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_第1页
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_第2页
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_第3页
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_第4页
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    摘要:教育指标是衡量小康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要与教育现代化指标和国际标准相衔接,同时应具有阶段性、通用性和独特性。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按2010年、2020年、2050年3个时限可分为初、中、高3级教育指标。从教育经费投入大小,可以体现国家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从毛入学率,可以呈现教育发展的水平;从人口素质,可以反映国家教育发展的实质;从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可以凸现教育发展之趋势。 关键词:小康社会;教育指标;教

2、育经费;毛入学率;人口素质;信息化;国际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反映了全党和全社会关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共识,是新世纪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行动指南。显而易见,教育将为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教育理所当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成功所在。衡量小康社会的水平,可以有多种指标,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等。此外,还有许

3、多指标包括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指标,均可用于衡量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如何衡量教育发展的水平,亦需要构建一个教育指标体系。为此,笔者就围绕构建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谈一点肤浅的思考。 教育指标:衡量小康社会之标尺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具体说来,就是经济更加富裕的标准、新型民主法制的标准、新型科教文化的标准、社会更加和谐的标准、人民生活改善的标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做为新型科教文化标准之中的教育标准,自然就构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那么,教育就应该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

4、供知识贡献、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加速推进这一历史进程,就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十六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民族振兴首先应是教育振兴。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科技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构建一套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小康社会是一个分阶段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因此,要根据小康社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指标。我们认为,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要注意两个衔接:一个是与教育现代化指标的衔接;另一个

5、就是与国际标准的衔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所处的历史地位,看到自己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地向现代化的目标推进。 教育指标应该具有三性:一是阶段性。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依据2010年、2020年、2050年这3个时限,可以把小康社会的教育指标分为初、中、高3级教育指标,使其既有阶段性,又有动态性。二是通用性。这是指教育指标既可与教育现代化指标纵向衔接,又可与国际标准横向比较。三是独特性。与常见的教育统计指标相比,教育指标可以更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因而具有独持的价

6、值。 教育经费:体现重视教育之程度 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尚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的要求,教育经费紧张一直成为困扰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教育经费投入应该成为教育指标的头等指标。 公共教育经费是衡量教育资金投入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反

7、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教育实力。全面小康是一个高水平的小康,高水平的小康需要高水平的教育,高水平的教育必然需要高投入。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教育在国家“优先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它应随着gdp值的增长而增长。目前,世界80的国家这一比例在5以上,10的国家在4以上,有的国家(如丹麦)最高达到83。我国2000年以前一直在3以下徘徊,2002年才上升到341。有鉴于此,我国20002010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应达到初级指标4,20102020年达到中级指标5,20202050年要超过6(高级指标)。要达此指标,一是必须加大投入;二是需要多渠道筹资。 世界上

8、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资金结构都以公共资金为主,私人资金为辅。义务教育做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资助,高等教育做为准公共产品也要求政府资助相应的份额。经济实力和教育实力决定了公共教育经费总量。我们仅用世界总量15的教育经费,负担着占世界总数的20的教育人口,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教育得不到改善,就无法打破贫穷的代际转移,“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此外,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居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公共资助的额度,能准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的力度。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明显偏低,1988年只有759美元,1995年上升到1426美元。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超过我国100倍

9、,最高的挪威高出182倍。因此,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初级指标应超过300美元,中级指标为800美元,高级指标为1500美元。 毛入学率:呈现教育发展之水平 在校生人数与规定年龄组总人口数之比,即“毛入学率”,通常被做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小学毛入学率主要用于反映各国教育机会的均等性;而对高等教育来说,则更多的是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相联系,着重考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反映的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净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适龄儿童的实际入学人数与该级教育适龄儿童的总人数之比,而不是指教育系统的招生能力,因为它不考虑在校的超龄儿童

10、。 学前教育入园率是用来衡量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的惟一指标。现代教育的一个大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学前教育的普及可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入园率大多在90以上,较发达国家是718。而我国在1985年这一指标为20,1997年增长至285,2000年我国36岁儿童入园率是34,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有鉴于此,我国学前教育入园率初级指标为80,中级指标为90,高级指标为100。反观现实,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内。 

