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_第1页
技术交流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_第2页
技术交流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_第3页
技术交流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_第4页
技术交流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燃气体报警器检验1.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2.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3.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4.检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目录一.组成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检测器:由采样装置、传感器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 指示器:显示或指示气体浓度的部件。 报警器: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者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 号的部件,常用的是蜂鸣器、指示灯。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 气体报警器按检测原理可分为:催化燃烧式、红外式、热导式、电化学式、半导体式、离子化式、超声式气体报警器。在海上石油行业中催化燃烧式和红外式气体报警器运用最多。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 催化燃烧式报警器工作原理:

2、在没有可燃气体时,仪器调零,电桥达到平衡。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旦可燃气体接触到敏感元件,即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无焰燃烧,反应致使敏感元件温度升高,阻值增大。参比元件保持温度不变,阻值不变。从而导致电桥失衡,产生输出信号从而报警。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催化燃烧式报警器的特性:a) 催化剂中毒:有些化学物质会消除传感器的活性,导致传感器丧失敏感性并最终对目标气体完全无反应。导致催化燃烧传感器中毒最常见的化学物质往往含有硅,例如含有硅化合物的普通的油和润滑剂。硫化物(经常与气体一起释放)、氯气及重金属也可以导致传感器中毒。而这种中毒的原因一般很难查清。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催化燃烧式报警器的特性:b) 传感器

3、抑制剂:硫化氢、灭火器中使用的卤化合物及制冷剂中使用的氟利昂之类的化学物质会抑制催化燃烧传感器,并导致传感器暂时丧失功能。 一般而言,暴露于环境空气24至48小时后传感器才开始正常工作。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催化燃烧式报警器的特性:c) 传感器破裂:当暴露于过高浓度、过高热量及在传感器表面发生的各种氧化反应时,传感器最终可能发生退化。这有时会改变传感器的零点和跨度偏移。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 红外式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体吸收电磁辐射波束的能量来检测到气体。当一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被测气体, 气体在其吸收谱线处吸收红外光, 在红外探测器上便可以检测出光强度的变化,从而探测到可燃气

4、体的浓度。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红外式报警器的特性:a) 温度:红外检测器本质上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因此对环境温度变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设计得当的检测器可以在-40C至60C温度范围内工作而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但多数检测器难以适应骤然的温度变化,通常需要10-20分钟来达到温度平衡。对于室外应用场合,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缓慢,通常不会构成严重问题。一般而言,检测器设备的工作温度应稍高于环境温度以防止水珠凝结。光学设备及检测器上的水蒸气凝结会严重影响分析仪器的性能。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红外式报警器的特性:b) 湿度:正常环境湿度对检测器不会构成什么影响,但高湿度会加速腐蚀和污染,导致仪器发生故障,如果有

5、腐蚀性气体存在,高湿度产生的问题更严重。对于某些极为“潮湿”的应用场合,在与检测器接触之前,潮湿容器或排水槽和潮湿样品应该先进行干燥处理。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红外式报警器的特性:c)预期寿命:红外检测器是种固态设备,其内部密封着带有蓝宝石窗滤光器的电子仪器部件。红外检测器的预期寿命较长,红外光源的预期寿命通常 为3至5年。如果红外光源以低于设计的能量工作,这种寿命还可以极大延长。可燃气体报警器综述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项目一、检验环境条件:a) 0 40 :北方甚至某些南方冬季可能超出环境温度建议述地域的企业检验时间最好避开冬季;b) 相对湿度85%:南方常超出该范围,建议避开高湿天气;c) 通

6、风良好、无干扰被测气体。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1、外观与结构a)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观损伤;新制造的仪器表面光洁平整 ,漆色镀层均匀,无剥落锈蚀现象;b)仪器连接可靠,各旋钮或按键应能正常操作和控制。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2、标志和标识在检验时下列标志和标识应该清晰: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家、编号、防爆标志及编号、计量器具许可证。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3、通电检查a) 仪器显示正常;b) 电路连接正常;c) 气路通畅且密闭;d) 自检正常,无故障显示。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4、报警动作和报警值检查通入大于报警设定点

