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1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1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1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2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1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3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1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4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1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2018-12-12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3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五月青年如潮头,总在地平线上跳动。无论100年前_的新青年、七八十年前_的英雄儿女,还是“上山下乡”年代的知识青年、上世纪90年代下海创业的追梦人,或是刚刚开始步入成年的“00后”,青年的_总被密切关注,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_。()是青年的脚步,写下青春之歌,让人对青春之中国充满希望。北大女生宋玺参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怀

2、揣万里赴戎机的壮心;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平凡生活难掩诗心澎湃;有“90后”博导走上工作岗位,芳林新叶吐翠绿;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更加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扬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扬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B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撑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

3、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C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撑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D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更加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扬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都说时代匆匆,但时代哪有脚?奔走的总是人。B奔走的总是人,都说时代匆匆,但时代哪有脚?C都说时代匆匆,但奔走的总是人,时代哪有脚?D时代哪有脚?都说时代匆匆,但奔走的总是人。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声疾呼浴血奋战一颦一笑历久弥

4、新B大声疾呼背水一战一举一动老而弥坚C振臂一呼背水一战一颦一笑老而弥坚D振臂一呼浴血奋战一举一动历久弥新4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修改。(5分)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答:_5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6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9分)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李昴英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

5、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注】斗南楼:在诗人家乡广州府治所,在此可观海山之景。晋朝庾亮曾于秋夜登武昌南楼,坐胡床与诸人谈咏,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胡床老子此处借指刘朔斋。指五羊化石和五石化羊两个典故。列子·黄帝载:古时海上有好鸥鸟者,每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词起笔四句,视界宏阔,气势非凡,词

6、人登高望远,览尽海涛云山,心神俱爽,逸兴遄飞。“万”“千”等字力有千钧。B“绝域”二句,写词人远眺万顷烟波外往来穿梭的商船。一“舞”一“连”实写出海上中外通商贸易活跃繁忙的盛大景观。C“风景别”三句,写词人认为斗南楼的风景远胜于闻名古今的滕王阁和黄楼,表达了雄视天下的自信和无限的自豪感。D“胡床”句借用庾亮的典故称誉刘朔斋在斗南楼意兴盎然,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珠玉”比喻其优美的诗文。7这首词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简要赏析。(6分)答:_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7、(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杜牧赤壁中“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

8、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林。秭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斗。”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

9、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

10、查负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B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11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

11、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排挤,生活艰辛。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D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5分)译文:_(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5分)译文:_赠送解题指导2021年高考备考考前指导暨解题秘籍2021-05-31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

12、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一、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13、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二、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高考全国卷中成语使用、语病判别、表达得体等。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补写语句、推断分析、微写作、词云图等。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

14、赏题来考查。“阅读欣赏题”即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这部分一般占试卷分值的50%左右。三、高考语文核心素养怎么练?针对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语文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

15、,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第21题。(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

16、运用的目标要求,如全国卷作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针对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

17、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8、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最后阶段心理自我调试及考前复习安排1、增强自信心:(多自我肯定与鼓励),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2. 心态要好:自信,冷静,仔细,舍我其谁,一往无前。语文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更大,你心里有些忐忑没谱,别人也一样。而如果发挥好,语文可能创造奇迹。 3. 准备充分:第一场考语文,考好考砸很关键,考前复习要充分,不留死角,建议考前一天,主要精力复习语文,提高分数也买个安心

19、。 4. 考前以识记背诵为主,不要去盲目刷题了,尤其不要刷来历不明的“押题卷”“压轴卷”,那基本是忽悠外行人。 5. 考前几天的复习重点:古诗文背诵,重点成语,文言实词,文化常识,小说、散文、古诗鉴赏手法、技巧,传记、信息类阅读知识,分类素材、时评,历次大考优秀作文,自己准备的若干篇范文。 6.考前一个小时,放松心态;如果看书,建议看一些富含哲理或者轻松简易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调节考试情绪。考试谨记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 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

