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19世纪的技术史_第1页
第六讲 19世纪的技术史_第2页
第六讲 19世纪的技术史_第3页
第六讲 19世纪的技术史_第4页
第六讲 19世纪的技术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司公司 徽标徽标 第五讲第五讲 1919世纪的技术史(世纪的技术史(2 2) 第二次技术革命 科技发展史选修课科技发展史选修课 内容提要 一、电机的发展一、电机的发展 二、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二、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 三、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四、阳光照相法的发明和普及四、阳光照相法的发明和普及 19世纪的技术史 一、电动机的发展一、电动机的发展 从逻辑上讲,先得有发电机而后才有电动机,从逻辑上讲,先得有发电机而后才有电动机, 但从历史上看,最先出现的倒是电动机,因为伏打但从历史上看,最先出现的倒是电动机,因为伏打 电池已经提供了电源电池已经提供了电源 。

2、 但是,大型的实用的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在你但是,大型的实用的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在你 追我赶、相互激烈中不断研制和持续改进的。追我赶、相互激烈中不断研制和持续改进的。 19世纪的技术史 1 1直流电动机的发展直流电动机的发展 1821 1821年法拉第制成了一台用化学电源驱动的近年法拉第制成了一台用化学电源驱动的近 代电动机的雏形。代电动机的雏形。 1834 1834年俄国科学院院士亚柯比(年俄国科学院院士亚柯比(1801187418011874) 制成了一台回转运动的直流电动机。他利用电磁的制成了一台回转运动的直流电动机。他利用电磁的 吸力和压力的特性,用化学电池组为能源产生机械吸力和压力的特

3、性,用化学电池组为能源产生机械 运动。运动。 1838年亚柯比把他研制的电动年亚柯比把他研制的电动 机安装在船上,驱动轮船行驶在涅机安装在船上,驱动轮船行驶在涅 瓦河上,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电动瓦河上,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电动 轮船。轮船。 19世纪的技术史 2 2直流发电机的发展直流发电机的发展 1867 1867年德国的西门子基于自激年德国的西门子基于自激 原理制成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西原理制成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西 门子发电机在技术上相当于瓦特的门子发电机在技术上相当于瓦特的 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维尔纳维尔纳冯冯西门子西门子 (Ernst Werner von

4、Siemens) (1816-1892) 19世纪的技术史 3 3交流电动机的研制和改进交流电动机的研制和改进 在电机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用直流电还是在电机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用直流电还是 用交流电的争论。由于变压器的出现,从用交流电的争论。由于变压器的出现,从19世纪世纪80 年代起,交流电的发展和应用迅速发展扩大。年代起,交流电的发展和应用迅速发展扩大。 1885 188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拉里(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拉里(1847189718471897) 提出旋转磁场原理,研制出二相异步电动机模型。提出旋转磁场原理,研制出二相异步电动机模型。 18891889年后俄国工程师多里沃年后俄

5、国工程师多里沃- -多布罗乌斯基先后多布罗乌斯基先后 发明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和三相制。发明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和三相制。 18911891年在电能实际应用中首次采用三相制,标年在电能实际应用中首次采用三相制,标 志着电工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志着电工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19世纪的技术史 4 4电厂的建造和电能远距离传输电厂的建造和电能远距离传输 1889 1889年英国建成的特普夫电站是现代大型中心发年英国建成的特普夫电站是现代大型中心发 电站的先驱。电站的先驱。 1891年布罗在瑞士制造出了高压油浸变压器。使年布罗在瑞士制造出了高压油浸变压器。使 得远距离高压交流电的输送成

6、为可能。得远距离高压交流电的输送成为可能。 从从19世纪世纪60年代开始,电能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年代开始,电能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 蒸汽动力而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由于:电能可以集蒸汽动力而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由于:电能可以集 中生产、分散使用,便于传输和分配;中生产、分散使用,便于传输和分配; 电能的应用灵电能的应用灵 活,易于转化为热、光、机械、化学等各种形态的能活,易于转化为热、光、机械、化学等各种形态的能 量,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需求,而蒸汽机量,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需求,而蒸汽机 只能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只能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19世纪的技术史 19 19世纪末世纪末2

