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_第1页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_第2页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_第3页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_第4页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成因分析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成因分析 摘要摘要: 本文通过对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进行回顾,分析气象与水文背景,以及大洪水的成因和外部条件等,寻求其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今后防范大洪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黄河上游 洪水 成因 1 引言引言 自龙羊峡水库1986年下闸蓄水以来,黄河上游1989年遭遇洪峰流量接近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此后二十多年未发生大洪水,2012年洪峰流量仅达到3430立方米每秒接近十年一遇的标准,黄河上游发生大洪水的概率逐年增加,因此掌握历史大洪水资料,研究和分析发生大洪水成因和外部条件,寻求其特征与变化规律,对防范今后可能出现的大洪水,最大限度的减少洪灾损失具

2、有重要意义。黄河上游示意图2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黄河上游洪水特性o2.1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o 黄河上游为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386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1%,主要支流有黑河、白河、洮河、湟水、大通河等。玛多(黄河沿)以上称河源段,湖泊、草滩、沼泽众多,海拔高但地势平坦,河谷宽阔;玛多以下至青铜峡,黄河穿行于高山峡谷中,川峡相间,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其中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的河曲地区,是黄河流域产流的高值区;黄河出青铜峡后流经宁夏灌区和河套灌区,两岸几无支流加入,地势平坦,引水便利。2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黄河上游洪水特性o2.2 洪

3、水划分洪水划分o 根据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洪水量级划分:水文要素重现期小于20年的洪水,为中小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为大于等于20年,小于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为大于等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2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黄河上游洪水特性o2.3 2.3 洪水特性洪水特性 o 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角,夏季当西太平洋副高强大西伸,且停滞少动,使高原上空偏南气流明显增强,此时孟加拉湾暖湿空气不断北上,此时如有冷空气南下,则形成持续性的连阴雨天气。o 黄河上游大洪水多出现在7至9月,由于降雨面积大,历时长,加上流域内湖沼草地调蓄作用等,洪水过程涨落平缓,历时长一般一次洪水过程平均为30至40

4、天。2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黄河上游洪水特性o 黄河上游洪水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地区,其中兰州以上洪水又主要来源于龙羊峡以上。兰州以下至安宁渡水量略有增加,安宁渡以下至河口镇由于黄河流经流域内最干旱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50300毫米,汛期加水也很少,与兰州以上洪水遭遇的机会也不多,加之宁蒙河套平原河道宽浅,河槽调蓄作用较强,而且由于灌溉引水、河道蒸发渗漏损失等原因,虽然流域面积增加但洪峰流量与洪水总量却往往有较大削减,一般可削减20%25%。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 兰州是黄河流经九省区唯一穿城而过的大城市,黄河兰州段自明代(1368年)至今共发生大洪水25次。平均25年出现一次。其中1949年以

5、来共现4次,即1964年7月,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1967年9月,洪峰流量5590立方米每秒;1981年9月,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1989年6月至7月由于龙羊峡水库调蓄,尽管兰州洪峰流量仅3530立方米每秒,但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洪峰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仍达到大洪水标准。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六月大雨,洪水河溢十余丈,自西抵东六十里,没溺人口数百,畜类无算;清道光七年(1827年)7月,兰州黄河水涨,兰州、榆中沿河及东部各滩田、房屋淹没甚多,灾民无处栖身;清咸丰八年(1858年)6月22日,黄河水大涨,兰州冲断浮桥,盐场堡沿河淹死百余人;

6、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兰州出现大洪水,据水文调查论证,7月18日,最大流量达8500立方米每秒,这是据史载资料分析获得的黄河兰州段最大洪水。 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 1946年9月13日,黄河兰州段出现最大流量5900立方米每秒,这是水文实测记载的最大洪水。据记载,当时铁桥墩全部淹没,雁滩、段家滩、五里滩、张家滩、刘家滩、王家滩、人心滩、红柳滩被淹田地200余公顷,居民上树避灾。 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3.1 19043.1 1904年最大历史洪水年最大历史洪水o 1904年7月上旬黄河河源等地开始降雨,11日至18日,在青藏高原东侧青海东部及川西北等地,降了持续5至7天的大雨,降雨期间的

7、环流形势是副高北进西伸强而稳定,印度低压偏北,西南气流强而持续,巴湖低槽缓慢东移并不断分裂小槽,使雨区上空形成稳定的锋区,造成大面积的持续较久的大雨或暴雨。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 根据调查及历史文献,黄河兰州段从7月11日起涨,18日出现洪峰8500立方米每秒,洪水历时约20余天,15天洪量达87亿立方米。o3.2 “81.9”3.2 “81.9”洪水洪水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1981年8月13至29日黄河上游连续降雨17天,尽管雨量不大,但起到增加土壤湿度,抬高河道底水作用。8月30日至9月13日又连续降雨15天,该时段降雨范围较大,雨量又集中在8月30日至9月5日几天内,降雨量达100至1

8、50毫米。其主要环流特点为:极涡中心偏于西半球,当位于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高压脊逐步加强与伊朗高压迭加形成强大的长波脊时,巴湖至贝加尔湖低压槽也明显加强,由于它的建立稳定,经常分裂出小槽和小股冷空气不断南下东移侵入黄河上游地区。与此同时,位于低纬度的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印度低压偏北,印度季风气流顺利进入高原的东部,势力强大的副高脊线已达25N附近,西伸脊点达5E附近,致使我国西部维持一支强劲的西南气流,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沿高原东侧向北输送,为产生大范围降雨提供了有利条件。o 黄河唐乃亥站9月13日出现洪峰5450立方米每秒,由于受龙羊峡水库施工围堰和刘家峡水库调蓄,兰州断面9月15日

9、出现洪峰5600立方米每秒(还原计算为7090立方米每秒),15天洪量62.6亿立方米(还原计算为77.7亿立方米)。3 主要洪水主要洪水o3.3 “89.6”3.3 “89.6”洪水洪水o 1989年5月份,黄河上游降水量明显增多,流域来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交替发生大范围的连续性大、中、小降雨过程,致使流域来水猛涨,至6月13日22:00,唐乃亥水文站断面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4820立方米每秒,洪峰频率接近50年一遇,仅次于1981年的5450立方米每秒,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年来水量达327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平均流量1040立方米每秒,为自1956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

10、第一位。4 结论结论o 什么时候将会发生大洪水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但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洪水,是可以从历史资料中作出估计的,大洪水的雨情特征非常相似。黄河上游发生大洪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总结主要有以下:o4.1 4.1 前期降雨较多,流域下垫面饱和前期降雨较多,流域下垫面饱和。o 大洪水发生前均有一个小量级的连续降雨过程,土壤含水量逐步提高,产流系数增大,产流模式为蓄满产流。4 结论结论o4.2 4.2 气象背景配合,出现长历时,大范围降雨。气象背景配合,出现长历时,大范围降雨。o大气环流形势支持大范围连续降雨过程,一般强度小,50毫米以下,黄河上游主产流区降水日数持续15天以上,面积大,10至20万平方公里,并且降雨范围影响到长江流域部分地区。o4.3 4.3 基流较大基流较大。o 6至7月大洪水一般上年10月汛末流量就较大。4 结论结论o4.4 4.4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o 通过太阳黑子周期性变化与黄河上游大洪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和灰关联度计算,表明黄河上游大尺度的天气系统与太阳黑子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均发生在太阳黑子的峰、谷年或峰、谷年的前一年,可以通过太阳黑子的变化对年最大洪峰流量进行定性预测。4 结论结论oENSO现象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ElNino)现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