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练习题A_第1页
23《声的利用》练习题A_第2页
23《声的利用》练习题A_第3页
23《声的利用》练习题A_第4页
23《声的利用》练习题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声的利用练习题A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2(2012通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音色C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3(2012齐齐哈尔)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

2、声音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2011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5(2011黑龙江)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

3、可以传递能量6(2010徐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7(2009荆门)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8(2007烟台)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只能传递信息C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的

4、声音,它们的波形也完全相同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要大些,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10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空气能够传声11向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听见“咚”的一声响,并看见水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水中的小鱼立即向四周逃去关于以上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也可以振动发声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水面荡起的波纹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

5、式传播的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1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手奋力挥动却听不到声音,说明人手振动发出的是超声波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

6、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大D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16(2012南宁)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音的传播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7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这是由于()A缸振动发声B听到了回声C耳朵振动发音D人说话不清18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

7、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9人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是()A房间内声音传播的速度快B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人耳听不到小于0.1秒的回声D屋里的墙壁阻碍了声音向外传播20如图所示,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奇特的声现象是由于以下哪个原理产生的?()A声音在墙壁上传播快且损失少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朵有听细微声音的功能D声音的反射二填空题(共7小题)21(2010宜宾)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 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

8、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22(2012南京)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能转化为_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23(2008梅州)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_产生声音;(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不同来识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_的性质24(2007吉

9、林)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25“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传到人耳的;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2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爆炸声音将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能传递_: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传递_2

10、7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所示)小强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这个实验说明:_三解答题(共3小题)28演绎式探究: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啸的破坏力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到大自然能量的巨大地震产生的能量是以波动的形式通过各种物体从震源向远处传播的,能量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体传播的呢?小明知道给串联的不同导体通电,通过的电流相同,这是由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电流即电流密度决定的那么,相同截面积中流过的能量由谁决定呢?带着这个问题,她查阅了资料,知道:与电流定义类似,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横截面的能量叫做能流,用P表

11、示;通过单位截面积的能流称为能流密度,用I 表示那么能流密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小明探究这个问题,首先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简化:能量沿着截面积为 S 的圆柱形介质传播;传播能量的波的波速为 v(2)已知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波动传播的能量为,它是一个与波源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有关的已知量小明推出了能流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他的推导过程如下:(请你将推导过程填写完整)在t 时间内,通过圆柱体介质某一截面的能量E=_;在t 时间内通过圆柱体介质的能流为P=_;能流密度I=_能流密度又叫波的强度,声波的能流密度称为声强,它表示声音的强弱;光波的能流密度称为光强,它表示光的强弱29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文后的

12、问题:共 鸣小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把空热水瓶、空瓶子或空水杯等的口挨近耳朵,会听到“嗡嗡”声小羽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可是,这些空容器里并没有发声源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羽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声学上的一种共鸣现象可是小羽又有了新的疑问: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共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羽进行了下列实验:把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如图放置,用小锤敲击音叉A,几秒钟后,用手握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不再振动发声,这时可以听到音叉B在发声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表明这个音叉在振动在音叉A的叉股上套上一个铁架子,改变它的振动频率,重做上述实验,另一个音叉不再振动发声可

13、见,当两个发声频率 _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 _,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帮小羽把文中的填空填完整(2)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登山队员们在翻越一座座雪山时,总是默默无言地前进,绝对禁止他们大声呼喊,这是为什么呢?答:原来,人在大声呼喊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高山上的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的 _如果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恰好与积雪层的固有频率 _,就会形成 _,积雪层就可能因强烈的振动而崩塌下来这对运动员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禁止高声呼喊,就成了登山队员的一条戒律30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

14、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2)小明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一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2.3声的利用练习题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

15、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考点:物理常识;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错解分析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都是由于空气传播的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

16、意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及声音的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2(2012通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音色C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

17、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由于受听觉所限,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听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生,但是不一定能听到,故A错误;B、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响度,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故C正确;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

18、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了声学中较多的知识点,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内容,学生生应熟练掌握3(2012齐齐哈尔)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19、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只有振动频率在20Hz20000Hz之内的声音,人才能够听到,故A错误;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B错误;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D、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4(2011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C“

20、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选项说法错误;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选项说法正确;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

21、度大,选项说法错误;D、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有关的多个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5(2011黑龙江)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2)

22、声音的依靠介质传播,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多个频率相同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增大响度;(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人唱歌发声的发声体是声带,故A正确;B、歌声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故B正确;C、多人唱同一首歌增大了响度,传播的远,故C错误;D、歌声传递了让人热血沸腾的信息,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要求掌握声音的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区分响度和音调,声传递信息和能量6(2010徐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

23、到声音的条件;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因此又会发出声音;故选A点评:此题结合人耳听到声音的实例,考查利用声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7(2009荆门)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

24、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考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解答: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8(2007烟台)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只能传递信息C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也完全相同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要大些,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色;声与信息。1558533

25、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波形由声音的特征决定,即由响度、音调和音色决定;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响度越大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原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原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音色不同,波形也不同,原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波由于波长较大、频率较小,所以被介质阻挡后能返回,也就是所谓的反射,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声音会感觉听到

26、的声音大些,原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有关问题,要结合相关的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A、从声音的传播上入手分析B、从声音的产生上入手分析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也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D、从阻断噪声的途径来入手分析解答:解:A、在水中敲击石块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可以传声;B、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7、C、蜡烛放在录音机的喇叭旁,蜡烛会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马路边的隔音板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基础题10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空气能够传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说明经空气传递来的声音具有能量,也能够传递能量,但是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解答:解:敲击右边的音叉的时候,音叉振动发声,声音由空气传到左边音