7、020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电气化的高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电气化的高 潮。美国、德国最早实现了电气化而迅速进入世界潮。美国、德国最早实现了电气化而迅速进入世界 工业强国的行列。工业强国的行列。 19世纪的技术史 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促进了电力工业、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促进了电力工业、 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发电、输电、配电这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发电、输电、配电这 三个环节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产生和发展起来了。三个环节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线、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线、 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也迅速发展兴起

8、,同时还促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也迅速发展兴起,同时还促 进了材料、工艺和控制等工程技术的发展。电力技进了材料、工艺和控制等工程技术的发展。电力技 术的发展使许多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使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使一系列新技 术应运而生。术应运而生。 19世纪的技术史 5 5发明家爱迪生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出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出生 于俄亥俄州迈兰城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于俄亥俄州迈兰城的一个农民家庭,从 未受过正规教育,受法拉第著作的启未受过正规教育,受法拉第著作的启 发,毕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发明工作。发,毕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发明工作。 (1847-19

9、31) 19世纪的技术史 爱迪生爱迪生1876年创办实验室,并力年创办实验室,并力 图把这个实验室扮成图把这个实验室扮成“发明工厂发明工厂”。 他他 打破过去科学家单独从事研究的习打破过去科学家单独从事研究的习 惯,组织一批专门人才,由他分派惯,组织一批专门人才,由他分派 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工业实验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工业实验 室。室。1877年他发明留声机,年他发明留声机, 闻名于世界。闻名于世界。 爱迪生困时就睡在实验室爱迪生困时就睡在实验室 19世纪的技术史 爱迪生在他发明的留声机前爱迪生在他发明的留声机前 19世纪的技术史 爱迪生经过爱迪

10、生经过14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79年年 试制成炭丝电灯,从此电灯代替了煤气灯。试制成炭丝电灯,从此电灯代替了煤气灯。 1883年在真空灯泡实验年在真空灯泡实验 中,他意外发现冷热电极之中,他意外发现冷热电极之 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被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被 称为称为“爱迪生效应爱迪生效应”,这个,这个 发现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发现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 的基础。引致了另一次技术的基础。引致了另一次技术 革命。革命。 19世纪的技术史 1887 1887年他创立爱迪生实验室,再次踏进了发明年他创立爱迪生实验室,再次踏进了发明 留声机、蜡质唱片、油印机、荧光镜、碱性蓄电

11、池、留声机、蜡质唱片、油印机、荧光镜、碱性蓄电池、 口述录音机、电影放音机和摄影机等。直到口述录音机、电影放音机和摄影机等。直到8080岁以岁以 后还在研究从草类提取橡胶。后还在研究从草类提取橡胶。 爱迪生一生获得了爱迪生一生获得了10931093项发明专利,是第二次项发明专利,是第二次 技术革命中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之一。技术革命中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之一。 由于爱迪生缺乏科学知识,他的发明缺乏科学由于爱迪生缺乏科学知识,他的发明缺乏科学 理论指导,全靠摸索实验,好似理论指导,全靠摸索实验,好似“草垛里寻针草垛里寻针”, 异常艰难。异常艰难。 19世纪的技术史 19世纪的技术史 少年爱迪生与姐姐少年

12、爱迪生与姐姐 爱迪生救了一个孩子爱迪生救了一个孩子 73岁爱迪生 岁爱迪生 爱迪生最后一张照片爱迪生最后一张照片 19世纪的技术史 二、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二、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 1.1.电报电报 最早将电作为一种信息传媒之用的是最早将电作为一种信息传媒之用的是 电报。早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前,电报。早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前, 安培就试制过一种电报。安培就试制过一种电报。 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在电报的发展过程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在电报的发展过程 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电报面临的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电报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电流太弱,很难将信息产地到较要问题是电流太

