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_第1页
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_第2页
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_第3页
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_第4页
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贫困农户 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在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增加农户收八及缓解贫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推行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介绍了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并重点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农户小额信货概述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向低收入客户、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借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活动,其含义具有金融含义和社会含义双重属性。国际社会一般将其视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缓解贫困。 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以农户为贷款对

2、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农户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是农村信用社依法吸收的存款及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贷款发放及收回的整个过程均由农村信用社办理,并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具体如下:首先由农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申请,再由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定,在信用评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等级,对农户发放不同信用额度的贷款证,持有贷款证的农民,在需要贷款时,可以凭贷款证及有效的身份证件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内贷款,无需层层办理手续。 2 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 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全国及各省市地区发展迅速

3、,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如果将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可持续信贷服务作为农户小额信贷的终极目标,那么中国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2.1 运作机构问题分析 农村信用社产生于中国农村,并伴随着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其职能、性质都在不断的发生转变,几十年曲折的发展历程都打下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烙印,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实力和小额信贷的发放。 首先,由于政策性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盲目地将大量的资金贷给乡镇企业,而大多数企业又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失误等原因形成了不少坏帐。其次,农

4、村信用社产权含混不清。由于产权不够明晰,法人治理中权力义务责任的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侵害信用社利益的行为,如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滥用职务、粗放经营、滥用职工、加重农民负担、挪用资金、奢华消费等等。最后,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相对于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的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水平差、且观念保守、知识老化,加之农村信用社不重视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其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在众多金融机构中不具有竞争优势。 2.2 运作流程中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运作流程,从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开始,中间经历了贷款申请、信用评定、发放贷款证、取款、贷后监督,直到收回贷款并做出记录,又再次进行信用评

5、定结束,这八个环从环环相扣,并形成了一个有跟踪反馈并能不断完善、更新的循环系统。 从实践上来看,由于受到内部、外部一些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或是某些环节缺位;或是某些环节虽然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形同虚设,或是在执行过程中不够规范,贷出资金的投放资质量及可回收性均难以保证。 为客户建立信用档案环节。很多农村信用社对于建立农户信用档案这一基础性环节十分不重视,有些直接从当地的派出所抄来农户资料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内容也十分简单,对于一些诸如个人品质、经济收入、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经营能力等重要的资信内容基本没有记录,不能全面反映农户真实的情况。虽然有些农村信用社也对农

6、户进行实地调查,但是很多流于形式,调查的质量不能保证。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定环节。由于某些信贷员对农户不甚了解,使得评定小组对农户代表和村组干部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仅凭他们的一面之词便予以授信。加上在农村一些工作极易受人情、关系和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存在较大的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农户小额信贷信用评定失真。除了上述主观原因以外,由于基层农村信用社外勤工作人员编制普遍较少,但对于农户进行信用评定工作量很大,很多信贷员虽想尽职尽责,却力不从心,无意中造成了信用评定的不客观、不准确。 关于贷后监督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农村信用社按农户贷款证对他们发放了小额信贷,可是贷后检查、

7、跟踪管理工作却没有及时跟上。尤其是一些信贷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款项贷出后,就完成了信贷工作,也不愿意在事后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了解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对于一些农户将自身贷款转借的行为,更是无法察觉。贷后监督环节缺位严重,间接降低了信贷资金的可回收性,增加了农户小额信贷风险。 关于信用等级的再评定环节。这一环节是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轮信用评定的开始,严格的讲,应该准确地记录贷款的还款数额、未还数额及到期日,同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农户信用档案中,以便下一次进行信用评定,确定新的信用等级。但是一些农村信用社没有严格执行这种制度,没有根据持证农户贷款到期偿还情况和信用程

8、度适时进行调整,对授信额度该增加的没有及时增加,该调低的没有及时调低,该取消持证资格的也没有取消,大大影响了农户小额信贷的质量。 除此之外,对于农村信用社有限的资源来说,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量非常大,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都用手工操作完成,即使一些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也只是运用电脑进行简单的记录与操作,工作效率低,信贷质量也不能保证。至今市场上还没有一套包罗整个小额信贷运作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帮助小额信贷机构提高资金监控的深度、广度、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全面的获得信贷资金的运作情况。 2.3 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1)法律制度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虽然属于金融机构,但目前还没有完整意

