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_第1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_第2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_第3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_第4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理 3.1 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与节能设计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与节能设计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术措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术措 施施 3.3 朝向与间距朝向与间距 3.4 建筑体型建筑体型 3.5 绿化环境设计绿化环境设计 3.6 遮阳设计遮阳设计 3.1 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与节能设计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与节能设计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建筑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它 包括建筑所在地点和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如气候 条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其中气候条件所起 的作用最为重要。 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应先全面了解

2、建筑所在 位置的: 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资料、当地建筑 材料情况以及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等。 设计人员应从建筑选址、居住区规划开始,分析 以上各种因素, 综合不同资料作为节能建筑设计的 前期准备工作。 3.1.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节能建筑设计必须了解 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冬季日照率、降水、 冬夏两季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极端 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温度、空气湿度、冬 夏两季主导风向频率等, 建筑所在位置小区域环境的微气候条件: 城市热岛效应,周围建筑群高度、人口的 疏密程度,交通组织、环境植被、水域等影 响因素。 3.1.2地形条件地形条件 建筑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建筑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

3、 平地或坡地、山谷或山顶、江河或湖泊水系, 建筑选址将 直接影响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大小。建筑的选 址、朝向,应选择有利于通风的位置。应重视因地形变化 而产生的地方风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的影响,合理地利 用山谷风、水陆风等自然能源。 水陆风水陆风对于位于江河湖泊地区,因地表水陆分布,地势起 伏,表面覆盖材料等不同,在白天太阳辐射作用下和地表 长波辐射的影响,产生水陆风而形成气流的流动。在进行 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水陆风以取得建筑穿堂风的效果, 对于改善夏季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是不言而喻的。 山谷风山谷风是山区经常出现的现象,只要周围气压场比较弱, 这种局地热力环流就表现得十分明显。有不

4、少利用山谷风 的例子。 3.1.3地表环境地表环境 居住区表面覆盖层会影响小气候环境居住区表面覆盖层会影响小气候环境 表面植被或水泥地面都直接影响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的大小。由于市 区大气透明度远小于郊区,使得市区中直接辐射量减小,而散射辐射 量增加,总辐射量减弱。同样市区覆盖层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系数 小于郊区,加上市区建筑物排列的几何形状对反射率的影响,使建筑 外墙、屋顶、路面组成极为复杂的多次反射,使居住区覆盖层长波辐 射与天空的热量交换量减少,其结果是部分热量仍留在地表和居住区 近地下垫面内,如果居住区植被少,co2含量大,地表长波向上辐射 受到限制,大气长波辐射向下而造成大气逆辐射,在

5、通风不良的情况 下,造成市区温度日较差变小,平均温度上升。 应有足够的绿地和水面,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尽量减少水泥地面应有足够的绿地和水面,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尽量减少水泥地面 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建筑物和铺砌的坚实路面大多为不透水层 (部分建筑材料能够吸收一定量的降水,亦可变成蒸发面,但为数不 多),降雨后雨水很快流失,地面水份在高温下蒸发到空气中,形成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典型的高温高湿闷热气候,多消耗能源。因此,节 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并且要求合理分布,利用植被和水域减弱热岛 效应,改善居住区热湿环境。 城市下垫面的辐射性质城市下垫面的辐射性质 表表3.1.3-1 表面表面反射率反射率发射率

6、发射率表面表面反射率反射率发射率发射率 道路道路窗窗 沥青沥青0.050.200.95清洁玻璃清洁玻璃0.100.160.130.28 墙壁墙壁天顶角小于天顶角小于400.080.870.94 混凝土混凝土0.100.350.710.90天顶角天顶角40800.090.520.870.92 砖砖0.200.400.900.92涂漆涂漆 石石0.200.350.850.95白色、白涂料白色、白涂料0.500.90.850.95 木材木材0.90红、棕、绿红、棕、绿0.200.350.850.95 屋顶屋顶黑黑0.020.150.900.95 柏油和砾石柏油和砾石0.080.180.92城市区域城