13、弱,很难将信息产地到较 远的距离。合理创造性地提出在线路中间加装电源,远的距离。合理创造性地提出在线路中间加装电源, 采用接力的方式传递信息。采用接力的方式传递信息。 亨利亨利 (17971878 ) 19世纪的技术史 进一步的改进是由美国人进一步的改进是由美国人摩尔摩尔 斯斯(1791-1872)作出的。他被称)作出的。他被称 为美国的达为美国的达芬奇,是一个兼艺术芬奇,是一个兼艺术 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人物。为实用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人物。为实用 电报作出巨大贡献。电报作出巨大贡献。 1835 1835年摩尔斯研制成电磁电报年摩尔斯研制成电磁电报 机的样机,又根据电流通断时出现机的样机,又根据

14、电流通断时出现 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两种信号,于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两种信号,于 18381838年发明了用点、线组成的年发明了用点、线组成的“摩摩 尔斯电码尔斯电码”。 19世纪的技术史 1844年在美国政府资助年在美国政府资助 下,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下,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 的摩全长的摩全长40英里的电报线。英里的电报线。 在摩尔斯的示范下,美在摩尔斯的示范下,美 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电报线路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电报线路 的高潮。从此,电报由实验的高潮。从此,电报由实验 阶段进入实用阶段。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850年铺设成英法海峡间海底电报电缆。年铺设成英法海峡间海底电报电缆。 1902年电缆已穿

15、过太平洋,把加拿大和澳大利年电缆已穿过太平洋,把加拿大和澳大利 亚连接了起来。亚连接了起来。 19世纪的技术史 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电码: 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摩尔斯电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摩尔斯电 码(码(Morse code)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 的间隔时间组成:的间隔时间组成: 短促的点信号短促的点信号“ ”,读,读“ 的的 ”(Di);); 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读“答答 ”(Da)。)。 由于各国文字不同,电码符号也不尽相同,比如由于各国文字不同,电码符号也不尽相同,比如 中国、日本及俄国都有代

16、表本国文字的电码符号。在中国、日本及俄国都有代表本国文字的电码符号。在 业余无线电通信中,全世界运用统一的电码。业余无线电通信中,全世界运用统一的电码。 19世纪的技术史 摩尔斯已经预见到摩尔斯已经预见到 了地球村的出现。他了地球村的出现。他 说,说,“不久地球将遍布不久地球将遍布 通讯神经,他们将以思通讯神经,他们将以思 考的速度把这块土地上考的速度把这块土地上 的消息四处传播,从而使各地都成为毗邻的消息四处传播,从而使各地都成为毗邻” 19世纪的技术史 2.2.电话电话 1876 1876年年2 2月美国的月美国的贝尔贝尔(18471847 19221922)和华生制成了最早的实用电话)和

17、华生制成了最早的实用电话 机。标志着人类运用电话通讯的开端。机。标志着人类运用电话通讯的开端。 我们知道电报只能提供离散性的信我们知道电报只能提供离散性的信 号,而电话要求提供连续的语言信号。号,而电话要求提供连续的语言信号。 贝尔在大学专攻语音专业,经过贝尔在大学专攻语音专业,经过 多年的拜师求教和自己刻苦钻研,终于在多年的拜师求教和自己刻苦钻研,终于在1876年年2月月 14日向美国政府申请发明电话机的专利。日向美国政府申请发明电话机的专利。 19世纪的技术史 1878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年第一份用电话发 出的新闻电讯稿被送到美国出的新闻电讯稿被送到美国 波士顿的波士顿的世界报世界报,它标,它

