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及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1页
平衡及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2页
平衡及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3页
平衡及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4页
平衡及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功能评定学 鲍鲍 曼曼 陕西能源技术学院陕西能源技术学院 卫生职业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 第八章第八章 平衡和协调运动评定平衡和协调运动评定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p平衡平衡:人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人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发、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心稳定的能力。p协调协调:人体产生平滑、准确和有良好控制:人体产生平滑、准确和有良好控制的运动能力。的运动能力。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第一节第一节 平衡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基

2、本概念基本概念p平衡平衡: 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平衡就是平衡就是维持人体重心在支持面上方的能力。维持人体重心在支持面上方的能力。p平衡反应平衡反应:一种自发反应,当身体重心发:一种自发反应,当身体重心发生变化时,即可诱发这种反应,以试图恢生变化时,即可诱发这种反应,以试图恢复重心在原来的支撑点内或调整到自身稳复重心在原来的支撑点内或调整到自身稳定状态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定状态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5 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感觉输入中枢整合中枢整合运动控制运动控制平衡和协调运动

3、功能评定6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映的时间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映的时间p俯卧位俯卧位66个月;个月; p仰卧位仰卧位77个月;个月;p坐位坐位778 8个月;个月; p蹲起蹲起9 9 12 12个月;个月;p站立位站立位12 12 21 21个月个月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7特殊平衡反应特殊平衡反应p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 /或或下肢的伸展支持身体、防止摔倒;下肢的伸展支持身体、防止摔倒;p跨步及跳跃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当外力使身体偏

4、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立新平衡的过程。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8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p第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身体向外力方向弯:支撑点发生变化,身体向外力方向弯曲、伸展;曲、伸展;p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支撑点发生变化,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肢体外展;曲,肢体外展;p第三种

5、方式第三种方式:从前向后推,出现足趾屈曲、屈髋、:从前向后推,出现足趾屈曲、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前平抬、头与肩前倾;躯干屈曲、上肢前平抬、头与肩前倾;p第四种方式第四种方式:从后向前推,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从后向前推,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后摆、肩后伸、头后仰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后摆、肩后伸、头后仰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9平衡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p定义定义: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进行定量和(或)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行定量和(或)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p常用方法常用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三级分法三级分法 量表

6、评定法量表评定法Berg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Fugl-MeyerFugl-Meyer平衡平衡 量表、量表、lindmarklindmark评定法;评定法; 定量姿势图法定量姿势图法静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静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0平衡功能分级平衡功能分级p三级分法,又称三级分法,又称BobathBobath法:法: 1 1、:为:为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 2 2、:为:为自我动态平衡,自我动态平衡,指在无外

7、力作用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 3 3、:为:为他人动态平衡他人动态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1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p重心的高低重心的高低:重心位置低,平衡好;:重

8、心位置低,平衡好;p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大,平衡好;:支撑面大,平衡好;p稳定角稳定角:稳定角大,平衡好;:稳定角大,平衡好;p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小时,支撑面越大,平衡越好:摩擦力小时,支撑面越大,平衡越好p前庭功能前庭功能p肌力、肌张力、视觉和本体感觉。肌力、肌张力、视觉和本体感觉。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2评定目的评定目的p了解评定对象是否有平衡障碍;了解评定对象是否有平衡障碍;p确定平衡障碍的程度、类型;确定平衡障碍的程度、类型;p分析引起平衡障碍的原因;分析引起平衡障碍的原因;p依据评定结果协助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依据评定结果协助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p跌倒风险的预测。

9、跌倒风险的预测。p对平衡障碍治疗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对平衡障碍治疗训练效果进行评估;p帮助研制平衡障碍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帮助研制平衡障碍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3适应症适应症 p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卒中、颅脑外伤、: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脑肿瘤、脑瘫、小脑疾患、脊帕金森病、脑肿瘤、脑瘫、小脑疾患、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髓损伤、多发性硬化;p前庭功能损害前庭功能损害:眩晕症:眩晕症p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4禁忌症禁忌症p严重的心肺疾患;严重的心肺疾患;p下肢骨折未愈合;下肢骨折未愈合;p不能负重站立;不能负重