7、市区域 瓦片瓦片0.100.350.90范围范围0.100.270.850.95 石板瓦石板瓦0.100.90平均平均0.15 茅草屋顶茅草屋顶0.150.20 波纹瓦波纹瓦0.100.16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 术措施术措施 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的气候适应性是节能住宅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的气候适应性是节能住宅 热工设计首先必须研究和考虑的问题热工设计首先必须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建筑节能的具体节能措施和热工设计指标理应反 映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依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 及室内热环境质量要求,而提出外围结构的平均 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等 夏热冬冷地区

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热 工设计指标是节能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但各地 区应结合本地区具体气候条件和经济状况来确定 热工设计指标和节能技术措施。我国夏热冬冷地 区涉及10多个省市,地方气候条件差别仍很大。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 术措施术措施 一、首先考虑国家对节能建筑所提出的节 能目标(如节能50%)、建筑造价、采暖 空调设备价格、社会环境费用等;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 术措施术措施 二、注意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由于建筑热过程特性, 尤其在夏季太阳辐射条件下,室外综合温 度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可达55 以上,

9、温度波有较大影响。要考虑冬季白 天太阳辐射时建筑墙体的得热、贮热,还 应考虑夏季夜间气候凉爽时或二个连续高 温晴天之间的阴雨天条件下自然通风散热 和贮冷,因此围护结构应有合适的蓄热系 数和热惰性指标;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 术措施术措施 三、建筑小区规划三、建筑小区规划。体型系数、窗墙比以及自然体型系数、窗墙比以及自然 通风通风。 大量的调查和测试表明,太阳辐射通过窗进入室 内的热量是造成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占建筑空 调冷负荷的40%以上,因此提高窗的热工性能和 阳光控制是这一地区建筑节能非常重要的措施, 日本九州、美国南方、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把提

10、高窗的热工性和阳光控制作为住宅节能的重 点。 3.2 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合理的节能热工设计指标和技 术措施术措施 适当的窗口面积,有利于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 质量,同时冬季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夏季 在夜间或气候凉爽宜人时,带走室内余热蓄冷。 而且南北向窗墙比面积相差过大不宜于穿堂风的 形成,窗口面积过小,容易造成室内采光不足, 象重庆、四川、黔东等地冬季平均日照1315%, 全年阴雨天很多,在纬度低的这一地区夏季窗口 受太阳直接辐射时间有限,不宜过份强调减少窗 墙比,重点应是提高其热工性能、采用遮阳,提 高窗的气密性等技术措施来达到节能的目的。给 建筑师进行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

11、性。 3.3 日照环境设计日照环境设计 3.3.1日照的作用和日照标准日照的作用和日照标准 由于日照有杀菌抗病的能力,建筑争取适宜的日 照,可温暖和干燥环境,从卫生角度看,每天至 少有24小时的日照才能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所以,相邻住宅之间必须有足够的日照间距。 过量的日照,容易造成室内过热,对人体来说, 则是不利的。 在建筑日照设计时,应考虑日照时间、面积及其 变化范围,以保证必需的日照或避免阳光过量射 入太阳能的利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 太阳能资源利用的一级区划指标太阳能资源利用的一级区划指标 表表3.3.1-1 名称名称 符号符号指标(指标(w/m2y) 资源丰富带资源丰富带i202

12、4 资源较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ii16282024 资源较贫穷带资源较贫穷带iii13491628 资源贫乏带资源贫乏带iv1349 3.3.1日照的作用和日照标准日照的作用和日照标准 日照设计中,有一个衡量日照效果的最低限度的 指标来作为设计的依据,这个指标就称为日照标日照标 准准。 建筑日照环境中的日照时间建筑日照环境中的日照时间,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 室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 个时,其中定有二个获得日照。日照标准是要底 层居室的窗台面在大寒日应保证有效连续日照时 间不得小于2小时。 3.3.2建筑的日照间距建筑的日照间距 在规