18、标 志着电话已为公众采用。志着电话已为公众采用。 19世纪的技术史 到了到了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出现了既可听到对方的声年代,出现了既可听到对方的声 音,又可看到对方的形象的多功能视听电话。音,又可看到对方的形象的多功能视听电话。 19世纪的技术史 背景:背景: 成立于成立于1925年的贝尔实验室是年的贝尔实验室是 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也是一所精英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也是一所精英 大学。它以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名大学。它以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名 字命名,至今已培养了字命名,至今已培养了11名诺贝尔名诺贝尔 物理奖获得者,长期拥有物理奖获得者,长期拥有27000甚甚 至至29000名左右的高科技

19、实验家,名左右的高科技实验家, 目前已达目前已达30000人,这个数目比中人,这个数目比中 国科学院所有研发人员(约国科学院所有研发人员(约22000 人)还多。人)还多。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贝尔贝尔 贝尔实验室美国总部贝尔实验室美国总部 19世纪的技术史 背景:背景: 一个实验室超过一个国家研一个实验室超过一个国家研 究院的规模,这一数字足以究院的规模,这一数字足以 令国人震惊。由于科学中心令国人震惊。由于科学中心 早就转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早就转到美国,贝尔实验室 的光芒似乎也大大超过卡文的光芒似乎也大大超过卡文 迪什实验室。不知道卡文迪迪什实验室。不知道卡文迪 什实验室是否在中国设立了什实验

20、室是否在中国设立了 分部,贝尔实验室的分部是分部,贝尔实验室的分部是 设置在中国上海和北京了。设置在中国上海和北京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 19世纪的技术史 除此之外,贝尔还和上海交大和北大合作建立了两个联合除此之外,贝尔还和上海交大和北大合作建立了两个联合 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中国人,据最新消息已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中国人,据最新消息已 达达300左右。目前贝尔实验室的分支机构遍布于左右。目前贝尔实验室的分支机构遍布于25个国家和地个国家和地 区。它的高科技发明和产品从各种电话、超导体、计算机芯片区。它的高科技发明和产品从各种电话、超导体

21、、计算机芯片 到到Unix、光纤和网络技术,几乎无所不包,其专利数也超过、光纤和网络技术,几乎无所不包,其专利数也超过 了了26000个。个。 贝尔实验室的经验在阎康年先生的贝尔实验室的经验在阎康年先生的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现代现代 高科技的摇篮高科技的摇篮一书中有详密的总结和分析,不过笔者最感兴一书中有详密的总结和分析,不过笔者最感兴 趣的一点经验是趣的一点经验是像贝尔那样立即动手做起来,推动中国实像贝尔那样立即动手做起来,推动中国实 验室时代的更快、更全面的到来!这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显得验室时代的更快、更全面的到来!这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显得 尤其重要和迫切尤其重要和迫切。 19世纪的技术史

22、 3 3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电视和无线通讯技术 电视是一种传播图像的电子技术。电报发明以电视是一种传播图像的电子技术。电报发明以 后,人们就在考虑能否用电报的方式快速传递图像。后,人们就在考虑能否用电报的方式快速传递图像。 电视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电视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894年德国发明家年德国发明家尼普科夫尼普科夫(18881946) 发明尼普科夫扫描圆盘,第一次给出了能快速传输发明尼普科夫扫描圆盘,第一次给出了能快速传输 图像的实际方法。螺旋排列的小孔把图像分割成动图像的实际方法。螺旋排列的小孔把图像分割成动 态信息传送状态。态信息传送状态。 19世纪

23、的技术史 1907年俄国发明家罗辛提出使用尼普科夫盘对年俄国发明家罗辛提出使用尼普科夫盘对 景物进行扫描,用阴极射线管进行接收的远距离电景物进行扫描,用阴极射线管进行接收的远距离电 视系统设想。视系统设想。 英国发明家英国发明家贝尔德贝尔德(1888 1946)从)从1923年起就从事电视年起就从事电视 系统的研制工作,终于在系统的研制工作,终于在1929 年研制成实用的最早的电视系年研制成实用的最早的电视系 统,他的机械电视装置的重要统,他的机械电视装置的重要 装置装置尼普科夫扫描圆盘。成尼普科夫扫描圆盘。成 为电视的发明人。为电视的发明人。 电视发明人贝尔德电视发明人贝尔德 与他的纪念币与

