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大型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大型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大型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
大型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目目 录录1、拟建工程概况.1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目的、任务要求.12.1 勘察依据.12.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23、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23.1 勘察方法.23.2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33.3 高程测量系统.34、工程地质条件.34.1 场地地形地貎.34.2 气象水文.44.3 区域地质.44.4 地基土工程地质特性描述.44.5 地下水.7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85.1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85.2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85.3 场地地基土均匀性的评价.95.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105.5 桩基础的分析评价.105.6 基坑开

2、挖及支护方案评价126、结论与建议.127、说明.142附图表: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G-12、工程地质剖面图G-23、固结试验 ep 分层曲线5 张4、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3 张5、土工试验成果总表35 张6、土工试验成果表27 张7、标贯试验成果表11 张8、动探试验成果表26 张9、各勘探点坐标位置表1 张10、水腐蚀分析报告表3 张11、岩石试验成果表1 张12、剪切波分析软件附图15 张1赵庄新苑赵庄新苑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 1、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1 1、受业主委托,我公司于 2011 年 8 月 1 日10 月 17 日对其拟建赵庄新苑安

3、置房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并于 2011 年 10 月 29 日提交该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拟建物规模及工程特征见下表:2 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目的、任务要求、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目的、任务要求2.12.1 勘察依据勘察依据(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 ;(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6)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4、 ;项目高层住宅楼(12 幢)多层住宅楼(22 幢)低层会所(1 幢)备注层数24F(37#39#楼) 、18F(35#楼、36#楼) 、15F(33#楼、34#楼) 、11F(28#32#楼)5+1F2F建筑面积( m2)442m2 37#及 39#楼底面积为( 23.811.9m2) 、38#楼底面积为(33.212.8m2) ;35#及 36#楼底面积为(35.612.7m2) ;33#楼及34#楼底面积为(30.812.8m2) ;30#及 31#楼底面积为(67.210.7m2) 、28#、29#及 32#楼底面积为 (45.611.4m2)3#、6#、7#、10#、11#、12#、

5、25#及 27#楼底面积为(31.411.0m2) ; 4#、9#、13#、15#、16#、17#、21#、22#及 26#楼底面积为(41.89.2 m2) ;5#、14#及24#楼底面积为(63.79.2 m2) ;18#及 19#楼底面积为(47.211.0m2)(36.011.5m2)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拟采用基础类型桩基础桩基础桩基础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三级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丙类丙类桩基设计等级乙级丙级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丙级丙级高层建筑部位设一层地下车库,开挖深度约为 3.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拟建1#、2#、8# 20#及 23#楼东部原有建筑尚未拆

6、除,无法施工。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高层部位为二级,其余为三级) ,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判定勘察等级为乙级。2(7)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CECS04:88)(8)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92)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10)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 ;(1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CECS99:98) ;(12) 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及其他有关的勘察技术要求等。2.22.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

7、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具体的任务、要求如下:(1) 查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对其作出评价和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并提出基础设计所需的有关指标;(3)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对其作出评价和提出处理方案的建议;(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等情况,查明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并评价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地层渗透性指标,并

8、为降水设计提出建议;(5)提供场地地震烈度及对拟建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判别;(6)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的建议,并对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3 3、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3.13.1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根据上述目的和国家规范、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要求,在建筑物角点及地下室边线部位布置机钻螺纹钻孔及静力触探孔。各勘探孔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物平面位置图由本公司采用中海达 GPS 放样确定(各勘探点的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 。本次勘察采用多种勘察测试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除了常规钻探取(岩)3土,

9、室内常规物理力学试验,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原位测试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 ,并提供完整、可靠的设计参数。3.23.2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设计要求,拟建场地本次勘察共布置机钻螺纹钻 131 个,合计进尺 4275.90m,取原状土试样 753 件及岩样 12 件并作相应的室内岩、土试验,作标准贯入试验 310 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765 次;布置并完成静力触探孔 135 个,合计进尺 2762.40m;小口径螺纹钻孔 1 个,进尺 7.0m。3.33.3 高程测量系统高程测量系统本次勘察高程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由本公司根据业主

