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1_第1页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1_第2页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1_第3页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1_第4页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1 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20212021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简单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

2、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 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 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

3、么目标的问题。有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2 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主题单元教学是依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

4、学方式。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3 页 第

5、3 页 共 13 页 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 通过此次的学习, 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 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2) :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 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依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

6、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依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4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7、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

8、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3. 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1 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 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载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5 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的根本立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 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 将其转化、重组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用教材去教。如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有关常见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由于气体性质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

9、系非常密切,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生成气体的检验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单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安排 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 3.2 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下面是笔者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主题的单元设计: 主题名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内容分析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6 页 第 6 页 共 13 页 本单元的主题是气体的实验室

10、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材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的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又由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的性质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可按如下的教学思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样学生先知道气体性质可为学习制法作知识储备,先初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到最终掌握、 娴熟应用制法的学习过程,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方法; 3、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

11、法中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收集、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4、培育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5、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7 页 第 7 页 共 13 页 教学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第 1 课时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 ;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培育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1、教师利用设问、

12、实验及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习氧气的用途时,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8 页 第 8 页 共 13 页 第 2 课时 1、通过对实验室用 kmno4 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 kmno4 跟 h2o2 和 mno2 制取氧气的对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设计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 3、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 4

13、、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技能 5、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 kmno4 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 探究 h2o2 生成氧气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从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两方面与kmno4 生成氧气对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第 3 课时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9 页 第 9 页 共 13 页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内容仅供参考。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教学思路: 问题情

14、景: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提出问题: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10 第 10 页 共 13 页 合反应的特点。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健康的关系。 第 4 课时 1、能依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

15、 2、理解为什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石灰石或 x 石与稀盐酸; 3、能依据药品与反应原理设计发生装置;能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5、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1、回忆并写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讨论有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演示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及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药品; 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11 第 11 页 共 13 页 3、引导学生设计发生装置、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项操作。 4.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6、的实践体会 4.1 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4.2 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对化学教师而言,明显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

17、通过单元教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敞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文档已整理。欢迎阅读! 第 12 第 12 页 共 13 页 教学效果。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10 月 14 日和 15 日在矿区中学参加了高效课堂走进伊旗的学习,其中有大单元教学模式创史人 x 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的讲座 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高效课堂 ,还有段海春老师的小组的动态建立与建设和导学案的编写讲座,还有两位一线教师的预习展示课,以及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非常实用,感

18、受很深,收获很大。 胡志民校长认为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不等于特长教育。我们要改变现行的明星制课堂、泼水式课堂和搬运式课堂为高效的学生自主的课堂。 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出路在于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老师的作用在于如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学材。因此,胡校长在学习 n 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穿。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其核心是展示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但我认为,整合、迁移、贯穿适合中学教育,对于小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来说胡校长的展示理念是比较适合的。 我们还听了段海春老师的英语预习展示第一课和矿区中学陈丽老师的第二课,听课后接着进行了评课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