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汇总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归去来兮辞汇总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归去来兮辞汇总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归去来兮辞汇总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归去来兮辞汇总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归去来兮辞汇总归去来兮辞汇总归去来兮辞 并序4陶渊明第1页/共85页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学习目标第2页/共85页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第3页/共85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近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第4页/共85页 1、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2

2、、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及本辞特点的全面理解。 学习重难点第5页/共85页 本文题目“归去来兮辞 并序”,“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题目介绍第6页/共85页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作者简介第7页/共85页 陶渊明

3、资料链接第8页/共85页五斗米的故事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第9页/共85页辞第10页/共85页 写作背景第11页/共85页第12页/共85页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部分(23):回到田园后的生活。第三部分(4):抒发“乐天安命”的情怀。整体感知第13页/共85页归家交游自责自悔归途抵家室内园中审志结交出游见感归去来兮辞一、决意归去二、归田之乐三、乐天安命第1

4、4页/共85页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田地荒废 何,为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让内心被形体使役 何,为什么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劝止,挽回 补救 内容注释:第15页/共85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指出来做官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飘摇放流的样子 飞扬,形容船行驶飞快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行人 天色微明 第16页/共85页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第17页/共85页1、本文在序和第一段都对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辞官原因有四点: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

5、,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第18页/共85页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面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比忍冻受饿更难以让人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便弃官归田。第19页/共85页2、从文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田园将芜 心为行役自责悟已往不谏 知来者可追识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自恕 自醒第20页/共

6、85页3、第一段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4、翻译“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第21页/共85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于是,然后 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 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屋,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内容注释:第22页/共85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第23页/共85页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第24页/共85页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眄,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

7、的意思。柯,树枝。怡颜,使脸上出现愉快神色。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审,明白知道。容膝,只能容纳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狭小。易安,容易使人安乐。 第25页/共85页引壶觞以自酌第26页/共85页倚南窗以寄傲第27页/共85页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园日涉,指每日在园中散步。涉,走。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抬起头向远处望望。策,拄着。扶老,拐杖。流憩,指无目的的散步和随时随地休息。流,周游。憩,休息。矫首,抬起头。矫,举。遐观,远望。第28页/共85页策扶老以流憩,时

8、矫首而遐观第29页/共85页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云气自然而然地 冒出山头。无心,无意。岫,有洞穴的山。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景,同“影”,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将入,指太阳快下山。盘桓,徘徊。第30页/共85页鸟倦飞而知还第31页/共85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言,助词。焉求,追求什么。求,指求官。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知心话。第32页/共85页乐琴书以消忧第33页/共85页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春天到了 耕种之事 田地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9、亦崎岖而经丘。 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或,有时。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第34页/共85页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第35页/共85页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一生将要结束。善,喜好,羡慕。得时,顺应天时、适合时令。行休,将要结束。 第36页/共85页5、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状语后置既自以心为形役童仆欢迎,稚子侯门问征夫以前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第37页/共85页6、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对简陋的居处表示

10、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有淡泊明志之意。第38页/共85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托物言志。7、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第39页/共85页8、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农人告余以春及复驾言兮焉求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第40页/共85页 9、“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心绪?焦虑人生苦短 10、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反)第41页/共

11、85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从自然地生死?助词“乎”“矣”连用,加强感叹语气。曷,何,为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胡为,为什么。何之,到哪里去。帝乡不可期,修炼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内容注释:第42页/共85页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扶苗。 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 姑且顺随自然地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第43页/共85页登东皋以舒啸第4

12、4页/共85页 11、本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固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第45页/共85页序 的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蒙江州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作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第46页/共85页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

13、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第47页/共85页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在于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第48页/共85页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

14、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第49页/共85页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

15、然地从山穴里飘浮第50页/共85页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第51页/共85页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人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