13、划设计时,就必须在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 距离,以保证阳光不受遮挡,直接照射到建筑室 内。这个间距就是建筑物的日照间距日照间距。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是由日照标准,当地的地理纬 度、建筑朝向、建筑物的高度、长度以及建筑用 地的地形等因素决定的。 夏热冬冷地区若以冬至日获得日照1小时的要求, 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系数应大于1.2,2小时的日照间距系数 应大于1.3。在这一地区,不同城市根据纬度、土 地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规定日照间距为 1.11.3h(h为建筑高度),即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系数为 1.11.3。 3.3.2建筑的日照间距建筑的日照间距 在居住区平面规划中,建筑群体错落排列,不仅

14、有利于内外交通的疏畅和丰富空间景观,也有利 于改善日照时间。高层点式住宅不仅有加大建筑 的南北进深,增加电梯服务量,减少交通面积等 优点,在充分保证采光日照条件下可以大大缩小在充分保证采光日照条件下可以大大缩小 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系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系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一幢20层约60米高的塔楼,若南北楼间的间距为 30米,间距系数仅0.5,大寒日后排住房仍有3个 多小时的日照时间。这种分析不仅是对单幢建筑 的孤立分析,而是对包括已建成建筑在内的所有 建筑的综合分析。 d hh tg 2 s h hs 1 tg h d 平地平地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的计算公

15、式 式中:式中:h建筑总高;建筑总高; h2底层窗台高;底层窗台高;h1=h-h2; hs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cossin cossin) ( 0 tgitgh wtgiddh d cossin cossin) ( 0 tgitgh wtgiddh d 向阳坡日照间距计算公式向阳坡日照间距计算公式 背阳坡日照间距计算公式背阳坡日照间距计算公式 d-两建筑物的日照间距(m);h-前面建筑物的高度(m);w-后面建筑物底层窗台 离设计基准点(或室外地面)高差;-建筑物法线面的太阳投射角;-建筑物法线 面的地面坡度角;o,o-分别为前后建筑物地面设计基准标高点;-建筑方位角

16、;h - 太阳高度角;d,d-分别为前后建筑物地面设计基准标高点外墙距离(m);a -太阳方 位角;-建筑方位与太阳方位差角=-a。(或a。-);d-地形坡向与墙面的夹角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l0 表表3.3.2-1 地区地区 南向南向 南偏东(西)南偏东(西) 102030405060 上海上海1.421.431.411.331.221.070.89 南京南京1.471.481.451.381.261.110.92 合肥合肥1.461.471.441.371.251.100.91 南昌南昌1.291.311.281.221.120.980.82 武

17、汉武汉1.391.401.381.311.201.050.87 长沙长沙1.271.291.261.201.100.970.80 成都成都1.391.411.381.311.201.050.87 注:日照间距d= l0h,h为前栋建筑计算高度 3.3.3适宜的朝向适宜的朝向 朝向朝向是指建筑物主立面(或正面)的方位角,一 般由建筑与周围道路之间的关系确定。朝向选择 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主要房间宜避 开冬季主导风向,但同时必须考虑夏季防止太阳 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 及小区规划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想做到夏季 防热,冬季保温等方面要求理想的朝向是困难的, 因此,我们

18、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轻重, 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的朝向。 3.3.3适宜的朝向适宜的朝向 在自然通风或空调条件下,太阳辐射、室 外空气温度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夏季,尤其是夜间当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 温之后,建筑应尽可能利用此时室外风向, 加强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气温,排除潮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同时建筑朝向的设计 又要在白天气温高时太阳辐射条件下减少 对室内的辐射,降低空调的能耗.而在冬季 阳台又要抵御室外冷空气的侵入,尽可能 获得阳光。 不同朝向太阳辐射特性 冬季不同朝向墙面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特征 南向墙面峰值日射强度为最大,出现在12时; 西南(东南)向墙面峰

19、值日射强度次之,出现在 1314时(1011时), 西(东)向墙面峰值日射强度较小,出现在 1415时(910时), 北向墙面峰值日射强度最小. 不同朝向墙面日射强度峰值一般是随纬度增高而 增大,但也与各地天气气候特点有关。 冬季不同朝向墙面峰值强度和出现时间冬季不同朝向墙面峰值强度和出现时间 表表3.3.3-1 武汉武汉 时间时间强度强度 南墙南墙12:00410 西南(东南)墙西南(东南)墙13:0014:00(10:0011:00)370 西(东)墙西(东)墙14:0015:00(9:0010:00)245 西北(东北)墙西北(东北)墙 北墙北墙 12:00102 南京南京 时间时间强度

