干预第一周的活动已经让幼儿渐渐接受并适应了班级这个新环境,接下来的目标则是消除她的不安,缓解妈妈离开的恐惧。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我们应该是配角,陪衬他们,让他们有更多自主的机会,成为游戏的主导者,消除他们的焦虑感14。因此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决定通过角色游戏来实施干预。在周二上午的绘本分享时间,老师先给幼儿讲述妈妈一定会回来这个绘本,并进行有意识地重复“妈妈一定会回来”。在下午的区域活动中,将嘉嘉和凡凡放入娃娃家中,教师在旁适时

25、引导干预,促使她们完成“妈妈一定会回来”的角色扮演游戏。实施过程及变化:刚进入娃娃家时,嘉嘉开始摆弄玩偶,凡凡坐在梳妆台前照镜子。老师开口干预:凡凡你看一下几点了,是不是该送娃娃上学了?凡凡刚开始愣了一下:“送娃娃上学?”然后很快反应过来,左右看了看,跑到嘉嘉跟前:“嘉嘉我们一起送娃娃去幼儿园吧!”嘉嘉考虑了下“好的!”两人在娃娃家里转了几圈,走到老师跟前:“早上好啊老师!”“早上好呀!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凡凡在思考:“小朋友叫”“叫乐乐!”凡凡还没有思考出来,嘉嘉突然喊道。“哦?为什么叫乐乐?”“因为我家的狗狗叫乐乐。”“那好的,欢迎乐乐来幼儿园,我来抱着她吧!”嘉嘉将娃娃递给我:“乐乐,

26、你要乖乖的哦,在幼儿园要好好听话。”凡凡:“妈妈下午就来接你了。”老师:“啊呀,乐乐哭起来了。”凡凡连忙抱过娃娃:“不哭不哭,妈妈下班就来接你了。”嘉嘉在旁边也拍了拍娃娃。“那乐乐,和妈妈再见吧!”接着凡凡和嘉嘉在娃娃家走了两圈后,开始坐在梳妆台前玩炒菜、做饭的游戏。老师作势打起电话:喂,是乐乐妈妈吗?是这样的,乐乐一直哭着要给妈妈打电话,你和她说说话吧。嘉嘉停下手中动作,扭头过来配合我:“噢好的,乐乐你不要哭了,妈妈去上班,放学了就来接你了。”老师:“是啊乐乐,你吃完饭,睡一觉起来就很快可以看到妈妈了。”嘉嘉:“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乐乐。”挂了电话,嘉嘉继续和凡凡玩炒菜做饭的扮演。过了会儿,老师

27、再次提醒:要放学了,你们是不是该去接娃娃回家了?凡凡:“噢对,嘉嘉我们一起去吧!”她们又在娃娃家里走了两圈,来到老师跟前:“老师,我们来接娃娃了!”“乐乐,妈妈来接你了,你看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是不是?”“嗯,老师再见!”之后教师则不再干预。没多久到了放学时间,嘉嘉的妈妈来接嘉嘉,嘉嘉很开心地跑过去:“妈妈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在周三的用餐和午睡前,嘉嘉突然开始啜泣“我想妈妈了。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老师悄悄让凡凡和另一个小朋友去安慰她。凡凡:“嘉嘉,想妈妈了?妈妈上班去了。”嘉嘉:“我好想妈妈快点来接我啊。”凡凡:“妈妈下班了就来了,她一定会来的。”“那让她快点来吧!”两人交谈了会儿,嘉嘉的

28、情绪渐趋稳定。周四,嘉嘉只在午睡前,开始念叨“我好想妈妈啊。”并且向老师求证:“老师,我妈妈一定会来的,对吗?”“对!睡一觉起来很快就见到妈妈了。”得到老师肯定的她开始安心入睡。周五,嘉嘉一整天都没有哭闹,也没有焦虑不安。她会时不时地笑着跑过来告诉我们:“老师,我不哭了,妈妈很快就会回来接我的。”“对,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嘉嘉超级棒!”3.第三阶段大胆展示,愿意上幼儿园两周的干预,嘉嘉基本已经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但是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嘉嘉只和个别的几个小朋友玩,面对集体仍然害羞,对上幼儿园并没有很开心。因此这一阶段则是主要解决嘉嘉内向、害羞的问题,让她大胆融入集体,乐于上幼儿园。我们决定家园合

