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1页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2页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3页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4页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评价实施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财政所 评价协同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 二0一三年十一月八日内 容 提 要根据丹徒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3年丹徒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的通知(镇徒财绩效【2013】3号),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财政所根据丹徒区财政局的要求,对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由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服务管理站负责实施与管理,建成实施长度4.75公里。工程项目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清淤土方3.7万m3,边坡整理2.07m2,

2、新建小木桩挡土墙1.8km,新建砖砌挡土墙2.9km,新建木桩基砖砌挡土墙0.4km,新增草皮护坡面积4.4万m2,挺水植物0.355m2,更新改造配套涵洞9座。财政投入共165.7621万元。该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工程质量优良,竣工资料整编规范,资金管理严格,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符合规定,管理制度齐全,工程效益显著。但存在污染源控制的艰巨性、管理中的不平衡性、经费保障的长期性、群众参与的自觉性不足等问题。同时评价组提出标本兼治,控制源头、加强领导,平衡推进、提高素质,全民参与、清淤护岸,齐头并进等政策建议。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2013年高桥

3、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以整治农村水环境、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行综合整治,协调推进,集中发挥整治效益。实施方案注重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本地原有材料,选择生态护岸,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资金在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投入中取得的效果,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丹徒区财政局下发关于下达2013年丹徒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的通知(镇徒财绩效【2013】3号)文,确定对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

4、目开展绩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结果报告如下:一、 基本情况高桥镇位于丹徒区东北角,是唯一在长江以北与扬州市接壤的乡镇,三面环江,北侧与扬州市广陵区相接,面积2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0160人。地势低洼,但河道水网比较丰富,从1975年农田水利规划以来,形成一条大河贯穿南北,七条支河连接东西,其间穿插三百、六百公尺总渠,达到渠能灌得上,沟能排的出的农田水利规划要求,灌排分开,形成一条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境内河道总长99.2公里,其中南北大河长5.2公里;安丰村支河总长2.53公里,沟渠总长9.49公里;高桥村支河总长4.16公里,沟渠总长10.83公里;康泰村支河总长1.

5、84公里,沟渠总长6.95公里;京江村支河总长5.8公里,沟渠总长14.14公里;四方桥村支河总长7.37公里,沟渠总长13.8公里;镇杨村支河总长5.52公里,沟渠总长11.57公里。南北大河河口宽20.0米,底宽5.0米,底高程1.0米,坡比1:2.5;三支河河口宽22.5米,底宽5.0米,底高程1.0米,坡比1:2.5;一支河、二支河、四支河、五支河、六支河及七支河河口宽14.2米,底宽3.0米,底高程1.7米,坡比1:2;总渠口宽8米,底宽2.0米,底高程2.5米,坡比1:2。根据镇江市农委、镇江市财政局、水利局关于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镇水发【201

6、3】66号、镇财农【2013】23号)文件要求,今年,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是对高桥镇辖区内的3条乡级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分别是高桥村二支河、京江村三支河、四方桥村六支河,实施长度4.75公里。工程项目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清淤土方3.7万m3,边坡整理2.07m2,新建小木桩挡土墙1.8km,新建砖砌挡土墙2.9km,新建木桩基砖砌挡土墙0.4km,新增草皮护坡面积4.4万m2,挺水植物0.355m2,更新改造配套涵洞9座。项目建设时间为2013年4月25日至2013年5月31日,项目申报单位为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服务管理站,项目建设单位是镇江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

7、、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镇级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实际投入资金165.7621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镇级财政配套资金65.7621万,省级补助资金到位80万元,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实际支付80万元。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 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经费来源构成 单位:万元图2 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与实际投入经费 单位:万元图3 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支出明细表单位:万元经费投入预算经费决算来源预算数科目决算数实际支付数财政拨款200陆上施工土方58.53821350.00其中

8、:中央财政资金砂石垫层及砌砖石工程55.59182830.00省级财政资金100植物防护26.113604地方财政配套100基础工程23.238406单位自筹资金临时工程22.8来源预算合计200支出决算合计165.5762180.00三、项目执行情况高桥镇河道清淤采用常水位下两侧砖混衬砌、两侧砖混(桩基)衬砌、两侧木桩护坡、单侧木桩护坡及单侧砖混衬砌的方式;河道实施步骤:初步泥浆泵清淤,边坡衬护,边坡土方整理,种植草皮、水生植物。 1、护岸:通过新建、整修、补缺、提高、保护等措施,对整治范围内的河道按规划进行护岸、加固。根据河道输水要求和现有实际情况基本确定六种结构断面形式,即斜坡式护岸、叠

