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工艺_第1页
丝网印刷工艺_第2页
丝网印刷工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印刷如果仅仅限于印刷简单的线条和文字, 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苛刻的装饰要 求的。今天,丝网印刷开始涉猎彩色领域,纸张无需多说,在塑料瓶、金属等特 殊承印物上进行彩色印刷也变得常见。 彩色印刷和一般的线条文字印刷主要的区 别在于网点, 这和别的印刷工艺没有区别, 评价的标准也是看能否真实的还原原 稿。1 样品分析顾客往往提供样品让生产商来设计方案, 他简单的对你说明他的意图, 大 部分任务由你来完成。 了解他的意图很重要, 很多情况引起的纠纷就在于你并没 有真正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你还要弄清楚样品材料类型, 并确定印刷工艺。 有时 候客户知道材料类型,但大多数时候并不知道,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

2、来鉴别它。 材料类型也决定了印刷参数的选择,比如加网线数、丝网目数、印前处理、刮板 硬度等。2 选择油墨选择油墨是困难也是简单的事。 你可能精通油墨对承印材料的适应性, 懂 得含有什么树脂的油墨对承印材料的适应性好。 不过社会的分工并不在意你懂多 少,你往往只要根据手头油墨生产商提供的资料来选择就可以了, 你只要验证一 下资料的真实性。 在大多数场合油墨可能很适合, 但有些特殊情况也有例外, 你 不妨多准备几种的油墨进行试验。对油墨的选择首先从理论上一个简单的了解, 关键要根据现有油墨品种进 行试验。丝印油墨主要有下面几个品牌。高氏油墨(COATES是英国高士兄弟公司 生产的著名的油墨品牌,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奠定了溶剂型油墨的权威地位。 作 为环保产品,你一定对法国杜比公司的产品“杜比UV油墨”不会陌生。杜比公司虽然不大,作UV油墨却是老大,从最初的丝网印刷油墨和移印油墨到 UV信用 卡油墨和胶印油墨,杜比公司均有不俗的表现。 apollo 油墨以其鲜艳的色彩而 出名,在目前油墨品种和适应性方面, 它获得了广泛的称誉。 如果你想在金属产 品、玻璃产品上进行印刷, 当首选择阿波罗油墨, 德国油墨质量一直是全世界最 好的,印刷工艺的领先水平造就了卓越的系统品质, 这当然包括油墨树脂和颜料, 时至今日德国油墨还保持着细度和附着力两项指标的世界纪录。在特殊印刷领 域,你不能不关注马来宝公

4、司的 Marabu油墨。“至尊”是恒晖实业有限公司为开 发中档市场推出的特种油墨, 我们推崇质量, 但更看重效果。 用它印刷的塑料印 制品,甚至使你怀疑它是用欧洲的油墨印刷的。3 考虑固化工艺塑料承印材料使用的油墨绝大数属挥发干燥型。 溶剂型油墨中含有的溶剂 挥发后,油墨就固着在承印材料上面。 不过有些印刷需要烘干装置烘干, 油墨才 能干燥,特别是涉及金属、陶瓷、玻璃印刷,一般需要烘干装置。配置怎样的干 燥装置是很重要的。采用UV油墨印刷,要考虑固化装置和设备,UV油墨不含溶 剂,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固化,无论是烘干装置还是UV固化机都能够很快干燥。固化程度太低,油墨墨层将表现出较差的附着

5、力,光泽度也很差;如果 固化过度,油墨膜层将发脆,很容易龟裂和变形。4 关于印刷色序彩色印刷品是通过四原色的叠加来复制原稿丰富的色彩和层次信息的, 理 论上油墨的完全透明才能保证色彩的真实还原, 但是油墨是由树脂连接料和颜料 构成的, 树脂不可能完全透明, 颜料本身也有一定的遮盖力, 这些因素最终影响 成色。叠色顺序与油墨的透明度有关。透明度不高的油墨遮盖力强,应先印刷。 最初黄色油墨的透明性最差, 要把黄色油墨先印,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黄墨先印 后印关系不大。 从理论上来讲, 四原色油墨除了色相的差别, 其它指标应该越接 近越好, 事实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青色的饱和度对印刷呈色有很大影响,

6、 青色的 饱和度高, 使印刷品趋向于冷色调, 所以当青色调饱和度高时可以将青色放在稍 前的色序。 黑色的作用是用来增加印刷品的轮廓, 如果图文对反差的要求高, 那 么最后印刷黑色。 黑色的密度大小对印刷品也是有影响的, 过大的密度会遮盖某 些层次,所以密度较大的黑色油墨可以放在第一色序印刷, 密度较小的黑墨放在 最后印刷。5 确定加网线数加网线数越高, 越能复制丰富的层次, 但是过高的加网线数会给丝网印刷 带来难度。 确定加网线数首先要考虑目视环境, 也就是从什么样的距离来观察这 幅图像的,视觉距离应当是确定线数最基本的标准。 视觉距离越近, 加网线数可 以高一点,这样可以提高清晰度,视觉距离