9、义上的合作金融法律、法规,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合作金融机构的地位和权益,使得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常常处于困境之中。也正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性质、服务宗旨、服务范围等一系列问题没有用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范,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贷的推广过程中不能轻松上阵,既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2)风险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错的过程。从农业经济再生产角度考察,它和非农业一样,面临着发生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的可能性,并由此导致农村金融风险。从农业自然再生产角度考察,和非农业不一样,它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受到自然条

10、件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从播种开始,再生产过程就处于一定程度的风险之中。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或市场波动就必然引起获得贷款的农户和发放贷款的农村信用社两者的损失。农户成为损失的直接承担者,农村信用社则会因农户发生亏损无法偿还贷款而承担间接损失,这是农村信用社造成果账、坏账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机构持续性。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障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是由农业保险的本质及其特点所决定的。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化,垒国的农业保险开始大面积萎缩

11、,这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背道而驰。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几乎丧失。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作者:韩涌泉 来源:网络 更新:2010-6-29 栏目:金融论文【热点导读】:金融市场利率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学的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更多精品源自 3 e d u 计划 论文关键词:信用合作社 问题 改革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有

12、支农力度弱、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治理结构残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只有通过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及产权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经营宗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措施,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经过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然而近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五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服

13、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支农力度弱。农业和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容易受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对其他产业的贷款,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却将农村信用社改

14、革目标和责任主体下移至市县联社,在追求目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变相的把“支农”变成“弃农”。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但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小,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非农业部门,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增加,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二)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网点资源丰富,但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展开,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2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形式落后、结算渠道不顺畅的弱点,加上各地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性大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

15、源极其缺乏。虽然当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以及各自为政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开发成本的增加,并进一步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三)治理结构残缺。农信社的治理结构主要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代理人,即理事长和主任组成。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的产权不明晰,导致了“三会”制度也徒有虚名,无法在实践中起到任何的作用。首先,从社员代表大会来看,它的存在基本上是摆设,由于在信用社发展历史上的非自愿入社以及民主意识不高等因素影响,社员代表普遍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理事会也很少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

16、就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社员代表大会做实时汇报,而且在实际运作中,理事长一般都由信用社的主任担任,权力高度集中;最后,监事会几乎完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农信社经营的职能,其重要性无法真正显示出来。 (四)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至今,由于进人渠道不宽,世袭现象严重,大部分为原来中国农业银行或信用社的家属子女。近几年吸收了一些院校毕业生和依靠上级部门系统培训了部分职工,但目前信用社职工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高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经营开拓型人才和法律综合型人才更是匮乏。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民的占80%以上,从专业学校接受的不到20%,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包括通过各种

17、学历教育获得大专学历的)约30%,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仍占30%。职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的问题直接体现在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方面,比如开拓创新意识差、业务能力差、政策理解和执行水平差、服务质量低等。员工素质低也使农村信用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利于电子技术的应用,投资渠道的拓展和经营效率改善等,严重制约了机构竞争能力和发展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发展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实行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发展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监测,保障各金融实体的稳定,并针对当前国情,对合作金融实行如下的保护措施:央行应对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

18、给予低息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向更多的农民发放贷款,发展经济,并允许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多种业务,为他们提供比商业银行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在风险监测方面,制定经营风险性指标,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资产流动性、盈利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等,制定经营合规性指标,加强金融经营管理的监测,制定健全的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制度,形成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 (二)加强与外部合作 1、加强银银合作。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很多方面的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银行,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在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地方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基础

19、上,积极主动与银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以合作为导因、以学习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拓宽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和投资理财方面,在条件成熟后,农村信用社可将合作转变为自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 2、加强银保合作。农村保险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在整个农村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种保险业务正由无到有、由有到全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它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既事关农民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到不可抗力因素时的保障。寻求与保险业的合作,以保险对象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不但有利于保障自

20、身的资金安全,而且在有助于降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同时,以保险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代理开办各项保险业务,不断延伸服务领域。 (三)规范产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规范的合作制,更适合农信社的发展,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不亚于股份制,因此当前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产权规范而不是股份制改造上。要对现有农信社产权重新界定,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使社员利益与农信社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积累产权,应妥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对于有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包括非自愿的小额股金,可以采取清退旧股的方法解决;对于无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