20、强度 南墙南墙12:00430 西南(东南)墙西南(东南)墙13:0014:00(10:0011:00)395 西(东)墙西(东)墙14:0015:00(9:0010:00)267 西北(东北)墙西北(东北)墙/北墙北墙12:00116 夏季夏季 不同朝向墙面日射强度峰值强度和出现时间不同朝向墙面日射强度峰值强度和出现时间 表表3.3.3-3 汉口汉口 时间时间强度强度 南墙南墙12:00279 西南(东南)墙西南(东南)墙15:00(9:00)476 西(东)墙西(东)墙16:00(8:00)633 西北(东北)墙西北(东北)墙16:20(7:40)505 南京南京 时间时间强度强度 南墙南

21、墙12:00316 西南(东南)墙西南(东南)墙15:00(9:00)480 西(东)墙西(东)墙16:00(8:00)650 西北(东北)墙西北(东北)墙16:35(7:15)500 一、不同朝向太阳辐射特性 南向垂直表面冬季日辐射量最大,而夏季反而变小,东西向垂直表面 最大,这与在夏热冬冷地区低纬度条件下实际状况相符合,也就是为 什么这一地区尤其是夏季防止东西向日晒,冬季尽可能争取南向日照 的理由。 正是由于朝向引起的太阳辐射得热和天空辐射失热的不同,北方采暖 地区的节能建筑才提出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有效传热系数的区别。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特别是像重庆、长沙、南昌等冬季日照率低的地 区,是

22、否有必要考虑因朝向引起的对围护结构的有效传热系数,是值 得研究的问题。例如重庆地区冬夏的主导风向都是北(n),为了组 织良好的自然通风,朝向上应使纵轴(及主立面)尽可能垂直于夏季 的主导风向。但考虑到太阳辐射,防止夏季暴雨的袭击以及房屋不可 能是单排而是多排,适当偏离主导风向仍是有利的,综合冬夏日照环 境与夏季有利于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分析,重庆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重庆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 是南偏东是南偏东1010至南偏西至南偏西1010,适宜朝向是南偏东,适宜朝向是南偏东3030至南偏西至南偏西30 30 夏热冬冷地区部分地区最佳和适宜的建筑朝向夏热冬冷地区部分地区最佳和适宜的建筑朝向 表表3.3

23、.3-4 地地 区区 最佳朝向最佳朝向适宜朝向适宜朝向不宜朝向不宜朝向 上上 海海南南南偏东南偏东150南偏东南偏东300向偏西向偏西150北,西北北,西北 南南 京京南南南偏东南偏东150南偏东南偏东250南偏西南偏西100西,北西,北 杭杭 州州南南南偏东南偏东100150南偏东南偏东300向偏西向偏西50西,北西,北 合合 肥肥南南南偏东南偏东50150南偏东南偏东150向偏西向偏西50西西 武武 汉汉南偏东南偏东100南偏西南偏西100南偏东南偏东200向偏西向偏西150西,西北西,西北 长长 沙沙南南南偏东南偏东100南偏东南偏东150向偏西向偏西100西,西北西,西北 南南 昌昌南

24、南南偏东南偏东150南偏东南偏东250向偏西向偏西100西,西北西,西北 重重 庆庆南偏东南偏东100南偏西南偏西100南偏东南偏东300向偏西向偏西200西,东西,东 成成 都都南偏东南偏东200南偏西南偏西150南偏东南偏东400向偏西向偏西300西,东西,东 3.4 建筑体型建筑体型 体型系数体型系数就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0 (m2)和与其所包围的(包括地面)体积v0(m3)之比 值,住宅建筑中的形体系数计算时,外表面积f0不包括地 面和楼梯间墙及分户门的面积。体型系数越大,说明单位 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研究表明,体 型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