7、越远,加网线数适当低一些,这样可 以减少印刷难度。 有时候客户不太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 盲目要求不必要的加网 线数,你应当说服他改变主意。丝网印刷复制的范围通常在 80 目以下,加网线 数太高的印刷在高光区域会出现网点丢失现象, 细节无法再现。 另外,加网线数 过高也会给选择丝网带来困难。 按照通常的选择方式, 丝网目数应是晒版软片的 加网线数的 4 倍。过高的加网线数会造成墨层过薄, 图文的反差会减小, 这同样 会影响图像的表现力。随着线数的增多, 网点大小不断减少, 直到网点不可印刷。 丝网印刷不像 胶印那样能够复制3%-98%勺网点,它严格的讲只能复制15%-85%勺网点,高于 15%的

8、网点要丢失 ,低于 85%的网点会扩大变成实地, 对于层次非常精细的原稿来 说,扫描进计算机后需要进行层次校正和阶调压缩才能被还原。 经过压缩的图像 高光和暗调网点在给定线数下易于被再现。 当然,色调范围过渡压缩会导致图像 有些细节的损失。6 确定软片输出分辨率输出分辨率 (dpi) 设置得太低,软片会出现锯齿现象, 如果分辨率太高(线 数不变),晒版软片的层次固然更加丰富,但灰度级数就会成倍增加,丝网印刷 的复制能力是有限的, 这甚至使丝网印刷无法进行。 实践证明, 丝网印刷很难复 制超过 1 00线的印刷品。 当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丝网印刷的进步, 这样的结论 也不是绝对的。7 选择丝网丝

9、网在经纬方向应具有一致的线数和均衡的张力, 否则会引起龟纹及套印 不准。丝网参数指标应当包括网丝直径、丝网目数、张力曲线和丝网厚度。(1) 粗糙的图文印刷选择低目数的丝网,精细图文和层次印刷选择高目数 的丝网;(2) 丝网目数的选择要和晒版软版的加网线数相匹配,一般以晒版软片加 网线数的 4 倍来作为丝网目数;(3) 对于UV油墨,考虑到固化效果,丝网目数不应太低。(4) 精细图文印刷和层次印刷优先选择染色丝网,染色丝网分辨率远远高 于白色丝网。(5) 选择网目计算器能帮助你获得数据支持,并能确定静态丝网目数与动 态丝网目数的关系。8 设定印刷机行程首先安装好承印物, 然后用手握住刮板在承印物

10、表面移动, 位置合适时固 定挡块即可。对于曲面丝网印刷机,调节网版移动的行程应超过塑料瓶的周长。 适当的行程能节省时间, 增加印刷速度, 也减少了给墨的不连贯现象, 能印出好 的网点。9 选择刮墨刀一般刮板长度比图像长度长510mn左右。刮墨刀的选择涉及硬度和形状 两方面。硬度较高的刮板能进行非常精细的图文和层次印刷; 较软的刮板适于印 刷面非常粗糙的承印物, 印刷墨层也比较厚。 曲面印刷常选用尖刮, 平面印刷常 选择矩形截面的刮板。10 选择网框网框材料优先选用铝制品,它比较轻,强度也很高,适于印刷层次图像, 特别是四色印刷, 必须选择刚性良好的网框, 特种印刷行业使用的网框有很多属 于非标

11、准件, 这是因为特种印刷的承印物形状千奇百怪造成的。 许多特制网框在 完成丝网印刷任务时能够不受丝网印刷机的制约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网框一个很 重要的方面是能够在印刷的图像区域保持张力均衡。 网框制造也是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网框要尽可能的硬,抗弯曲和抗扭曲性好。11 确定网距网距是网版离承印物表面的距离。 网距设置得过大过小均会使图像的尺寸 和精度发生变化。不管在什么张力下, 过高的网距将会引起图像扩大。 在较大的张力下, 丝 网与承印物的分离速度快于刮刀运行速度, 这将造成刮板的变形。 过高的网距对 丝网损伤也很厉害。粘网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它也有可能因张力过大而脱落。过低的网距将引起网版与承

12、印物不易分离。 丝网与承印物分离速度较刮墨 刀运行的速度慢, 它会留下网痕, 并造成蹭脏,正确的网距应能保证丝网与承印 物的迅速分离。网距的选择与丝网张力有关,高张力丝网可以选择较低的网距, 低张力丝网应选择较高的网距,一般这个数据在 23mn之间。12 印刷彩色丝网印刷首先要重视套印问题,只有套印准确才能获得好的印刷品。要做到套印准确,首先丝网版的张力应基本一致,误差低于1N/cm=用丝网张力计测定每块版的张力,应保持在 18N/cm。定位装置的统一性很重要,每个承印 物在进入印刷必须具有相同的位置, 否则会造成套印不准, 四色印刷的油墨为四 原色油墨,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油墨可以避免色彩不正的问题。建立对彩色产品的检测标准有利于贯彻制度化管理, 避免生产商和客户的 纷争,应该说在特种印刷行业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非常少, 相信有一天这种局面 会改观。丝网印刷在控制色彩的传递方面应用密度仪的还不多, 这是需要引进的 时候了, 否则要想和其它印刷工艺来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