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節第二節 一統帝國與文化統一一統帝國與文化統一. 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帝国的有: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帝国的有: 秦帝国、汉帝国、唐帝国、元帝国、清帝国。秦帝国、汉帝国、唐帝国、元帝国、清帝国。 秦帝国与当时地中海的秦帝国与当时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南亚次大,南亚次大陆的陆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是并立的世界性大国。 汉帝国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汉帝国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立的唯有立的唯有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故此我们称秦始皇创立的秦朝和汉高祖刘邦故此我们称秦始皇创立的秦朝和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为建立的汉朝为一统帝国一统帝国。.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一、

2、宏阔的文化精神 秦汉帝国的盛大植根于新兴地主阶级,这秦汉帝国的盛大植根于新兴地主阶级,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阶级。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阶级。 宏阔的追求可谓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宏阔的追求可谓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一是一是“书同文书同文”。统一文字,把小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篆作为统一文字。 二是二是“车同轨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车辆形制,车宽以六尺为制,以咸阳为中心修车宽以六尺为制,以咸阳为中心修建许多道路。建许多道路。 三是三是“度同制度同制”。统一度量衡和货。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币。. 四是四是“行同伦行同伦”。统一教化。在全国各地设。统一教化。在全国各地设置专掌教

3、化的乡官,名曰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三老”,实际是,实际是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官吏。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官吏。以法为教以法为教,即法,即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师职责。. 五是五是“地同域地同域”。统一版图,将东至大海,。统一版图,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秦国之下。征服了岭南地区,征图统一于秦国之下。征服了岭南地区,征发数十万百姓到岭南居住。发数十万百姓到岭南居住。 秦始皇强迫六国贵族迁到咸阳附近居住,秦始皇强迫六国贵

4、族迁到咸阳附近居住,加以控制。加以控制。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统一法家。统一法家。. 作用:维护大一统。作用:维护大一统。 毁灭文化典籍,结束毁灭文化典籍,结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的局面局面, ,钳制思想。钳制思想。. 黄老政治黄老政治 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黄老政治的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黄老政治的核心就是核心就是“清净、无为清净、无为”。 尽量不打扰人民的生活,使一切依照自尽量不打扰人民的生活,使一切依照自然的规律发展。然的规律发展。. 1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实施。得到实施。 思想上

5、,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上,政治上,起用儒士。起用儒士。 教育上,教育上,兴建太学,在地方郡县建立官学兴建太学,在地方郡县建立官学教育体系。教育体系。.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的需要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的需要.儒学经学化儒学经学化 “经学”是儒家经典之学,有“六经、五经、七经”之分。 “五经”:原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乐经失传而成“五经”。 东汉时增孝经、论语而为“七经”。.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周易、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又以

6、五经取士,立五经博士,以五经选官。 “四书”: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加上论语、孟子编为“四书”,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 評價評價 一方面,维护统一,稳定社会,弘扬一方面,维护统一,稳定社会,弘扬美德,促进教育。美德,促进教育。 另一方面,思想专制,阻碍了科学文另一方面,思想专制,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化的进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今文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篆书。指秦

7、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篆书。 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写的即为“古文经古文经”,用隶书写的便是,用隶书写的便是“今今文经文经”。. 今文经学特点:今文经学特点: 以阐释为主。以阐释为主。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今经文在西汉居于大义。今经文在西汉居于“官学官学”地位。地位。 古文经学特点:古文经学特点: 以考据为主。以考据为主。历史的,将文字训诂,明典章历史的,将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涵义。制度,研究经文本身涵义。 古经文在东汉有较大发展,并且大家辈出。古经文在东汉有较大发展,并且大家辈出

8、。如贾逵、马融、许慎。如贾逵、马融、许慎。 郑玄则是今文经与古文经学大师。郑玄则是今文经与古文经学大师。.n一、經學的衰落與玄學的興起一、經學的衰落與玄學的興起n二、道教和佛教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二、道教和佛教對傳統文化的衝擊n三、三、儒、玄、道、佛的相與激蕩儒、玄、道、佛的相與激蕩.n一一 、玄學的興起、玄學的興起n社会的大动荡使儒学独尊局面崩溃瓦解。社会的大动荡使儒学独尊局面崩溃瓦解。n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n动乱的社会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动乱的社会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重新进行论证,玄学由此而兴。道德原则重新进行论证

9、,玄学由此而兴。.n什麼是玄學?什麼是玄學?n“三玄三玄”:n玄学以阐发玄学以阐发“三玄三玄”为形式,追问存在的本质,为形式,追问存在的本质,追求精神超越和人性自由的本体之学。追求精神超越和人性自由的本体之学。. .魏晋玄学发展四个阶段魏晋玄学发展四个阶段n正始玄学正始玄学(约(约240-249240-249)n何晏、王弼为代表。何晏、王弼为代表。n贵无论:世界贵无论:世界“以无为本、以无为本、以有为末以有为末”。n“无无”是世界的本体,是世界的本体,“有有”是具体的客观事物,是本体是具体的客观事物,是本体“无无”的表现。的表现。n贵无派代表了玄学思潮的正贵无派代表了玄学思潮的正题。题。.n竹