21、可以在弥补历年经营性亏损之后,将剩余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量化一部分后分给停止分红时的原有社员,其他部分产权本着“集体所有”、“用之于农”的原则,设立农信社发展基金,用于信用社的发展。同时,必须要重塑强化合作社特有的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制度,真正发挥“三会”的职能。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各联社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并且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经营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农村信用社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要努力营造管好、用好人才和吸引

22、人才的良好机制,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提高学历津贴、技术津贴等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安心到农村信用社施展才华;二是加快信用社“改招工为招生”的步伐,有计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信用社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三是采取多种办法开辟学历教育的新途径,鼓励并引导信用社职工自学成才,把信用社的部分基层干部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深造,认真做好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主要是抓好业务知识的培训、轮训和学习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条例,学习掌握资产

23、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抓好岗位技术练兵,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实行全员达标上岗。 参考文献: 1赵磊,魏硕.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05.6. 2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3杨德彬.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困境及策略选择j.黑龙江金融,2002.1.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主任姜丽明对荷兰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的考察与解读,引发了业内对农信社改革方向的讨论农信社改革模式激辩本报记者 李冰洁 苏竞翔一家荷兰银行的发展历程,正成为我国农信社改革相关各方共同关注的话题。这家名为荷兰合作银行的金融机构曾在今年4月接待了银监会

24、合作金融监管部主任姜丽明的到访,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显然引起了这位我国农信社改革蓝图规划者之一的极大兴趣。不久前,姜丽明发表荷兰合作银行情况及对我国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一文,尽管这篇长文分两次在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最末一版刊出,但还是很快引发了坊间对农信社改革顶层设计的各种揣测。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该文使用“我们”一词共6处,如“我们认为”、“我们总结”等,结合作者的身份,此种行文方式可能具有官方基调。荷兰合作银行上海分行公关部经理王黎维告知本报记者,启示一文应该是姜丽明于今年上半年赴荷兰合作银行总部实地调研后所成。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永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文是姜丽明

25、的个人观点,但 “代表一定取向”。而此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与农村金融时报联合进行的农信社改革深度调研活动中,多位业内人士也从不同角度对荷兰合作银行发展经验作出了各自的解读。显然,如何借鉴荷兰合作银行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信社改革的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战略转型与发展姜丽明认为,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变化,不断实施战略转型与发展,要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趋势,全面实施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工作,加快推进农商行的组建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农村制度,提升支农服务水平荷兰合作银行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这是一家以合作制为基础的专注于农业和食品领域特色金融服务的银行。姜丽明在实地考察荷兰合

26、作银行后,在启示一文第一部分就回顾了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初创和商业化转型的历史,得出我国农信社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变化不断实施战略转型与发展的启示。荷兰合作银行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保持了原有区域经营的限制,其中央合作银行与成员行之间建立了分工协作的产业模式。而在目前,我国很多农商行正在通过设立村镇银行等着力进行跨区域性经营。针对二者情况相反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向记者解释,其核心前提是我国是否准备复制和套用荷兰合作银行的体制。以四川省联社理事长王华为代表的从业者在此前提出,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应以保持、维护和巩固农村信用社体系

27、的完整性为前提。如果监管部门鼓励农商行进行跨区域经营,则显然与荷兰合作银行区域经营限制相左,也与保持农信社体系完整性相悖;如果不准备保证农信社的完整性,而是鼓励竞争,鼓励农信社系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制机制和产权结构,则无需选择荷兰模式。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曾表示,并不赞成维持农信社系统的完整性,因为其遏制了市场竞争。“这就要看银监会是否要延续现行政策。”杜晓山说。李林林,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用她的话来说,荷兰合作银行的服务“很不错”。在格罗宁根,大部分留学生使用的都是荷兰合作银行的银行卡,“工作人员和顾客间没有玻璃,这种一对一服务很人性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28、,启示中坦承农信社“在构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客户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对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杜晓山很为赞赏。“农信社因为受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其产品设计和服务形式单一,多数农信社对所有客户基本上就是提供简单的存、贷、汇业务。”他说:“荷兰合作银行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值得我国农合机构学习。”据悉,四川省农信社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客户的分层分类,专业化的专营机构也正在设立,学习、培训和开发创新各类产品和服务方式,此项工作预计在全省系统2015年实现。产权模式和治理机制的启示姜丽明提出,省联社要实现

