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_第1页
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_第2页
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_第3页
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_第4页
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广州市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探讨    杨洪茹摘 要:针对广州市亚运前、后旧城区实施的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建设,通过分析已建成雨污分流改造区域排水管网的特点,阐述了雨污分流排水改造的优势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广州市、雨污分流、初期雨水:u664.9 : a一、广州市水资源概况广州市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约913公里,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在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

2、,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106.01万立方米,人均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二、广州市雨污分流的概况广州市中心城区中如越秀、荔湾、海珠等旧城区范围内排水体制以合流制为主,中心城区新建成区范围内排水体制规划为分流制,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现状仍多为合流制。2008年,为解决截污不彻底、初

3、雨和溢流污染等问题,广州市制定了雨污分流方案。根据各片区污染源的特性及排水现况等特点,逐渐过渡,分步骤、分片区循序推进,不断缩小合流制区域的范围,远期达到整个流域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2010年亚运前后,广州很多旧城区如越秀、荔湾、海珠、白云等旧城区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从已竣工雨污分流的改造项目看,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有如下特点:1)80%以上雨污分流改造模式为利用原有小区排水管网作为小区内的污水管,新增设一套雨水管网,主要收集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2)对于地面雨水的收集,对需利用的雨水口或雨水明沟,将原有的收集雨水的设施改接人新增的小区雨水管网。或者废除原有的雨水收水设施,全部新建。3)仅有少部分配

4、合建筑物的屋面、立面整治的工程项目,将建筑物收集屋面雨水的落水管改接人小区雨水管网,如偶尔出现漏接现象,因原管网为合流制,一般管道断面足够,雨污分流制改造的效果完全不受影响。4)对已实施雨污分流区域内的雨、污排水管道进行排查,把出现混接的节点进行必要改造,杜绝污水排入雨水管道。5)新增设的雨水管网可以按照新的排水标准铺设,而原有的排水管仅作为污水管利用,这样也提高了污水管的排水标准,对于暴雨期易于积水的小区内的排水管网改造尤其有利。三、雨污分流的利弊分析1 雨污分流后的优势雨水重新排入内河(涌)是河道原始功能的回归,对恢复内河(涌)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降低人工

5、向河道中补充景观用水的成本,同时起到净化河道的作用,为城市内河建立起水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将雨水排除到污水管网之外,直接通过河流(涌)排出,避免因上游雨量过大,超出原有截污管道负荷,导致下游污水支管内污水不能排入截污管,污水溢流对河流、地下水造成污染。加快污水收集率,为系统终端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置提供理想条件,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2 雨污分流存在的问题1)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是很有必要的,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不理想;在老城区继续推进雨污分流也难以为继,即便完成了改造,对后期管理的要求也很高,在现实中监管难度也很大。2)前期进行分流改造需要耗费巨资,应当考虑资投资成本,在老城区进行分流制

6、改造工程复杂耗时长、影响范围广,社会效益差。3)认识到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严重性,近几年初期径流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城市污水。因此,分流制中的雨水排水管道不设置雨水处理设施的做法值得商榷。因此,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依赖 “雨污分流”,只想着如何尽快地将城市雨水直接排放,而是应当综合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按照城市布局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排水体制。针对旧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应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初期雨水的处理方面。四、初期雨水的处置和雨水综合利用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传统的雨污分流无法达到充分保护水环境的目标。以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排水模式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雨是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冲击的主要因

7、素,消耗巨资只为将雨水排出城市外是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应该从源头消减城市雨水径流的产出来减缓雨水径流的转移。城市的径流存在着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城区雨水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一般都很高,约为后期的34倍。1小时降雨量达到68mm的降雨能冲刷掉60%80%以上的地表污染物。因此,直接排入水体,将会使高污染的初期雨水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1 初期雨水处置减少初期雨水地面径流量,延缓雨水集流时间,减轻径流雨水污染负荷通过改变地面径流条件,增加降雨的渗透作用,减少地面径流量,从而减少流入雨水管网的初期雨水量,具体可采用如下措施:对人行步道、广场、小区等地面采取透水铺装来增加城市的透水

8、面积。一方面对雨水能进行有效地截留,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水量,另一方面可以补充地下水、降低温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增加湿度降低空气粉尘颗粒物数量等诸多优点。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口设在绿地中或绿地与道路的交界处,雨水口标高高于绿地标高而低于路面标高。表面产生的径流雨水先汇入下凹式绿地,绿地蓄满水后在流入雨水口。雨水通过自然渗漏,依地势进入到内河(涌)也同样可以补充内河(涌)的景观用水。将雨水的调蓄、储存利用作为城市水生态建设的重点。利用城市中已有的沟渠储存来自各功能区的径流或在不同功能区修建一系列的调蓄池,从而消减排水系统洪峰流量。降雨停止后,调蓄池内雨水排入下游污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设置就

9、地处理装置。另外,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模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砂滤系统、人工湿地、植草沟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为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污水回用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与支持。2 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广州市作为城市内涝风险加剧城市之一,雨水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雨水的利用包括雨水的直接利用和雨水间接利用两种类型。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雨水经收集、储存、就地处理等程序后用于冲洗、灌溉、绿化、景观等;雨水的间接利用是指通过雨水的渗透设施把雨水转换成土壤水,主要有地面渗透、埋地渗透管渠等。作为旧城区排水管网改造中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重点采用直接利用方式,即景观利用雨水及公共场馆利用雨水。将雨水、污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建设充分地结合起来,不仅实现了主要场馆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也实现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五、结论目前广州城市规划建设中逐步树立了水资源生态建设的理念,逐渐认识雨水是水资源生态文明重要载体的事实,但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对旧城区初期雨水处置的应用还较少。应充分重视广州市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降低城市的内涝灾害。解决城市初期雨水径流对城市水体造成的面源污染,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参考文献:李剑锋 雨污分流应当因地制宜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