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技术员 第三章__信息处理基础_第1页
信息处理技术员 第三章__信息处理基础_第2页
信息处理技术员 第三章__信息处理基础_第3页
信息处理技术员 第三章__信息处理基础_第4页
信息处理技术员 第三章__信息处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1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3.2 基本概念及特征基本概念及特征234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基础知识 分值分值 2-3分分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分值分值 1-2分分常考的知识点:常考的知识点:信息概念、信息概念、信息编码、信息编码、信息的价值、信息加工、信息采集信息的价值、信息加工、信息采集、数据校验、数据分析、数据校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性、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条形码、信息处理技术员的工作范围、质、条形码、信息处理技术员的工作范围、信息录入信息录入、数、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信息处理员的岗位和职责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信息处理员的岗位和职责5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信息的奠基人

2、维纳说:信息的奠基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信息数据数据【2006年年5月第月第25题题】载体载体形式形式6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四种:数据、文本、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四种: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声音和图像。 在计算机中,数据是指能够生成和处理在计算机中,数据是指能够生成和处理的所有事实、数字、声音、图像、文件的所有事实、数字、声音、图像、文件和符号等。和符号等。信息的发生者称为信源信息的发生者称为信源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7(1)价值性价值性 (2)信息与载体不可分割信息与载体不可分割(3)共享性共享性 (4)可传

3、递性可传递性(5)时效性时效性 (6)可加工性可加工性(7)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8)信息的整体性(相对)、层次性、不完全性信息的整体性(相对)、层次性、不完全性(决对)(决对)(9)可度量性(编码)可度量性(编码) 【 2007年年11月月 第第31题题】 8(1)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息、三次信息(2)按照信息的应用领域分:管理信息、社会信按照信息的应用领域分:管理信息、社会信息、军事信息、文教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息、军事信息、文教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信息(3)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

4、像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信息和声音信息9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它们分别延伸了人体的信息感官:感的整体。它们分别延伸了人体的信息感官:感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效应器官。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效应器官。信息技术划分信息技术划分信息获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101.信息处理的定义信息处理的定义 信息处理又称数据处理,是指在获取原始信信息处理又称数据处理,是指在获取原始信息后

5、,采用某种方法和设备,根据需要将源息后,采用某种方法和设备,根据需要将源数据进行汇集、储存、综合、推导的加工,数据进行汇集、储存、综合、推导的加工,使之转变成为可利用的有效信息的过程的总使之转变成为可利用的有效信息的过程的总称。称。11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表达信息的表达【 2005年年11月月 第第33题】题】 【2005年年11月月 第第34题题】内容、介质、内容、介质、方式、时间方式、时间采集到的信采集到的信息成为有用息成为有用的信息的信息实现信息有实现信息有目的的流动目的的流动123

6、.信息处理的要求信息处理的要求准确准确安全安全及时及时 信息在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为了保信息在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和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要到达信息处理的准证和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要到达信息处理的准确、安全、及时这三个要求。确、安全、及时这三个要求。准确无准确无误地反误地反映客观映客观实际情实际情况况不被篡改、不被篡改、丢失、缺丢失、缺损损信息的效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用有一定期限期限13(1)计算机服务系统计算机服务系统(2)监督控制信息系统监督控制信息系统(3)业务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处理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5)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系统(6)

7、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7)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系统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系统14(1)键盘键盘(2)数模数模/模数转换方式模数转换方式:直接通过光电设备对实际直接通过光电设备对实际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息的方法。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息的方法。条形码输入条形码输入用扫描仪用扫描仪传感器传感器(3)网络传输(输入、输出)网络传输(输入、输出)(4)磁盘传送磁盘传送156.信息校验信息校验(1) 人工校对:输入数据后在显示或打印出来,人工校对:输入数据后在显示或打印出来,由人来进行校对。由人来进行校对。(2)二次键入校对:指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系统二次键入校对:指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

8、系统的方法,输入后再比较这两批数据。的方法,输入后再比较这两批数据。(3)数据平衡校对:对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等完数据平衡校对:对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等完全数字型报表的输入校对中。全数字型报表的输入校对中。【20062006年年1111月第月第6868题题】167.信息工作管理信息工作管理(57)(1)建立起完备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完备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2)信息人员的配备和管理信息人员的配备和管理(3)信息装备的购置信息装备的购置(4)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计划的制定17(1)严格控制文件的操作,保证不同级别的人员和部门严格控制文件的操作,保证不同级别的人员和部门拥有不同权限。拥有不同权限。打印

9、打印保存保存阅读范围阅读范围移动硬盘移动硬盘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另存为另存为(2)监控文件利用者的操作,并且留有详细的操作记录监控文件利用者的操作,并且留有详细的操作记录【 2006年年11月月 第第66题题】181. 数据定义数据定义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如图形、数字、字母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如图形、数字、字母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来源来源根源性收集数据根源性收集数据来源于已建立的数据源来源于已建立的数据源数据本身正确性数据本身正确性数据收集的时间性数据收集的时间性19整数数据类型整数数据类型 日期日

10、期/时间数据类型时间数据类型货币数据类型货币数据类型 字符数据类型字符数据类型浮点数据类型浮点数据类型 二进制数据类型二进制数据类型数字数据类型数字数据类型 双节字符数据类型双节字符数据类型20数据编码定义:对输入到计算机中的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数据编码定义:对输入到计算机中的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制编码表示。(1) 凡采用若干二进制数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的编码,统称凡采用若干二进制数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的编码,统称为二进制编码。为二进制编码。“0”和和“1”的不同组合形式来表示一个的不同组合形式来表示一个十进制数。十进制数。(2) ASCII码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化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化码

11、有有7位二进制编码(位二进制编码(27)、)、8位编码位编码注意:一个注意: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码值占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最高个二进制位),最高位用作奇偶效验位。位用作奇偶效验位。奇偶效验: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奇偶效验: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方法。奇效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奇效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的个数必须是奇数。偶效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偶效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的个数必须是偶数。21 计算机处理汉字所用的编码标准是我国于计算机处理汉字所用的编码标准是我国于1980年

12、颁布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GB2312-80,即,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简称国标码。简称国标码。94,7445 由区号和位号共由区号和位号共4位十进制数组成,通常称区位码输位十进制数组成,通常称区位码输入法。特点:没有重码入法。特点:没有重码(4)机内码机内码 机内码是指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汉字的编码。机内码是指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汉字的编码。 一般都采用变形的国标码。所谓变形的国标码是国际一般都采用变形的国标码。所谓变形的国标码是国际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1。(一。(一个汉字占个汉字

13、占2个字节)个字节)【2007年5月第26题】221996年年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1994年年2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6年年2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1997年年12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规定实施办法1997年年12月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年1月月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规定2000年年4月月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2003年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23(1)在形式上表现为规定、办法、条例等,而不表现为法在形式上表现为规定、办法、条例等,而不表现为法案、法律等。案、法律等。(2)在性质上多由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与实施,只有极少数在性质上多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