7、浓度的检验气体,观察仪器声光报警是否正常,记录报警启动示值,重复3 次。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5、绝缘电阻适用交流电供电的仪器。断开电源,将电源连接电缆与仪器接好,用绝缘电阻表设置电压500V,测量相、中端与仪器接地端的绝缘电阻(持续5s)。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6、示值误差1.按规程要求的方式分别通入零点气体和60%FS气体标准物质,调节其零点和示值。建议调节后,再次通气验证。2.分别通入浓度10%FS,40%FS,60%FS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的稳定值,重复3次。按(3)的公式计算。3. 。 为平均示值 为气体浓度值。R为仪器量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8、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7、响应时间1.等待仪器回零2.通入浓度为40%FS的标准气体,并同时用秒表记录从通入标准气体瞬时起到仪器示稳定值90% 的时间。重复上述步骤3次。注意:气源到传感器的管路应尽量短,但不应去掉过滤系统。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8、重复性通入40%FS的检测气体,记录稳定示值Ci,重复操作6次,按公式计算的相对标准偏差Sr为重复性。 为6次测量的平均值。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9、漂移1.通入零点气体至仪器稳定后记录显示值Z0,然后通入60%FS的标准气体至稳定后记录显示值S0。仪器连续运行1h,每隔10MIN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仪器显示值Z

9、i和Si(i=1,2,3,4,5,6)2.按下式计算零点漂移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二、检验方法。9、漂移3.按下式计算量程漂移:4.取绝对值最大的 和 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三、检验结果的处理。根据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规程,检验结果的处理如下:1.示值误差:5%FS。2.重复性:2%。3.响应时间:扩散式60S,吸入式30S。4.漂移:零点漂移3%FS,量程漂移2%FS。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验方法1.探头无显示或指示器显示故障 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安全栅是否正常,检查探头与控制柜的连接电缆,用万用表检查探头的信号是否正常,如果上述

10、均正常,探头的显示屏或相关电路可能存在问题。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2.通气无响应 确认标准气体类别正确,检查通气管路密封性,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查阅说明书确认通气流量,检查传感器防护罩是否存在油污、灰尘或异物封堵。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3.零点上下漂移,校零操作后没有效果 检查周边是否存在待测气体或干扰气体,周围是否有高温气体不定期外排,仪器外壳接地是否可靠。可拆下到实验室稳定环境测试。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4.仪器显示标定无效 仪器是否已完成预热,零点气和标准气种类及浓度是否正确。如果仪器受过高浓度待测气体(或干扰气体)、高温蒸汽或有机溶剂等不利因素侵

11、蚀 或者传感器使用时间已超过制造商给出的典型寿命预期,应考虑更换传感器。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5.检定合格的仪器,在短期内抽查示值超过误差允许范围 检查标准气体是否在有效期内,通气流量、气路连接是否与检定时相同,检定与抽查时的环境条件(温度 湿度)差别是否较大 仪器受过高浓度待测气体(或干扰气体)、高温蒸汽或有机溶剂等不利因素侵蚀。如果重新校准,依旧超差 则应考虑更换传感器。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6.无法开机 检查电池电压,更换电池或充电。7.通气仪器显示比通入标准气体浓度低 通气管路(包括仪器内部)是否泄漏,或过滤器堵塞造成进气流量过低。检验可燃气体检测仪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1.进入生产现场的准备 在进入生产现场前,应按照各企业的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如作业票)。作业人员应预先了解并熟悉各单元在事故突发时的应急撤离路线和报告程序。检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2.进入生产现场的个体防护 在进入生产现场时,应按照各企业的管理规定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静电工作鞋和工作服、手套(根据工作场所确定类型)等。进入特殊区域(如受限空间、高含硫天然气井集气站等)应按要求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检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3.在生产现场作业期间的注意事项 (1)在进入生产现场时,不得随意触动现场的其它测控仪表、阀门。当生产现场有他人作业时,应注意立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