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_第1页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_第2页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_第3页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_第4页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参会发言最终稿) 铁木健之父究竟是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南地区铁氏改余氏族人对“铁氏改余氏”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至今三十年有余。研究经历了从寻亲合谱、收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利用研究培育人脉、利用现代网络工具更广泛收集汇总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有的甚至有突破,硕果累累。至今,虽然族人统一认同我们是由铁氏改余氏、九子一姑是肇姓始祖、肇姓始祖的父亲是铁木健。但是,对共祖铁木健之父、之祖父、之曾祖父是谁的问题没有统一认识。尽管各地区铁氏改余氏研究者们依据各自掌握的族谱、牒页、碑文对古迹进行实地考察,专程赴内蒙对元世系

2、等进行深入研究,但各地区研究者们对铁木健之父是谁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主要有5种悖异不同的结论: 1、认为铁木健之父是大名王禾忽。主要研究者。余德连、余安黔、余子栋等。(铁改余全国中心、川渝地区) 2、认为铁木健之父是真金。主要研究者。余大清等。(贵州遵义;四川部分地区) 3、认为铁木健之父是铁篾赤。主要研究者。余庆珊、余少凯、余先庆等。(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地区) 4、认为铁木健之父是忽必烈。主要研究者。余凡等。 5、认为铁木健之父是铁子高。主要研究者。云、贵、川各地修家谱者。(西南地区多公房、多谱记载) 下面是我们对上述观点进行的具体分析。 (余永华余显礼) 一、秃鲁不是铁木健,铁木健之父不是

3、禾忽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川渝地区的铁氏改余氏族人,认同大名王禾忽是铁木健的父亲。原因是余一海等十余人于1934年纂写出版的四川青神余氏族谱,开列了元朝宗室世系表,其中有“秃鲁又名铁木健”的字样。除了四川青神余氏族谱外,西南地区任何铁氏改余氏族谱均没有相同的元朝世系表记载,内蒙古皇室后裔保存的元宗室世系表中也没有南平王秃鲁又名铁木健的记载。事实上,“秃鲁又名铁木健”,是当年余一海等人从收集到的数本青神余氏断残抄谱本中发现记载有成宗“封其弟铁木健为南平王”的手抄。余一海等人对此记载“虽不敢改,终未敢信。”他们“考元史成宗纪,不但无封其弟为南平王之事,并十三年中北平王、西平王均有记载,唯独南平王三字

4、毫未叙及。觉成宗时并无有南平王其人者。”他们查元诸王表,明确记载的南平王只有秃鲁一人。同时,余一海等人认定“铁木健为南平王”是确定不移、不能怀疑的事实,因此就推论,南平王秃鲁就是铁木健。这就是当年“秃鲁又名铁木健”的来由。相应的,秃鲁之父当然就是铁木健之父,就是禾忽。 这个推论最大问题是,历史上成宗没有弟名铁木健,也没有“封其弟铁木健为南平王”,从这里还可以得出“铁木健既不是成宗弟,也不是南平王”的结论。可余一海等人却只相信“铁木健为南平王”的结论。 元史的记载,确实说明了“铁木健不是成宗弟,也不是南平王”,秃鲁不是铁木健的结论。“南平王秃鲁又名铁木健”的说法不能成立。关于秃鲁,元史是这样记载

5、的。 1.元史本纪第七载。“至元九(1272)年春正月庚辰,。赐南平王秃鲁银印及金银符各五。辛巳,移凤州屯田于盐、白二州。”(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70页。) 2.元史诸王表载:“秃刺至元九(1272)年封南平王, 银印龟纽,仍赐金银符各五”。(同上,第1563页。) 3.元史诸王表载。“金镀银印驼纽”级虚位“南平王”。无人名,无受封年限及金银符等。(同上,第1563页。) 4.元史本纪第九载:“至元十三(1276)年正月戊子,中书省臣言:王孝忠等以罪命往八答山采宝玉自效,道经沙州,值火(禾)忽叛,孝忠等自拔来归,令于瓜、沙等处屯田,从之。”(同上,第 5.元史列传四十二汪世显。惟正载:“皇

