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力学本,考核说明_第1页
土木力学本,考核说明_第2页
土木力学本,考核说明_第3页
土木力学本,考核说明_第4页
土木力学本,考核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腿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犀一、课程的性质芍土木工程力学(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5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 掌握分析计算杆件 结构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蚄 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膀 1 考核对象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莆 2 考核方式噩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 30% ;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袄 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

2、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芈 3 命题依据芨本考核说明是依据 2007年7月审定的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肄 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贾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力学教材。芃 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 4.考试要求瞧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 按了解、 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芃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识。蚂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部

3、分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一部分知识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螈 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部分内容,要求学员重点学习,熟练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芾5.命题原则薅 (1)命题范围膂 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考试范围。削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 25% : 60% : 15%。芨试题中各种层次要求白比例为:了解: 10%,理解:30%,掌握60%。董6.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和结构薁

4、试题类型分两类:艿 第一类:选择题和判断题。占60%。询第二类:计算题。占 40%。肆 7 终结性考试答题时限羁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答题时限为90 分钟。辑8.其它腿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绘图工具和计算器。艘蚄 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蛰说明:带*的知识点将只在形成性考核中进行考核,终结性考试不再涉及。芈芃 第 1 章 绪论肃 考核知识点蔓*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2.常见工程结构类型及计算简图,荷载的分类蛔考核要求蒲*1 . 了解荷载的分类方法赚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肇 考核知识点螃*1 刚片、自由度、约束、虚铰、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等基本 概念辐*2.两刚片规

5、则、三刚片规则、二元体规则等简单组成规则羁*3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膈 考核要求滕*1 .理解刚片、虚钱、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等基本概念筮*2.掌握自由度及约束的概念蚁 *3 掌握利用简单的几何组成规则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噩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芄 考核知识点袁 1 单跨、多跨静定梁的受力分析膈 2 静定刚架受力分析赣3.静定平面桁架受力分析前*4.静定组合结构受力分析方*5.静定拱结构受力分析考核要求肇1.掌握单跨、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螅 2 掌握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妍*4. 了解静定组合结构内力计算方法袆 *5 了解三铰拱拱结构内力计算方法,

6、了解三铰拱的合理轴线裂蒂第4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箴考核知识点赣*1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黄*2 .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螂 3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腿 4 图乘法量*5.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童*6.支座位移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节*7 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8.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蟆考核要求蟆*1 . 了解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及其应用形式蚁 *2 理解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蚀 3 掌握静定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W*4.掌握静定桁架、组合结构和拱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袅 5 理解图乘法的适用条件,掌握图乘法的应用聿*6 .掌握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组

7、合结构和拱)在温度变化时和支座位移时的位 移计算方法蔗*7. 了解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衿 8 理解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蠢蝴第5章力法赚考核知识点蚆 1 超静定次数莅 2 力法基本原理、力法基本未知量、力法基本结构、力法典型方程膈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袁 *4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业m*5.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拱蒄 6 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简化计算董*7.温度变化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勘*8.支座移动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蝇9.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建1.掌握超静定次数的判断肇2.掌握力法基本原理、力法基本未知量,掌握力法基本结构的选取,力法典型方程菱3.掌握用力法计算一次及二

8、次超静定超静定梁和刚架箍*4 .掌握用力法计算一次及二次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蓬*5. 了解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拱袈 6 掌握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的方法蜗*7.掌握温度变化时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肃 *8 掌握支座移动时用力法超静定结构袁 9 理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覆蝇第6章位移法菜考核知识点蔗1.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附加约束力矩,附加约束力等基本概念菽*2.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菱3.位移法基本原理、位移法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基本结构、位移法典型方程薄 4 用位移法求解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肃 5 用位移法计算对称结构聿*6 用直接平衡法建立位移法方程辞7.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袆

9、 考核要求蒙1. 了解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附加约束力矩,附加约束力等基本概念蜜2.理解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莅 3 掌握位移法基本结构的选取,理解位移法基本原理,位移法典型方程肄 4 掌握用位移法计算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袂5掌握用位移法计算对称结构薄*6.理解用直接平衡法建立位移法方程荽*7. 了解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节 第 7 章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范考核知识点蒈*1 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菜2.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等基本概念腿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犀*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蚄*1 理解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膀2掌握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

10、递系数的计算腿3.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一个或两个分配结点)莆*4 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刚架(一个或两个分配结点)墨袄 第 8 章 影响线及其的应用芈 考核知识点芨1 .影响线的概念肄 2 静力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影响线芃3机动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4.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梁的影响线眶5.影响线的应用芃 考核要求蚂1 理解影响线的概念螈 2 掌握用静力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弯矩、剪力、支座反力的影响线芾3.掌握用机动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弯矩、剪力、支座反力的影响线薅 *4 了解如何做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掌握利用影响线确定

11、最不利荷载的位置膂 5 掌握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下的量值,菌芨第9章结构动力计算章考核知识点薁1 体系动力自由度艿 2 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B*3.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肆 *4 两个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羁*5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辑考核要求腿1.掌握体系动力自由度的判断艘2.掌握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的计算蚄 3 了解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蜜*4 .理解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的动力解芈 *5 了解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芃*6 了解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