10、提供的黄海高程点采用 GPS向各孔口引测。高程基准点编号为 E557,坐标为:X=3461791.765,Y=483876.734(该基准点位于陶都路西施转盘上,以钢钉记号。由于图幅所限,未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标出) ,其黄海高程为 5.699m。4 4、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4.14.1 场地地形地貎场地地形地貎拟建场地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赵庄村内,通蜀西路北侧,西施转盘向西约 300 米。整个场区共存在一条河流(为南埂河支流)及四个鱼塘(鱼塘一鱼塘四,鱼塘一水深1.20m,淤泥厚 0.30m;鱼塘二水深 1.50m,淤泥厚 0.50m,其中鱼塘一和鱼塘二相互贯通,水位 2.11m(黄海高程

11、,下同) ;河流从北到南水深逐渐减小,约0.50m1.80m,淤泥厚 0.30m0.60m,水位 1.31m,鱼塘三及鱼塘四对该工程影响甚微,故未测量。 ) ,河流及鱼塘二南北方向贯穿整个拟建场地,受场地地形影响部分钻孔稍有移位。施工前应对该河流及鱼塘一、鱼塘二进行回填压实。拟建场地大部分为农田;原居民住宅大部分已拆除,为杂填土覆盖,除河流及鱼塘部位,地形较平坦,具体可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拟建场地属冲(湖)积平原地貌,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及岩性一般。4.24.2 气象及水文气象及水文4.2.1 气象宜兴地区属北亚热带南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据宜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12、为 15.6,其中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 28.3;1 月最冷,月平均气温 2.7。4历年平均降水量 1191.3,全年 50%的降水量集中在 69 月。6 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多月,占年总降水量的 14%,12 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少月,仅占年总降水量的 3%。宜兴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 49 月份是地下水补给期,10 月次年 3 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地层条件是地下水赋存的条件和基础。一年中以东南季风最多,其次是偏东风和西北风,西南风最少。年平均风速3.3m/s,其中 4 月份为全年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为 3.9m/s,10 月为全年风速最小月,平均风速

13、2.6m/s。4.2.2 水文宜兴属于江南水乡,太湖之滨,河网特别发育,本场区附近西北南侧均有河浜流迳,尤以南侧河浜距离较近(约 50 米)河浜内河水均向东汇入滆湖,再向东汇入太湖。据宜兴水文站资料,宜城地区(本场区可参考使用)常年平均河水为 1.31 米(黄海高程,下同) ,历年高水位平均值为 2.11 米,出现在 69 月,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991 年 7 月 14 日 3.40 米;历年低水位平均值为 0.70 米,出现在 12 月至次年 2 月,历史最低水位为 1934 年 8 月 25 日-0.43 米。4.34.3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宜兴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东段南部,拟建场地大

14、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东端。印支运动(距今约 2.3 亿年)使该区褶皱上升成陆,燕山运动使地壳进一步褶皱隆起发生断裂活动并伴之强烈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白垩纪晚期,渐趋宁静,该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进入新生代,地壳运动总体表现为缓慢下降接受沉积,时有短暂海侵,形成以陆相为主的沉积物。据前人资料,拟建场区位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地块。4.44.4 地基土工程地质特性描述地基土工程地质特性描述4.4.1 通过钻探查明,在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有耕土、粉土、粉砂、粘性土、碎石土及中风化石灰岩等,土层分布不均匀,根据勘探所揭露的情况,场地土层可分为 12 个工程地质层, 各层工程

