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_第1页
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_第2页
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_第3页
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_第4页
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各位新教育同仁们,大家好!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怎样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现在的教材编排上,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题材丰富多采,呈现形式多样,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一切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儿童的生活,注重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

2、要。结合本我平时的一点实践,谈几点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一、立足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有数学,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数学问题就是日常购物。为此我们在教学“元、角、分”的内容时,可设计“谁是生活小能手”的教学活动。课前让每个学生分别去菜市场调查鸡、鸭、鱼、肉和菜的价格,课内出示价格表,让学生模拟买菜的过程,合理安排一天的膳食计划。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又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计算,培养学生精明消费、精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又如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合理选择自家餐桌布,在活动中既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的计算,学生对于餐布颜色、样式

3、的选择搭配以及经济方面都要加以考虑,又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和纵观全局的思维方式。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在认识分数之前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把块饼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个同学可得多少块饼?(块)把块饼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个同学可得多少块饼?(半块)把块饼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个同学可得多少块饼?(一小半块)老师接着问:这“半块”、“一小半块”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能表示出来吗?(不行)

4、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学习的新课题分数。 二、立足课堂,联系生活事例,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从数学课本中发掘出许多实践活动内容。例如“圆锥的体积”这一课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公式。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提供空圆锥、空圆柱和水。圆锥和圆柱有等底等高,有等底不等高,有等高不等底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印象。 再如,我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举了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小明的妈妈看中了一件标价为元的衣服后,就拿出两张元的整钞给营业员,营业员找她零钱元并把衣服卖给她。如果说

5、营业员的柜台里有元,卖衣服收入元后,现在有多少钱?怎样列式?()、前后桌的同学讨论:根据刚才营业员卖衣服收钱和找钱的细节,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有学生这样说:因为接近,我就先把与相加,但是与原来相比,多加了,所以还要减去,最后得数是。再经过相应的练习和讨论,学生得到了加法的简便规律:把接近整百数整千数相加,再把多加的数减去。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站在顾客的角度来看:顾客随身所带的钱也是元,买了价钱为元的衣服后,还剩多少元?学生列式:,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呢?反馈结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然后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减去,理由是改成,比多,所以要减去。

6、 生:我原来认为应该减去,可又一想,先减去,又减去,合在一起减去,可原题是减去,肯定有问题,所以又改为加。 生:我认为应该加上,理由是减去改成了减去,多减了。所以要补加,才能得到与原题相等的得数。 生:从刚才买衣服的过程看,顾客买了元的衣服一件,她付给营业员元,找回了元。 所以应该是第一种方法正确。 这样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矛盾逐渐解决,老师再组织进行练习和验证,发现简算方法,即“先看成整百整千相减,再把多减的补加”。 三、立足实践,提高应用意识,积累独特体验 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如教“归一应用题

7、”,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有的深入工厂,了解一周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商店,了解商品价格等。当课堂上出示有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近,并且学生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开放探究,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重要。”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例如教学“统计表、统计图”时,组织学生对全校

8、老师的年龄、身高、家庭成员或所在班级学生人数进行调查统计。活动中,学生有的制表,有的记录,有的剪纸条,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文章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对小学数学教学联系学生实际

9、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引用了大量的实例加以阐述:1、 创设生活情境,开启快乐数学之门、二、链接生活,体验快乐数学、三、创设生活化数学,构建数学模型、四、注重生活实践、体会数学应用。以此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并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 生活化数学 ; 教学策略 目前小学数学普遍存在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造成数学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教师教学就是教“书”,学生学习就等于读“书”,从书本到书本,全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学生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困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教师跟着教本走,

10、忽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导致“小课堂”缺乏生机、激情、创造和数学价值观。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也得不到实际生活的应用,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快乐、主动地探究知识,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尽情地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结合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开启快乐数学之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和理解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一些

11、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这样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即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快乐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下周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求全体学生家长都要参加,你该怎样描述你的位置,让家长坐到你的位置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显然,有的用语句描述的太罗嗦,还有的说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说,今天学习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能让你的家长准确的找到你自

12、己的位置。这样,我从小学生的认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由给家长介绍自己的座位,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对位置的亲切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提高和发展了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自然对数学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另外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又创设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空间,模拟的货架上、柜台里摆了水果、蔬菜等各种生活用品。请每个学生猜一猜:这一堆苹果大概有多重?那一包面粉估计又有多重呢?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购物情境里,非常迫切地想去掂一掂、称一称,弄个究竟。因此课堂气氛高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学习数学的实践活动,感到既轻松有趣、又

