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绿盾技术篇_第1页
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绿盾技术篇_第2页
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绿盾技术篇_第3页
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绿盾技术篇_第4页
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绿盾技术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的五种测量方法 -绿盾技术篇 汽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指汽车发动机排气经洁净空气稀释后,温 度不超过 325K 时,在规定的过滤介质上收集到的所有物质。为了使 在过滤介质上收集到的微粒与车辆行驶时排出的微粒相同, 一般都要 对汽车的排气进行稀释, 然后再用过滤器收集。 对汽车的排气进行稀 释的装置通常称为稀释风道 (也称稀释气道、 稀释通道、稀释隧道等)。 稀释风道发是用洁净的新鲜空气稀释汽车排出的全部或部分排气。 稀 释全部排气及部分排气的测量系统分别称为全流稀释测量系统及分 流稀释测量系统。为了保证测量精准,稀释后气体流动状态保持恒定, 试样采集部位应在稀释空气和汽车排气充

2、分混合住、 之后的地方, 并 且最高温度不超过 325K。1、 全流稀释测量系统 稀释排气的空气经空气净化器化为洁净空气,然后进入稀释风道 与汽车排气混合。洁净空气一方面起到冷却排起的作用,另一方 面又能防止排气中水蒸气的凝聚。这样就使被测排气温度接近常 温的状态,使微粒的扩散大致接近车辆行驶中在大气实际的扩散 过程。在排气与稀释空气充分混合的地方取样测量气体成分及颗 粒物含量。剩余混合气由吸气泵抽出排入环境。全淤怖萍测叽堺乳2、分流稀释测量系统全流稀释测量系统需要的稀释空气大(200m3/min左右),风道管 径粗,吸气泵流量大,整个测量系统庞大。系统已研制成功,具取和丄州加夂艸w分流稀释风

3、道系统则可以克服上述不足。首先采用取样管直接从发动机排气中取出部分排气进行稀释,然后再由稀释的排气测量微粒 质量。如果由取样管发动机排气中取出的排气仅为排气体积流量的 1/101/10 0,则在这种系统就变为小型风道稀释采样系统,近年来, 一种称之为微型风道的稀释采样系统就已经研制成功,其取样比例为 发动机排气量的1/10001/10000。3、颗粒物测量系统的组成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颗粒物测量系统,主要由冷却风扇、稀 释风道、转鼓试验台、测功器、排气分析仪、分析计算室组成。取样装置均采用DLS-720Q型,采用流量范围为35L/min150L/min,过滤纸直径有47mm和70mm两种。由

4、于大型载重车的形式功率 大,因此其转鼓试验台中通常装有惯性飞轮,以模拟汽车行驶阻 力。轿车和大型载重车的颗粒物测量系统的主要差别在稀释风道 和转鼓试验台的差别。大型车的转鼓试验台采用直流电力测功机, 可吸取的功率为370kW;而轿车转鼓测试台采用交流电力测功机, 可吸收的功率仅为220kW。为了便于了解两种稀释风道的差别, 给出了两种测量系统主要性能及结构参数。4、颗粒物的收集和称量颗粒物采用初级过滤器和后备过滤器收集,每一个工况试验循环 更换一次过滤器中的过滤纸。一般要求滤纸能将含有3ym标准粒子气体中的95%过滤出来。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 污染物排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要求滤纸的材质采用碳氟化合物 涂层的玻璃纤维滤纸或以碳氟化合物为基体的滤纸。滤纸的最小 直径为47mm。大型发动机试验时颗粒物排出的量大,为减少采 样管过滤器前后所产生的压差,也可以采用大直径的滤纸。5、颗粒数量的测量方法欧盟制定的为力测试规范对内燃机排气微粒的测量方法提出了相 应要求。由于内燃机排气PM中的SOF和硫酸盐等发挥性成分会 凝缩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