10、林玄学竹林玄学(约(约255-255-262262)n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嵇康为代表。n作为正始玄学的反命题作为正始玄学的反命题出现的。出现的。n阮籍、嵇康代表名士阶阮籍、嵇康代表名士阶层,公开鄙弃名教,提层,公开鄙弃名教,提出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主的主张。张。.n元康玄学元康玄学(约(约263-316263-316)n裴頠、郭象为代表。裴頠、郭象为代表。n裴頠提出裴頠提出“崇有崇有”命题,认为命题,认为万物皆自生,世界以万物皆自生,世界以“有有”为为体。体。n郭象主张郭象主张“独化论独化论”,认为,认为“有有”自生独化,以此否定自生独化,以

11、此否定“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说和说和“以无为本以无为本”说。说。.n东晋玄学东晋玄学(约(约317-420317-420)n张湛为代表。张湛为代表。n“群有以群有以至虚至虚为宗,万为宗,万品以品以终灭终灭为验为验” ” n采取采取“肆情任性肆情任性”的纵的纵欲主义人生观,把玄学欲主义人生观,把玄学引入绝境。引入绝境。.n魏晋玄学的特点魏晋玄学的特点n第一,重视本体论。第一,重视本体论。不重探讨宇宙的构成,而不重探讨宇宙的构成,而突出宇宙的存在、宇宙的本体。突出宇宙的存在、宇宙的本体。n第二,从自然变化考察人事。第二,从自然变化考察人事。承认现象界事物承认现象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把它们看作是自然的

12、现象,认是变化发展的,把它们看作是自然的现象,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也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而不讲为人类社会生活也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而不讲天人主宰。天人主宰。.n第三,提倡个性自由。第三,提倡个性自由。轻视名教,强调任性,轻视名教,强调任性,纵情自然,追求个人的放达、放纵,从而形成纵情自然,追求个人的放达、放纵,从而形成所谓的所谓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n第四,儒道合流。第四,儒道合流。重视老庄哲学,并将道家学重视老庄哲学,并将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调和,其哲学旨趣是以道家哲学说与儒家学说调和,其哲学旨趣是以道家哲学解释儒家思想。解释儒家思想。.n第五,重视思辨的方法。第五,重视思辨的方法。主张得意忘言、得

13、意主张得意忘言、得意忘形,重视对精神实质的领会,运用思辨方法忘形,重视对精神实质的领会,运用思辨方法进行理论论证。强调要义不烦,独抒己见,用进行理论论证。强调要义不烦,独抒己见,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 .n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n上承先秦两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繁琐上承先秦两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繁琐的弊病,由训解、阐述转向的弊病,由训解、阐述转向义理的诠释义理的诠释,开创,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代清新学风。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代清新学风。n在方法上,由原来着重于实际运用的经验方法,在方法上,由原来着重于实际运用的经验方法,

14、转变为重视转变为重视理性思辨理性思辨的抽象方法,提高了中国的抽象方法,提高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使当时的哲学思维进入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使当时的哲学思维进入了更深刻、精致、抽象的层次。了更深刻、精致、抽象的层次。.n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n1 1、道教的创制、道教的创制n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历史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发展而形成。 n汉末社会,汉末社会,因为因为战乱与汉朝崩溃,导致对宗教战乱与汉朝崩溃,导致对宗教的急迫需求,此时传入了佛教。在此社会背景的急迫需求,此时传入了佛教。在此社会背景下,下,传统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修

15、炼、阴阳术数,的鬼神崇拜、神仙修炼、阴阳术数,与汉代所崇尚的黄老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与汉代所崇尚的黄老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派也于此时形成。派也于此时形成。 .n2 2、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n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n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极大发展。南朝宋、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极大发展。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梁武帝笃笃信佛教。信佛教。n梁朝

16、梁朝有寺有寺28462846座,僧尼座,僧尼8270082700余人余人 。北齐北齐僧官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管辖下的僧尼有400400余万人,寺庙余万人,寺庙4 4万余座。万余座。 .甘肃麦积山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莫高窟山西云冈莫高窟.n三、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儒、玄、道、佛相与激荡n1 1、儒家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人文之学、儒家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人文之学n它以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传统,它以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传统,以及追求以及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始终蕴的价值观,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

17、力,是维护和支撑古代中国统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是维护和支撑古代中国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n鼓吹鼓吹越名教任自然越名教任自然的嵇康、阮籍等,其心灵深的嵇康、阮籍等,其心灵深处并不反对儒家学说的伦理秩序。处并不反对儒家学说的伦理秩序。n“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n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n魏晋时名列儒学家之林的士人大都兼通玄学。魏晋时名列儒学

18、家之林的士人大都兼通玄学。反之,玄学之士亦兼综儒学。反之,玄学之士亦兼综儒学。 .n2 2、玄学与佛学尽管有许多、玄学与佛学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但二者,但二者又有许多又有许多一致之处一致之处。n(1 1)佛学)佛学“空观空观”与玄学与玄学“贵无贵无”,可以比,可以比附。附。 n(2 2)修心养性,殊途同归。玄学主张清静无)修心养性,殊途同归。玄学主张清静无为;佛教主张安般守意为;佛教主张安般守意 ,安为清,般为静,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名为,是清静无为。守为无,意名为,是清静无为。n(3 3)意境同样超然。玄学强调得意忘象,意)意境同样超然。玄学强调得意忘象,意在象外;佛学强调一切为心和万物为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