9、砌式护岸、木桩式护岸、直立式条石饰面护岸(直立式护岸)、自然坡式护岸和老挡墙整修式等护岸加固形式。2、绿化:河岸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绿化,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种植草皮和水生植物,努力使河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3、清淤: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和淤积情况,开展河道清淤工作,进一步增加河道蓄水量,提高行洪排涝能力。4、清面:全面清除河道及岸边堆积的垃圾杂物,改善河容河貌,确保整治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5、清障:清除河道内阻水障碍物和各类拦渔设施,保障水流畅通。依法制止沿河建房、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为河道建设、管理创造外部条件。四、取得的成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河流的防洪标准,治

10、理前存在的河道淤塞、河岸多处崩塌、排水不畅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善;该工程近5公里沿河两岸的近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沿河两岸住居的进四千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为河道两旁的农田提供了防洪供水保障;为高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改善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为构建平安水利创造了条件。一是经济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创新了水经济理念,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各种蓄水、引水、排水工程建成,增加了灌溉面积,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经济林、淡水养殖、畜牧业、餐饮休闲等收入显著增加;二是生态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创新了水安全理念,收到了显著的蓄水、固土、保安效果,增加了河塘蓄水面积,提高了农

11、田的排涝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库、堤岸、渠坝等设施和生物措施建立,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创新了水资源理念,大大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城镇和农村实现现代化进程。五、本次绩效评价的结论评价组查阅了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相关资料,结合高桥镇农机水利站工作人员与镇江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讨论分析后。一致认为,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工作组织严密,责任落实,制度健全,推动有力,初步设计审批程序严格,全面满足进度要求,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尽职尽责

12、,配套资金全面落实,资金使用效益良好,统计及时宣传到位,实施总体成效明显。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但该项目污染源控制的艰巨性、管理中的不平衡性、经费保障的长期性、群众参与的自觉性不足等问题。经评价组对指标逐项打分,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综合评分结果为 分88.5分,总体评价为良好。六、存在的问题:1、污染源控制的艰巨性。这几年高桥镇开展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各个领域治污整治,特别是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大的污染源加大了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了水质污染。但由于财力有限、政策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监控力度等

13、原因,各种污染源依然存在,而且点多面广。同时,高桥镇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体制有待于完善,造成大量污水直排河道,加重了河道水质的恶化。2、管理中的不平衡性。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村与村之间长效管理工作中的不平衡性比较明显。有的村职责明确、措施有力,河道清洁、道路卫生,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有的村领导班子信心不足,村河道两侧垃圾随处可见、杂草丛生。这种差异的产生,除了村干部的责任性和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外,地域环境和财力支撑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效管理上的薄弱环节。3、经费保障的长期性。河道长效管理的资金以上级财政为主。地处镇财力较差而固定收入较

14、少的经济薄弱村,河道长效管理的经费无保障。有的经济薄弱村反映,河道整治已用去了该村年可用资金的大部分,村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长期下去感觉支撑不了。一些村由于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河段保洁人员的工资较低,河道保洁工的工作时间无法保证,河道保洁的质量与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较难实施,部分河道在整治后出现“回潮”现象。4、群众参与的自觉性。由于农村居民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意识相对淡薄,不少人把河道整治和长效管理看作政府的职责,提要求作评论的人多,实际参与管护的人少,生活垃圾有收集箱不倒,随意倒入附近河道现象较为普遍,河道岸边脏、乱、差和河道淤积严重,造成河道治理与管理资源

15、的浪费。七、对策和建议1、标本兼治,控制源头。河道整治为水环境的治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要确保水质的根本好转关键是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生产、生活对水质带来的污染。一是根据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河道管护制度,继续加大环保的监控和执法力度。二是针对水面恶性杂草水葫芦蔓延范围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采取政策倾斜、堵捞结合的方法,在主要河道设置的拦污栅加以堵截,防止进入支流河道,降低保洁成本,巩固专项整治成果。2、清淤护岸,齐头并进。清淤护岸是确保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河道自净功能的主要手段。近几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河道清淤和生态护岸工程,效果明显,群众拥护。继续加

16、大投入力度,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对河道清淤要根据河道淤结情况,安排5-7年轮回清淤一次,并根据河道特性,采取水枪喷流和机械挖掘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工效,对堵塞河道的大量沉船要出台政策给与打捞。从节约用地和废物利用两方面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和加大淤泥制砖的扶持政策,提高淤泥制砖的积极性。对生态护岸工程建设要注重美观与生态、财力与实用相结合,在通航河道和农村居民聚集区有计划地逐步建设生态型硬化河岸,以防止水土流失,对其他河道要大力提倡以植树绿化为主,水生植物为辅的生物护岸方法,节约投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3、加强领导,平衡推进。河道整治长效管理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政策性强。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人员、措施、资金“三落实”。注重区域的平衡发展,对一些经济薄弱村,在精神上对村干部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物质上,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进行重点扶持,使河道整治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同时,建议建立河道整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