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杨巨成100039)摘要:应用柴胡退热饮治疗外感发热100例,对照组50例,柴胡退热饮治愈率为83%,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率为60%,有 效率为83%,两组比较有显著弟异(pvo.05)。柴胡退热饮组方注重 攻补兼施、和解少阳、宣表通里、滋阴凉血、有疗效可靠、疗程短、 复发率低的特点,对其进行十余年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柴胡退热饮有 明显的退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关键词:柴胡退热饮,外感发热,临床研究。外感发热是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拟柴胡退热饮治疗该病十 余年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口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2、急诊科门诊,共150例,其屮男78例,女7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1530岁68例,30-45岁51例。45-78岁31例。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闻或未闻干 性锣咅,x线诊断为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40例。两 肺未闻异常;x线诊断未见异常,咽部充血,扁桃体正常或异常,诊 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记数1ox1()9/l,包括中性分类中性 白细胞分类升高者8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 第三版的诊断标准。中医辨别证为外感风邪、毒热内雍型,其辨证标 准为:发热恶寒、咳或不咳、头身困重、四肢酸懒、舌尖红、苔薄黄 或黄腻、脉浮数。凡符合上述诊断及中医辨证,病程在7天以

3、内,年 龄15-78岁者,纳入观察范围。全部病例随权分为治疗组100例,对 照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口服柴胡退热饮。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苓15g、 大青叶20g、板兰根20g、生地20g、元参20g、茵陈30g、丹皮15g、 地骨皮15g、竹叶15g、白茅根20g等。是根据症状辨证后由北京中 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加工成煎剂。每次口服200400ml,每天3次, 三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2、(2):对照组:口服百服宁片剂,配合头抱咲辛注射液肌注或片剂口 服,每次百服宁片0.5g

4、,每|z|三次,头抱咲辛注射液075g肌注,每 日两次或口服其片剂0.5g,每日两次,三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2 个疗程。3、观察项目:症状(发热恶寒、头身困重、四肢酸懒、咳或不咳),休征(咽 部表现,舌象、脉象、肺部听诊),辅助检查(胸透或胸片,血常规 化验,治疗前后各一次,wbc正常者可不复查)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三版诊断标准拟定。治愈:症 状消失、休温正常、肺部听诊正常、x线复查未见异常、血象化验复 查正常。好转:症状减轻、体温下降、x线复查正常或杲常,血象阳 性指标下降或恢复正常。未愈:症状、体征及血象化验均无改善或加 重。5、治疗结果及分析:5. (1)总疗效比

5、较:治疗组100例,治愈83例,治愈率为83%,总 有效率为95%;对照组50例,治愈30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 为83%,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组。5. (2)两组疗程比较:见表1表1:两组疗程比较:n治愈(例)疗程(d)治疗组 100 833.157±1.215对照组 50 305.841 ±2.357两组疗程经统计学处理,pv0.01,有显著性弟异治疗组疗程明显短 于对照组。5. (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比较:见表2。表厶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比较(表中数据为治愈率数/治疗前例数)发热(平均治愈时间,d) 咳嗽(平

6、均治愈吋间,d)治疗组 63/64 (2.0±0.672)86/100(5.561 ± 1.485)对照组 26/30(3.882± 1.436)30/50(5.11 ± 1.965)从表2看,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 析,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咳嗽疗效进行对比,对照组优于治疗组。6、讨论:“外感发热”在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身困重,咳或不咳”为 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认为:凡外感风寒z邪,自表入里,每先 侵犯太阳;故太阳病多出现于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临床以“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主要表现。若外邪近一步发展人里,则可侵犯少 阳,临床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表现。笔者在治疗此类发热病症时,根据伤寒论中的这一主要论述,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柴胡、黄苓对药这一传统退热经典组合,以 柴胡之苦降辛开,加之黄苓清泄里热、和解少阳;配之以丹皮、地骨 皮,退阴分z热、板兰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可加强血分热毒自里向 外透达;加之元参、生地滋阴凉血顾护津液,防止正气耗伤;茵陈、 竹叶、白茅根等苦泄降下,利湿导热下行,纵观该方攻补兼施,标本 兼顾,在临床实践屮具有极强的退热功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