29、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必须要对现有股权结构进行调整,按照社员行(社)的资本金确定股权份额并确定投票权,以更好地反映社员行(社)的意愿,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机制荷兰合作银行受到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就是它的产权结构。荷兰合作银行选择了“上股下合”的产权模式,即中央合作银行是由成员行入股组建的股份制银行,而成员行则仍保留合作制形式,这种基层的合作制形式所产生的内部制约力为其坚持支农宗旨提供了保障。结合当前我国的情况,正在全面推进的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显然说明了我们正在选择一种与荷兰合作银行不一样的产权模式。那么,既然肯定了荷兰合作银行的成功,为什么我们却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呢?“上股下合”与“上股下

30、股”究竟孰优孰劣?“其实问题不在谁好谁不好,关键是国情不同。”杜晓山说:“事实证明,荷兰合作银行选择的模式是符合荷兰国情的。而中国国土之大,地区间差异之显著,一刀切地套用一种产权模式似乎就有些削足适履了。”启示提到治理机制的作用远大于产权模式的选择,农信社“合改股”之后会不会因为更体现大股东的意愿而无法保证对 “三农”的支持?记者曾致电浙江温州某农村合作银行,当被问及如何保证支农效果时,该行的一位员工这样回答:“原本农信社时期的地方代表大会现在已经改为股东大会了,支持三农,我们主要是靠自身定位。”光靠自身定位,如果没有产权模式所带来的内在约束力,农合系统在实际经营时其宗旨会不会发生偏差?杜晓山

31、认为:“短期看,合改股和支持三农是有矛盾的。既然是股份制就要对股东负责,就会不可避免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出现削减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而转向大企业和大项目的情况。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追求利润和支持三农其实是可以达到平衡的,但前提是必须愿意和能够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处理得好,两者可以是对立统一体。”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博士李莉莉则告诉记者:“为什么农信社一定要承担支农的政策性任务呢?既然农信社已经明确了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支农与否应该是一种市场选择而非政策任务?事实上,绝大多数农信社并不具备与城市大型银行机构竞争的实力,反而在县域内,在人缘、地缘

32、上具有大机构不具有的比较优势,因此,立足县域仍是其发展的根基所在。”理顺省联社体制姜丽明表示,省联社加快淡出其行政管理职能,增强服务职能。要将其管理权的授予方式逐步由省政府调整为监管部门,使其真正按照监管要求实施管理。要调整其管理费收取方式,以提供有价服务的方式来获得运营费用,取代无差别收取管理费的模式。按照专业化方向,建立银行业专才为基础的省联社管理层荷兰发展银行模式对省联社改革之路如何走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部地区农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省联社的行政干预色彩确实还是比较浓重。虽然我们如今已改制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无论是行政审批还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都必须经过省联社。”关

33、于省联社的改革,该负责人表示非常赞同姜丽明的观点。“科技引领服务水平。不可否认,省联社在电子化系统的搭建上是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即使在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越是发达的地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就越高。省联社打造的服务系统往往是无差异化的,而这就会导致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该负责人说。杜晓山认为,省联社成绩是主要的,但弱点是过分行政化。各省联社之间也存在着水平差异,有的省联社也可以做到行政干预程度低、服务意识强、管理水准高、能够尊重基层意愿等,许多基层做不了的事情还是必须要由省联社来做。当然,形势在发展,省联社进一步的改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山

34、东省联社政策法规部董海涛则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他们就不再收取经营较差联社的管理费了。国家税务机关给省联社规定的管理费比例是全年收入的0.5%,而山东省联社一直是大大低于应提标准。山西寿阳农商银行行长郑俊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山西省联社在相当程度上给予企业自主权利,使他们的经营业绩和服务 “三农”水平在全省行社中遥遥领先。另外,把管理权的授予方式由省政府调整为监管部门的说法值得商榷。“在省联社改革的过程中,省政府至少出了一半的钱,直接把管理权收回似乎有些过河拆桥的意味。”有业内人士认为。“而文中提到的监管部门也存在争议,究竟是只要中央监管,还是形成近期业内呼声很高的双层多级监管体制呢?”李莉莉