20、#160;3.主观题看清题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0分。 4.当遇到让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 5.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6.对那些没有把握或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对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全部做完后优先检查。7.高考主观题大多踩点给分,作答一定要分点,用规范标识。版面允许,最好每点分段。写短评、短文,拟写消息,仿写句子,则无需分点。 时间安排和操作要领1.考前五分钟:根据考试要求填写好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

21、一遍,看一看试卷是否有漏印的情况,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综合练习有一些差别。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也缓解紧张的情绪。 2. 完成以上任务后还可以做两件事:一是着重浏览一下作文;二是看看默写题,先根据题目稍稍回忆一下,开考铃响可以先做默写题,但此时一定要再次仔细审题,避免开始匆促思考造成失误。 3.考试开始后:一般按照试题编排的顺序答题。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 4.文字简答题,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题意,

22、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卡,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近几年电脑阅卷的特点,答题时千万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 5.基础题卷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 6. 复查:用时约5分钟。一般来说,我们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最初答案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要轻易改动,在复查时若要改动答案,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根据作前导;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这段时间,对解题过程中丢下的难题作重点思考,防止出现漏答的情况;有的题目实在捉摸不透,也只得连估带猜了。考前指导暨解题秘籍总原

23、则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整体统筹】论述类阅读3题12分钟左右实用类阅读3题12分钟左右文学类阅读3题15分钟左右文言文阅读4题22分钟左右古诗鉴赏2题12分钟左右情境默写6句5分钟左右语言文字运用5题12分钟左右作文1题50分钟左右机动、检查5分钟左右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友情提醒】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个人也根据自身情况略作调整。但原则上上述时间分配是答题的底线时间,超过则不妙。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每一分钟做1分的题目;121题90分钟

24、左右完成90分钟的题目,作文60分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答题要义】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工整。同时要明白解题技巧是在难以解决或直观解决不了的选项题目情况下运用的。【具体要求】(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温故而知新,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基础复习。(或背或练或互考或自测或回顾或查漏补缺)(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50分钟写作文。(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

25、己的情绪缓解下来。(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考试中的不良答题习惯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

26、160;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

27、160;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七、检查试卷不细心,随意修改。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一、语言文字运用  近义成语辨析:结合语境、依靠积累读完略加分析即可答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

28、不正确的一项。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注意语义重复。主要抓“合乎语境”。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若仍选不出答案就要运用六大类成语误用类型来推导。望文生义:登堂入室;褒贬误用:满城风雨;语意重复:被人贻笑大方;敬谦失当:抛砖引玉;形近义混:宛然在目、历历在目;张冠李戴(适用范围):珠圆玉润;自相矛盾;不合语境【复习指津】1.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2.理解、把握和运用成语,要体会成语的语境义,有时需要考虑文段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成语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

29、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准确把握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及与上下文的搭配。平时要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多整理,不放过所遇到的任何一个拿不准的成语,对多义成语尤其要注意比较分析,全面、准确地理解,既要掌握其常用义,又要了解其非常用义;既要掌握其常规用法,又要了解其非常规用法。3.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4.体察具体语境,应高度重视词语使用的对象、场合、氛围,要强调

30、其感情色彩。5.这类题考查记忆力,诀窍在于熟能生巧,建议考前一个星期内要专门用三十分钟进行强化记忆本学期各次试卷或积累本中自己出错的成语,并注意把握规律。J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一般顺序:谁的多少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2、定语和中心词位置不当;3、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4、定语与状语混淆,位置不当;5、副词位置不当;6、关联词语的位置(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7、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8、分句间次序不当;9、主客体颠倒。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2

31、、动宾搭配不当(1)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不相配(2)带宾语的成分是并列成分时要格外注意,每一项要对应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4、修饰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1)定语和中心词不搭配(2)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3)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5、关联词语不搭配;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少主语(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3)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2、缺少谓语;3、缺少宾语;4、缺少修饰成分;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字面上重复(2)语意上重复(3)应删去“的”字(4)可有可无。结构混乱:、两种