10、站立;p发热、急性炎症;发热、急性炎症;p不能主动配合者。不能主动配合者。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5评定方法评定方法p平衡反应评定;平衡反应评定;p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p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p站立和步态评定;站立和步态评定;p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p静态姿势图;静态姿势图;p动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6坐位平衡反应坐位平衡反应p检测体位检测体位:患者坐在椅上。:患者坐在椅上。p诱发刺激诱发刺激: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 阴性反应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

11、保护性反应( ( 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其他部位没有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其他部位没有) )。 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头、胸调正,抬高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 (平平衡反应衡反应) ),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护性反应。,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护性反应。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7跪位平衡反应跪位平衡反应p检测体位检测体位:患者跪位。:患者跪位。p诱发刺激诱发刺激: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 阴性反应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 (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没

12、有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没有) )。 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头、胸调正,抬高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 (平平衡反应衡反应) ),较低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较低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8迈步反应迈步反应p检测体位检测体位:患者站立位,检查者双手握住病人上臂。:患者站立位,检查者双手握住病人上臂。p诱发刺激诱发刺激:使患者向前、后、左、右方向活动。:使患者向前、后、左、右方向活动。 阴性反应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 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头、胸调正,向前、后、左

13、、右跨步以维:头、胸调正,向前、后、左、右跨步以维 持平衡。持平衡。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9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p平衡评定平衡评定: 坐位平衡,睁眼、闭眼站坐位平衡,睁眼、闭眼站位平衡;位平衡;p双脚前后站立双脚前后站立: 睁眼;闭眼;睁眼;闭眼;p站立在泡沫塑料垫上站立在泡沫塑料垫上: 睁眼;闭眼;睁眼;闭眼;p单脚站立单脚站立: 睁眼、闭眼、单脚站立转头、睁眼、闭眼、单脚站立转头、 单脚站在泡沫塑料上。单脚站在泡沫塑料上。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0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p睁眼睁眼/ /闭眼行走闭眼行走2525步,记录跌到次数;步,记录跌到次数;p睁眼睁眼/

14、/闭眼在泡沫垫上行走闭眼在泡沫垫上行走2525步,记录跌到次数;步,记录跌到次数;p在阶梯训练器上,每只脚上下阶梯在阶梯训练器上,每只脚上下阶梯1010次。次。站立和步态评定站立和步态评定 睁眼在短距离的直线上行走,然后闭眼行走睁眼在短距离的直线上行走,然后闭眼行走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1Berg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p由由Katherine BergKatherine Berg于于19891989年首先报道,包年首先报道,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腿站立等141

15、4个项目,测试一般可在个项目,测试一般可在2020分钟分钟内完成。内完成。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2Berg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平衡量表评定指南p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或测试或测试1 1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p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持一定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持一定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或需要监护,或需要

16、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或需要监护,或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试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3p测评工具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1 1块、直尺或带块、直尺或带有有5 5、1212、25cm25cm刻度的测量尺刻度的测量尺1 1把。测试所需的椅把。测试所需的椅子要高度适中。在进行第子要高度适中。在进行第1212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p评分标准评分标

17、准:bergberg平衡量表包含平衡量表包含1414个评定项目,根个评定项目,根据患者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每个评定项目分为据患者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每个评定项目分为0-40-4五个等级予以记分。五个等级予以记分。p结果分析结果分析:0-200-20,平衡功能差,患者需乘坐轮椅;,平衡功能差,患者需乘坐轮椅;21-4021-40,有一定平衡能力,但有跌倒的危险,可在,有一定平衡能力,但有跌倒的危险,可在辅助下行走;辅助下行走;41-5641-56,平衡功能良好,可独立行走,平衡功能良好,可独立行走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4静态姿势图静态姿势图p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定量评定静态站立的平衡功能;:是定量

