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_第1页
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_第2页
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_第3页
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_第4页
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jf-oqpsk调制仿真报告课程名称:现代调制技术任课教员:张 杭 学 员:崔建奇时 间:1998/6/28、ijf-oqpsk调制方式原理1、引言ijfoqpsk 是英文 intersymbol-interference/jitter-free 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的缩写形式,中文的意 思是无符号间干扰和抖动一一交错正交相移键控。在带限系统中,为消除符号间干扰总是要求把系统的等效低 通总特性,设计成理想低通特性或等效的理想低通特性,然而, 理想低通特性的最小奈奎斯特带宽系统,其冲激响应为sin/x波 形(称奈奎斯特脉冲)。这个脉冲的特点

2、是频谱窄,能达到理论上 的极限传输(2比特每赫兹),但其缺点是第一个零点后的振荡“尾 巴”幅度大、收敛慢。由于它组成的随机数据序列造成的峰一一 峰定时抖动和峰值上冲与下冲电压都比较大,从而对定时要求十 分严格。若定时稍有偏差,则极易引起严重的符号干扰,因此, 不宜采用最小奈奎斯特带宽系统。那么,能否找到频谱利用率高而又无符号干扰和抖动的传输 波形呢? ijf oqpsk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的一种无符号干扰和抖 动、频谱主差瓣比较窄和快速滚降的基带信号形式。ijf-oqpsk调制方式中把输入的数据序列,先进行1jf编码 (成形)形成ijf基带信号,再进行oqpsk调制,也可看成ijf 信号作为加权波

3、形的oqpsk调制。2、tjf-oqpsk的调制原理ijf-oqpsk的调制原理框图如图1:x|(t)1jf信号编码器cos2nf0°nrzx(t)串/并变换cos2kfcto90ijf-oqpsk j 佶号输出z(t)xq(t)延迟ts/2xq(t-ts yq(卜 ts/2)ijf信呈_编码器>-sin2 tifct与通常的oqpsk调制器相比,只是多加一个ijf编码器。 实现ijf编码的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两种。(1)脉冲叠加这种方法是用双码元间隔脉冲p(t)代表符号“1”,用反相双 码元间隔脉冲-p(t)代表符号“0”,然后把它们同步叠加起来,从 而形成tjf信号。根据

4、上述原理,实现原理框图如图2:nrz串/并变换 输入x(t)脉冲成形电路ijf信号 输岀y延迟ts图2下面写出用这种方法产生的ijf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输入不归零(nrz)数据流为oo兀二 ang(t-nts式中1 山一皿 |s7/2mi=0,其它an= +1或-1,概率分别是l/2o编码后1jf信号为y(0 = 儿(la)式屮当当当当x= x旷 1二+1 时,xr.= xn-1=-1 时,xn= +1, x1 二t 时,xn二 _1 , xn-1 二+1 吋,y(t)=sa(t-nts) yn(t)=- sa(t-nts) yn(t)= -sb(t-nts) yn(t)= sb(t-nts)

5、(lb)sa(t-nts)和 sb(t-nts)分别为:tn二 t 一 nts(lc)71cos tn ,0 < tn < ts ts0,其它(2)滤波成形法方法如图3:x(i) a h(j(0)h(t)p(t)=l /2(1 -cosnt/ts)图3滤波器输出单个双码元间隔升余弦脉冲,即p(t)= 1/2(1 -cos7it/ts)而,p(t)=x(t)*h(t)式中h(t)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上式的傅利叶变换为p(f)二 x(f)h(f)(2)其屮_ p,sin(对门)严 吋tsp(/)二厂sin(2对7)尹丽 275(1-4/2752)因此,要求的滤波器传输函数为h( f)=

6、 p=cos的严x(/)(1-4/2752)i71 7tt从(2)和(3)式看岀,双码元间隔升余弦脉冲可通过矩形 脉冲和msk的成形(即加权)脉冲的卷积得到。我们接着分析图3。输入的不归零数据x(t)经串并变换成两 路信号xi(t)和xq(t-ts/2),ts=2tb,其中一路(i信道)8勺(/)=工-斤”=-00式中g(t-nts) =an= +1或t,概率分别是1/2onrz信号xi (t)和xq(t-ts/2)分别编码成tjf基带信号yl(t) 和y«(t-ts/2),它们的表达式y(t)见(1)式。经正交调制后的信号为z (t) =re yt (t) + jyq (t-ts/2)严? 在仿真中,ijf编码是利用的后一种方法,即滤波成形法。二、结论我们从所附的图2可以看出,经仿真所得的调制波形幅度上 有所起伏。而在图2的两端所造成的幅度为0的现象是由于在仿 真过程中,应用环境matalab在画图的要求x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