25、2.5%。 建筑体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大小。在夏 热冬冷地区夏季白天要防止太阳辐射,夜间希望建筑有利 于自然通风、散热。因此,与北方寒冷地区节能建筑相比, 在体型系数上没有控制那么严,而且建筑形态也非常丰富。 但从节能的角度讲,单位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 护结构的热损失越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 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4 建筑体型建筑体型 提出体形系数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使特定体积的建筑物在冬季和夏季 冷热作用下,从面积因素考虑,使建筑物外围护部分损失的冷、热量 最少。 据此就要求住宅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外形不宜凸凹太多,尽可能力求完 整,以减少因凸凹太

26、多形成外墙面积大而提高形体系数。组合上最好 是两个单元以上组合,由一个单元形成一幢建筑物就有可能使其形体 系数超过0.30(m2/m3)。 北方寒冷地区曾对形体系数与耗热量指标作过计算分析,表明在建筑 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不变条件下,房屋的耗热量 指标随形体系数成直线上升。低层和少单元住宅对节能不利,即体积 较小的建筑物,其外围护结构的热损失量要占建筑物总热损失量的大 部分。当建筑物体积小于1300m3时,外围护结构的热损失量随体积 的减少而迅速增大。对于高层建筑,在建筑面积相近条件下,高层塔 式住宅的耗热量指标比高层板式住宅的高10%14%。形体复杂、凸 凹面过多的塔式建筑对

27、节能更为不利。 3.4 建筑体型建筑体型 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 传热损失,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 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将 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使建筑造型呆板, 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因此 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 可能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 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 3.5 绿化环境设计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 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减低 噪音,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 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节约建筑能耗有效 的措施。 3.5.1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

28、度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 居住区绿化具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 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尤其是乔木)有遮阳蔽荫,减低风速 和蒸腾作用的原因。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根部不断地从 土壤中吸收水分,又从叶面蒸发水分,这种现象称为“蒸 腾”。同时,植物吸收阳光作为动力,把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和水进行加工变成有机物作养料,这种现象称为“光 合”。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吸收太阳辐射热。树林的树 叶面积大约是树林种植面积的75倍;草地上的草叶面积大 约是草地面积的2535倍。这些比绿化面积大上几十倍的 叶面面积都是起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所以,就起到了 吸收太阳辐射热,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 3.5.2绿化

29、的遮阳防辐射作用绿化的遮阳防辐射作用 据调查资料,茂盛的树木能挡住50%到90%的太阳辐射热。 草地上的草可以遮挡80%左右的太阳光线,据实地测定:正 常生长的大叶榕、橡胶榕、白兰花、荔枝和白千层树下,在 离地面1.5m高处,透过的太阳辐射热只有10%左右;柳树、 桂木、刺桐和芒果等树下,透过的是40%和50%。由于绿化 的遮荫,可使建筑物和地面的表面温度降低很多,绿化了的 地面比一般没有绿化的地面辐射热低4至15倍。不同地面的表 面温度在午后,混凝石和沥青地面最高表面温度竟达到50 以上,草地仅有40左右。 2000年8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对草坪、混凝土表面、 泥土以及树荫下的实验测试

30、值。在太阳辐射情况下,混凝土 表面温度最高,其次干泥土、草坪,最高温度分别高出气温 26、19、10。草坪的初始温度最低,在午后下降也较 快,到18:00时后低于气温,说明种植植被在太阳辐射下由 于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降低了对土壤的加热作用,相反 在没有太阳辐射时,在长波辐射冷却下能迅速将热量从土壤 深部传出,说明种植植被是较为理想的地表覆盖材料 自然湿球温度在太阳辐射与树荫下相差不大,但黑球温度相 差很大。说明树荫对黑球温度影响较大。 3.5.3改善室内热环境 重庆夏季种植屋面室内温度的实测值。 种植屋面种植屋面 一般平屋面一般平屋面 最高温度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