15、地质特性描述及评价如下: 层:耕土,灰褐色,松软状态,局部为杂填土,含有大量的植物根茎,以粘性15土及粉土为主,全场分布。其土质均匀性差,工程地质特性较差,层厚:0.602.70m,层底高程:0.452.28m。 层:粉土,灰黄、灰色,中密状态,湿很湿,摇震反应迅速,具水平层理,2含少量云母碎片,干强度及韧性低,中偏低压缩性,局部缺失。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402.80 m,层底高程:-0.831.39m。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青灰、深灰色,流塑状态,含少量有机质及粉土(或粉3砂)团块,稍臭,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局部缺失。其土质均匀性一

16、般,工程地质特性差,层厚:0.807.00 m,层底高程:-6.16-0.33m。 -1 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状态,局部夹薄层密实状粉土,含有氧化物结核,4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907.60m,层底高程:-9.38-3.03m。 -2 层: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色,软塑状态(局部可塑) ,切面稍有光泽,无摇4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偏高压缩性;局部粉砂较集中或呈互层状分布,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其土质状态差异较大,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809.20m,层底高程:-11.52-4.95m。 层:粉质粘土,黄褐、

17、灰黄色,可塑状态(局部硬塑) ,局部夹薄层中密实5状粉土,含氧化物结核,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7015.80m,层底高程:-17.66-9.42m。 层:粉砂夹粉质粘土,灰、灰黄色,稍中密状态,局部含有少量砾石,砾径6一般小于 1cm,颗粒呈亚圆状,成份为 SiO2,颗粒级配不良,其中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其土质状态差异较大,局部粉砂呈松散状态,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1.108.50m,层底高程:-17.20-11.51m。 层:含碎石粉砂,灰黄色,稍密状态,碎石以粉砂岩为主,呈圆状、亚圆状,7量砾石,砾径约 205

18、0mm,碎石总体含量约 20%,局部较集中,呈密实状态。其土质均匀性差,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307.00m,层底高程:-20.13-14.18m。 层:粉质粘土,灰色,灰白色,可塑状态(局部硬塑) ,切面有光泽,无摇震86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608.20m,层底高程:-23.69-16.09m。 层:粉质粘土夹粉砂,灰黑色,可塑状态(局部软塑) ,切面稍有光泽,无摇9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其中粉砂呈稍密状态,颗粒呈亚圆状,成份为 SiO2,颗粒级配不良。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803.1

19、0m,层底高程:-24.76-16.42m。 -1 层:粉质粘土混碎石(细粒混合土) ,褐黄、棕黄等杂色,可塑状态,切面10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碎石以砂岩为主,呈圆状、亚圆状,砾径约 2050mm,碎石总体含量约 40%,局部碎石较集中,呈密实状态。其土质均匀性差,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1.507.50m,层底高程:-27.16-21.78m。 -2 层:碎石土,杂色,根据 N63.5平均击数为 21.0 击,判定该碎石土呈密实状10态,碎石呈棱角、次棱角状,砾径一般小于 10cm,偶有大于 20cm 的块石,主要成分为砂岩及灰岩,总体含量 70%左右,其土质均

20、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较好,层厚:8.5020.40m,层底高程:-43.23-35.02m。 层:粘土,棕红色,可塑状态,切面光滑且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11韧性高,中等压缩性。该层局部分布,其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层厚:0.603.40m,层底高程:-38.92-36.12m。 层:中风化石灰岩,青灰色、灰白色等,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12具层理构造,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较完整,其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frm56.57Mpa,标准值 frk52.81MPa,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石质量指标属较好的类型。该层土

21、工程地质特性好,未被钻穿,进入最大厚度为 6.20m。该石灰岩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溶洞及溶沟等现象。根据本场地 J3、J4、J8、J9、J11、J16、J17、J20、J23、J24、J29 及 J30 孔岩样资料,提供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MPa)见 下表:岩石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岩石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k(MPa) 内 容统计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7层 号121275.3945.2356.577.210.1270.93052.814.4.2 各地基土层分布及厚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1-1 86-86 、A-A E-E