29、作,与家长沟通,请家长们每晚睡前给孩子们将一个绘本故事,在第二天入园后请孩子们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前一天晚上听到的故事,并给予表扬鼓励。实施过程及干预变化:教师提前了解到每个孩子所读的绘本故事,在周一上午,请小朋友们主动上来分享。孩子们一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于是老师先请了一位语言组织能力较好的幼儿,并奖励了一颗小爱心,这时候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留意到嘉嘉一直看着小爱心,但是又丝毫没有上来分享的想法。在周二,孩子们已经熟悉了绘本分享这一活动,一个接一个地给小朋友讲着自己听到学会的故事。这时候,老师观察到嘉嘉跃跃欲试,但又有点犹豫的样子,引导:“听说嘉嘉昨晚读的是猜猜我有多爱你,你还记得

30、故事讲了什么吗?”嘉嘉害羞腼腆地点了点头:“嗯,记得。”“那老师可以请你上来给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吗?”嘉嘉有点犹豫,“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们来给嘉嘉鼓鼓掌。”在老师的鼓励下,嘉嘉开始讲故事。一开始细声细气,慢慢地,连比划带讲,越来越流畅、大声。“哇,超级棒!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表扬嘉嘉!”她红着脸坐回小椅子上,很明显的开心和激动。当天晚上,嘉嘉的妈妈告诉老师,嘉嘉在家很开心地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我明天还要给小朋友讲故事!”周三,嘉嘉这次没有需要老师的过多鼓励,自己主动举手要求分享,而且声音较前一天音量更大,语句流畅,老师再次表扬了她。区域活动时,有意将她和其他几个相对陌生的孩子放在一起

31、,鼓励她大胆地去和他们一起玩。她有点害羞地走过去:“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边说边紧张地看向老师寻求依靠。在征得同意加入后,可以很清楚得看到,嘉嘉除了一开始的紧张,后面已经完全融入到游戏中去了。晚上,嘉嘉妈妈反馈说:嘉嘉在家很开心地和妈妈讲述一天中的活动,并且表示还要和小朋友们玩。周四,嘉嘉带来了一本立体绘画书,一个小飞机玩具。在分享时间,她很主动地将玩具介绍、分享给大家,并招呼小朋友们一起玩。至此,嘉嘉在班级的害羞内向则是消失不见,嘉嘉妈妈说再也没有早上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了。四、 结论(一)利用游戏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建议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与孩子们确立友好和谐的关系,让孩子

32、喜欢我们,愿意与我们一起玩耍,乐于和我们做朋友,从而在游戏的时候取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沟通的方法,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慢慢的缓解他们因刚刚进入幼儿园而产生焦虑。邀请他们一起玩耍、游戏,慢慢得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游戏,由此减轻他们的焦虑。2. 参与幼儿的游戏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喜欢的活动可以聚精会神地进行很长时间15。而孩子们又是不懂得假装和隐藏的,他们的情绪是可以直观得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及时的察觉他们的情绪,并能够尽快的缓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游戏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例如,不爱说话、不愿

33、意融入集体等,进行有趣且有目的的游戏16。老师也应该参与游戏,与孩子们一起感受游戏的乐趣,关注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能够看到孩子的改变,并及时进行夸奖,使之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有足够的积极性,享受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乐趣。我们面对幼儿在入园焦虑上的表现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加入他们的游戏,增加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当小朋友们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争吵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调节,改变他们的状态。在参与过程中,我们应该是配角,陪衬他们,让他们有更多自主的机会,成为游戏的主导者,消除他们的焦虑感。(二)不足与展望本次研究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小,只能作为此类研究的借鉴,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缓解幼儿入园焦虑中。若想将游戏法推广,我们需要更多焦虑种类的幼儿,设置更加科学详细的游戏方案。缓解入园焦虑的方法很多,本研究仅用了游戏法,比较单一,具有局限性。本研究的一些结论是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并没有科学的判断方法。本研究仅采用游戏法一种干预方法,未来希望寻找群体干预方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致 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我的指导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的热情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