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定稿)》_第1页
《论文_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定稿)》_第2页
《论文_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定稿)》_第3页
《论文_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定稿)》_第4页
《论文_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定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汇率形成的微观分析奚君羊曾振宇载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摘要:以宏观经济变量为决定因素的传统汇率模型并不能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原因在 于这些模型隐含的“投资者同质、公开信息、交易制度无关”的前提假设实际上并不能满足。 近年来新岀现的汇率微观市场分析法提出了信息分散论,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完全信息 下的信息融入即期汇率的机制。关键词:公开信息;私人信息;市场微观结构;指令流一、引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主流的汇率理论,如购 买力平价论无以解释汇率的剧烈起伏波动,于是,学术界试图探求新的答案。1970年代中 期,资产市场论逐渐兴起。但是,资产市场论,如弹性价

2、格货币模型、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和 资产组合模型虽然对1920和1930年代以及1970年代中期的汇率波动具有良好的解释力, 但却得不到样本期拓展到1978年以后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到1990年代obstfeld和rogoff (1995)提出了动态汇率模型,被认为是开放宏观经济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在obstfcld和 rogoff的动态汇率模型中,汇率的决定因素仍是宏观经济变量,如相对货币供应量和相对 消费水平。然而,bergin (2001)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为样本对汇率动态模型进行的 实证检验表明,在预测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时,动态汇率模型的预测误差仍人于随机过程。frankel和rose

3、(1995)在回顾了汇率理论的实证结果后认为:“作为经济的中心变量, 除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儿乎没有证据支持宏观经济变量能显著地影 响汇率波动。”这种情况表明,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的作川主要表现为趋势性影响,而汇率 的波动则在很大程度上发源于众多的微观因素。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另辟蹊径,把1=1光转向 微观层而,汇率的微观结构分析就此应运而生。二、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与外汇市场悖论传统的金融理论往往川瓦尔拉斯扌|'|卖过程来解禅价格形成机制。瓦尔拉斯拍卖过程假 定存在一个“瓦尔拉斯拍卖者”,在均衡价格形成的过程中,所有交易者向瓦尔拉斯拍卖者 提交其供求数量,甚至是供求函

4、数,随后该扣卖者确定一个交易价格,所有的交易者据此决 定其在该价格上的最优供求数量。如果供求数量不相等,则拍卖者重新定价,交易者也重新 捉交供求数量。这样,拍卖者不停地调整价格、交易者不停地调整其指令,直到供求总数量 相等,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如果用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來解释即期汇率的形成至少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第一,外汇市场上为何存在超过贸易需要的巨额交易量?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0 年代后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量急遽膨胀,远远超过实际的投资为贸易的需要,目前仅有约4% 的即期外汇交易可能为贸易有关。按照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新信息融入价格时并不 盂要交易的出现,这就使外汇市场上的巨额

5、交易成为难解z谜。第二,外汇市场为何出现多重价格?根据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出清价格应该 是单一的均衡价格,但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交易商报出的是有价差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另外, 由于地域的原因,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78点和2123点,全球三大金融屮心都处于休市 状态,此时零星的外汇交易明显淸淡,外汇市场交易价格存在一个“不同的价格分布”而不 是“单一的均衡价格”。由此可见,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只能部分说明汇率的形成而不是全部。金融市场微 观结构理论更有助于说明短期汇率波动的答案所在。三、汇率微观市场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发现、形成过程和运作机制,该理论和汇 率理论的有机结合产牛

6、了汇率微观市场分析法。与传统的宏观汇率理论的分析视角不同的 是,由evans和lyons (2002)发展的汇率微观市场论重点分析了指令流(order flow)对 汇率的决定作用。evans和lyons所谓的指令流是有方向的交易委托指令,如果以买入指令 为正,那卖出指令则为负,指令流是一定的交易吋间段内的净买入或卖出指令。据此evans 和lyons建立了如下混合汇率模型:s = f(z,%z) + g(x,/,z) + 6式中,s,是即期汇率,函数代表宏观经济凶素,如利率、货币供应量(加) 和其他因索(z),而g(x,/,z)代表微观市场因素,如指令流(x)、外汇交易商廉存(/) 和其他因

7、素(z)。evans和lyons用两国利率差来度量宏观经济因素,用指令流度量市场微 观因素,结果发现汇率波动与指令流显著相关。以美元兑马克和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例,指令流对汇率波动的解释能力分別为64%和46%,而两国利率差的解释能力接近于0。lyons (2002)分析指令流与汇率变动相关的原因在于信息是分散的(dispersed),彳思 融入价格需要指令为载体。根据lyons的信息分散说,我们认为信息融入即期汇率有3种可 能的机制:(1)公开信息的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2)因为投资者异质,公开信息通过指栽优融入斜i期旷询制丫)寸公开信息人信息通过指令融心匸率(见 卖出价私人信息投资者不机制

