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理学课件_循环(人卫第七版)(本)_第1页
2021年生理学课件_循环(人卫第七版)(本)_第2页
2021年生理学课件_循环(人卫第七版)(本)_第3页
2021年生理学课件_循环(人卫第七版)(本)_第4页
2021年生理学课件_循环(人卫第七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心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心 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 心率心率 关闭关闭 血液被血液被“抽吸抽吸”入心入心 室室 房房室室动脉压动脉压 关闭关闭 开放开放 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 0.11s 室内压急剧下降室内压急剧下降房房室室动脉压动脉压 关闭关闭 关闭关闭 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0.060.08s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0.15s 室内压达室内压达最高最高 房房动脉压动脉压 开放开放 关闭关闭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0.1s 室内压急剧升高室

2、内压急剧升高 房房室室室室动脉压动脉压 房房室室动脉压动脉压开放开放 关闭关闭 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 房室瓣房室瓣 半月瓣半月瓣 特点特点压力梯度压力梯度 瓣膜状态瓣膜状态 心室容积最小心室容积最小 分分 期期 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 (三)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的变化(三)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的变化 1、a波:心房收缩的标志波:心房收缩的标志 2、c波:波: 3、v波:波: (四)心音的产生(四)心音的产生 第三心音:快速充盈音第三心音:快速充盈音 第四心音:心房音第四心音:心房音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 (一一) )前负荷前负荷异长调节异长调节 异长调节异长调节: 心室的

3、前负荷和心室的前负荷和 心室前负荷通过心肌细胞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室前负荷通过心肌细胞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 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从而对每搏输出量进行调节,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从而对每搏输出量进行调节, 称为异长调节称为异长调节 影响心肌初长度的因素影响心肌初长度的因素 1)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 2)射血后心室余血量)射血后心室余血量 心室功能曲线心室功能曲线 (一)前负荷(一)前负荷异长调节异长调节 Starling Starling 机制机制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 1 1、搏出量贮备、搏出量贮备 收缩期贮备收缩期贮

4、备 舒张期贮备舒张期贮备 2 2、心率贮备、心率贮备 第二节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生理特征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生理特征 心房肌心房肌 工作细胞工作细胞 心室肌 心室肌 窦房结窦房结 特化细胞 特化细胞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房室束房室束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结区细胞结区细胞 第二节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生理特征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生理特征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心室肌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心室肌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1)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2)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3

5、)生电性钠)生电性钠-钾泵钾泵 静息电位形成中参与的离子流:静息电位形成中参与的离子流: l钾离子外流钾离子外流 l钠内向背景电流钠内向背景电流 l生电性钠生电性钠-钾泵钾泵 Na+-Ca2+交换交换 去极化去极化 复极化复极化 (反应动作电位)反应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静息期静息期 普肯耶细胞 窦房结细胞 的的K+ 外流(外流(Ik) 递增性递增性的的Na+内流(内流( If ) T型钙流型钙流 (2)跨膜电位发生的机制)跨膜电位发生的机制 0期:期:Na+通过通过快钠通道快钠通道大量迅速内流大量迅速内流 1期:期: K+快速外流快速外流 2期:期:Ca2+通过慢钙通道内流与通

6、过慢钙通道内流与K+的外的外 流处于平衡状态流处于平衡状态 3期:期: K+迅速外流迅速外流 4期:起博电流期:起博电流(主要是进行性增强的内向主要是进行性增强的内向 电流电流If)引起引起自动去极化自动去极化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兴奋性兴奋性 绝对不应绝对不应 期期 100% 0 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超常期 (一)心肌的兴奋性(一)心肌的兴奋性 阈电位阈电位 RP 期前收缩期前收缩 窦性心律的形成机制窦性心律的形成机制 l抢先占领:抢先占领: l超速抑制:超速抑制:

7、1、心脏的起搏点、心脏的起搏点 2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 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途径:途径: 窦房结窦房结 心房肌心房肌 右心房右心房 左心房左心房 全全 心心 房房 房室交界区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房室束 左右束支左右束支 心室肌内膜心室肌内膜(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2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细胞直径)结构因素:细胞直径 (2)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0 0期去极化的速度与幅度期去极化的速度与幅度 静息电位水平静息电位水平 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1、心肌

8、细胞的结构特点、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 (1)横管粗大)横管粗大 (2)肌质网不发达)肌质网不发达 (1 1)同步性收缩)同步性收缩 (2 2)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 (3 3)对外源性钙离子依赖性大)对外源性钙离子依赖性大 2、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 3、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1 1)血浆中的)血浆中的CaCa2+ 2+浓度 浓度 (2 2)神经和体液因素)神经和体液因素 1 1)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类递质的作用)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类递质的作用 2 2)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 三、体表心电图三、体表心电图 1、P波波 2、

9、QRS波群波群 3、T波波 4、PR间期间期 5、ST段段 6、QT间期间期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联系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联系 第三节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1、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poisuille) 2 2、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 Q = P / R 8L R= r 4 Q = P / R (二)血流阻力(二)血流阻力 mmHg kPa 1 = 0.133 (1)心脏射血)心脏射血形成血压的动力形成血压的动力 (2)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形成血压的条件形成血压的条件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

10、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收缩压收缩压 systolic pressure 舒张压舒张压 diastolic pressure 脉压脉压 pulse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 1/3 收缩压收缩压 + 2/3 舒张压舒张压 血压的记录方法血压的记录方法:收缩压:收缩压 / 舒张压舒张压mmHg (4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弹性贮器作用弹性贮器作用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 脉压脉压 (5 5)循环血量和

11、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比例不适比例不适循环平均充盈压改变循环平均充盈压改变BPBP改变改变 (二)动脉脉搏(二)动脉脉搏 微循环微循环 组成组成 流速流速 物质物质 交换交换 分布分布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直捷通路直捷通路 1、毛细血管壁的结构、毛细血管壁的结构 和通透性和通透性 2、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3、毛细血管的血压、毛细血管的血压 1、血压低、血压低 2、血流速度慢、血流速度慢 3、潜在容量大、潜在容量大 4、灌流量易变、灌流量易变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NE、E、VP、AT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血液和组

12、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三)(三) 1、回收蛋白、回收蛋白 2、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 3、调节体液平衡、调节体液平衡 4、防御和免疫功能、防御和免疫功能 七、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1)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 CVP):):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正常变动范围:正常变动范围:0.4 1.2kPa(4 12cmH2O) l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 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2)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 (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3、 1、静脉血压和正常植、静脉血压和正常植 (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 3、体位改变:、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静脉泵静脉泵”或或“肌肉泵肌肉泵” 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呼吸泵呼吸泵 心衰心衰 1 1、循环平均充盈压、循环平均充盈压 cAMP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 效应效应 1、脊髓心血管神经元、脊髓心血管神经元 2、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 (1)缩血管区)缩血管区 (2)舒血管区)舒血管区 (3)传入神经接替站)传入神经接替站 (4)心抑制区)心抑制区 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活动中枢、延

14、髓以上的心血管活动中枢 降压反射降压反射 :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 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1)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 特点特点 : 颈动脉窦区和主动脉弓区的感受器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 机械牵张作用机械牵张作用 化学物质化学物质 4、其他心血管反射、其他心血管反射 受体分布:受体分布: 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 1心肌细胞膜心肌细胞膜 2骨骼肌和肝脏血管骨骼肌和肝脏血管 E NE 减压反射 - (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 分泌:分泌: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运输:运输: 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垂体束 贮存:贮存: 神经垂体(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垂体后叶) l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 和循环血量增加,又称抗利尿激素(和循环血量增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 (四)激肽:缓激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