6、子安西王(忙哥剌)出镇秦蜀,召惟正还。(至元)十四(1277)年冬,皇子北伐,而藩王土(秃)鲁叛于六盘,王相府命别速带领兵进讨,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土鲁先据西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骑突阵。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曰:视必中而发。于是矢下如雨,突骑中者三之一,余尽驰还,土鲁军遂走。惟正麾兵逐之,三逾山,至萧河,擒叛将燕只哥,复进兵,土鲁亦就 6.元史列传四十九李忽兰吉载。“十四(1277)年,承制授延安路军管军招讨使。十五(1278)年,秃鲁

7、叛于六盘山,忽兰吉以延安路军会别速台,赵炳及总帅府兵于六盘,败秃鲁于武川,俘其孥。”(同上,第2132页。) 7.元史列传五十赵炳载。“至元九(1272)年,帝授炳京兆路总管,兼府尹。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十四(1277)年,加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六盘山守者构乱,炳自京兆率兵往捕,甫及再旬,元恶授首。”(同上,第2158页。) 我们看完前面元史资料,总的印象是: 其一,从1、2点史料看,好像是一个人两次受封,可是仔细一看,是有区别的。本纪“赐南平王秃鲁银印及金银符各五”,没有龟纽。诸王表“秃刺是银印龟纽,仍赐金银符各五”。因为前面已有“金银符各五”,所以就用“仍赐”加以区

8、别,两者的区别在“龟 92页。) 擒。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历称其功。”(同上,第2021页。) 钮”、“仍赐”。而且是同一年受封,因此,疑他们是两人。 另外诸王表“金镀银印、驼纽”级虚位“南平王”。虽无人名及受封年限,其级别比前者高两级,我们认为应该是另有其人。 其次,南平王秃鲁究竟有无封地。秃鲁受封的第二天就“移凤州屯田于盐、白二州”(即带兵种地)。据前引三位列传记载情况看,秃鲁是六盘山的守将。是没有封地的散王,哪里如青神谱所云:“封南平王,食邑湖广麻城县”呢。 其三,禾忽、秃鲁父子俩的叛乱在元史里记载有两次,一次是1276年,禾忽在沙州叛乱被平服;第二次是1277年,秃鲁在六盘山叛乱,被

9、汪惟正、李忽兰吉、赵炳率兵彻底打败,并被擒获。在汪惟正传里对这次战事记述最为详尽。如:“至萧河,擒叛将燕只哥、复进兵,土鲁亦就擒”。赵炳传里的有“甫及再旬,元恶授首”的记载,这说明秃鲁在被捕后10天就被斩首。在李忽兰吉传里“败秃鲁于武川,俘其孥”。“孥”,指子女,这里是妻子和儿女统称。“俘其孥”,说明在秃鲁在被俘或“授首”时,妻子和儿女已被俘。 纵观以上情况,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青神余氏族谱中蒙元世系表里“南平王秃鲁又名铁木健”之说,有违史实。它不能作为证明铁木健是谁的任何依据。 同时,南平王秃鲁又名铁木健,与各地铁氏改余氏家谱记载也不合。 首先,各地家谱记载:铁木健之“九子一姑”出生

10、于1300年以后,但历史已经记载:秃鲁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被斩首,何来“九子一姑”呢。 第二,就退一步说,“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可他在1278年在武川被擒时已有妻室儿女。与铁木健之“九子一姑”出生于1300年以后不符。 第三,再退一步来看,“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他在1300年后已生不出“九子一姑”。按青神谱南平王考释云:“(1272年)赐南平王秃鲁,。早在世祖时也,况能率所部从 征,至少亦必十七八岁”。实际上,秃鲁出生于1245年前后。按青神谱记载,根六公生于1312年,长寿谱秀二公生于1313年,威远谱根九公生于1342年。根九公出生时秃鲁已经97岁了,还有