32、句式搀杂(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如果把不同的句式搀杂在同一个句子中就犯了杂糅的语法错误。)、前后牵连,主语暗换(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了,却把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不仅前后牵连、结构不清,还可能造成主语暗换,使复句不连贯。)表意不明:1、费解(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歧义(一个句子在文中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这就是歧义。)(1)多音、多义词在语境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歧义。(2)指代不明,产生歧义。(3) 句子词语间的停顿不同、层次划分不同产生歧义。(4)承接不明,指代不清。(5) 两个解释都可能。不合逻辑

33、:、自相矛盾、种属概念并列交叉、强加因果6、一面与两面、否定与肯定【应试技巧】1、常见的辨析病句方法:跟着语感走。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同类比较法。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特征标志法。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如句中的并列成分,非常值得注意。要梳理整体框架结构,有时要细研到各词的关系。杂糅要理清两种结构。正确项有时也较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确定。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

34、后顺序等是否合理。“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2、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3、病句答题技巧:成分残缺一看全不全(主谓宾等)   搭配不当二看配不配(主谓宾等)   语序不当三看顺不顺(词序、句序)     成分赘余四看赘不赘(重复、多余)  结构混乱

35、五看混不混(杂糅、混乱)  表意不明六看歧不歧(歧义、不清)不合逻辑七看符不符(逻辑、矛盾)4、病句标志法(1)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一般情况下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是否要考查三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如“我上街买了些蔬菜、花菜和小白菜”,“蔬菜”和“花菜、小白菜”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第二种可能性:考查各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这是一个常考的问题,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童年、中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几个阶段”,那“中年”就只能放在“青年”之后。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并列短语前后搭配的当否问题。这是高考中关于并列短语考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法。(2

36、)句子中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时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的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反两方面的词语一般要讲求呼应,否则将视为病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呼应有明呼应和暗呼应之分。明呼应就是指前后都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暗呼应就是后面不出现正反方面的词语,但是能从语意上体会出正反两方面的含意。(3)谓语是“是”、“成为”时,如果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某行为活动。看“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其主语和宾语之间若没有同

37、一关系或从属关系,就会造成搭配不当或残缺等。“是”“成为”前后是否一致。“原因是在作怪”、“原因是造成的”、“被所”、“是因为的结果”“受所”(4)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可能要考主语残缺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全句无主语而成病句。这种句子一般有两种修改方法,一是去掉介词,让本该做主语的成分作主语,二是保留介词,在后面的句子中去掉某一个词,从而另外找一个适合作主语的词来作主语。看虚词或介词短语:其语言标志是介词“对”、“在中”,副词“没有”,连词“虽然但是”等,误用、混用、滥用、错位易造成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和赘余等。“从、在、经过、通过”易缺主语。代词指代不明。(5)句子有多

38、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如果句子中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就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两种情况。一是语序是否不当,二是是否产生歧义。看多项修饰成分:句子的修饰成分过长,易导致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或成分残缺等语病。(6)句中出现“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7)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我们要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两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禁令、忽视、忌、忌讳、放弃、难以

39、、拒绝、避免、预防、仿造等。另外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8)句子中出现代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这”“这些”等代词时,一看到句子就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9)句子中出现了关联词时,一般要考虑三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是否搭配。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联词要成套使用。第二种可能性:考查是否使用该套关联词。也就是要考虑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该用“因为所以”而用成了“不仅而且”,当然错了。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的位置的当否。这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

40、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后分句主句往往承前省略),这时将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置于句首,关联词上半部分放在主语的后边;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相同,这时每个分句都有各自的主语,这时关联词分别置于前后分句的句首,各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后边。(10)句子出现谦辞或敬辞时,考虑是否用错对象。(11)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如果句子中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是否搭配。看数量短语:其语言标志是“百八十”、“将近”等表数量或范围的词,表数量减少误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百分数)和数量短语与表数量、范围的副词、代词连用,易造成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等。“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达以上”、“超

