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学中考热点_第1页
2022年光学中考热点_第2页
2022年光学中考热点_第3页
2022年光学中考热点_第4页
2022年光学中考热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考物理光学复习重点分析一、认真讨论课程标准和威海市考试说明,制定全面、合理、科学的考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对光学学问要求的比较笼统、宽泛、 不易操作; 在实际复习中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将光学部分的学问点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小的考点, 努力做到学问点全面无遗漏,重点突出显位置,难点突破找方法;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争取少走弯路,努力做到少时高效;光学课程标准要求1. 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熟悉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明白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 通过观看和试验, 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

2、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威海中考光学部分考试说明9 光的直线传播通过试验探究光传播的特点- (试验)10. 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试验)三、光现象11. 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明白光的反射定律 - (试验)12. 镜面反射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13. 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并明白光的折射规律 - (试验)探究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试验); 初步明白14. 光的颜色、颜色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四、透镜及其应用15. 红外线和紫外线明白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16. 凸透镜和凹透镜熟悉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17.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试验)18. 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19望远镜和显微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矫正的方法明白凸透镜成像的有关应用初步明白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明白人眼成像的原理;明白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一、光的传播中学物理光学部分考点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小孔成像:倒立、实像3、光的传播速度 ":m/s(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 ×180(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

4、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2、概念:( 1)一点:入射点( 2)二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3、反射定律 :(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4、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留意:( 1)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5、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

5、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三、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 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转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 " 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 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3、光路是可逆的四、光的色散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混合

6、后为白色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4、颜色( 1)透亮体的颜色打算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亮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取);( 2)不透亮体的颜色打算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取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取全部的光);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相关概念:主光轴焦点( f) 光心( o)焦距( f)2、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7、:5、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物距像距正、倒像的性质大、小实、虚应用留意:物近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 , 一倍焦距分虚实六、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七、眼睛与眼镜1、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视力的

8、矫正( 1)近视眼、特点:看不清远处物体;、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老花眼)、特点:看不清近处物体;、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3)眼镜的度数 = 100/f( f 以米作为单位)八、显微镜与望远镜1、显微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般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2、望远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般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二、专心分析近几年威海市中考试题特点, 明确复习重点和复习方向;由于复习时间有限,我们在复习中不行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想少时高效,就必需讨论威海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和趋势,近

9、几年中考光学部分所占比重:20xx 年( 10 分)、20xx 年( 8 分) 20xx 年( 10 分)、20xx 年( 7 分) 20xx 年( 8 分)近几年中考的特点:特点 1、重点考察基础学问和基本规律:(1)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光的折射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命题形式多以挑选、 填空等形式显现; 这部分学问属于比较简洁, 同学比较简洁把握的内容 .(20xx 年) 13( 2 分)以下诗句中与其蕴涵的物理学问相对应正确选项a“湖光映彩霞”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看山恰似走来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6( 2

10、分)图 10 为年初日环食在威海境内完善展现的“金环入海”奇迹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假如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纳如下的简便方法:一是预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看太阳的像,如图 10 甲所示, 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绽开相互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看太阳的像,如图10 乙所示, 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20xx 年:2 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如图1 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插入水中的铅笔似乎弯折水中山的倒影屏幕上的手影了abc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d20xx 年:6 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图 1a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 人站在太阳下地面显现

11、人的影子c在不同角度能看清黑板上的字d 水池中的水看上去比实际的浅16 信任大家对今年春节晚会上一组老年人跳的舞蹈俏夕阳肯定不会生疏;几位60 岁到 70 岁的老人,采纳了皮影戏的动作成效,从头到尾都幽默风趣,布满了生命活力,如图 7 所示;皮影戏这种现象在物理上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物理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许多,试举一例;(2) )重点考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基本规律,考察形式多以挑选、填空、作图等形式显现;(2021)4 ( 2 分)图 2 所示为一个半圆柱状的透亮玻璃,ef 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 o 点为半圆柱的圆心如有一条光线ho 自空气中射入此玻璃柱,入射

12、点为o点就以下光的折射路径正确选项25( 2 分) 如图 15 所示,一个人站在河岸上,在b 点位置可以看到对岸上发射塔的塔尖a在水中的倒影a请完成光路图(202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 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试验假如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就他在半透亮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图 1图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过程中, 小明同学观看到了如图2 所示的试验现象 以下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试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投影仪d 潜望镜26作图题:( 1)在图 18 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021)10小明认

