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子线路课件5(负反馈放大器)_第1页
湖南大学电子线路课件5(负反馈放大器)_第2页
湖南大学电子线路课件5(负反馈放大器)_第3页
湖南大学电子线路课件5(负反馈放大器)_第4页
湖南大学电子线路课件5(负反馈放大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EebbbL)1 (RrrRAvebbbLrrRAvbeiibebbbeibvvRrrriiceLibeeEEbbbeceLE(1)/rRRrRRrrRrRRsEbbbeEocesEsEbbbebbbe()(1)RrrRRvRriRrrRRrrRoceRr由于电阻RE的存在,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被回送到了放大器输入端,这称为反馈。施加了反馈的放大器称为反馈放大器。 施加反馈后,原基本放大器的增益,阻抗等都发生了变化。5.1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5.1.1 反馈放大器的组成反馈放大器的组成反馈:反馈: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按一定路径回送到输入端的过程;反馈放大器

2、组成:由一个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反馈放大器组成:由一个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合回路合回路设放大器电路增益A(开环增益)(开环增益)设反馈网络反馈系数kf误差信号:fiixxxioAxx offxkx 由上述参数,定义反馈放大器增益反馈放大器增益(闭环增益闭环增益):反馈深度反馈深度AkTFf11环路增益环路增益实际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以xi极性为参照点:xf为正时,ifiixxxxxf为负时,iixx 则反馈为负反馈则反馈为正反馈FATAxxAxxAxxxA11iffiiiofAkxxxxxxTfioofif负反馈的作用:自动调节作用; 扩展带宽; 减小非线性失真; 改变放大器的输

3、入和输出 电阻。但是这些是以牺牲放大器增益为代价的。5.1.2 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器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器电压反馈:电压反馈:在输出端反馈网络若采样输出电压信号则称作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电流反馈:在输出端反馈网络若采样输出电流信号则称作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基本放大器输入端和反馈网络输出端采用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反馈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并联反馈。串联反馈:串联反馈:在输入端,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网络的输出端采用串联连接,实现电压比较并联反馈:并联反馈:在输入端,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网络的输出端采用并联连接,实现电流比较四种反馈类

4、型四种反馈类型对于不同的反馈类型,A、kf和Af必须采用相应的表示形式,稳定的也是相应的输出量和增益量,切不可混淆。 5.1.3 反馈放大器的判别反馈放大器的判别一、反馈元件的判别一、反馈元件的判别 反馈性质和反馈类型的确定是讨论反馈放大器性反馈性质和反馈类型的确定是讨论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前提能的前提二、类型判别二、类型判别短路法短路输入、输出端口。(a)图中输入端短接, ,反馈网络的输出对放大器产生影响,为串联反馈;(c)图中,输入端短接,反馈网络的输出短接到地,不会对放大器产生影响,为并联反馈。 ifvv (a)图中输出端短接,反馈网络的输入端被短接到地,反馈网络无信号输入,此为电压反馈;(

5、b)图中输出端短接,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为反馈网络的输入信号,此为电流反馈。 电流串联电压并联三、极性判别三、极性判别极性判别方法:确定电压信号在经过放大器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合环路上的极性转换进行判别。判别时可从闭合环路的任一处将其断开。在断开处假定信号极性,按照顺时针方向判定信号流经该闭合环路时电压极性的转换,直到返回断开点。若此时极性与初始假定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在环路中,不考虑信号源影响(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5.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5.2.1 输入电阻输入电阻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

6、入电阻增加F倍倍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F倍倍:串联反馈串联反馈FRT)(R)Ak(R)vv(ivivvivRiifiifiiifiiiif111vi= vi+ vf , vf =kf xo ,xo=Avi 并联反馈并联反馈5.2.2 增益及其稳定性增益及其稳定性 负反馈会降低放大器的增益,但会减小增益灵敏度。定义:当Af为小值时增益灵敏度:增益灵敏度:就是指Af(或Afs)对A(或As)变化的敏感程度 灵敏度越小,灵敏度越小,Af变化的敏感度越低,反馈放大变化的敏感度越低,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也越稳定器的增益也越稳定一、增益稳定性一、增益稳定性AAAAAAAA