11、“根十姑”呢。 第四,再再退一步说,“授首”不是斩首,假设秃鲁当年没有被杀,1346年带领寿英女平辽东的铁木健也不可能是秃鲁。有谱记载说,“木健祖于1346年与寿英女一道奉命平辽东吾者野人,水达达之乱。”(见铁改余氏重庆总谱第10页)如果铁木健是秃鲁,此时铁木健已经101岁,还能带领寿英女平辽东吾者野人。真不可想象。 因此,南平王秃鲁不可能是各地铁氏改余氏家谱记载中的铁木健。铁氏改余氏之九子一女之父亦绝不是秃鲁。秃鲁的儿女也绝不是铁氏改余氏之九子一女。秃鲁又名铁木健与元史和铁氏改余氏家谱均不合。 内蒙古大学蒙史研究专家宝音德力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岱玉,在2021年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一文中指出:

12、他“考查了南平王土鲁的世系、出镇六盘山与云南、发动叛乱等情况,认为今天云南铁改余氏族谱所称其家族为秃鲁之后乃是虚美之词。”“今云南有铁改余氏蒙古人,自称其祖宗为元代皇族,南平王土鲁为他们的直系先人。从他们的族谱所记录的南平王秃鲁的几个儿子均为元朝进士、任太守的情况看,这一支蒙古人可能是随土鲁出镇云南后留居当地的部属。后人修谱,不懂元代诸王不出仕不尚科举及元代无太守之职的情况,胡编乱造。” 余一海等人在重修族谱叙里曾无奈地指出。“献贼祸川,族人星散,祠毁于火,谱亦飘零矣。遍访族老辈得断残抄谱数本,互勘校对,始悉当日历祖”。由此可知,青神谱在1934年付梓之前所掌握的修谱信息,是如此的匮乏。余一海

13、等人作出“秃鲁又名铁木健”的错误结论,情有可原。但在资料和信息都十分发达的今天,还不愿意认真研究,仍错误地将一个不存在的“秃鲁又名铁木健”,演绎为“九子一姑”的父亲,实在难以令铁改余氏族人信服。仍在那里以讹 正式册封。在弘吉剌氏察必皇后于1281年去逝后的第二年(1282年),忽必烈(67岁时)纳察必皇后之侄孙女弘吉剌氏南必为皇后。南必皇后伴随忽必烈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并生下皇子铁蔑赤。据史料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八十高龄的忽必烈去世,此时的南必还不到三十岁,只好在宫中苦苦度过她的下半生。”通过对这些线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蔑赤应生于1283年至1294年之间

14、。据铁氏改余氏各族谱记载,铁木健四十无子,其长子秀一公生于1305年至1310年之间。1283年至1294年之间出生的铁蔑赤,至少在1303年至1314年间才能生出铁木健,在铁木健“四十(1343年-1354年)无子”的情况下,不可能在1305年至1310年之间生出秀一公。 第二,从余氏家谱记载的铁木健的事迹看,铁木健之父不可能是铁篾赤。据余之刚著的余氏族谱跋祖德流芳记载:“世祖封木儿为晋王,又封木见为两平王,至成宗皇帝加封东路不花元帅。”如果说铁蔑赤是铁木健之父,出生于1283年至1294年之间,铁蔑赤20岁生子,铁木健应该出生在1303年至1314年之间,成人(18岁计)于1321年至13