18、评定静态站立的平衡功能;p静态平衡仪静态平衡仪:由压力传感器、计算机及软件组成。:由压力传感器、计算机及软件组成。p测试方法测试方法:站于传感器平台、双眼平视前方:站于传感器平台、双眼平视前方3 3米远米远的目标,分别测试双脚分开站立时睁眼、闭眼、的目标,分别测试双脚分开站立时睁眼、闭眼、站立姿势的平衡情况;每项测试站立姿势的平衡情况;每项测试30s30s。p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姿势控制功能障碍、监测平衡功能疾:姿势控制功能障碍、监测平衡功能疾病的的发展、确定康复治疗的疗效、早期发现由病的的发展、确定康复治疗的疗效、早期发现由药物治疗引起的姿势稳定性丧失。药物治疗引起的姿势稳定性丧失。平衡和协调

19、运动功能评定25动态姿势图基本原理动态姿势图基本原理 平衡调节主要依赖躯体感觉、视觉和前庭平衡调节主要依赖躯体感觉、视觉和前庭觉三种感觉,采取如下方法可评估平衡控制中觉三种感觉,采取如下方法可评估平衡控制中感觉的作用。感觉的作用。1.1.改变受试者的改变受试者的支持状态、视觉状态支持状态、视觉状态,干扰受试,干扰受试者的躯体感觉、视觉,使机体仅依靠前庭觉来者的躯体感觉、视觉,使机体仅依靠前庭觉来调节平衡调节平衡。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62.2.增加参照背景的同步运动,即增加参照背景的同步运动,即参照摆动参照摆动,使,使参照背景与支撑状态同时改变,进一步干扰参照背景与支撑状态同时改变,进一步干

20、扰受试者的视觉。受试者的视觉。 通过测评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平衡调节通过测评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平衡调节能力(记录摔倒次数以及在能力(记录摔倒次数以及在30-30-秒试验时增秒试验时增加摆动),区分引起平衡障碍的感觉因素。加摆动),区分引起平衡障碍的感觉因素。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7平衡调节依靠视觉、躯体感觉平衡调节依靠视觉、躯体感觉1 1、睁眼,支持面稳、睁眼,支持面稳定,视野稳定。定,视野稳定。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调:受试者调节平衡依靠视觉和躯节平衡依靠视觉和躯体感觉,若此时有失体感觉,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视觉有障躯体感觉、视觉有障碍碍。平衡和协调运动

21、功能评定28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2 2、闭眼,支持面稳、闭眼,支持面稳定。定。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只:受试者只能利用躯体感觉调节能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有障碍。体感觉有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9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3 3、睁眼,支持面稳、睁眼,支持面稳定,视野摆动。定,视野摆动。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主:受试者主要依靠躯体感觉调节要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有障碍。体感觉有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0

22、主要依靠视觉调节平衡主要依靠视觉调节平衡4 4、睁眼,支持面摆、睁眼,支持面摆动,视野稳定。动,视野稳定。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只:受试者只能依靠视觉调节平衡能依靠视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视觉有,提示受试者视觉有障碍。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1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5 5、闭眼、闭眼, ,支持面摆动支持面摆动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只:受试者只能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能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前庭现,提示受试者前庭觉有障碍。觉有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2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6 6

23、、睁眼,支持面摆动,、睁眼,支持面摆动,视野摆动。视野摆动。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受试者接受了:受试者接受了来自躯体和视感觉的不准来自躯体和视感觉的不准确信息,注意依靠前庭觉确信息,注意依靠前庭觉维持平衡,若此时有失衡维持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前庭功能有表现,提示前庭功能有障碍。障碍。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3第二节第二节 协调运动功能评定协调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4定定 义义p协调协调: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方向、节奏和肌力;p协调运动协调运动主要

24、表现为产生平滑的、准确的、主要表现为产生平滑的、准确的、有控制的运动,同时伴有适当的速度、距有控制的运动,同时伴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离、方向、节奏和肌力。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5共济失调共济失调p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协调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大脑皮层发,每当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用。用。p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

25、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6协调功能评定的目的协调功能评定的目的p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p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能力;p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功能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障碍的原因;p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p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p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