28、叉,左边音叉振动把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能够传到能量、以及空气能够传声但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是中招的热点11向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听见“咚”的一声响,并看见水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水中的小鱼立即向四周逃去关于以上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也可以振动发声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水面荡起的波纹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

29、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水以水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液体也能振动发声不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不合题意C、水面荡起的波纹说明水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一道基础题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来源;声与信息。1558533专题:应用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手机能够发射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

30、传递自动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控噪声污染的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敲击编钟,编钟振动而发出声音,能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真空不能传递声音,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用来监控噪声污染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B型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的监控及声音的利用等物理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真空传波不传声1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

31、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人们利用发声体的固有属性音色来判断发声体的种类;“禁止鸣笛”是从阻止噪声产生的角度控制噪声的;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利用声波能量来治病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A错;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B错;C、“禁鸣喇叭”

32、是从防止噪声产生角度控制噪声的,故C错;D、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特性、噪声的控制和声音的利用等多个声现象有关的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综合试题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手奋力挥动却听不到声音,说明人手振动发出的是超声波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学科综合题。分析:(1)水花被溅起的原因是音

33、叉在振动,这是一种转换思想;(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有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3)每秒振动小于20次叫次声波,每秒振动大于20000次叫超声波;(4)声传递能量体现在清洗、切削、振动等现象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引起水花四溅,故A正确;B、用力敲时振幅大,所以响度大,影响的不是音调,故B不正确;C、手挥动时每秒小于20次,应是次声波,故C不正确;D、声波传递的能量使体内结石振碎,这是声传递能量,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时,我们

34、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大D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考点:声音的产生;回声;音调;响度。1558533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因素;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D、由于礼堂的面积比较大,声音从主席台传出后遇到墙壁再反射回来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回声和原声间隔的时间较长的话,人耳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这样观众就可以听到两个声

35、音,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不一定能听到,故A正确;B、能够分辨出熟悉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C错误;D、大会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防止声音的反射干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别;注意减弱回声的一种方式,把消音材料做成蜂窝状、蓬松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类似现象:在雪后的田野感到格外静16

36、(2012南宁)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音的传播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7、,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及声音的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17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这是由于()A缸振动发声B听到了回声C耳朵振动发音D人说话不清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原

38、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被加强解答:解: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先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激起空气的振动,并在碰到水缸壁时发生反射,使原声加强;故听起来瓮声瓮气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所致18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要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

39、关;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要掌握声音大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19人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是()A房间内声音传播的速度快B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人耳听不到小于0.1秒的回声D屋里的墙壁阻碍了声音向外传播考点

40、:回声。1558533分析: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十分之一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与介质有关,在屋内外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B、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故B符合题意;C、人耳能听到小于0.1s的回声,只是不能把它与原声区分开来,故C错误;D、屋里的墙壁阻碍了声音向外传播不是造成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

41、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20如图所示,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奇特的声现象是由于以下哪个原理产生的?()A声音在墙壁上传播快且损失少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朵有听细微声音的功能D声音的反射考点:回声。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

42、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解答:解:由于回音壁的墙体特殊构造,易于声音的反射;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因此原理是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加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二填空题(共7小题)21(2010宜宾)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 能量(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 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考点:大气压强

43、与高度的关系;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声的利用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判断属于哪种利用,关键是要能正确的辨别题中所说的现象是属于信息还是属于能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解答:解: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从而引起房屋剧烈摇晃,从而倒塌,这说明了声波是可以传递能量的 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由于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所以当地大气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能量,小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的利用以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22(2012南京)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选填“声源处

44、”、“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1)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3)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噪声也是一种能源,利用能量的转化可以将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1)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

45、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所以说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2)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禁止噪声传播(3)噪声也是一种能源,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故答案为:振动;生源处;声;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噪声的定义及减弱方法,以及能量的转化,都属于基础知识23(2008梅州)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振动产生声音;(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来识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能量的性质考点:声

46、音的产生;音调;声与能量。1558533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分析:(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2)好的瓷碗产生的声音比较清脆,破损的瓷碗产生的声音比较沉闷;(3)声波会引起清洗液振动,能把钟表上的污垢给振动下来解答:解:(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振动产生声音;(2)破损的碗由于内部损伤,其内部结构与好的不同,因此敲击时它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和音调与好的都不相同,但最明显的是音调不同好的瓷碗振动比较久而且产生的声音比较清脆;破损的瓷碗由于有小缺口或出现裂缝,碗振动的部分松紧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了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有了改变,声音听起来就比较沉闷;(3)声音

47、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故答案为 (1)振动;(2)音调;(3)能量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一些相关知识,第(1)和第(3)题比较简单,易错点在第(2)问要注意当瓷碗破损时,音色和音调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主要是根据音调的不同来识别的24(2007吉林)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1558533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8、,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当敲击铁盘时,铁盘因振动会发出声音;薄膜上的小米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能量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5“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涛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1558533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态;(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解答:解:(1)涛声

49、喧哗是水振动造成的,由此可知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它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形成听觉;(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传递信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爆炸声音将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50、1558533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通过改变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可以改变音调解答:解: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爆炸声音将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振动,音调,能量,信息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还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27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