7、SAAffffffffAAAASAAsfsfsssfsAAAASAA上述定义可扩展到对决定上述定义可扩展到对决定A值的某一参数值的某一参数x的灵敏度的灵敏度由左式我们可找到影响Af最大的参数,从而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还有还有左式说明F或Fs越大, 或 越小施加不同类型反馈,只能减小相应增益灵敏度,比施加不同类型反馈,只能减小相应增益灵敏度,比如电流反馈只能减小互导增益灵敏度,不能降低电如电流反馈只能减小互导增益灵敏度,不能降低电压增益灵敏度压增益灵敏度xAAAAxxAAxAxSfffffFTSAA111fss1=+11=sfsFTSAAfAASsfsAAS二、源增益二、源增益输入信号为vs或i

8、s,则相应增益为反馈放大器源增益。法一:Rs并入基本放大器 ARRRAsiisAATAk Afssssfs11法二:Rs不并入基本放大器 TAA1ffARRRAsififfs三、增益间转换三、增益间转换对于不同的反馈类型,A、kf和Af必须采用相应的表示形式。若欲求其它增益,必须进行相应的增益转换。如对于电流并联负反馈,只能得到 ifiiioif1kAAiiAifLififiLoiofRRARiRivvAv欲求电压增益Avf ,则1.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电压串联电压串联推导输出电阻的电路模型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其中是RL时基本放大器

9、源电压增益。其中5.2.3 输出电阻输出电阻oivtRvAvivkvRRRvvfvfisifi,)(RRk ARTRFofofvvstostost1+1+Fst=Fs(RL)=1+Tst,Tst=kfv Avst vtisivstARRRA2.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电流并联电流并联则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其中其中基本放大器源电压增益:,时0LR推导输出电阻的电路模型由v产生的电流且iinoiARviikiRRRiififissfi,snoisnfioof)1 (FRAkRivRFsn=1+kfiAisn inissisnARRRA5.2

10、.4 失真和噪声失真和噪声一、频率失真一、频率失真施加反馈系数为施加反馈系数为kf负反馈后负反馈后反馈放大器上限角频率反馈放大器中频增益对于单极点的放大器,其增益为pI1)(sAsApffIff1)(1)()(sAsAksAsAFAkHIfHHfpf)1 (FAAkAAIIfIfI1单极点系统幅频特性单极点系统幅频特性HffIHIfAfA如图所示,随着kf的增大,AfI减小,Hf增大说明:在单极点系统中,负反馈可以实现增益和带宽之间的交换,即上限频率的扩展一中频增益的减小为代价。单极点系统幅频特性可以证明,可以证明,带宽增益乘积为常数。带宽增益乘积为常数。二、非线性失真二、非线性失真由于基本放

11、大器的非线性失真,输出信号有畸变如图,反馈网络的反馈信号恰与输入信号互补,从而输出不失真的信号5.3 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分析总结:总结:归纳出的从实际反馈放大器中分离出基本放大器的一般方法如下: 在考虑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器输入端的负载效应时,应将实际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接即vo= 0(对电压反馈)或开路即io= 0(对电流反馈)。这时,实际反馈放大器的输入回路就是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2. 在考虑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器输出端的负载效应时,应将实际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短路即vi = 0(对并联反馈)或开路即ii = 0(对串联反馈)。这时,实际反馈放大器的

12、输出回路就是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3反馈系数和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器输出端负载效应均在同样条件下求得,因此反馈系数可以直接借助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获得。反馈放大器分析5步骤:1.确定反馈元件和反馈类型2.画出计及反馈网络影响的基本放大器等效电路3.计算基本放大器指标(A、Ri、Ro等)4.借用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计算kf5.计算反馈放大器指标(Af、Rif、Rof等)例1. 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并利用负反馈的分析方法求得其输入、输出阻抗和电压增益和带宽表达式。电路反馈元件为RE,电路反馈类型为电压串联负反馈。2. 将方框中的电路采用戴维南等效可得:sB

13、BssRRRvvsBs/RRR 电压反馈,将输出端短路,得到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对于串联反馈,将输入端开路,得到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ebirR Eceo/RrR LmLomio)/(RgRRgvvAvsebLsebebLmsiisosRrRRrrRgRRRAvvAvvsebotsRrRAvLoL/RRR ttH1CR3. 忽略rbb,由图易得,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分别为由电压串联反馈,求得基本放大器电压增益Av为其中拆环后的基本放大器输入信号取自vbe,输出信号取自vce,其共用端为e,因此它也是一个共发放大器。共发放大器可视为一单极点系统,其带宽