26、新设备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7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在协调功能评定时,应依次检测以下内容:在协调功能评定时,应依次检测以下内容: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运动是否精确、直接、容易反向做;运动是否精确、直接、容易反向做;加快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加快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不看自己运动时是否影响运动的质量;不看自己运动时是否影响运动的质量;受试者是否很快感到疲劳。受试者是否很快感到疲劳。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8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p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根据中枢神经系

27、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基底节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9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症状以症状以四肢与躯干失调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受试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为主,受试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蹒跚步态。p辩距不良辩距不良: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的判断力不好,: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的判断力不好,达不到目标或超过目标。达不

28、到目标或超过目标。p姿势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患者站立位时身体前后摇晃,坐位时如手脚:患者站立位时身体前后摇晃,坐位时如手脚合拢,躯干与头颅则出现摇晃。合拢,躯干与头颅则出现摇晃。p意向性震颤意向性震颤:患者随意运动时,手脚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患者随意运动时,手脚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明显;p轮替运动障碍轮替运动障碍: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可困难;: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可困难;p运动分律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串运动成分。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0基底节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

29、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不自,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不自主运动增多主运动增多p震颤震颤:是一种最明显易见的过度运动症;:是一种最明显易见的过度运动症;p运动不能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不能启动一个运动;p偏身舞蹈症偏身舞蹈症: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反射性的、痉挛性的、有: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反射性的、痉挛性的、有力的、大范围的、没有目的的一侧或一个肢体的鞭打样运力的、大范围的、没有目的的一侧或一个肢体的鞭打样运动。动。p手足徐动手足徐动:为一种间歇性的、缓慢的、不规则的手足扭转:为一种间歇性的

30、、缓慢的、不规则的手足扭转运动。运动。p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躯干及接近躯干的四肢部分肌肉不断痉挛。:躯干及接近躯干的四肢部分肌肉不断痉挛。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1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此类受试者此类受试者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p闭眼或房间太黑,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易跌倒闭眼或房间太

31、黑,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易跌倒p异常步态异常步态:二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二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腿、落地有声、走路看脚;高抬腿、落地有声、走路看脚;p辩距不良辩距不良: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2协调评定的目的协调评定的目的p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功能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协助施提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

32、行评估;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3协调功能分级协调功能分级pI级:正常完成。级:正常完成。pII级: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级: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和技巧稍有差异。度和技巧稍有差异。pIII级: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级: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明显不稳定。笨拙、明显不稳定。pIV级:重度残损级:重度残损,仅能启动动作,不能完仅能启动动作,不能完成成pV级:不能完成活动。级:不能完成活动。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4协调功能评定准备协调功能评定准备p环境:安静、温暖、光线充足、有一定活环境:

33、安静、温暖、光线充足、有一定活动空间;动空间;p评定工具:评定工具:p患者充分休息;患者充分休息;p说明评定方法。说明评定方法。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5协调功能评定前需知协调功能评定前需知p完成每项活动的技巧水平;完成每项活动的技巧水平;p有无附加运动;有无附加运动;p受累肢体数目;受累肢体数目;p不协调运动的分布;不协调运动的分布;p可增加或减少不协调运动的体位或情况。可增加或减少不协调运动的体位或情况。p完成一次活动所需时间。完成一次活动所需时间。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6评定方法的选择评定方法的选择 协调试验分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协调试验两协调试验分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协调试验两类:类:p非平

34、衡性协调试验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不在直立位时位时静止和运动成分。静止和运动成分。p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在直立位时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7着重评定着重评定5 5方面的能力方面的能力交替和交互运动;交替和交互运动;协调运动;协调运动;精细运动;精细运动;固定或维持肢体;固定或维持肢体;维持平衡和姿势。维持平衡和姿势。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8非平衡性协调试验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指鼻试验指鼻试验拍手试验拍手试验指指试验指指试验交替指鼻和指指交替指鼻和指指对指试验对指试验团抓团抓轮替试验轮替试验反弹试验反弹试验手拍腿手拍腿用足拍打用足拍打指和过指指和过指足跟至膝足跟至膝足趾触检查者手指足趾触检查者手指跟膝胫试验跟膝胫试验画圆圈画圆圈固定或位置保持固定或位置保持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9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