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大家看》——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1页
《好书大家看》——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2页
《好书大家看》——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3页
《好书大家看》——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4页
《好书大家看》——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好书大家看一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实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想象水平,形成 初步的鉴赏水平。3、在活动中实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二、重点:让学生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三、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实行阅读。四、课前准备:1、小说爱的教育。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五、指导课时:一课时六、指导过程:

2、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今天我们要实行的阅读活动是一一好书大家看板书:好书大家看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1)师述,激发兴趣。2)小组交流。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4)小结。3、老师推荐:1)教师介绍爱的教育一书: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获奖作品,记述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 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作者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此书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 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早在一九二三年我国的夏丐尊先生就将此书介 绍给中国的读者,夏丐尊老先生用了三天三夜留着泪将书读完,当他翻译这本书时,也是常 常留着泪。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 魂

3、的震撼”想看吗?由于此书的册数有限,我们先看一看目录都有什么故事。2)出示书中的目录: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小组互相交流故事的名字。3)教师介绍4)全班交流这篇故事的感想。4、总结。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教材分析夏天的晚霞迷人的小河是课外阅读上的两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字优美生动,让 学生在语言文字之中体会到晚霞的美丽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2. 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使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2.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

4、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 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2. 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一一韵味 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能够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 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3. 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 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4. 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

5、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二、指导阅读1.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 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 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 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一一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 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6、?2. 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使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 读这篇文章。 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 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4. 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三、总结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

7、面,我不能自抑地要 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 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热爱读书吧!四、拓展推荐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春何其芳秋天宗璞紫藤萝瀑布课后自评:大纲指出:“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 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中 的大多数文章,不但结构严谨、情节动人,而且里面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华丽的词藻。因此 本节课我选择课外阅读上的夏天的晚霞和迷人的小河两篇文章,希望通过阅读指导, 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之中体会到晚

8、霞的美丽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同时希望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学会作者的拟人、 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自己学会生字,学会词语,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让学生在朗读中 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联系到自己的文字如何变得生动、优美起来,让学生尝试写话, 老师加以指导,从而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课外阅读的指导类型也应该是自由灵活,多种多样的,我认为 “学习知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充分把握好课外阅读的作用,搞好 阅读指导,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习

9、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 较高的要求。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 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 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 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 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

10、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 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 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有诸多感慨。这里,我就 新时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 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 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

11、课外阅读,快乐 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 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 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 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 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 荐出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

12、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 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 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 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 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 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 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 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

13、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 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 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 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 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 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 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

14、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 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 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二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 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 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 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 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

15、学生介绍一些行之 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 读方法: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 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 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 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 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 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

16、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 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 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 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 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 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 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 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

17、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 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 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 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 的选择。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 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 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

18、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 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 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 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 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 使用。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9、的交流。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 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 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 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 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 读条件。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 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 在“早读”或“自

20、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 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 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二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 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 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 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 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种种不良影响。

21、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 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 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 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 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 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总之,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

22、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 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 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 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之所以能酿造味道浓郁的甜蜜,是因为它的博采。由此,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忽略课 外知识的积累的现象。阅读短文、习作练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很重要的 一点是因为学生语言的积累较少和知识面的狭窄。设想,没有平时的厚积又如何要求学生薄 发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

23、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见,教师在努 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 量。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点粗浅的尝试。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的动力。只有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发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 寻求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那么如何提高

24、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趣呢?1、及时表扬鼓励。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把自己课外积累的 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发表时,哪怕是一个词语、句子,我都会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收 获的喜悦。记得我在上西门豹一课时,我让学生交流,学了这篇课文想到了哪些成语? 一位学生站起来一口气说了五六个成语:“一箭双雕、将计就计、除暴安良”等等。我立刻大 力对他进行表扬,请他交流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成语,并随即鼓励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多读 书,多积累。学生在获得表扬后,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更强,而其 他同学也是学有榜样。2、创造阅读条件。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应该积极为学

25、生创造阅读的条件。为此,我在班级里设立了 一个图书角,有学生专门管理。这里的书,有的是学校图书馆借的,每月更换一次;更多的 是学生你捐3本,我捐5本而组成的。图书角成立后,学生做完作业后经常聚在这里看书, 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另外,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电子阅览室,那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们在网络里 畅游,阅读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3、巧借课本资源。在语文课本里有不少是名家名篇,有的是故事节选。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将学生 对课文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课外阅读中。比如在教了麻雀一文后,我补充了原文中一段 感人肺腑的话,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并产

26、生了要阅读原文的强烈愿望,这时我告诉同学们, 课文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没几天,不少同学的手中已捧着书在读了。4、开展读书竞赛。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阅 读课外书的兴趣。一次,我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一时之间,教室里读书 蔚然成风,同学们一有时间就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着格列佛游记,读着鲁滨逊漂流 记二、帮助选择,注意课外阅读的适合性。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环是选择适 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我在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 径:一是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学生选择课

27、外读物的标准可以概括成三个字:趣、广、适。“趣”是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 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广”是广泛。鲁迅先生在他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告诉青年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 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 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适”是合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弱。而如今的课外读 物是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疽'因此,我 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

28、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 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二是教师推荐阅读材料。教师推荐阅读材料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结合课文学习推荐读物。节选的可推荐看原著,如学了狱中联欢,推荐阅读红岩;也可推荐看与课文有 关的读物,如学了太阳推荐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可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比如学了买 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等。结合课外活动推荐读物。结合学校、班级的一些活动,教师可推荐有关读物。比如开展“祖国在前进”中队活 动,教师可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有关书籍。 再如结合环保活动,可推荐学生读一些科普书籍。结合不同时节推荐读物。结合不同的

29、季节或节日,教师可随时向学生推荐读物。如春天可向学生推荐读一些描 写歌颂春天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等;再如,端午节来临之际,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 去了解端午的来历,端午的习俗,还可推荐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三、教给方法,注重课外阅读的的实效性。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 推荐给了学生,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采用 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阅读,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自主地阅读,使学生能在阅读过 程中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1、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

30、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 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 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 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品位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 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位文章中的好词 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2、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要教给 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 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阿问,然后请教

31、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 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类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 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二三是创作性笔记。即在阅 读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如: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四、开展活动,显示课外阅读的优越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 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借用班队课等活 动课开展课外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开展朗诵比赛、故事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红领巾读书 读报活动。每周的自主晨会开展“一人一新闻”活动、赏识教育

32、晨会设立“好书推荐台”,让 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推荐好书,这样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我还设计了以小组 为单位的“课外阅读评比表”,有学生本人、小组里的伙伴及家长参加评议,一周进行一次小 结,一学期进行总结,看谁读得多,看哪个小组读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这样,学生就可 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我 也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如学习向往奥 运一文时,我请同学们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 象,使学生深入感悟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在习作中评讲时,对乐于运用

33、课外阅读成果的作 文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同学们,让学生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采得百花酿成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一走进三国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 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己经读 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3、先来儿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

34、,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3)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5)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7)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9)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10)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5、,一个产生英雄的 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 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己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

36、大哥的情份, 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 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 诵的故事。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诸葛亮的鹅毛扇一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一神出鬼没 曹操诸葛亮一脾气不一样 草船借箭一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一满载而归 诸葛亮用空城计一不得已 三个臭皮匠一顶个诸葛亮(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一收收放放 诸葛亮三气周瑜一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顾全大局 诸葛亮的锦羹一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一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一坐享其成 诸葛亮吊孝一装模作样 诸葛亮当军师一名副其实(分组合作读歇后语)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