24、他的纪念币 19世纪的技术史 同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始公共电同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始公共电 视广播。视广播。1930年电视机进入市场。年电视机进入市场。 贝尔德与他电视系统贝尔德与他电视系统贝尔德正在实验室工作贝尔德正在实验室工作 19世纪的技术史 贝尔德的机贝尔德的机 械电视械电视 19世纪的技术史 机械电视发现以后机械电视发现以后 ,美国,美国费尔费尔 法恩斯沃斯法恩斯沃斯看到看到 农民犁地的图案想到了电子扫描农民犁地的图案想到了电子扫描 ,于是电子电视随,于是电子电视随 即出现。即出现。 费尔费尔 法恩斯沃斯法恩斯沃斯 法恩斯沃斯和他法恩斯沃斯和他 发明的电子电视发明

25、的电子电视 19世纪的技术史 美国于美国于1941年开始正规的电视广播。年开始正规的电视广播。 继黑白电视问世后,彩色电视机便开始研制。继黑白电视问世后,彩色电视机便开始研制。 早在早在1928年贝尔德就做了第一次彩色电视的实验演年贝尔德就做了第一次彩色电视的实验演 示。他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为基色。示。他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为基色。 1929年贝尔实验室的艾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年贝尔实验室的艾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 间播送彩色电视图像。间播送彩色电视图像。 美国于美国于1953年研究黑白兼容的彩色电视系统获年研究黑白兼容的彩色电视系统获 得成功,为全世界彩色电视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得成功

26、,为全世界彩色电视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技术史 1958年年9月月2日我国电视第一次日我国电视第一次 播出时的画面播出时的画面 12英寸电子管电视英寸电子管电视 机机,1941年年 19世纪的技术史 电视的用途日益广泛,不仅学习、娱乐,它还电视的用途日益广泛,不仅学习、娱乐,它还 是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在工业、交通和科学研究是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在工业、交通和科学研究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可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可利 用电视协助人们监督控制和管理。利用卫星技术可用电视协助人们监督控制和管理。利用卫星技术可 以把电视信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以把电

27、视信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现代电视机正向大屏幕、现代电视机正向大屏幕、 液晶、数字化高清晰度、液晶、数字化高清晰度、 立体声方向发展。立体声方向发展。 电视转播电视转播 19世纪的技术史 有线电报和电话依赖与固定线路,高造价、机有线电报和电话依赖与固定线路,高造价、机 动性差。动性差。 无线通讯的设想被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无线通讯的设想被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 无线无线 通讯技术包括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通讯技术包括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 1895年卢瑟福(年卢瑟福(18711937)利)利 用他发明的检波器可使无线电信号传用他发明的检波器可使无线电信号传 输输3/4英里。英里。 英国物理学家洛奇(

28、英国物理学家洛奇(18511940) 于于1896年发明用谐振电路的无线电报。年发明用谐振电路的无线电报。 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技术 19世纪的技术史 实用的无线电报是由实用的无线电报是由 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意大利物理学家、发 明家明家马可尼马可尼(1874 1937)和俄国物理学)和俄国物理学 家家波波夫波波夫(1859 1906)发明的。)发明的。 无线电之父无线电之父 波波夫波波夫 马可尼马可尼 1894年马可尼用自制的简陋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年马可尼用自制的简陋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以及他发明的垂直天线,收到了以及他发明的垂直天线,收到了1.5英里以外发来的英里以外发来的 信号。信号。 19世