35、则认为,省联社作为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建立之初的定位就把管理和指导的职能放在服务之前。但省联社的积极作用还是显然的,构建更高层级的管理机构或者法人机构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机构的建立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基于市场化的组合。构建省级机构的改革路径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惟一的选择。从竞争性市场的构建角度来看,她并不赞成搞全省的统一法人,那是在消灭竞争。而对于省联社未来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李莉莉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如果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社员行的服务需求就是省联社的服务重点,围绕这些需求将是未来省联社服务的核心。其二,从普惠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微观角度着眼于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够在竞争基础

36、上为所有金融需求者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普惠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中观角度着眼于构建保障金融机构竞争性运转的制度基础,包括建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支付体系、流动性保障机制,以及创造有利于这些零售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外货币和资本市场的机制;宏观层面则着眼于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框架和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如此深度影响到中国农信社改革,这是荷兰合作银行始料未及的,这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在华进一步拓展业务带来益处。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方向,村镇银行应结合民间资本入股情况采取合适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公司治理规范化、程

37、序化、明确化提供有力保障村镇银行要建好公司治理机制王东岗 成展自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截至2012年3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740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然而,村镇银行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迫在解决的问题,诸如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匮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混乱等等。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新生金融机构群体,如何实现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关注。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经营发展提供稳健的体制保障和战略根基,公司治理机制可以说是目前村镇银行管理与

38、服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探索,对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大有裨益。为持续经营保驾护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施上,这不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财务管理,更多是一种公司内控管理机制。根据资本治理、组织治理与制度治理三个层面机制的要求,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在治理目的、治理主客体、治理范围、治理模式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特殊化的治理机制。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股权结构、组织架构、市场定位、经营战略、内控与合规管理、外部治理,重视动态性、联动性、规范性治理,这样才能保证村镇银行良性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良性展开。村镇银行

39、的股东由主发起银行与其他企业法人、自然人组成,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其在股权架构中占比不少于20%,其他企业法人或自然人单个持股不多于10%。这种政策在实际运转上使村镇银行处于主发起行子公司的地位,保证了村镇银行的专业性方向,避免了股权过度分散。村镇银行资本投入上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本规划上要与主发起银行的经营能力相协调、资本运营上要与自身的市场定位相匹配。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其即便不设置董事会、监事会,也要保证决策、执行、监督、经营管理四个方面有合理的分工与制衡。主发起行只有控合理的股份才能以合适的资本发动合适的效益,小股本选择简单、高效的治理机构,大股本选择健全、合理的治理结构

40、。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保证了各治理主体以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治理基础制度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董事与监事的选举办法、行长办公细则、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基本制度、内审与合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贷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金出纳制度等。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能够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和业务运行提供基本的指引,为村镇银行持续经营保驾护航。坚持高效的经营策略村镇银行的经营发展战略应结合当地政策,始终把市场定位在本地、三农。在坚持本土化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探索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41、专业化团队的品牌形成。本土化的市场定位不仅满足村镇银行业务考核指标,也是村镇银行立足当地、差异化竞争必然选择。村镇银行要针对当地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争取赢得一定的客户和占有一定的市场,在当地竞争中快速发展。服务理念本土化,要做当地人民的精品特色银行;服务地域本土化,要立足县城与社区、扎根乡镇与集市;服务主体本土化,要以当地人与环境为主;服务对象本土化,要服务“大三农”、服务个体工商户、服务小微企业。本土化市场定位的关键是要用活、用好当地各种金融、农业、财税政策等。村镇银行坚持本土化的市场定位不仅是耦合监管政策,也是其应对市场风险的特殊战略考量。村镇银行由于

42、受本身规模与人员匹配的影响,在应对信用、操作等各种风险上存有一定缺陷,完全依靠主发起行的系统支持会造成本身发展的延滞,不利于其长期发展。村镇银行的决策系统建设需在内控有效、风险可控、合规操作的环境下来开展。虽然村镇银行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仍要尽快开展内控与风险合规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确保其后期的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双向协同推进。要区别认识村镇银行存在的风险类别,深化对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认识,逐步建立适应村镇银行小规模与涉农业务的内控机制、风控与合规机制,根据其特殊性拟定相应的操作要求。村镇银行的业务规模不适合设置大部制的风险或合规部门,