22、” 。4.4.3 各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 。4.4.4 各地基土层的压缩特性,参见“固结试验 ep 分层曲线” 。4.4.5 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简表如“表 1: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简表” 。 表表 1 1: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简表: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简表物理性质指标固结直剪试验原位测试快 剪含 水 率湿 密 度重 度孔 隙 比液 性 指 数塑 性 指 数压 缩 系 数压 缩 模 量粘 聚 力内 摩 擦 角比 贯 入 阻 力0eILIP1-2ES1-2cPs地 层 编 号地 层 名 称统 计 指 标(%)(kg/m3)(kN/m3)(MPa-1)(MP

23、a)(kPa) ()(MPa)平均值29.9 1.91 19.10 0.843 0.80 9.0 0.1413.9 13.6 14.7 5.09 2粉土标准值30.2 1.91 19.100.850 0.83 9.0 0.1413.3 13.3 14.4 4.94 平均值46.5 1.74 17.401.306 1.48 16.4 1.05 2.3 10.8 3.6 0.463淤泥质粉质粘土标准值47.7 1.73 17.301.344 1.51 15.8 1.112.2 9.7 3.0 0.44平均值25.8 1.99 19.900.720 0.29 13.2 0.23 7.7 26.0 9

24、.7 2.284-1粉质粘土标准值26.1 1.98 19.800.729 0.31 13.0 0.24 7.4 24.9 9.0 2.14 平均值31.0 1.89 18.900.902 0.79 12.7 0.41 5.0 17.0 7.0 0.904-2粉质粘土夹粉砂标准值32.6 1.86 18.60 0.953 0.87 12.1 0.484.3 13.5 5.5 0.80平均值25.4 2.00 20.06 0.706 0.27 12.6 0.21 8.4 29.3 11.1 2.105粉质粘土标准值25.6 1.99 19.90 0.713 0.27 12.5 0.228.2 2

25、8.7 10.8 2.00平均值22.1 2.04 20.400.624 0.58 8.2 0.218.1 15.2 16.6 4.82 6粉砂夹粉质粘土标准值23.3 2.01 20.100.662 0.246.8 4.44 平均值22.9 2.03 20.30 0.644 0.61 7.9 0.247.0 14.8 10.3 5.007粉砂含砾石标准值23.9 2.01 20.100.674 0.70 7.2 0.276.1 4.80平均值25.7 1.99 19.90 0.719 0.29 13.3 0.218.4 29.4 10.9 2.30 8粉质粘土标准值26.1 1.98 19.

26、800.731 0.30 12.9 0.228.0 28.5 10.5 2.10平均值30.91.9019.000.869 0.61 13.7 0.325.919.312.61.209粉质粘土标准值31.01.9019.000.8740.74 13.40.365.318.59.41.10 平均值25.5 1.99 19.900.720 0.28 13.3 0.247.6 29.6 10.1 10-1粉质粘土混碎石标准值26.7 1.97 19.70 0.755 0.32 12.8 0.276.9 27.4 9.0 8.0084.54.5 地下水地下水该拟建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藏于层耕土土及

27、层粉土中,以径流与渗透12方式补给和排泄,受季节性影响明显。勘察期间,其初见水位埋深为 1.501.90m,稳定水位(潜水)埋深为 1.401.80m(黄海高程:1.101.50m) ,年变化幅度在1.00m 左右,夏高冬低。下部及-2 层为承压含水层,以越流与渗透方式补给与排710泄,水位变化不大,对本工程无影响,故未测量。其余土层为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本工程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的主要是上部潜水,但水量不大,可采取集水明排方式排水即可。该拟建场地的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受地表水及地下水渗入及径流补给,可溶盐均已溶入水中,拟建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污染源,根据本场地J16、J53 及 J1

28、06 孔水腐蚀性分析资料(附后) ,按场地环境类型及地层渗透性,基础长期浸水及干湿交替状态下,判别该地下水和地表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5 5、岩土工程的分析与评价、岩土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15.1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及选用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及选用据本次勘察完成的取土试样、标贯试验资料,对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按规范要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层统计,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范围值、平均值、统计数量,并计算其标准值,具体统计结果见附表“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 。提供设计参数时已综合考虑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各地基土层有关设计参数见表 1:表表 2:各地基土层

