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提高 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支气管 哮喘患者62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救治后好 转59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4.84%;临床症状缓 解吋间618天,平均11.6天。结论:老年哮喘更易合并呼吸衰 竭,并发症多,肺功能有助丁哮喘的诊断。应加强对老年哮喘患者 的教育和管理。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老年诊断治疗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是指60岁以后才发病,符合哮喘诊断标准 的患者1,并且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多伴有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基础疾病,使老年人支

2、气管哮喘症状 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治,往往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导致病情 不缓解。2009年1刀2011年6刀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女 32例,男30例,年龄6087岁,平均71. 4岁。其中否认其他病 史9例,有其他基础疾病53例。临床表现:均以喘息、咳嗽、胸闷或突然呼吸困难而住院,查体: 口唇发组,呼吸音减低11例,心率增快(100次/分)20例。双肺 干啰音13例,双肺干湿啰音14例,53例有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copd)39例,有支气管炎病史19例,夜间咳嗽加重

3、8例。 冠心病15例,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0例。诊治经过:根据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给予 个体化治疗,合并copd患者予抗炎、祛痰止咳对症治疗,合并冠 心病患者予改善心肌供血治疗,重症患者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如 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猝死)。对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诊断困难的 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后,分别予 平喘及基础疾病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4.84%o所有病例中,脏器衰 竭数目愈多,病死率愈高。临床治愈58例,其中9例行机械通气。 死亡病例无1例行机械通气2例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合并恶性肿 瘤,1例合并肺腺癌,1例合并胰腺癌,均死于哮喘发作

4、引起的多 脏器功能衰竭;1例79岁老年男性,在哮喘发作被基本控制的同时, 空腹血糖达21 51bh1o1/1,出现腹痛,腹腔穿刺抽液为脓性,迅速 出现感染性休克而死广。讨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 个方而。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 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仮 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 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丁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 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响虫、花粉、宠物、霉 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 哮喘

5、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 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临床特点:吸烟多且吸烟吋间长:木组患者有475%有吸烟史。病程长。诱发因素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为老年哮喘发作的 常见诱因,老年人应用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全身和 局部免疫功能降低。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也有些老年哮喘或与 鼻窦炎,多发性息肉病相关,应用布洛芬,n引味美辛等非皮质激素 类抗炎药物的机会多。此类药物可抑制花纶四烯酸的代谢过程使口 三烯合成增加而导致哮喘,老年哮喘的自发缓解率较低,微量误吸 可致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

6、和痉挛。老年人气道反应的刺 激阈值也降低,一旦发病则易导致危重型哮喘甚至呼吸衰竭状态和 哮喘猝死,全身及呼吸系统器官的功能退行性变和老年人神经传导 速度的减缓,对症状的反应迟缓。治疗:患者必须严遵医嘱,或在家人的帮助监督下完成治疗方 案。因多数老年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可较好控制哮 喘,过余增量获益较少,使不良反应增加。治疗屮疗效不佳时,应 据情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给药途径,不能盲目加大药量。在哮喘症 状未完全控制或未稳定吋,绝对不能停药“试试看”,结合实际, 科学施治哮喘患者的治疗时间长2,经费开支大,长期控制哮喘 的药物推荐使舟减量方案: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缓释茶 碱;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吸入糖皮质激 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试用上述治疗方案疗效尚 可,值得临床选用。但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需在临床应用中注 意观察总结,尤其要监测长期口服糖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