15、32年之间。这时,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早已不在人世,怎么能封铁蔑赤之子铁木见为两平王呢。况且元朝没有两平王这个封号;元朝的第二位皇帝成宗(1265-1307)也不在人世了,又怎么能加封铁木见为东路不花元帅呢。铁篾赤是铁木健之父,与铁氏改余氏各族谱记载的历史逻辑不合。 (余永华余显礼) 四、铁木健不是铁篾赤,铁木健之父不是忽必烈 有的铁氏改余氏研究者认为,铁篾赤是铁木健的另一汉语译音。铁篾赤就是铁木健,是忽必烈与南必的幼子。这一说法也没有根据。 首先,从历史记载的铁篾赤的年龄看,铁木健不是铁篾赤。如前 所述,铁篾赤应出生在1283年至1294年之间,如果铁木健就是铁篾赤,“四十无

16、子”,不可能在1305年至1310年之间生出秀一公,1313年生出秀二公,1312年生出根六公。根据秀根公的年龄和铁木健“四十无子”的情况分析,铁木健应该出生于1260年-1270年之间,与铁篾赤不是同时间人。 其次,从铁木健与铁篾赤的事迹看,铁木健不是铁篾赤。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被世祖封为两平王,或被成宗封为南平王和东路不花元帅。而铁篾赤没有任何封王的记载。 再次,从铁木健与铁篾赤的辈份看,铁木健不是铁篾赤。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铁篾赤是南必皇后所生的忽必烈的幼子,是真金同父异母的弟弟,是成宗铁木耳的叔叔。而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是成宗的弟弟或二哥。如青神余氏家谱记载,“皇孙铁木耳立,号成宗,改

17、元曰元贞、大德,在位十三年,封其弟铁木见为南平王。”又如,余之刚著叙的余氏宗谱说“真金生三子,长曰铁木儿,次曰铁木见,三曰铁木耳。” 总之,铁篾赤既不是铁木健之父,也不是铁木健本人。 (余永华余显礼) 五、铁木健之父是铁子高 在西南地区铁氏改余氏的家谱中,记载最多、且能互相印证的铁木健之父是南京铁氏铁子高。这其中又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铁氏改余氏家谱明确记载,铁木健之父是南京铁氏铁子高如,重庆长寿秀二公裔余承恕家谱序载:“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杆。太始祖铁世义配张氏,由武科甲第升任辽东铁龙山铁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乡旌表,建坊敕赐“忠义大夫”四字,坊上对

18、联一副: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没后葬九华山之南卯山酉向。墓前石人狮子四个,石马 二匹,望柱一对为记。 铁世义公生二子。长名铁子林,次名铁子高,一女名庚姑。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公元25年)赘壻金东旺,由进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嘉应州。铁子林系处士,舒氏生二子,长名铁木耳,次名铁木真,住南京未改,迨至南北混乱,始归一统,国祚九十余年。 铁子高联科及第,任上大夫,配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百亩良田不纳粮丁。” 又如,重庆长寿秀二公裔插旗山支房谱铁改金、金改余氏原由载:“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华山,地名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杆。太始祖铁世义、张氏,由武科甲

19、第,升任铁笼山铁甲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乡。勅赐“忠义大夫”四字,坊立对联一副: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没后葬九华山之南,卯山酉向。石人狮子四个、石马两匹、望柱一对为记。世义公生二子。长名铁子林,次名铁子高,一女名庚姑。建武元年赘婿金东旺,由进士勅授文林郎知广东嘉应州事。铁子林系处士,娶舒氏,生二子,长名木耳,次名木贞,住南京未改。殆至南北混乱,始归一统。国祚九十余年,铁子高联科及第,任上大夫,夫人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百亩良田,不纳丁粮。”(雍正八年撰谱余伟才呈余培金提供) 又如,重庆长寿秀四公裔道光28年以诚谱铁改余原由载:“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