13、特别快乐难忘。 二、链接生活,体验快乐数学 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助生活经验 感知数学 利用小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利用生活经历感知抽象数学的概念和理论,使抽象的数学东西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就模拟现实情境,拿出了写有“唱歌”“跳舞”“朗诵”的三张卡片,分别找三个同学来抽,这时候,我问学生:“他们三人可能会抽到那些节目?”学生回答,可能会抽到唱歌、跳舞、

14、朗诵的任意一种。我又问:“它们可能会抽到画画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可能!”我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这三张卡片里,就没有画画,所以,不可能抽到画画。”接着,我找一名学生上来抽纸条,他抽中了一个唱歌后,我问:“剩下的两张可能是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是跳舞和朗诵。”“那么,一定会是跳舞吗?或者一定会是朗诵吗?”学生回答:“不一定。”学生回答过之后,又叫一名学生,抽中了跳舞,我问:“下一张一定会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朗诵”“可能是朗诵,还是一定是朗诵?”“一定是朗诵。”通过这一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能用“可能”

15、、“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我首先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装有四个红棋子和一个蓝棋子,问学生:“摸出哪种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出哪种棋子的可能性小?为什么?”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最后得出结论: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蓝棋子,红棋子数量多,所以,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也就大一些。于是,我让学生明白,商场、超市举行抽奖活动时,奖项与奖品的设置,尤其是特等奖、一等奖,中奖的几率很小很小,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学生不要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现在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的抽奖活动,告诉学生,

16、不要整天想着中大奖,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与努力,才会成功!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随机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利用生活经验 提炼数学 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不少情景都隐藏数学知识,只要教师精心去发掘提炼,就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在 “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的生日快到了,想给小明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2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军就找妈妈来帮忙想办法,妈妈说这好办,收了的20个1角硬币,又给了2张1元钱,小军有点不明白,觉得自己给了妈妈

17、这么多,她却只给我2张。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有的学生将这2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2个10个1角就是2元,所以20个1角和2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看看元和角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0个1角就是1元”,“1元和10角相等”,“1元10角”,“1元就是10个1角” 。 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早就存在的,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我们可以运用生活经验,通过探究活

18、动,把实践经验上升提炼为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会快乐的数学。 3、凭借生活,渗透数学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隐含的许多数学原型,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如在教学“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很快看出哪边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一般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数学思想生活化了,学生就很轻易地接受了这样深层次的数学思想。所以,

19、我们平时应尽可能的把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事物。 三、创设生活化数学,构建数学模型 小学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她们,必须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材设计成看得见、听得到的现实题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观察、分析、比较、交流、探索数学,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如,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这一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习题:多媒体出示小河,并说明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米,身高为1.30米的小明,去学习游泳,安全吗?为什么?这样的题由于设置了情境,而情境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能

20、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又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学楼大厅是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请你动手操作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再介绍自己的做法,学生经过个人独立思考、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思维碰撞,体验到数学的高难度,也体验到解决难题后的快乐。 四、注重生活实践、体会数学应用 课标明确将“实践与综合运用”列入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小学数学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创设运用数学

21、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巨大的运用价值。能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结合生活学习数学,达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1、数学知识来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生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指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课桌的长度、宽度和高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能感知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估计能力和空间感知想象能力。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2、,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2、渗透策略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率成成果,学习数学也同样,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策略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学数学是有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如教学“可能性”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性的习题,“过节了,文具商店准备搞促销活动,小明为为文具店设置了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00个白球、100个黄球、15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

23、,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思想和策略思想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更是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更是快乐的。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可操作的生活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内容,使其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

24、更多的体会、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现在的新教材克服了这一弊端。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题材丰富多采,呈现形式多样,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一切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

25、新的心理特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儿童的生活,注重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认识。 1、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一开始就从学生身边选择素材并制成录像片段作为课堂引入,这三段录像分别是学生称体重、农民卖菜和在水果摊买水果。使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回顾,感受到质量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消除对这一知识的距离感。此外,整堂课从教具到学具都取之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品,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某一样食品或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必

26、须品出现在课堂上的时侯,那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会使他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在练习的环节中,我有意识的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爸爸妈妈到菜场或超市去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将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再一次感悟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不形成和巩固重量概念。 2、注重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

27、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例如在三年级一次数学单元测验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选择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学生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根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以为学生是没有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如果问题说清楚是一根黄瓜也许好些。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