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四章第三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_第1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四章第三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_第2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四章第三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_第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四章第三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四章第三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考点扫描】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知识整合】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图71234562、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几种生物膜面积变化关系曲线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来培养离体的胃腺细胞,在图1中绘出放射性氨基酸的量在核糖体(a)、内质网(b)和高尔基体(c)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图2“胃蛋白酶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绘出胃蛋白酶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汇总表(见大屏幕)【考点透析】考点一、细胞

2、膜系统的的结构和功能例1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和的种类均不同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细胞中所有的都是可以运动的。d、 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a可以代表尿素,b可代表葡萄糖【规律总结】1、解题思路点拨:先分析图示信息分别代表什么,a和b分别代表什么运输方式,再根据细胞膜成分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同作出判断。2.易错点提醒:不同细胞膜蛋白(酶、受体、载体等)的 和 会有差别。细胞膜内测几乎不存在糖蛋白,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可判断细胞的 。细

3、胞膜与细胞器膜和核膜的成分区别是 。对位训练1. 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等各种膜结构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 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触考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例2. (2010山东高考理综)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规律总结】1、解题思路点拨:先

4、分析曲线图,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a和b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再结合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逐项分析。2、拓展: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物质浓度运输速率物质浓度运输速率(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运输速率增加)运输速率物质浓度(2)o2浓度运输速率运输速率运输速率氧浓度氧浓度氧浓度 温度()运输速率(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和过高温度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对位训练4-b-62.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

5、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4-b-6所示。据图做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c“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使载体蛋白变性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考点三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渗透系统 考点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例4 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 ) 是死细胞 大量吸水 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或干种子 大量失水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 b. c. d.【规律总结】

6、 1、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的细胞。干种子和分生区吸水的方式是 。2、能使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自动复原的溶液有:尿素、kno3、乙二醇溶液等,其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因是:植物细胞吸收溶质微粒的速度比吸水的速度 。【综合检测】下图表示某种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物质与膜的关系,据图回答:(1)若这是癌细胞膜,则与正常细胞膜相比,含量较少的是 _。(2)若这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物质g代表的激素 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其去向是以 的方式释放到 中。(3)若这是红细胞膜,则 和 可分别表示na+、k+出入红细胞的方式;b可否能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什么? 。限时训练(8分钟,

7、每题4分,共32分)4-c-41、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4-c-4(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2. (10全国.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3.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

8、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4.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1moll的kn0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清水、蔗糖溶液、kn03 bkn03、清水、蔗糖溶液c清水、kn03、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03、清水5.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 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 若向u型管 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

9、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6. 如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7. 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b.把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c.把猪的膀胱膜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