20、华山,地名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杆,太始祖铁世义、张氏,由武科甲第升任辽东铁龙山铁甲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乡,旌表建坊,勅赐“忠义大夫”四字,坊上对联一幅: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后葬九华山南,卯山酉向。墓前石人四个,石马二匹,望柱一对,为记。 世义公生二子一女,长铁子林,次铁子高,女名庚姑,建武元年赘婿金东旺。由进士勅授文林郎,知广东嘉应州事,铁子林系处士,娶舒氏生二子,长名木耳,次名木贞,住南京,未改。 迨至南北混乱始归一统,国祚九十余年,铁子高联科及第,仼上大 夫,夫人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孝感乡,百亩田不纳丁粮。” 又如,重庆垫江余阙后裔余德明公谱

21、记载。“余氏乃太始祖铁世义之后矣。铁世义生二子一女,长子林,舒氏,次子高,潘氏,女庚姑,招金东旺入赘为婿。子林,舒氏生木真、木耳。子高,潘氏,四十无子”。后广积阴功,生铁木健。原住南京江南府东门外九华山。 附图:重庆垫江余阙后裔余德明公谱 又如,四川简阳草池镇罗家坝庚七公裔谱序脉派源流载:“始祖铁世义,始祖母张氏生二子一女,原座(住)江南府东门外九华山,在狮子桂花树玉石欄杆居住。乃由科甲南宋高祖(历史上没有“南宋高祖”的称谓,但有两个宋高祖。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刘裕,叫宋武帝,在位时间公元420年至422年;唐宋时期北宋的开国皇帝名赵匡胤,叫宋太祖,在位时间公元960年至976年。)敕封

22、都统元帅,陞在辽东铁龙山镇边数载,忠心报国,告老归故,葬於九华山,卯山酉向,蒙恩圣赐(蒙圣恩赐)牌坊。 忠义大夫联云。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文人。 二房铁世埃生三子,随兄由功,圣封将军於西梁(即后梁,公元555年-587年。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萧詧建立的政权。国都于江陵,统治地区位于梁的西边,故又称为西梁)大国镇边,后归夷国,不知所终。一子名子秀,王氏;次子名子廷,张氏;三子名子炳李氏, 生一子名木彪,艾氏。 三房难考,总序长房。 世义长子名子琳舒氏;次子名子高潘氏,生一子一女。女名庚姑,招赘金东旺,原住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聂家坡住,年方二十二岁,科中翰林,陞山东主考,托(脱)靴为记

23、。恩赐万民伞,德义冠。生二子,长子开正娶妻蒋氏,科甲陞江南西安(江南没西安,疑是吉安)府上犹知县;次子开甲娶妻李氏,科甲陞广洲廉洲府钦洲知县,东旺一女名辰姑,招赘长沙府湘洤县蒋玉班为婿,秀士之职。东旺归故葬於长沙府攸洲县,肖家大冲御祭御葬,今有。 长房长子子琳舒氏所生木真、木耳,裔孙亦是巨宦,可多未叙根派,今仍坐江南,未改本姓。其谱序么房铁子高潘氏,乃由科甲中翰林,生木健洪氏、张氏。 元纪敕封,圣赐公田,在湖广黄洲麻城县西门外济善桥,公田百倾。所受是时。子高身故,葬於江南上元县。木健无职,娶二妻,四十无子。”(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年)仲秋(八月)春望八日) 2、有的余氏家谱载,铁木健之父

24、是南京铁氏铁子高,是颛顼之后 如,遵义马坎文选公墓四棱碑文载。“盖闻山发于昆仑,水发于星宿,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山水相济,上下同情,根本追踪,古无二理。 吾余氏祖派自颛顼而后,为叔嫂不睦惧罚逃入金辽铁盘山居住,因山取姓故姓铁,住居数代后,本元木健祖归朝,为红巾拖累,子孙始散聚,九公一姑,恐祸患之临身,窃负而逃西川泸州衣锦乡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同行,遂改铁为余,万代不改,乃联诗一首各散。 本是颛顼帝胄家,红巾拖累入西涯,泸杨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折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十马归何处,如梦游云浪淃沙,余家并无三两姓,十家分作百千家。” 又如,重庆綦江秀一公裔松山谱记载。“帝喾时