29、有关设计参数:各地基土层有关设计参数平均值34.1 1.8918.90.956 0.4420.7 0.306.420.18.511粉质粘土标准值37.21.8518.51.044 0.5017.40.326.019.48.2承载力标准值 fk(KPa)综合建议值混凝土预制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内容层次按土试指标按 Ps值计算按标贯按动探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 Es(MPa)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21201401501407.54542 3556055

30、2.21211-141601501701506.56058-2410090904.0302851701801801707.5702400677509注: 表中桩基参数为极限标准值,如用特征值,则将极限值除以 2; 表中层粉砂夹粉质粘土所提供的设计参数值已综合考虑粉质粘土的影响;层粉砂含碎石所提供的设计参数67值已综合考虑碎石的影响;-1 层粉质粘土混碎石所提供的设计参数值已综合考虑碎石的影响; 10 层中风化石灰岩提供的仅为岩石块体的强度指标,不代表整个层次,设计时应考虑裂隙、节理等的不利影响;1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清底干净,才能保证其端阻力值。5.25.2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该拟建场地位于冲积平原区,地壳稳定,与主要断裂带均较远,场地及其附近未发现全新世活动的断裂构造,下伏基岩石灰岩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溶洞及溶沟等现象,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附近的地质资料,在其周围亦不存在全新活动的断裂构造及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因此本场地稳定性一般,适宜该工程的建设。5.35.3 场地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场地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经勘察查明,该拟建场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基岩为石灰岩,其上部覆盖土层分布不均匀,具体评价如下: 层:耕土,松软状态,厚度变化一般,为非均匀性土,其工程地质特性较差,1不宜利用。 层:粉土,中密状态,埋深浅,层位稳定,为均匀性土,局部缺失,

32、该层土工2程地质特性一般,具一定承载力,其下有深厚淤泥质粉质粘土,不宜利用。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为均匀性土,局部缺失,其工程地质特性差。3 -1 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土层厚度差异较大,为均匀性土,该层土工程4地质特性一般,埋深较深。- 2 层:粉质粘土夹粉砂,软可塑状态,土质状态差异较大,为非均匀性土,4局部缺失,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局部硬塑) ,厚度变化一般,为均匀性土,局部缺561201201206.0272571301501407.04525004270081801901901808.072300070100091301101204.04038-

33、1101701901707.572350070900-21035035030.020090001502800111401405.5454012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frm56.57Mpa,标准值 frk52.81MPa。10失,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可作为多层(5+1F)及低层 2F 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 层:粉砂夹粉质粘土,稍中密状态,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土质差异较大,6为非均匀性土,局部分布,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层:含碎石粉砂,稍密状态,土层厚度差异较大,局部碎石较集中,呈密实状7态,为非均匀性土,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可作为多层(5+1F)及低层 2F 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 层,粉质

34、粘土,可塑状态(局部硬塑) ,厚度变化一般,为均匀性土,局部缺8失,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可作为多层(5+1F)及低层 2F 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 层,粉质粘土夹粉砂,可塑状态,厚度变化一般,为均匀性土,部分区域分布,9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1 层:粉质粘土混碎石(细粒混合土) ,可塑状态,全场分布,为非均匀性土,10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可作为高层(11F)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2 层:碎石土,密实状态,在高层部位揭露,层厚变化一般,为非均匀性土,10其工程地质特性较好,可作为高层(15F、18F 及 24F)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 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厚度变化一般,为均匀性土,其工程地质特性