14、表示为1offvvkvLebLmebfiif)1 ()1 (RrRgrkARRvv) (/) (11seboosebsebosebooftsotsoofRrRRRrRrRRrRRkARFRRvv111omomffRgRgkAAAvvvv11osebofssfsRRrRkAAAvvvvsBBsBBfsfsRRRRRRAAvvvvvAAAHfHHf4. 反馈系数kfv为5.计算反馈放大器各项指标单极点系统的增益带宽积为常数放大器接成负反馈后,增益下降,而带宽上升。因此相较于共发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具有更宽的带宽。例2试判断图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并画出计及反馈网络负载效应的基本放大器,并写出反馈系数表

15、达式。电压串联负反馈 E1fE1offRRRvvkv例3. 推导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电压增益表示式orrfirfg1vAAiAkfgriif1kARRvvARARAvvAirifrfiof , 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电压增益即为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电流串联负反馈的电流增益即为基本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5.3.3 深度负反馈深度负反馈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一、深度负反馈条件在负反馈中,环路增益1T1ST或或称为深度负反馈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反馈放大器增益,反馈放大器增益或或说明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近似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与A(AS)无关。此时A或As变化对Af或Afs无影响。深度负反馈时,放大器输入电阻趋于无穷

16、(串联),深度负反馈时,放大器输入电阻趋于无穷(串联),趋趋于零(并联)于零(并联)放大器输出电阻趋于零(电压),无穷(电流)。放大器输出电阻趋于零(电压),无穷(电流)。fff111kAkATAAfsfsfs11kAkAA例在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试求图所示电路的源电压增益。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再由源电流增益再由源电流增益得源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注意!直接用反馈放大器增益公式求得的为Aifs。再根据增益转换公式求得Avfs。E2fE2offiRRRiikE2E2ffiifs1RRRkASSS LOC2 LOO,)/(RivRiRRivE2SE2f LS LifSSS LOfs)(RRRRR

17、RRARiRiAv二、二、 虚短路和虚开路虚短路和虚开路将ioiof/,/xxAxxA代入fff111kAkATAA得01iiTxx表明在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基本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趋于零。由于fiixxx表明xf趋于xi,即由xo产生的反馈信号xf抵消了放大器输入信号xi.可见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当输入一定时,输出可见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当输入一定时,输出只取决于反馈网络的只取决于反馈网络的kf,与,与A的大小几乎无关的大小几乎无关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加到基本放大器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均将趋于零,通常将vi趋于零称为虚短路;ii趋于零称为虚开路。vi = vbe10, ii = ib10。由i

18、s和io在T1基极产生电流分别为is和-ioRE2/(Rf +RE2)。根据ib1 =0,得0E2fE2osRRRiiE2E2fSo/ )(RRRii5.4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5.4.1 判别稳定性的准则判别稳定性的准则一、不自激条件一、不自激条件反馈放大器频率特性:在中频区,IfI,)j(AkTAA满足负反馈条件在高频区,当或得反馈放大器自激条件得反馈放大器自激条件则,即使无输入信号,放大器照样有信号输出。)(, 1)(oscToscT)j (1)j ()j (fTAA1)()j ()(joscoscTeTT1)(oscT)(oscT则反馈放大器不产生自激的条件:则反馈

19、放大器不产生自激的条件:dB0)(1)(, )(TTT或或或| )(| ,dB01)(T时或T例例1q=时,时,T()=- , T()0dBq:相角交界角频率q在=g时,时,T=0dB, |T()|;=时,T()=- , T()0dB如图所示,满足自激条件,则该反馈放大器自激放大器的放大器的T(j)波特图波特图二、稳定裕量二、稳定裕量要保证反馈放大器正常工作,必须使它远离自激状态稳定裕量:反馈放大器远离自激的程度,稳定裕量:反馈放大器远离自激的程度, 包含:包含:相位裕量:相位裕量:| )(|180gT增益裕量:增益裕量:)(/1)(lg200ggTrTr或当其为正值时,放大器稳定;反之,放大

20、器自激当其为正值时,值越大放大器稳定;反之,为负值时,放大器自激取值研究假定相位裕量为45的系统,反馈系数kf与频率无关 135)(g1|j|j|gfgAkTfg1|j|kAj7 . 03 . 0)j (j7 . 07 . 01)j (1)j ()j (1)j ()j (gg135jggggfAAeATAAfggf3 . 176. 0| )j (| )j (|kAAff1|kA 低频时在=g附近,闭环频率响应出现一个30%的尖峰。因此,虽然此时反馈系统稳定,但阶跃响应时会出现减幅振荡波形。 假定相位裕量为60的系统f120jggf1|1 | )j (| )j (|keAA此时频响无尖峰。阶跃响