25、颛顼之孙名姬星者善造铁枪铁炮,常手执千斤之铁枪,因征服戎狄之外寇,帝喾见之封为铁枪大将军,因以姓铁,其后世代相传。”“沿至元朝明宗时(1329.2-8)有铁世义其子铁彦字子高,潘氏生三子长铁木耳次铁木乾又名木真,季铁木健。”铁木健父亲为铁彦,字子高。铁木耳、铁木乾又名木真,为铁木健同胞兄弟。 附图重庆綦江秀一公裔松山谱: 3、有的余氏家谱载,铁木健之父是南京铁氏铁子高,与元朝太祖皇帝同宗一脉 如,四川长宁子服公后裔余氏宗谱记载。“始祖公原住南京江南府东门外九华山,石狮子桂花树玉石栏杆居住,长房铁子林娶妻舒氏生木真、木耳,裔孙仍坐江南未改本姓。么房铁子高娶妻潘氏生木健祖一人,系大元朝武国城十七渡

26、生长人氏,与其姓奇渥溫氏发脉源流云诀世代,永远存证。始祖公铁木健原系太祖皇帝同宗一脉,受封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西门外济善桥,公田有百亩、公置田业,四十无子。” 又如,宜宾庚五大塔谱载:“世义公之弟娶婆王氏生三子,长名子秀,配袁氏,次子廷,配张氏,三名子炳,配李氏,生子一名:木彪配文氏,其后裔兹为及叙。 始祖世义公配张氏生二子一女。长名子林配舒氏,次名子高配潘氏。一女名庚姑,招赘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十一都聂家坡余东旺为婿。三十二岁科中翰林院。后升山东主考。没葬长沙府攸县萧家大冲。御赐万民伞。生二子。长余开正,室蒋氏。任江西南安府上犹县知县。次子余开甲,室甘氏。任广东廉州府知州。一女长姑。赘长沙

27、府湘阴县蒋玉班,系文秀。 世义公次子,铁木子高娶配潘氏,生名木健一人,即兹谱发派祖也。 木健子孙。 元朝五国城第七都生长人氏,与奇渥温氏元太祖同宗的派,一脉源流。” 四川长宁子服公后裔谱转载的余之纲撰余氏启祖序说:“意谓山发于昆仑山为祖也,水发于星宿,水以星宿为祖也,而人本乎祖。故可昧所由来乎。如我起祖本胡人也,姓奇渥温氏铁木真,初号蒙古,托处乌横。传三世,而铁世义铁木世埃及其后嗣也。世义生子林、子高。世埃生子:子炳、子秀。子林生木贞、木儿。子高生木健。子炳生木标。至世祖元皇帝忽必烈。灭金袭宋混一南北。乃奄有天下而临莅中国焉,是即始祖四世孙铁子林之子木真其人也。又名忽必烈者。以其能,一旦灭宋兴

28、元,而大一统也。太子真金立而中殂。谥曰裕宗。皇孙嗣立,是名铁木耳成宗。维时顺宗木儿、显宗木健,皆以叔祖而为辅佐。而成宗亦善守成。阙后武宗、仁宗,相继而王。又复宽明仁厚。忠信爱人。延祀不绝。则我有元之世嗣。可谓迪惟前光矣。即我木健公九子十登科,荣显之庆。萃于一门。亦足证世泽之厚焉。不意祚运中衰,变生眉睫。改铁为余。十兄弟星流云散。至其所以改之之故。则又非一二语所能罄其源流也。是为序。(明朝进士余之纲)” 4、有的余氏家谱载,铁木健之父是铁子高,铁子高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第十一子铁蔑赤 如,云南庚五公裔孙余艳奎提供宜宾徙昭通新谱载。“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共四子。第四子拖雷(共十五子),(拖雷)次子