11、;小学净入学率是指符合官方规定的初等教育年龄的在校生数与初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比例。小学教育的普及,可以保证公民具有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保证民族文化素质的起码水准,杜绝文盲的产生。我国1985年的小学毛入学率为1232,1997年为1228,1998年为1043。毛入学率低于100表明教育机会供给不足;毛入学率过高,又意味着超龄儿童复读生占有相当比例,反映了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问题。只有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从两端趋于100,才能说明初等教育普及的质量与效益。1998年我国的净入学率达到989,2000年毛入学率为1046,净入学率为991,这在世界上已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为此,我国小学净入学

12、率初级指标为99,中级指标、高级指标均为100。 中学毛入学率是中等教育学生总数与中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比例。中等教育的普及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对中等教育重视程度和中等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教育目标。小康社会综合指标中的人口素质类指标也有中学净入学率这一衡量指标。我国在19851997年间的毛入学率从377增至701。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仅为53,初中阶段略高一点,但平均起来仍然很低。发达国家在92以上,基本普及中等教育。为此,我国中学净入学率初级指标为85,中级指标为95,高级

13、指标为100。由此观之,我国的中等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毛入学率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15以上)乃至普及化(5d以上)的发展水平,它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的重要标志。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张和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851997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世界平均从129上升到174,发展中国家从65上升到103,而发达国家已从393快速

14、上升到611,美国高达80左右。我国1999年已达105,2002年已达14左右,但仍然处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 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小学净入学率略高,中学净入学率接近,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远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据此,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初级指标为23,中级指标为50,高级指标为60以上。要达此目标,一是需要中学教育较高普及程度的支持;二是需要稳步扩大高校规模;三是需要大力发展高职和民办高校。 人口素质:反映教育发展之实质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素

15、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提高人口素质也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3类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4级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出发点都是提高人口素质,其最终目的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人、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在担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使命的过程中,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用人均受教育年限

16、、成人识字率、每10万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人数这样3个指标来反映人口素质是较为合适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只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重要的是提高人力资本。只有提高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才会提高人均收入。因此,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延长受教育年限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那么,人均受教育年限无疑是衡量人口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此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准的高低。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达14年以上,加拿大最高为175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

1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年。因此,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初级指标为11年,中级指标为13年,高级指标为15年。要达此目标,一方面要加大扫盲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城市社区教育。 每10万人中受过大学教育人数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出居民中高级人才的比例。1990年我国每10万居民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1422人,2000年上升为3611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4000人以上。加拿大为6984人,美国、澳大利亚在53005500之间,韩国、芬兰、新西兰等国在40005000之间。依此,我国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初级指标为4000人,中级指标为6000人,高级指标为8000

18、人。为达此目标,还须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高等自修教育。 成人识字率这一指标可以总体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文化素质状况。美国经济学家j·明瑟认为,80的成人识字率是经济起飞的条件,而95的成人识字率是经济持续起飞和走向高消费社会的必要前提。我国成人识字率目前为815,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成人识字率在98以上。为此,我国成人识字率初级指标为85,中级指标为90,高级指标为95。要实现此目标,我国必须加强青壮年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积极扫除旧文盲,坚决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凸现教育发展之趋势 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

19、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教育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我们要加快教育技术信息化的步伐,进一步对外开放,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程度的指标,也是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各级各类学校生机比、计算机开课率、上网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等指标来衡量,通常用每台计算机负担的学生人数来表示。借用谈松华先生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

20、课题不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初级指标为123人台,中级指标为12人台,高级指标为9人台。据中央电视台2002年1月6日的新闻报道,上海的中小学已实现“校校通”,高中生拥有计算机为8人台,初中生为10人台,小学生为15人台。这个指标对于城镇学校来讲容易达到,而对广大的农村学校来说可能偏高。要达此目标,就需要经费到位,并向基础教育倾斜。 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开放与发达程度的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和高等教育发达的标志。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可通过国际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如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则需要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际社会各个领域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的需要。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以留学生人数占该国研究生总数的比例来表示比较合适。据报道,今年外国来华留学人数首次超过我国派出留学人数。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教育实力在明显提高。为此,笔者建议,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初级指标为1,中级指标为3,高级指标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