13、真观看了图5 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 确的是a 光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4.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 m(2007) 9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试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5 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 四点的成像情形,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选项a. 烛焰位于 a 点时,屏上显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显现的实

14、像最大c. 烛焰位于 b 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d. 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放大的虚像21(2 分)电视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遥控电视机,如图14 所示;图中从 a 点发出的光线经光滑墙壁mn 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 2006)21 如图 11 所示, ab 、cd 是发光点 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 s 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综合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基本规律的考察能占到光学考察总内容的50%-60%,假如加上基础学问,能占到70%左右;而显微镜、望远镜等较难懂得的学问考察较少;所以,这就打算我们的复习重点必需以基础学问和基本规

15、律的复习为重点,去掉一些繁、 难、偏的习题练习;特点二:重视探究试验的考察光学部分总体来看,一共有4 个大的探究试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 这几个试验考察的频率较多,多以试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形式显现( 2021) 22. 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看玻璃板后的像 , 如图 15 所示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就 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2021) 28(6 分)某试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试验过程

16、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出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7 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试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 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 位置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倒立、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 2cm,结果发觉屏上烛焰的像变的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邻近

17、并左右移动进行调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的清楚此成像过程就是的矫正原理图 17特点三:重视对课本小试验、想想做做及课后练习的考察:(课本 p86)24 2 分在课外小试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亮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 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 14 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14 中的(填写字母符号)(2021)(课本 p53) 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 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试验 假如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就他在半透亮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图 1( 2006)(

18、课本 p83)三、光学重点难点分析,形成学问结构本章重点难点,可概括为“2、3、4、5、1”,即:两种镜子、三类规律、四种光路、五个仪器、一个热点;利用上述口诀能使本单元重点难点形成一个易于梳理的学问系统;1. 两种光学镜子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对称”;凸透镜成像要明确“三个区域”(物所在的三个区域和对应的像所在的区域)和“两个分界点”(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以及物像的变化关系(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例 1 如图 1 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就()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

19、示的时同是 2 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问是10 点正【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垂直于镜面、物像左右相反;所以小赵所成的像的大小,并没有随着他到镜面距离的转变而转变,a 和 b 选项都不对;之所以小赵看到像似乎是变小了,是由于“视角”的缘由,这好比汽车离我们远去时,我们看到汽车也越来越小一样(虽然汽车并没有变小);因物像左右是相反的,所以时针指得应是 10 点位置,时间是 10 点正;【答案】 d例 2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楚等大的像;如把蜡烛从原先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 ,就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

20、大的虚像b等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缩小的虚像【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蜡烛在透镜前离透镜30cm 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楚等大的像,说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u=2f=30cm ,所以 f=15cm;当把蜡烛从原先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 后,u=30cm 20cm=10cm,此时 u f,依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 选项正确;【答案】 a2. 三类基本规律的简洁应用三类规律是:( 1)光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的直线传播规律;( 2)光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规律; (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留意: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

21、折射要留意其条件:匀称介质和斜射;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述要留意因果关系:入射是 “因”,反射是“果” ,所以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分析折射现象时要留意“在空气中的角大”;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依据反射面的不同,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例 3 图 2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解析】铅笔斜插入水中,看上去似乎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屏幕上的手形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答案】 d例 4 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当入射光

22、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 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 70°,所以a 选项错; 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是对称的,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

23、靠近法线,所以b 选项正确;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也就是说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所以 c 选项错;因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所以 d 选项错;【答案】 b3. 四种光路的规范作图光路图的绘制是中考常常考的内容;光路图主要有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折射光路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光路图;作光的反射、 折射光路图时要留意角的大小关系, 作平面镜、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时要留意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 尽管今年强调不在以作图题的形式考察, 但作图题可以加深同学对规律的懂得,所以平常的练习仍是很有必要的;例 5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

24、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 3 所示, 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终射出水面的光路图;【解析】因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所以不会发生折射,光线会沿直线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然后遵循光的反射规律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到达水和空气的分界面时,因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所以又发生了折射,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答案】如图4;例 7 请在图 7 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解析】图中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于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线经过凸镜后会聚于焦点,依据光路可逆, 经过焦点的光线被透镜折射后会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图中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同侧焦点;【答案】如图8 所示;4. 五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都是应用凸透镜成镜规律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