8、2同预期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指令-知情交易者外汇交 易商指令买入价图1外汇市场信息融入即期汇率的机制四、公开信息的传导机制有关汇率的公开信息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影响汇率。第1种机制,即瓦尔拉斯价格形成 机制假定市场参与者同质,其表现是:(1)市场参与者对汇率决定因素具有共识;(2)当出 现有关汇率决定因素变化的新信息时,市场参为者对此新信息的反应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传 统汇率理论的这两点假设都是难以成立的。首先,市场参与者存在区别,如按照交易动机, 可以将市场参与者分为投机交易者和套期交易者,前者交易的h的在丁从汇率的波动中谋取 利润,后者参与市场交易是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带來的风险。乂如按照对汇率变化

9、趋势的预测 方法不同,可将市场参与者分为基本而分析派、技术(或图表)分析派和综合分析派。其次, 即使是面对同一新信息,市场参与者的反应也是不一致的,这点只要从各大媒体的汇市评论 就可以看出,这些评论中总是有不同比例的市场分析人士 “看多”、“看空”和“看平”。专 业分析人士尚且存在不同的看法,众多的市场参为者更是难以达到共识的程度。因此,笫1 种机制对汇率的影响稈度比较有限。我们再来看第2种传导机制。出现公开信息后,由于市场参与者预期不一致,买者和 卖者都会大量出现,此时市场指令增多、汇率波动增大。melvin和yin (2000)的实证研究 支持第二种传导机制的存在,他们观察了 1993年1

10、2月1995年4月h元和德国马克兑美 元的逐笔交易情况,并将路透社货币i"场新闻摘要(reuters money market headline news) 看作是公开信息。melvin和yin分析了以小吋为单位的信息发布数量和指令数,发现两者 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信息发布集中的吋间段,帀场交易也较活跃,凶此公众信息的出 现改变了市场指令密度和汇率的变化。evans将影响汇率变动的信息因素分为公开信息和非 公开信息,前者指公众预期一致的市场公开信息,后者是需要通过指令传导的信息,包括预 期不一致的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evans以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为样木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 短期汇率

11、波动仅有15% 口j归结于公开信息,而非公开信息对汇率波动的解释力为80%0五、私人信息的传导机制第3种传导机制起源于私人信息。私人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征:(1)它不能被市场所 有的参与者所知晓;(2)预测未來的价格趋势更为准确。在外汇市场上,私人信息的一个典 型例子是中央银行的干预行为。中映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某些外汇交易 商进行,这就使得路透社交易系统在显示央行干预的信息时具有一定的时滞。peiers ( 1997) 发现德国央行干预的信息披露滞后60分钟,这种信息披露上存在的时滞,意味着央行的干 预行为将成为其交易对手的私人信息。在徳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徳意志银行在美元兑马

12、克 的交易中,其份额居外汇交易银行z首。徳意志银行不仅按资产排名名列前茅,而口还拥有 欧洲最大的客户郡。徳意志银行在客户郡和流动性上的优势使其成为徳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 的首选交易对手。peiers发现央行干预的特征使徳意志银行成为币场价格的领导者,在央行 干预时,德意志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活动异常活跃,其提交的指令超出排名第二的银行 近40%,这可能是徳意志银行利用短暂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而获利。根据上述的微观结构分析就能充分解释瓦尔拉斯价格形成机制无法回答的冃额外汇交 易量和不同汇率同时存在的问题。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存在不同的预期和理解,即所谓的“多 空分歧”较大时,外汇市场的买入指令和卖出

13、指令就会大量出现,交易量口然就会增大。另 外,由于市场存在私人信息,做市商血临信息不对称成本,在与知情交易者交易时,交易商 容易遭受损失。出丁弥补损火的需要,交易商会报出具有价差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此外,在 交易清谈时,指令流的信息含量较低,此时交易商未必会按照常规报出与其他交易商相同的 报价。这就导致了汇率差异。显然,从微观的角度看,外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汇率的短期 波动具有突出的影响。参考文献:11 bergin, p. r., 2001, putting the 'new open economic macroeconomics1 to a test, university ofc

14、alifornia at davis, working paper.2 evans, martin d and r k. lyons, 2002, order flow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0, 170-181.31 frankel, j. a. and a. rose, 1995, empirical research of nominal exchange rate,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edited by grossman, g and k. rogoff,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l689-1729.4 lyons, r k,2002, foreign exchange: macro puzzles, micro tool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review, 51-695 obstfeld, and k. rogoff, 1995, exchange rate d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