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剂现场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探讨_第1页
污水处理剂现场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探讨_第2页
污水处理剂现场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探讨_第3页
污水处理剂现场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污水处理剂现场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探讨 【摘 要】 本文以笔者所工作的油田污水处理站为研究对象,对污水处理剂在该站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题探讨。以笔者在该站12年的的污水处理工作经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该站污水处理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剖析,寻求出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剂使用的措施方案并付诸实施,使该站药剂管理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得到明显提升,在药剂费短缺的不利形势下,通过提高药剂反应质量弥补了药剂数量的不足。 【关键词】 质量化 经济化 反应时间 运行时率 作为研究对象的污水处理站投产于1988年,2003年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水质改性工艺,现日处理污水量在8000m3左右。 水质改性工艺的简介:

2、实现污水改性。通过投加碱性药剂将原水的ph值由6.3提高到7.88.1;投加的污水处理剂有三种:复合碱、助凝剂、混凝剂。要求达到的水质指标:机械杂质 污水处理剂的管理及使用直接影响到处理后水质的指标以及水处理的经济性,在油田污水处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既要保证水质达标,完成水质达标率,同时又要控制药剂成本不超的攻关难题。如能善加把握,不仅可为水质达标提供重要保障,还可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 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笔者所在的污水处理站为例,全年根据加药配方(表1)该站全年药剂费需2360200元(表2),而因控制成本实际批示全年药剂费210万元,缺口26万余元,但处理水量却不降反增。 浓度按每天

3、处理水量6500m3算得,实际增为7000m3左右。 药剂费削减,必然造成日平均加药量下降,而处理水量却逐渐增加,如何才能化解矛盾,完成当年的水处理任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达成共识:利用现有条件,解决或增强关键的薄弱影响水质处理节点,实现高层次的“质量加药、经济加药”。 2 解决问题措施的探讨 2.1 改善反应环境、增加反应时间 为保证降药不降效,首先增加药剂的反应时间,改变原先采用的“双罐并联、一罐备用”模式为目前的“三罐并联模式”。通过增加一次除油罐提高一次后水质,减轻二次沉降罐负荷,并同时降低悬浮固体及含油对之后加入药剂的吸附作用,减轻对药效的负面影响;通过增加二次沉降罐使污水在二次罐中

4、的流动更加缓慢,药剂反应场所相对更加稳定,并同时延长药剂的停留反应时间及悬浮固体、含油的沉降分离时间(由3.6小时延长至5.4小时),达到提高药剂效能的目的。 2.2 延长污水罐清渣周期,提高处理流程的正常运行时率 污水处理罐在罐底沉渣累计到一定厚度时必须予以清除,以保障污水在罐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在该站实际生产运行中,污水罐的清渣处理表现为清渣周期短、工期长。清渣周期为3个月,主要的药剂反应场所为3座二次混凝沉降罐,3罐清完一遍工期需24天,全年清渣作业4次,累计占时96天。在此期间,由于少了三分之一的药剂反应时间,严重影响着污水处理剂的反应效果。 因此必须做到控制沉渣厚度,延长二次混凝沉降

5、罐的清渣周期(减少清渣次数)。 (1)合理利用相关流程,提高二次沉降罐的排泥能力。利用排泥管进行冲泥作业,解决冲泥效果差的问题,应用于自压式排泥的二次沉降罐。如图1所示。 利用排泥管冲泥可有效达到使附近沉渣疏松的目的,且不会引起沉渣上扬,冲泥完毕后可立刻转入正常排泥操作。 (2)变盲目排泥为可视排泥,提高有效排泥率: 如图所示,由于原排泥管口绝大部分时间沉没于泥浆池液面以下,无法观察到排泥阀开启后从有效排放转变到无效排放的过程,仅凭开启时间开关排泥阀,十分盲目且效率低下。经过长时间现场调研论证,如果从泥浆池入口处的排泥管加一段同管径复线,可实现排泥的全程目测,并且经济可行(如图2)。 施工后的

6、效果:所有排泥阀的排出液都可经复线进入泥浆池,这样就可实现排泥过程的全程目测,此时操作工人就完全可以根据排出液的外观判断含泥量,然后控制排泥阀,实现全程有效排泥。达到提高有效排泥率、减少回收水量的双重目的。 经过上述2项措施,清渣周期由3个月增加至4个月,全年减少1次清渣作业及24天施工占用时间,使该站二次沉降混凝罐的正常运行时率得到明显提高。 2.3 动态调节按需加药 根据处理水量、质量的变化以及对加药后的水质化验结果,在出站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加药方案,通过人工变频调节或冲击投加等手段,保障药剂按需投加。不拘泥于固有的加药配方,也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水质指标,已达标为准,从而避免药剂不必要

7、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3 所做工作取得的效果 经过上述所做的工作,该站逐步提升了药剂管理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在药剂费短缺的不利形势下,通过提高药剂反应质量弥补了药剂数量的不足,不但在水质指标方面超额完成任务,并且在控制药剂成本方面,也取得可观收益,深刻体现了 “质量加药、经济加药”理念。水质指标平均符合率达到95.5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22个百分点。在显著提高水质指标的基础上,药剂费与去年同期比减少了124057.6元收益可观。 4 巩固措施 为了巩固目前成效,进一步提高“质量加药、经济加药”的水平,需要跟进的措施及管理内容如下: 4.1 降低污水处理负荷 严格来水监测制度,严格我事故罐、泥浆池、回收罐、溢流池等各类污水回收制度避免加药前来水过脏,处理困难。 4.2 专人负责进站药剂数量、质量的监督检测 由当值岗位人员监督卸药数量,由技术员对进站药剂进行药品外观、比重等方面的检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