21、应无振荡,快速稳定。综上,更大的相位裕度,系统更稳定,但时域响应速度也越慢。所以,工程上一般选取为4560,此时放大器稳定且响应速度也可接受。 稳定裕量的确定稳定裕量的确定(放大器稳定性的判别)(放大器稳定性的判别)将将fgfg/1lg20)(lg20/1)(kAkA写成作如图所示的作如图所示的)dB(/1lg20fk水平线水平线由于中频区满足深度负反馈时,反馈放大器的增益由于中频区满足深度负反馈时,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即为即为1/kf;所以;所以通常将通常将1/kf水平线称为反馈增益线水平线称为反馈增益线T(g)=kfA(g)=1 三、在幅频特性渐近波特图上判别稳定性三、在幅频特性渐近波特图上判

22、别稳定性 单极点系统无条件稳定如图所示无零高阶系统的渐进波特图三极点系统的渐进波特图P1P2P2P310,10结论:结论:在多极点系统中,若P310P2,则P2上的相角绝对值恒小于或等于135o.当P3不变,P2向P1方向靠近则P2上的相角绝对值向小于135o的方向减小| )(|P2T当P1 、P2不变,P3远离P2方向则P2上的相角绝对值越接近于135o| )(|P2T5.4 集成运放的相位补偿技术集成运放的相位补偿技术相位补偿技术:相位补偿技术: 在基本放大器或反馈网络中添加电阻、电容等元件,修改环路增益的波特图,使得增大kf时能获得所需的相位裕量。基本出发点:基本出发点: 保证中频增益不

23、变的情况下,增大波特图上第一和第二个极点角频率的间距。一、简单电容补偿技术一、简单电容补偿技术 将一只补偿电容并接在集成运放中产生第一个极点频率的节点上,使第一个极点角频率自p1降低到d。如图所示,极点角频率为)/(1P1RC加上补偿电容后,极点角频率为:d=1/R(C+ C) 渐进波特图如图渐进波特图如图A( )/dB d P1 P2 P320lg(1/kfv)补偿后与P2相交的反馈增益线下移有有vvkAfdP2dI1lg20lg20lg20即即P2fdId1vvkA其中AvdI为运放中频增益当kfv=1时,相应d用do来表示:dIP2d0/vA将这样的补偿称为全补偿或单位增益补偿将这样的补

24、偿称为全补偿或单位增益补偿加补偿电容后的特性曲线 do例:例:已知一集成运放的中频增益AvdI=105,三个极点频率分别为fp1=200kHz, fp2=2MHz, fp3=20MHz,产生第一个极点频率的节点上呈现的等效电阻R1为200k,将它接成同相放大器。为保证放大器稳定工作。采用了简单电容补偿。(1)未加补偿前,同相放大器提供的最小增益为多大?(2)若要求同相放大器提供的增益Avf=10 ,试求所需补偿电容C(3)若要求Avf=1 ,试求所需的补偿电容Cs解:解:渐进波特图如下1)未加补偿前,反馈增益线与渐进波特图交于-20dB/十倍频的下降段,则最小增益:dB80fvA2)当)当Av

25、f=10,即,即kfv=0.1时,时,2P2ddIf22 10 rad/svvA k 已知已知)/(111P1CR所以所以pF4)/(11P11RC且由于且由于)(/111dCCR得得F4 . 0)/(11dRC3)当)当Avf=1时,时,d0P2dI/220rad/svAF4sC由上述例子,知采用简单电容补偿技术所需的补由上述例子,知采用简单电容补偿技术所需的补偿电容很大,值达到偿电容很大,值达到F量级量级集成工艺很难实现;集成工艺很难实现;所以为了减小补偿电容,一般采用密勒补偿所以为了减小补偿电容,一般采用密勒补偿二二. 密勒电容补偿技术密勒电容补偿技术利用密勒倍增效应实现相位补偿的技术补偿电容Cc将产生两个结果:第一,与RI并联的有效电容大约增加到gmII (RII)(Cc),使第一个极点p1向复频面的原点移动。第二,负反馈降低了第二个极点的阻抗,p2向远离复频面原点的地方移动。两极点之间的间隔扩大,从而有效地加长了斜率为-20dB/十倍频的下降线段,故将这种补偿技术又称为极点分离技术。 数学推导数学推导未加补偿电容时,运放两极点角频率为加补偿电容后,增大Cc,pf1更小, pf2更大,它们的间隔进一步扩大。 p1=1/(RICI)p2=1/(RIICII ) 2IIImIImImIIcino1/1bsasRRgggsCsVsV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