35、一般;11 中风化石灰岩,层面起伏较平缓,工程地质特性好,承载力高,可作为高层建12筑物桩尖持力层。综上所述,该拟建场地地基土均匀性较差。5.45.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宜兴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分组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该场区J1、J9、J11、J19、J21、J30、J38、 、J40、J46、J48、J52、J53、J71、J90、及 J97孔 20 米以浅土层实测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166.3m/s、158.0m/s、157.2m/s、151.5m/s、159.5m/s、1

36、60.6m/s、151.5m/s、151.5m/s、158.4m/s、155.4m/s、150.5m/s、161.8m/s、165.0m/s、163.8m/s 及181.2m/s(见附表:剪切波分析软件附图) ,根据钻探资料,拟建场区最大覆盖层厚度小于 50m,判定为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场地上部存在深厚淤泥质粉质粘11土,地基稳定性较差,属对抗震不利地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4.3.1 条的规定,一般不考虑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性。5.55.5 桩基础的分析评价桩基础的分析评价本次勘察揭示,该拟建场地土层分布不均匀,岩、土质总体一般, 根据拟建物的结构特

37、点及荷载性质等情况综合分析,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建议所有拟建建筑物均采用桩基础方案。 高层建筑物:37#39#楼(24F)及 35#楼、36#楼(18F) ,以-2 层碎石土作10为桩尖持力层; 33#楼、34#楼(15F)楼及 28#32#楼(11F) ,以-1 层土或-2 层1010碎石土作为桩尖持力层,桩尖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 2 倍桩径,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桩基础类型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混凝土预制桩,其中以混凝土预制桩较为适宜。 多层建筑及 2 层会所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以混凝土预制桩较为适宜,具体桩尖持力层建议如下:2 层会所:a、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多层建

38、筑(5+1F):a、3#、4#、5#及 27#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b、2#、13#、14#、19#、21#、23#、25#及 26#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7c、10#及 18#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8d、5#、7#、11#、16#、22#及 24#楼以或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7e、6#、7#、及 9#以或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8桩尖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 2 倍桩径,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 拟建场区层及-1 层土中存在的碎石局部较集中,呈密实状态,强度相对710较高,会造成沉桩困难,施工时需采取相应的沉桩设备及合理的施工措施,确保桩基施工顺利进行。预制桩属挤土桩,桩基施工对周围土层的扰动

39、大,由于挤土效应会引起地面隆起、邻桩上浮或挤断等问题,因此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距拟建物周边现有建筑进行变形观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断桩、缩颈,尤其应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场地上部有深厚淤泥质粉质粘土,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地下水位下降时,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应考虑其下拉荷载的影响。拟建场地12位于城区,应避免施工中噪音或泥浆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根据地区建筑经验,地下水对桩基施工影响甚微。 桩基施工前,必须先作试桩,以检验沉桩的可行性及确定桩基施工控制贯入度,根据试验结果评定沉桩可能性、桩尖进入持力层后单桩承载力的变化及其他施工参数,并核实桩长及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桩

40、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须以现场静载荷试验为准。 桩基设计参数见“表 2:各地基土层有关设计参数”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如下(以 J3 孔为例,桩尖进入持力层大于 2倍桩径,地表下 3.0 米内均不计其侧阻力):a a、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d=500mm,桩入土深度 11.0m,有效桩长 8.0m,则:Quk= upqsikli+qpkAp525.4KN 以层粉砂含碎石作为桩尖持力层:7d=500mm,桩入土深度 18.5m,有效桩长 15.5m,则:Quk=upqsikli+qpkAp1249.6KN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尖持力层:8d=500mm

41、,桩入土深度 20.5m,有效桩长 17.5m,则:Quk=upqsikli+qpkAp1506.3KN 以-1 层粉粘混碎石作为桩尖持力层:10d=500mm,桩入土深度 23.0m,有效桩长 20.0m,则:Quk=upqsikli+qpkAp1761.4KN 以-2 层碎石土作为桩尖持力层:10d=500mm,桩入土深度 28.0m,有效桩长 25.0m,则:Quk=upqsikli+qpkAp2872.2KNb b、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d=500mm,桩入土深度 11.0m,有效桩长 8.0m,则:Quk= upqsikli+qpkAp873.1K