16、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第52页/共85页 一、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等,描写的都是淳朴的田园生活,不敷浓重色彩,对人情对景物都只用清淡之笔触加点染,显得本色自然,短短的几句话把“有事于西畴”悠然自得的耕作生活描写的生动形象。写作特色第53页/共85页二、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之无心,乃人之有意;鸟之倦飞,实人之疲惫。意境全出,

17、两相映衬,不漏痕迹而意味隽永。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和所描写的物象结合起来,景物描写的过程,也就是诗人心情自我表白的过程。 第54页/共85页三、文风淡远潇洒。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文笔潇洒,意境幽远,在清淡平远的描述中写出诗人“旷且真”的感情。第55页/共85页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佳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来的决心。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文笔清新流畅,能够创造安乐闲适的意境来表现隐逸生活的可爱。文章写回家之后的情况,从“三径就荒,松菊

18、犹存”起,一直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止,除了很少几句直接课堂小结第56页/共85页说明心情以外,写的都是具体的活动和景物。这些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在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这样,作者创造的意境就更加透彻地阐明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读者。 第57页/共85页 1.(2008年四川卷)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琥珀(p) 饿殍遍野(pio) 眼睑(jin)含英咀华(z) B踱步(du)怵目惊心(ch) 譬喻(b) 养精蓄锐(x) C堤坝(d)谲诈多端(ju) 诘难(j) 深恶痛绝(w) D邂逅(hu)扬汤止沸

19、(fi) 叨扰(to)踌躇满志(ch)高考链接第58页/共85页【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含英咀华(j); B.项譬喻(p); C.项诘难(ji) 。 第59页/共85页 2.(2008年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第60页/共85页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

20、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答案】 C第61页/共85页【解析】 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用法。 A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 B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C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 冰释,冰块消融。“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用在这里不对。 D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第62页/共85页 3.名篇名句默写。 (1)(2009,全国卷2)羁鸟恋旧林,_。开荒南野际,_。(陶渊明归园

21、田居) (2)(2009,北京卷)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_ ,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2009,天津卷)舟遥遥以轻飏,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第63页/共85页【答案】 (1)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2)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3)风飘飘而吹衣第64页/共85页 “曷”通“ 何”:为什么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词义。 觉今是而昨非 古义:正确/错误 今义:表肯定/表否定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话课堂练习第65页/共85页流流憩憩或或棹棹孤舟孤舟 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傲:形容词作名词,傲世之情容膝:动词作名词,简陋的小屋 流:动词作状语,无

22、固定地方的 棹:名词作动词,划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66页/共85页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拓展阅读第67页/共85页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68页/共85页饮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

23、我与时乖。缆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陶渊明第69页/共85页一、 1、词语含义见课文注释。作者辞官的原因是他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当他意识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后,痛苦之余又庆幸自己陷入泥潭还不算深,还来得及从迷途走出以踏上正确的道路。因已决计归去,作者又有些解脱后的欣喜。研讨练习与答案第70页/共85页因此在归途中就显得快乐而急切,他水陆兼行,归心似箭,又恨天亮的慢,“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了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问征夫以前

24、路,恨晨光之熹微”又表现了作者归家的急切之情。第71页/共85页 2、中间部分作者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户外之乐。在第2段写到初见家门之时,“载欣载奔”一派狂喜之态。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从“引壶觞以自酌”到“审/容膝/之易安”几句,写饮酒自娱之乐与傲然自得之情。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写居室转到了写庭院,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第72页/共85页涉、策杖流憩、扶孤松、出岫之云、知还之鸟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傲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

25、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第3段中作者听亲人说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乐以忘忧接着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从出游方式到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第73页/共85页诗意盎然,情谊也盎然。作者触景抒怀,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也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第74页/共85页 3、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是有些消极,这历史上也曾引起很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第75页/共85页职归田变成了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的表达出来,不加任何矫饰,是作者经历人生曲折之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包含着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悟和深刻体验。第76页/共85页 二、本文无论是抒情、叙事、议论,还是结构、语言,都充分体现出了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清远潇洒的风格特征。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作者写作此文确实是发乎真情的,是为情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