29、纪的技术史 1896年马可尼迁居英年马可尼迁居英 国伦敦后又在英国进行无国伦敦后又在英国进行无 线电收发表演,在邮政大线电收发表演,在邮政大 楼顶上和相距楼顶上和相距300码远的储码远的储 蓄大楼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蓄大楼之间成功地进行了 实地收发表演。实地收发表演。 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 备复制品备复制品 19世纪的技术史 到到1897年他使收发距离增加到年他使收发距离增加到10英里。同年,英里。同年, 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建立。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建立。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 很快用于航海救险。很快用于航海救险。 1899年年3月马可尼实现了英

30、吉利海峡相距月马可尼实现了英吉利海峡相距45英英 里间的无线电通讯。里间的无线电通讯。 1901年年12月月12日马可尼又首日马可尼又首 次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次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 马可尼在英国普尔度建立了一个大发射台,采马可尼在英国普尔度建立了一个大发射台,采 用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发射信号,设在用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发射信号,设在2000英里英里 外的收报机成功地收到了从普尔度发来的外的收报机成功地收到了从普尔度发来的“S”字母。字母。 19世纪的技术史 这一成功标志着无线电这一成功标志着无线电 报开始进入远距离通讯的实报开始进入远距离通讯的实 用阶段。为此,马可尼和

31、德用阶段。为此,马可尼和德 国物理学家布劳恩共同获得国物理学家布劳恩共同获得 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可尼与他的无线电报机马可尼与他的无线电报机 1910年马可尼用水平天线收到年马可尼用水平天线收到6000英里外发出的信英里外发出的信 号,号,1916年后,他又研究短波无线电通讯,为现代年后,他又研究短波无线电通讯,为现代 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奠定了基础。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技术史 1933年年12月月 8日马可尼访沪日马可尼访沪 期间在上海交大期间在上海交大 为为“马可尼铜柱马可尼铜柱” 奠基奠基。 波波夫波波夫从从1889年起用电磁波向远处发送信号,

32、首创接年起用电磁波向远处发送信号,首创接 收机天线。他的技术可使无线电传输距离达收机天线。他的技术可使无线电传输距离达50km, 但由于沙皇政府未予以及时支持,这项技术未能推广。但由于沙皇政府未予以及时支持,这项技术未能推广。 19世纪的技术史 三、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1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19世纪内燃机的发展:从采用燃料看,经历了世纪内燃机的发展:从采用燃料看,经历了 从火药机、煤气及到汽油机、煤油机乃至柴油机的从火药机、煤气及到汽油机、煤油机乃至柴油机的 演变;演变; 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方式来看,走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方式来看,走 过

33、了从真空机到爆发机再到压缩机的演变。过了从真空机到爆发机再到压缩机的演变。 1869年法国发明家里诺(年法国发明家里诺(18211900)二冲)二冲 程、无压缩、电点火煤气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程、无压缩、电点火煤气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 内燃机内燃机,从此内燃机第一次开始批量生产。从此内燃机第一次开始批量生产。 19世纪的技术史 1862年法国工程师罗沙提出等年法国工程师罗沙提出等 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原理。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原理。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制成了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制成了 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这是一台煤气机,热效率高达这是一台煤气机,热效

34、率高达 12%14%。 奥托奥托在其在其35年中一直从事年中一直从事 内燃机研究,他把热效率提高内燃机研究,他把热效率提高 到到20%以上。因此他获得了内以上。因此他获得了内 燃机发明者的声誉。燃机发明者的声誉。 奥托奥托 (18321891) 19世纪的技术史 奥托四冲程往复活塞奥托四冲程往复活塞 式内燃机应用式内燃机应用 奥托循环原理奥托循环原理 19世纪的技术史 19 19世纪末,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世纪末,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 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18831883年德国年德国 工程师和发明家工程师和发明家戴姆勒戴姆勒制成了高速立制成了高速立 式的第一台现代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式的第一台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