42、N 以层粉砂含碎石作为桩尖持力层:713d=500mm,桩入土深度 18.5m,有效桩长 15.5m,则:Quk=upqsikli+qpkAp1662.0KN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尖持力层:8d=500mm,桩入土深度 20.5m,有效桩长 17.5m,则:Quk=upqsikli+qpkAp1965.1KN 以-1 层粉粘混碎石作为桩尖持力层:10d=500mm,桩入土深度 23.0m,有效桩长 20.0m,则:Quk=upqsikli+qpkAp2345.8KN 以-2 层碎石土作为桩尖持力层:10d=500mm,桩入土深度 28.0m,有效桩长 25.0m,则:Quk=upqsikli+q

43、pkAp4291.8KN5.75.7 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评价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评价本工程在高层建筑及 2 层会所部位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3.00m,属简单浅基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在此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表层层耕1土、层粉土及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各土层透水性一般,可采用集水井降水,施工23时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底部以下 1.0m 左右。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主要是对层粉土及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支护,如放坡柱网喷浆等方法,或采用如地下连23续墙或水泥土墙等。基坑施工时,基坑周边严禁堆载,同时对基坑及周边建筑进行变形观测,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对于纯地下室部位

44、,需采取抗浮桩等抗浮措施,其抗浮水位可自场地天然地面起算(场地天然地面平均黄海高程为2.90m) ,各土层的抗拔系数可按 0.70 采用,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确定。基坑各侧壁的地质模型可参照各侧壁的地质剖面,根据周边地质资料,基坑开挖边界外与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质结构基本一致。为方便基坑开挖,有关基坑设计参数提供见下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固快)土层编号土层名称重度(KN/m)粘聚力 C(KPa)内摩擦角(度)垂直渗透系数Kv(cm/s)1耕土(17.5)(8)(12)(2.0010-4)2粉土19.1015.512.3(1.5010-4)3淤泥质粉质粘土17

45、.4012.33.5(1.5010-6)14-14粉质粘土19.9027.88.8(2.0010-6)-24粉质粘土夹粉砂18.9013.55.5(2.0010-5)注:1.()内数值为经验值。抗剪强度指标 C、 为固结快剪指标;6 6、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 本次勘察揭示,该拟建场地土层分布不均匀,基岩岩面起伏平缓,岩、土质总体一般。根据拟建场区地基土层分布及拟建物的荷载特性分别建议如下: 高层建筑物:37#39#楼(24F)及 35#、36#楼(18F) ,以-2 层碎石土作为10桩尖持力层; 33#、34#(15F)楼及 28#32#楼(11F) ,以-1 层土或-2 层碎石101

46、0土作为桩尖持力层,桩尖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 2 倍桩径,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桩基础类型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混凝土预制桩,其中以混凝土预制桩较为适宜。 多层建筑及 2 层会所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以混凝土预制桩较为适宜,具体桩尖持力层建议如下:2 层会所:a、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多层建筑(5+1F):a、3#、4#、5#及 27#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b、2#、13#、14#、19#、21#、23#、25#及 26#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7c、10#及 18#楼以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8d、5#、7#、11#、16#、22#及 24#楼以或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7e、6#、7#、及 9#以或层土作为桩尖持力层。58桩尖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 2 倍桩径,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拟建场区层及-1 层土中存在的碎石局部较集中,呈密实状态,强度相对710较高,会造成沉桩困难,施工时需采取相应的沉桩设备及合理的施工措施,确保桩基施工顺利进行。预制桩属挤土桩,桩基施工对周围土层的扰动大,由于挤土效应会引起地面隆起、邻桩上浮或挤断等问题,因此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距拟建物周边现有建筑进行变形观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断桩、缩颈,尤其应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场地上部有深厚淤泥质粉质粘土,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地下水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