29、元 世祖忽必烈(共十二子),第十一子铁蔑赤(铁子高)妣潘氏。 历代宗支系列表 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四子)二世祖:第四子拖雷(十五子)三世祖:第二子元世祖忽必烈(十一子)四世祖:第十一子铁蔑赤(铁子高,一子)五世祖:铁木健(九子一女)六世祖:(肇姓始祖九子一姑)” 又如,四川名山庚九公裔子珉谱载:“元世祖忽必烈,至正(元)二十年进封弘吉刺氏南必为皇后,生子铁蔑赤(族谱释名:铁子高)娶夫人潘氏,生铁木健。 世祖年高患足疾,进封南必为皇后,临朝颇预国家事,朝臣无不称贤淑。生子取名铁蔑赤,族谱释名子高公,娶妻潘氏汉族女,安徽江南有诰封。食邑休宁作祖籍,皇母庙号在邑中,潘母生子铁木健,不幸其父又亡故

30、。” 5、有的余氏家谱载,铁改余为铁木耳之后,族源不确定如,云南龙陵的余氏宗支余姓谱系源流载:“而溯厥先代固皇皇大族,簪缨世胄也(编者注:簪缨世胄指世代做官的人家)。考祖传系铁木耳之后也。因元末避兵,路过泸州,见余阙之忠烈,思余阙乃秘书承右,正言余靖之裔,时阙镇守安庆,陈友谅率兵攻城陷,全家投于清水塘中,后明兵进义之,追封幽国公,谥忠烈,修庙故里,命有司四时享祭,因改铁为余,是一门话别弟兄分离。观其临歧赋诗,有不禁销魂焉。” 云南龙陵的余氏宗支余氏家谱原序又载:“祖上世在元朝以来,登高爵享厚禄,屡蒙朝廷褒封,祖传歷歷可稽。前代: 宗祖铁木祯为宰相縂摄朝政;铁石为进士,后为黄门侍郎;铁金为进士,

31、后为兵部尚书;铁刚为进士,后为宁夏太守; 铁勇为进士,后为定远知县;铁州为进士;铁礼为进士; 铁朝为进士,后为浙江太守;铁甲为进士,后为天水太守;铁芹为进士,后为汀州太守。” (民国二十年修撰,余良知、赵桂藻主持编撰,云南龙陵余江鱼提供) 辨析: 遍读众多川、渝、云、贵余氏家谱,给人一个由清楚到模糊再到豁然开朗的印象。 首先,多数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之父是南京铁氏铁子高。铁木健家族的世系是: 一世祖铁世义,配张氏,生二子一女,长子林,舒氏;次子 高潘氏;女庚姑,招金东旺入赘为婿。 祖籍原系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人氏,门前石狮子玉栏杆。由武科甲第升任辽东铁龙山,铁将军元帅之职。忠心报国,钦赐还

32、乡旌表,建坊敕赐“忠义大夫”四字,坊上对联一副:要知都门分九族,正阳立起出从文。没后葬九华山之南卯山酉向。墓前石人狮子四个,石马二匹,望柱一对为记。铁世埃,生三子,子炳、子廷、子秀。 二世祖铁子林,处士,娶舒氏,生二子,长木耳,次木真, 住南京未改。 铁子高,由科甲中翰林,娶潘氏,生一子木健。 铁子高联科及第,任上大夫,配潘氏年四十无子,弃职受封于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百亩良田不纳粮丁。”铁子炳,生一子,木彪 铁子秀,王氏铁子廷,张氏 铁庚姑,招赘金东旺为婿。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十一都聂家坡三十二岁科中翰林院。后升山东主考。没葬长沙府攸县萧家大冲。御赐万民伞。生二子。长金开正,室蒋氏。任江西