43、一般是在综合性的部门下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岗、审计岗、合规岗等,因此需要岗位设置明确化、岗位职责清晰化、岗位配合协调化,增强岗位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控上实现一岗到位。外部治理支撑是关键外部治理的开展需要主发起行紧密配合。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辅助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主发起行各部门协同管理、按条线推进,这种粗放式管理不适应与大批量的筹建与管理。一种是在主发起行成立管理部,在村镇银行筹建与管理、服务上实现有序推进、“一个窗口对外”,这种模式能够应对批量化筹建与管理,有效复制主发起行的治理与经营模式。一种是主发起行成立子公司专营村镇银行。监管部门正在讨论商业银行成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可能性,以

44、期批量化投资和集约化管理村镇银行。目前浦发银行正筹划成立专业的村镇银行控股公司,有控股公司对村镇银进行集约管理。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支撑可从三个方面推进。其一在战略与经营上严密督导。受市场环境影响,村镇银行的经营时常出轨,主发起行应当在村镇银行发展战略中定性、定量管理,做精品特色社区银行,帮助其建设适合自身经营发展的企业文化。其二在人才交流上强化服务。村镇银行早期缺乏管理人才,需依托主发起行进行人才派驻才可以缓解人力紧张局面。其三在合规与风控、产品与科技上专业支持。村镇银行前期的风险管理可依托主发起行协助建设相应的业务系统,在部分审计上实现外包主发起行,在科技支撑上依托主发起行成熟

45、的技术力量,在信贷产品上依托主发起行开发贷款产品,争取实现流水线式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公司法人治理框架要结合自身的资本、组织、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股权与治理结构、市场定位与经营战略、内控与风险管理、主发起行的支撑等方面做出规定,以章程为基础,在全流程操作方面下功夫,做好综合性与联动性的公司法人治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王东岗:浙江省民泰商业银行成 展:湖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咸宁市办事处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省联社更需要“发达”的改革思路和理念。江苏省联社提出,淡出管理与所承担的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省联社淡出之法本报记者 钱玉华 谈剑平作为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始发站,江苏农信社的改革

46、成绩有目共睹,而省联社作为体制中承接具体工作责任的环节,同时又带有企业服务性质,对于具体工作有什么样的实践体会?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他们又将有何精彩表现?为了探求答案,江苏成为此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农村金融时报联合开展的农信社改革深度调研活动的第二站。江苏农信系统目前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45家,农村合作银行4家,银行类机构占比达到78%,农商行机构数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联社理事长王晨曦认为,中央要求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是必要的,但淡出管理与所承担的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国务院已将农村信用社交省级政府负责,在现有的金融体制格局下,政府实际承担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责任,因此完全让县级

47、法人单位自担风险在目前的客观基础上不现实。”改革之议省联社、银监部门、地方政府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协调,江苏已经适应了如此和谐的发展格局“不管是农信社还是农商行,终归要有人管,相对来讲还是省联社管比较好。江苏这几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步子比较稳健,省联社也在积极转换管理理念,从管理转向服务管理型。江苏农信社的特点是不设办事处,这样做在协调、审批贷款时风险更小。”江苏银监局副局长谭震祥直抒己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从其诞生之日就处于不断的争议之中,它经历了隶属人民公社、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等不同管理阶段。2003年,国务院明确将农信社交省级政府负责,“这一管理体制的确定,既能将全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充分融入到

48、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又能结合省情、社情、农情的差异,根据不同阶段、地域的特征,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王晨曦说。江苏是200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率先实行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2003年被继续列入全国8省 (市)深化改革试点的行列。根据改革要求,2001年成立江苏省联社,在省政府的授权下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据介绍,省联社成立11年来,江苏农信社在服务“三农”进程中,经营总量连续实现三个翻番,目前正在向第四个翻番迈进。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信社共有法人单位64家,营业网点3044个,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各项存款余额922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470.2亿元,分

49、别比2000年末增加8053.5亿元和5725.5亿元,在省内金融同业的排名上升至第二和第一位。数字如此亮丽,但仍然不乏诸如“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信社的省级平台建设”的呼声。由南京市辖内4家农村中小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而成的紫金农商银行,总部设在南京。副行长汤宇告诉记者,就紫金农商银行而言,已经实现由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面临“发展层次不高、人员结构老化、业务创新乏力、科技支持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汤宇的表述很清楚。他认为,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看,要深化改革,加快自身转型的步伐,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外部支持

