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试论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_第1页
浅试论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_第2页
浅试论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_第3页
浅试论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试论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关冬梅(黑龙江省药品集中釆购配送服务中心150000)【摘要】木文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采用传统的 经验鉴别法和牛物技术分析法对中药进行鉴别,并且提出了中药资源发展的科学 化建议。【关键词】中药资源技术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4) 10-01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对名贵中药的需求量也日益 增加。由于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名贵中药的产量极其有限,其价格昂贵,在市场流 通中发现其混淆品和伪品较多。为保障用药的真实、安全、有效,应注意鉴别其 特征,分辨其真伪,了解其功

2、效。中药房生产虽然参照西医药剂学的方法,但是这 些产品对资源的利用极低,造成了资源浪费。研究中药资源鉴别与发展是医药工 作者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一、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提取物出口国,大量的开发造成了我国部分特产 资源的迅速枯竭,破坏了牛物多样性的平衡而急需保护,中药资源开发还处于粗 放的简单加工状态,中药饮片产品质量不稳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形成 特色产业的区域规则。虽然推行了 gap基地及地道药材的认证,但仅限于药用 植物的种植规范,缺少对药用动物资源的相关认证。同时立法保护制度的不完善, 虽然对很多濒危中药物种都进行了立法,但仍有很多资源尚无立法。无法加强对

3、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的知识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改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 规范。最常用的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二、中药的鉴别方法(-)经验鉴别法1看。药材的表面:看颜色,看断面。例如:黄连黄色。丹参红色。玄参厚朴 内表面紫色或紫褐色,有油性,故亦名紫油厚朴。鸡血藤溢出树脂色泽似鸡血。 看药材的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2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 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例如:厚朴的天仙子手握有粘性;羚羊角手捏合把;真鹿茸毛 光滑舒适;土茯苓折之具弹性。木瓜用手触之表面似硬,用手捏之觉有软意;炮三 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肉桂

4、水浸后手感粗涩。不同药材 的质感是不同,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异。3 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 薄荷的香、白术香而甘、鱼腥草的腥、独活香而浊、阿魏的臭等等。如苍术香而 燥,薄荷、泽兰饮片容易混淆,但薄荷有清凉香气、佩兰气芳香,而泽兰无气味。 冰片香而带凉,鹿角霜嗅之有阿魏气等。沉香质地坚硬、富油性香气浓烈而持久。 口尝法鉴别药材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天然牛黄味苦入口其色挂色 不落熊胆味苦而后甘,山楂的酸、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谈、滑、凉、 腻等。如麝香放入口中,钻舌感直达舌根。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 切关系,在中药

5、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在 分辨中药材味道时要立即漱口。对毒性大的中药不宜采用口尝法。毒性相对较小 的中药如白附子、半夏口尝取样不能太多,尝后要尽快吐出,以免中毒。4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麝香被烧灼吋,会产生 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 的鉴别方法。正品与伪品的火试比较:有些药材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颜色等。 例如:沉香正品燃烧吋有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伪品燃烧淡无香 气没有黑色油状物渗出如枯木刀刻冒之;声音:麝香正品火烧有轻微爆鸣声起油 点,无臭气灰为白,伪品起油泡无香气而有焦臭味;烟

6、雾,青黛正品火燃烧时有 紫红色烟雾,伪品火烧燃烧无紫红色烟雾。(二)生物学技术法1聚类分析法。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 法。选取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批样品或变量进行不同的模糊相似 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从数图上即可分类和评价药材质量。2指纹图谱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就是把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对 中药材、提取物、饮片进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当下使用 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hplc法,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3免疫法。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 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亲缘关系比较接

7、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能将豹骨进一 步鉴定,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4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dna分子诊断技术,是根据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 在形态和化学水平上检测岀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鉴别结果不受环境因素 和材料来源的影响。三、对药用植物资源科学发展的建议1建立无公害化药物保护技术体系。寻找新药源,保护和深入调查,加强研 资源的多层次利用的综合效益的发挥。建立全国性药物资源信息系统。2加强物种保护的法制建设。首先是完善野生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加强自觉 保护意识,其次是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参考文献1张卫明,顾龚平.药用槓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 185):58康延国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673t海,黄泰康,吴春福中药现代化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