33、南安府上犹县知县。次子金开甲,室甘氏。任广东廉州府知州。一女长姑。赘长沙府湘阴县蒋玉班,系文秀。 三世祖铁木耳铁木真铁木健 铁木彪 以上世系,上下三代、左右旁系,比较具体、清楚。各谱记载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一致,非似杜撰,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与可信性。在这一记载中,铁木健为铁子高之子,铁世义之孙。与铁木耳、铁木真、铁木彪是堂兄弟关系。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南京铁氏家族本身就姓铁,非元朝皇室奇渥温氏家族。理由有三: 二是南京铁氏家族中铁木健与铁木耳、铁木真、铁木彪是堂兄弟关系。元朝皇室中的铁木真是元太祖,铁木耳是元成宗。与铁木健不是堂兄弟关系。 三是南京铁氏与元朝皇室祖籍不同。南京铁氏原系南京

34、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人氏,元朝皇室铁木耳、铁木真本胡地蒙古郡人。 正如长寿余承恕家谱载铁改余辩所说。“更有江南铁木真为蒙古奇渥温铁木真者尤谬,盖蒙古铁木真以奇渥温为氏,江南铁木真乃以铁为氏,即二氏之别奚啻天渊。混蒙古奇渥温铁木真为江南铁木 同是光绪年间涪邑子耳坝禀生余树楷在余氏族谱叙中对铁改余故事也进行了质疑。他说: “考姓氏诸书,咸谓由余之后,因名为姓,系出下邳。自本朝嘉庆间,有人送谱自黔省来,云系云贵提督,名步云者所刊,首卷载铁改姓余之事,甚悉。予甫识字时,手其编,反复披阅,不能无疑。弱冠后,应渝城岁试,赴蓉城乡试。遍访同姓,众口一辞,但皆无确据可证予。窃以为,元太祖名铁木真,成宗名铁木耳

35、,泰定名铁木儿,则铁木乃大元皇帝之显称。岂必顺帝时湖广麻城亦有铁木耳。其可疑者一。 木耳有两弟,一木乾,一木健。木健娶周氏、洪氏,生四子:秀一、秀二、秀三、秀四,继娶张氏,生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谓皆成进士尚可信。何以前四子皆为太守,后五子皆为尚书,遇合如是之奇耳。且高登科第,但以排行命名,殊欠庄雅。其可疑者二。 尚书本要职,太守亦非下僚,万无可以私逃之理。何以遭谗言间沮,挂冠走避一时,并会于凤锦桥。岂朝中失去四太守五尚书而并无人知耶。其可疑者三。 凤锦桥前改姓为余,以诗为证,有云“余姓并无两三姓”。必前此无姓余者,而后可也。按北宋仁宗朝余靖,官右正言,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馆阁校勘尹沫

36、、欧阳修等齐名,南宋理宗朝余玠,授四川宣谕,加置制使,知重庆府,及召还京师,又以余晦为四川置制使,知重庆府。此外,姓余者更指不胜屈。今又改铁为余,则难辨其为余之后、为铁之后,何得云“无两三姓”。其可疑者四。 九人皆进士,临别时题诗一首,语涉鄙俚,适类村学究辈所作。况其诗首句云“余本元朝宰相家”,按通鉴,元世祖以和礼霍孙为中书左丞相,以完泽为尚书右丞相;成宗末年,完泽卒,武宗即位,哈剌哈孙仍为右丞相,答剌海左丞相;至大元年,以阿沙不花为右丞相,加宦者李邦宁大司徒兼左丞相;仁宗以伯答沙为右丞相,阿散复为左丞相;英宗以拜住为右丞相,文宗遣右丞相燕帖木儿奉皇帝宝赴漠北,顺帝以伯颜为太师右丞相,撒敦为太傅左丞相。未见有铁姓为宰相者,惟仁宗用铁木迭儿为太子太师御史,中丞赵世延论其不法数十事,故文宗朝监察御史撒里不花、张士宏等奏“近年自铁木迭儿窃位擅权,假刑赏以遂其私,是为元朝巨猾。”英宗时御史大夫铁尖与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谋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