31、度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低温度 屋面外表面屋面外表面30.729.628.361.239.427.5 屋面内表面屋面内表面30.529.328.536.732.629.2 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31.330.129.335.932.729.1 室内外墙内表面室内外墙内表面31.430.129.732.830.929.8 注:1、测试时间周期为24小时;2、测试在白天关窗,夜间开窗的自然通风条件下进行。 研究表明,种植屋面是集环境生态效益,节能效益和热环境舒适效益一体的,最佳的住宅屋顶形式之一,它最适宜于夏热 冬冷地区的住宅建筑。 3.5.4降低噪声降低噪声 噪声的危害,已成为侵扰

32、市民,使人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严重因素。 重则使人引起心血管或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因此,防止噪声是 居住区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绿化对噪声具有较强的吸收衰减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树叶和树枝间空 隙可以像多孔吸声材料吸收部分声能,同时通过与声波发生共振吸收 部分声能。特别是能吸收高频噪声。有文献表明公路边30m到15m左 右的林带,能够减低噪声610db,相当于减少声能量的54%。 树木减噪作用与叶片密度、林带结构和绿化带分布方式有关。如果重 叠排列的大面积高大阔叶林比针叶树林具有更好的降噪作用,在城市 居住区内难以保证大面积种植植被,可采用面积不大的草坪和行道树 获得吸声减噪效果.从多孔材

33、料吸声机理出发,叶片小而密。植物的空 隙率较高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就单株树木的吸声效果而言,因 交通噪声源为贴地线源,并在街谷中处于较低的位置,故灌木较乔木 好,常绿树优于落叶树,针叶树则又比阔叶树有效。树的选择还应考 虑到降低街谷噪声的要求,采用常青针叶林配以灌木和草坪是一种较 佳的方案。 3.5.5减轻空气污染减轻空气污染 植物,特别是树木有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粉尘和细 菌的作用,因此居住区绿化建设还可以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树木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枝条上的 皮孔吸收有害气体(当然不能超过其所能忍受的浓度), 积累于某一器官内,或由根系排出体外。

34、在城市有害气体 中,以二氧化硫(so2)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危害亦 较大。研究表明,绿地上的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于未绿 化地区的上空,污染区树木叶片的含硫量高于清洁区许多 倍。不同植物种类其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及其耐受大气中 二氧化硫的浓度是各不相同的。 几种针叶树和阔叶树中的含硫量(占叶片干量几种针叶树和阔叶树中的含硫量(占叶片干量%) 表表3.5.5-1 针叶树针叶树 含硫量含硫量 阔叶树阔叶树 含硫量含硫量 最高最高最低最低最高最高最低最低 松柏松柏 白皮松白皮松 侧柏侧柏 油松油松 华山松华山松 0.860 0.597 0.523 0.487 0.329 0.056 0.075 0.0

35、54 0.022 0.070 垂柳垂柳 加拿大白杨加拿大白杨 臭椿臭椿 苹果苹果 榆树榆树 刺槐刺槐 毛白杨毛白杨 桃树桃树 3.156 2.149 1.656 1.255 1.215 1.148 0.620 0.542 1.586 0.252 0.037 0.058 0.066 0.065 0.057 0.053 城市绿地对降尘的净化作用城市绿地对降尘的净化作用 表表3.5.5-2 测点测点 和和 树种树种 树林树林 内内/ 公园公园 林外空林外空 地地/ 公园公园 石粟石粟白兰白兰羊蹄甲羊蹄甲细叶榕细叶榕木棉木棉大叶榕大叶榕草地草地对照点对照点 日降日降 总量总量 g/m2 0.440.5

36、10.0970.1000.0970.1040.1070.0870.080.196 净化降尘净化降尘 效率效率 0.80.760.490.480.490.470.450.560.59 3.6 遮阳设计遮阳设计 窗户隔热主要是隔离太阳辐射热和室外温差传热 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阳光直射到室内,将 严重地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增加建筑空调能耗; 冬季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建筑的 节能。 窗的热工性能差造成夏季空调、冬季采暖室 内外温差的热量损失的增加。 窗的温差传热是冬季窗口热损失的主要因素; 而夏季的能耗损失中,太阳辐射是其主要因素。 3.6 遮阳设计遮阳设计 通常采用遮阳和提高气密性方式。在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