50、来看,省联社悉心指导、银监部门有效监管、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都是推动农信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依托省联社大平台,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协同作用,为全省农信社提供保障性、供给性、支撑性服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省联社强化履职能力的新途径。”对此,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金融办主任汪泉的话一语中的:“省联社、银监部门、地方政府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协调,江苏已经适应了如此和谐的发展格局。”多股不同力量,一个支农目标。张家港市市委书记徐美健向记者表示,张家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在引导、扶持银行、创投等金融业态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能与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不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化

51、,改革的过渡期不宜过长,改革的步调应前后一致,改革的责任必须始终明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思想混乱与管理真空。”王晨曦说。上市之声建议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出台中小银行上市指引,尽快为农商行上市开闸从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并走向上市之路,众所周知,江苏有4家农商行排在队伍前列,尽管上市之路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漫长有些艰辛,但他们仍然表现得信心十足。张家港农商行是全国首家由农信社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01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营业。目前,股本总额10.85亿元,员工1200人,下辖1个总行营业部、36个支行、54个分理处,是张家港市机构网点最多、服务辐射最广的金融机构。拥有一大批规模型

52、企业是张家港经济的特点之一,规模经济占据了地方gdp的半壁江山。张家港农商行长期以来与中小企业风雨同舟,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但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之后,因受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资本实力偏弱的制约,无法为这些企业继续提供有效金融支持,面临着小银行与大企业极不匹配的发展难题。“只有争取上市发展,建立良性、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实力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但从我行上市工作实际情况来看,自2007年启动上市,迄今已历时5年,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证监会迟迟未能正式出台中小银行上市内部审核指引。”从张家港农商行副行长高进生的一番话中,不难感觉出上市过程的艰难。而在无锡市,记者了解到,市委、市政

53、府专门组织召开了关于无锡农商行上市工作有关事项的协调会,积极帮助无锡农商行开展明晰产权、增强资金实力、协调相关上市部门等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其上市工作的步伐。无锡农商行行长任晓平表示:“上市是无锡农商行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目前,他们正着手开展上市各项工作,成立了由董事长、行长等主要领导组成的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上市组织机构,为发行上市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除此之外,明确发行上市的总体时间进度安排,并在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上市方案、授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并规范内部职工持股方案以及相关文件。“上市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将以上市为契机,以上市公司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内强管理、外塑形象,不断提升核心

54、竞争力。”农商行依然由“农”字打头,作为在农村广阔天地成长、发育和壮大的农商行,高进生告诉记者,张家港农商行的客户、业务、前途始终在农村。服务“三农”不仅是农商行的优势所在,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截至2011年末,张家港农商行发放涉农贷款余额227.8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86.4%,实现了与“三农”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成长。为推动和促进金融资源整合,有效复制自身成熟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大发展空间,2008年以来,张家港农商行积极实践跨区域发展战略,先后在江苏省南通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镇江市和山东省青岛市开设了8家异地支行,在山东省寿光市和江苏省东海县各设立一家控股村镇银

55、行,并战略入股和投资参投省内外5家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发展成为一家区域性商业银行。这些异地机构通过复制和移植本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突出支持中小和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了当地金融主体不足的矛盾,活化了当地金融竞争。跨区发展已成为中小银行扩大规模、化解风险的重大举措。目前,无锡农商行已经拥有楚州、靖江、丰县、如皋、仪征5家异地支行,控股徐州铜山锡州村镇银行、姜堰锡州村镇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2011年参股组建淮安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对于推进跨区发展,张家港和无锡农商行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既是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实效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上市路上自我完善金融服务的过程,对县域

56、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积极的意义。目前,上市银行序列中,既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大中型股份商业银行,也有部分城商行,而惟一缺失的就是定位于服务“三农”、县域经济、中小微企业的农商行。“建议国家和监管部门为优质县域农商行先行探索上市给予政策支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出台中小银行上市指引,尽快为农商行上市开闸。”高进生表露出的不仅仅是张家港农商行的心声。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要想有效推进并取得突破,必须解决面临的管理体制、农村金融服务、政策扶持三大难题农信社改革涉深水本报记者 钱玉华 通讯员 钟红涛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在争议中不断前行,尤其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存在困挠已久。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工作已进入深入实施攻坚阶段,要想有效推进并取得突破,必须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妥善解决面临的三大难题。难题之一:管理体制尴尬建立省联社统一法人机构呼声不断,也有人对农信社“一刀切”股改持有异议从合作制到股份合作制,从县(市)联社到省联社,在探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