41、过以上”、“不少于以上”。(12)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要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另外,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带有大约、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看是否符合逻辑。(13)看否定词:其语言标志是否定词“不”、“否则”、“杜绝”、“避免”、“预防”、“防止”、“忌”、“难道”等,否定副词的连用及其与反问、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形容词连用,易造成逻辑错误或赘余。(14)看动态助词:

42、时间副词“已经”、“将要”等与时态助词“着、了、过”连用,易出现前后矛盾的逻辑错误。(15)看赘余词:前后两个词语在词义上重复或叠加,易导致重复啰嗦。“过分多虑”、“极大悬殊”、“早已久仰”、“得到惠赠”、“目的是为了”、“围绕以为中心”、“大多以为主”、“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复习指津】(1)、熟悉病句六大类型并识记相关典型病例       (2)、强化病句练习题的归类分析总结和回做错题         表达连贯题(不求最妙,但求恰当!)【应试技巧】1、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发现句中

43、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时间、空间、逻辑)2、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关键词、关联词等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少。总之,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3、做题思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44、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复习指津】1、训练和重做排序题:找基准句(中心句、有代词句),两两联系,按序整理(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2)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2、熟悉和总结知识连贯的归类:  A、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B、句式是否统一    C、语序是否是合理     D、照应是否周全   E、色调是否相融    F、音节是否和谐   G、过渡是否承启 

45、0;  H、暗示是否回应。 语句补空三步骤通读文段,把握观点与层次语句补空题虽说考查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因文推导,注意逻辑与形式结合文意,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写后检查,保证连贯与简洁补写后要检查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

46、,力求补写的内容连贯、贴切、严密。【高考考纲】阅读浅易的古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  

47、60;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应试技巧】建议在考前仔细翻译领会几篇考过的文言传记文,了解文言用法,熟悉知识考点,避免临场发挥失常。关键在翻译:回归语境,理解大意,补充省略成分,画出得分点,翻译后读一遍,确保通顺。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1)材料多为短小的传记,记述的是传主的为官、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应首先对此心中有数。解答时可先扫读第10、11题,大致清楚要考察那些词句;较细致的阅读第12题,以

48、作为理解文段的参考,即一定要利用好第12题,帮助,进而帮助做翻译题题;(2)然后阅读文段,按人、时、地、事、理、官职变化划分事件,标出人物的全称,细致理解文段。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用笔画起来,可很好地帮助你阅读。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划线和加点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概括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如有难点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跳过

49、,继续阅读。(3)文言断句题答题技巧:先疏通文意,然后利用选项特点和标志法进行排除缩小范围,再依据断句技巧确定选项。断句答题技巧:读文段辨句式(寻标志)看谓语找名词代词看虚词(句首句末语气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断句: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语,之后找宾语。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

50、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4)加点词语(文化常识)解说题答题技巧:结合语境和自己识记理解的文化常识储备进行思考,平时要善于从文化常识的六大类进行查漏补缺的收集:Ü人物称谓:古代称谓的习惯,敬称、谦称等;Ü古代官职:中央官职、地方官职及其任免的有关习惯说法;Ü科举制

51、度;Ü行政区划和地理名称;Ü纪年月日的方法: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干支年号混合纪年;Ü典章制度体例;(5)内容分析概括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时空错位、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已然未然等错误类型。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是“忠臣”,还是“不是忠臣”。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

52、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词类活用。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注意一下时间!)。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5)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增、换、删、调、贯。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确定哪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

53、语、成语推导字词在文中的含义。先看有没有五种特殊句式、如没有再看有没有词类活用、通假等。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雅”)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复习指津】 做好以下相关的分类整理和理解记忆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语归类整理:表被任以官职的;表官职变化的;表人物个性的;表人物品行的;与科考有关的;表少数民族的;表拜访的;表年龄的等等。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高考中常见常用(120个)及次常用文言实词(180个)人教版语文必修选修古文中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平时试题中查漏补缺的文化常识清单古诗词鉴赏【高考考纲】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